舒国伟;陈合;李庆娟;王莉
目的 优选桑黄多糖的提取、精制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选桑黄多糖提取工艺.通过吸附法与醇沉法的比较,选出佳精制工艺.结果桑黄多糖佳提取工艺为:粉碎粒度60目,浸泡12 h,用14倍的水,提取3 h,用壳聚糖吸附法精制多糖.结论浸泡时间对实验影响较大,采用壳聚糖吸附法精制,多糖损失少,此提取精制工艺方法可行.
作者:戈延茹;张春燕;姜树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地黄的3个炮制品对血虚小鼠的补血作用.方法应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和综合放血造成小鼠血虚模型,观察地黄不同炮制品对血虚小鼠外周血象、CFU-E、BFU-E和CFU-GM的影响.结果与酒炖熟地组相比,生地组明显增强血虚小鼠骨髓粒系祖细胞的生成能力,并能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其他各组相比,酒炖熟地组显著增强血虚小鼠骨髓红系祖细胞的生成能力.结论不同地黄炮制品对血虚小鼠补血作用是通过不同的机制实现的.
作者:崔瑛;房晓娜;王会霞;李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虚证状态下乌头属药用植物炮制减毒对药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喂食肥甘生冷食物造成脾失健运的虚证模型.观察虚证状态下药物炮制减毒后对药效的影响.结果在给予相同剂量的前提下,药物经过炮制后毒性降低明显,与炮制后化学成分变化密切相关,而在毒性降低的同时,药效没有降低.结论脾虚状态下乌头属植物经过炮制后镇痛作用没有降低,有的药品经过炮制后镇痛作用略有增强.
作者:刘智;张大方;张志仁;王奕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确定细毡毛忍冬的佳采收期.方法对细毡毛忍冬花期不同发育阶段的外观形态进行动态观察,并对其不同采收期绿原酸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细毡毛忍冬从孕蕾到开花可分为小蕾期、青蕾期、绿黄期、黄白期、白花期、黄花期、凋花7个阶段,其绿原酸含量随生长发育的变化差异显著.结论为确定细毡毛忍冬的佳采收期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杨苗;马逾英;周娟;李兴德;彭太安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提出解决办法.方法通过查阅有关中药不良反应的文献资料,总结、归纳中药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结果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原因是多方面、复杂的.主要表现为药物因素、临床使用环节及个体差异等方面.结论应正确认识中药不良反应,加强监测和防治工作,加大中药不良反应的基础研究工作,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李鹂;欧伟文;李毅;汪国成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精神状态内属于五神,依附于五脏,外现于五情志.该文对如何运用<黄帝内经>中的五行相克规律,发挥五情志生理功能,避免五情志病理状态,从而调养与治疗人们的心理障碍进行探讨.
作者:高晓静;刘少芸;邓棋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加味瓜蒌薤白白酒汤抗凝和溶纤作用.方法通过凝血实验、体外溶纤实验,研究加味瓜蒌薤白白酒汤对小鼠凝血时间和体外纤维蛋白重量的影响.结果加味瓜蒌薤白白酒汤能显著延长小鼠凝血时间,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能降低体外纤维蛋白重量,与阴性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味瓜蒌薤白白酒汤有抗凝和溶纤作用.
作者:吴雪茹;吴启端;符惠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优选大蒜微囊的制备工艺,制备大蒜新制剂.方法根据影响微囊剂成型因素,选用正交设计法L9(34)优选大蒜微囊的制备工艺.结果工艺优选结果表明,乳化剂的用量对微囊成型影响显著(P<0.5),微囊制备的佳工艺条件为B1D1A1C2,即明胶浓度(A)为3.0%、阿拉伯胶用量(B)为3.0%、乳化剂用量(C)为0.5%、搅拌速度(D)为200 r/min.结论用该法制备的大蒜微囊,性质稳定;工艺简单可行.
作者:鲜敏;丁晓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多烯紫杉醇脂质体大鼠体内代谢过程.方法优化色谱条件,以萃取浓集法处理生物样品,内标法测定样品中药物含量;SD大鼠尾静脉给药后测定设定时间点体内药物浓度,用2.0版DAS软件分析药物体内动力学参数.结果经优化色谱条件,在0.05~25 μg/ml浓度范围内,多烯紫杉醇线性关系良好.药物体内过程符合双室模型,主要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均值为:分布半衰期(T1/2α)为2.374 min;消除半衰期(T1/2β)为299.038 min;清除率(CL)为0.026 L/(min·mg);表观分布容积(V1)为0.219 L/kg.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多烯紫杉醇脂质体提供体内动力学参考.
作者:刘睿颖;王盛民;宋庆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初步考察不同炮制方法制得的乌梅炭中有机酸和鞣质含量的变化,为乌梅炭炮制工艺的优选及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Ⅰ部)有关有机酸及鞣质含量测定的方法,对乌梅生品、炒炭品及不同温度的烘制品中有机酸和鞣质的含量变化进行考察.结果乌梅生品中有机酸和鞣质的含量高;随着制炭温度的升高,其含量逐渐降低.结论乌梅制炭后有机酸和鞣质的含量降低.
