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瑞涛;陶燕铎;邵赟
目的 研究复方鱼腥草口服液的提取工艺.方法含有挥发油类成分的药材采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提取;水溶性成分煎煮提取,采用正交实验法进行优选,薄层-紫外分光光度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挥发油提取佳工艺:10倍量水,温浸0.5 h,水蒸气蒸馏提取4 h;水溶性成分提取佳工艺:10倍量水,煎煮两次,2 h/次.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可作为复方鱼腥草口服液的提取工艺.
作者:牛玉乐;李焱;孙艳;黄波;张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地黄梓醇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雄性KM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60 mg/kg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梓醇以200,100,50 mg/kg剂量灌胃给药2周,观察其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和糖耐量的影响.结果梓醇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改善糖耐量和血脂水平,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地黄梓醇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作者:赵素容;卢兖伟;陈金龙;段海峰;吴祖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补虚祛瘀法促进慢性难愈性创面愈合的机理.方法采用改良付氏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分为生理盐水组、复黄生肌愈创油膏组、补虚方组、祛瘀方组、康复新组,运用免疫组化法分别研究各组第18天创面瘢痕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的变化.结果第18天时,复黄生肌愈创油膏组TGF-β1表达高于生理盐水组,而Smad3分子的表达低于生理盐水组.结论瘢痕形成重塑期,补虚祛瘀法对TGF-β1 → Smad3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秦海洸;何长杰;唐汉钧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参归软肝胶囊(SGR)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损伤、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方法复制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性肝损伤、肝纤维化模型,测定血清ALT,AST,Alb,TP,SA,Hyp,观察肝病理变化,判断SGR对猪血清所致的大鼠免疫性肝损伤、肝纤维化模型的影响.结果SGR组ALT,AST, SA 和 Hyp降低 (P< 0.05),TP和 Alb增加 (P< 0.05),肝脏损伤和纤维化程度降低(中剂量组P< 0.05;高剂量组P< 0.01).结论SGR对猪血清所致大鼠免疫肝损伤、肝纤维化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艳;路西明;王建刚;王淑英;张朝晖;付银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对何首乌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评述,为何首乌资源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参考.
作者:吴晓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甘草酸对哮喘小鼠血清中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活性的影响,探讨甘草酸防治支气管哮喘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小鼠卵蛋白哮喘模型, 测定正常、模型、激素和甘草酸各组血清中NO含量及NOS活性的变化. 结果模型组小鼠血清中NO含量及NOS活性的较正常组显著升高(P<0.01 ),甘草酸组血清中NO及NOS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 ).结论甘草酸可降低哮喘小鼠血清中NO含量及NOS水平,对支气管哮喘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吕小华;吴铁;覃冬云 刊期: 2009年第01期
该文结合小儿生理病理及病症特点,分析了儿科病情观察的特殊性,提出了符合儿科特点的中医病情观察原则,认为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把握中医儿科病情观察的要点和方法,是准确获得临床辨证施护第一手材料的重要保证,有利于提高儿科临床护理质量.
作者:蒋利群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分析长春七花和果实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运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结合计算机检索,对长春七花和果实的挥发油化学成分分别进行分析和鉴定,用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含量.结果共鉴定出67个化合物,其中花得15种化合物,果实得52种化合物.结论两种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基本相似,主要成分均为表蓝桉醇,大根香叶烯D和β-水芹烯.
作者:梁波;张小丽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叠鞘石斛的快速繁殖及离体开花的培养体系.方法选用野生的叠鞘石斛带侧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培养在附加不同激素的培养基上.结果MS培养基附加6-BA(1.0 mg·L-1),NAA(0.5 mg·L-1)对侧芽的诱导效果佳.而MS培养基附加6-BA(2.0 mg·L-1),NAA(0.4 mg·L-1)适合丛生芽的增殖.把无菌苗培养在附加6-BA(2.0 mg·L-1)的MS培养基中,少数植株被诱导开花,诱导率为10.0%.结论用带腋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在MS培养基中,附加一定的6-BA和NAA可以诱导丛生芽的产生.