作者:李景丽;袁武会;于坚;刘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揭示H22 荷瘤小鼠邪毒壅盛证肿瘤组织基因表达的特征.方法采用GeneChip Mouse Exon 1.0 ST Array等技术及芯片分析方法,观察H22荷瘤小鼠邪毒壅盛、早期气虚、中期阳气虚及中晚期气阴阳虚证肿瘤组织基因表达的差异.结果筛选到邪毒壅盛证独特性高表达的基因32个,其中包括Tcte3、Phf7、Ldhc等参与睾丸发育、精子或卵子发生的基因22个,Adipoq、Nrcam、Tnfaip6等与肿瘤有关的基因4个,以及Atp8b3、Pnpla3、Retn等其他功能的基因6个.筛选到邪毒壅盛证独特性低表达的基因2个,有Cort和LOC668417.结论邪毒壅盛证H22荷瘤小鼠肿瘤组织中存在大量独特性表达的基因,可能是该证候与其他证候区别的内在特征.
作者:卓少元;FANG Zhao-qin;卢文丽;潘志强;梁超;吴中华;刘小美;侯俐;张辉;廖明娟;高必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加、生活节奏的改变,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该病病因复杂,西医治疗一般以对症处理为主,疗效不佳;中医注重从整体出发,标本兼治,日渐显示出其优势.李应东教授从医20多年对本病的治疗独有神悟,造诣颇深.文章对李老师论治心脏神经官能症之经验进行了简要总结,以供基础与临床研究者参考.
作者:刘清君;刘彩梅;巩婷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达到21世纪教学改革的要求,适应我国药学事业和中药现代化的飞速发展趋势,教学要求,让学生不仅掌握其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成为勤思善学的主人翁,而且理论与实践要结合,使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结合教学实践与科研成果,从更新教育观念、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语言与教学形式、评估教学效果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允;刘毅;夏晨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Tan ⅡA)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2(Bcl-2)及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基因伴随蛋白x(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Tan ⅡA低剂量治疗组和Tan ⅡA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Tan 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分别于术前连续灌胃给予相应剂量Tan ⅡA 3 d,1次/d.除假手术组外的各组于脑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和神经症状评分,免疫组化法观察大鼠额顶部皮质Bcl-2和Bax蛋白表达.结果Tan 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Tan ⅡA高剂量治疗组缺血改变亦轻于低剂量治疗组.Tan 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神经功能缺失评分较缺血再灌注组降低(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Bcl-2和Bax表达增加, Bcl-2 /Bax比值下降(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Tan ⅡA高、低剂量治疗组均显著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上调Bcl-2 /Bax比值,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Tan ⅡA对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通过增加Bcl-2表达,减少Bax表达,上调Bcl-2 /Bax比值抗凋亡有关.
作者:李浩;俸军林;刘开祥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白花蛇舌草对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PG细胞p53基因表达的影响,以探讨其抗肿瘤的作用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的白花蛇舌草含药血清分别处理人肺巨细胞癌细胞株PG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法观察其对PG细胞p53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经白花蛇舌草含药血清作用的PG细胞p53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调.结论白花蛇舌草抗肿瘤作用机制可能与p53基因表达增多有关.
作者:李洁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对蒙药材沙蓬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化学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详细描述了蒙药材沙蓬的生药学特征.结论为沙蓬的鉴别、质量标准的制定以及进一步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性研究资料.
作者:强永在;巴俊杰;渠弼;莎日娜;王锦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在蛋白水平的遗传差异.方法利用叶片过氧化物酶和种子贮藏蛋白两种生化标记对白花丹参和紫花丹参进行了分析.结果同工酶分析表明,两种丹参间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存在差异;贮藏蛋白分析表明,丹参种子蛋白主要是以盐溶性蛋白为主,水溶蛋白和醇溶蛋白较少,碱溶性蛋白更少;两种丹参种子贮藏蛋白谱带之间的差异性不明显.结论二者在蛋白水平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韩琳娜;李红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对何首乌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评述,为何首乌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参考.
作者:吴晓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参归软肝胶囊(SGR)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损伤、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方法复制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损伤、肝纤维化模型,测定血清ALT,AST,Alb,TP,SA,Hyp,观察肝病理变化,判断SGR对猪血清所致的大鼠免疫性肝损伤、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结果SGR组ALT,AST, SA 和 Hyp降低 (P< 0.05),TP和 Alb增加 (P< 0.05),肝脏损伤和纤维化程度降低(中剂量组P< 0.05;高剂量组P< 0.01).结论SGR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肝损伤、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艳;路西明;王建刚;王淑英;张朝晖;付银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对老年性痴呆(AD)大鼠海马区β淀粉样前体蛋白(β-APP)及相关基因:环氧合酶2(COX-2)、核转录因子抑制蛋白α(IкB-α)、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Aβ1-40海马区注射,建立AD大鼠模型,免疫组化法观察中药补阳还五汤对AD大鼠海马区β-APP,COX-2,IкB-α及nNOS的影响.结果补阳还五汤能明显降低AD模型大鼠海马区β-APP,COX-2,IкB-α表达,使nNOS表达升高.结论补阳还五汤可能通过COX-2,NF-кB/IкB-α,增加模型大鼠海马区nNOS表达,影响β-APP生成,延缓神经元细胞的早期损伤和迟发性损伤,从而起到治疗AD的作用.
作者:韩玉生;周忠光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