作者:关萍;石建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通过对道教养生思想特色的分析归纳,总结出道教养生观对中医养生理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以顺应自然、与天地合参为养生防病前提;以阴平阳秘为养生防病核心;以精充、气足、神旺为养生防病基础.
作者:张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生命质量(Quality of life ,QOL)在国内译法众多,包括生活质量、生命质量或生存质量等,其本质并无太大差别,故简称为QOL.
作者:慕晓艳;赵爱光;郑培永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提取分离强心Ⅰ号方强心作用的有效部位.方法以大孔吸附树脂为分离材料,将强心Ⅰ号方组成药材的水提物、醇提物分别经蒸馏水,10%乙醇,30%乙醇,50%乙醇,70%乙醇,95%乙醇洗脱制得样品,然后通过离体蛙心试验观察受试样品的强心作用.结果水提物经30%乙醇,50%乙醇洗脱的样品和醇提物经30%乙醇,50%乙醇洗脱的样品对离体蛙心作用明显,其强心作用的半数有效浓度分别为:0.017g生药/ml,0.58 g生药/ml,10.11 g生药/ml,21.44 g生药/ml.结论强心Ⅰ号方中各味药材的水提物经30%乙醇,50%乙醇洗脱的样品和醇提物经30%乙醇,50%乙醇洗脱的样品具有明显强心作用.
作者:胡军娜;贾继明;王宏涛;赵宝华;郑亚杰;唐思文;徐登峰;赵韶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短管兔耳草具有多种主治功能,广泛应用于中藏药制剂中.该文综述了近二十几年来短管兔耳草的研究状况,包括化学成分研究、提取工艺研究、药理作用研究、生理活性研究及临床应用.
作者:于瑞涛;陶燕铎;邵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用循证医学的方法评价中药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检索到的100篇有关中药治疗PMO的临床研究论文,按照偱证医学对临床试验的设计原则,从诊断、纳入和排除标准、随机、对照、双盲、统计学方法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00篇相关文献中,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占44%;临床对照试验文献占4%;采用随机双盲者占9.1%,随机单盲者占18.2%,说明组间基线可比的占31.8%,有诊断标准的占90.9%,有纳入和排除标准的占86.4%,说明统计方法的占52.4%,有客观疗效评价指标的占90.9%,说明药物不良反应的占9.1%.结论中药治疗PMO的疗效证据有限,尚需更多高质量研究以增加证据的强度.该方面的临床研究论文日益增多,但随机对照试验比例偏低,研究设计等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
作者:邓敦;曹成福;周军杰;石继祥;纪斌;成翔宇;赵映;石文俊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为达到21世纪教学改革的要求,适应我国药学事业和中药现代化的飞速发展趋势,教学要求,让学生不仅掌握其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成为勤思善学的主人翁,而且理论与实践要结合,使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能力.结合教学实践与科研成果,从更新教育观念、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语言与教学形式、评估教学效果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
作者:王允;刘毅;夏晨燕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水蛭素对肝纤维化大鼠肝脏组织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 CTGF)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和水蛭素组共3组,每组20只,用40%四氯化碳(carbon tetrachloride, 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水蛭素干预12周后处死大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肝组织CTGF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CTGF mRNA 2-ΔΔCt值(3.59±0.52)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1.02±0.23)(P<0.05),表明模型组CTGF mRNA表达上调.与模型组比较,水蛭素组CTGF mRNA 2-ΔΔCt值(1.83±0.34)显著降低(P<0.05),表明CTGF mRNA表达下调.结论水蛭素可能通过下调CTGF mRNA的表达,抑制肝脏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
作者:贾彦;牛英才;张英博;周丽;董妙先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分析、总结近年来中药材生产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与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的研究工作和文献报道,论述了我国的中药材及中成药要走向国际市场,增强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中药生产必须规范化与规模化.即按照GAP生产药材,而中药材生产实施GAP,病虫害防治是急需研究、解决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王红霞;陈随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3种不同给药途径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比较姜黄素3种给药途径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姜黄素体内给药和含药血清能够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体外实验证实姜黄素能够抑制小鼠脾淋巴细胞的增殖,并呈量效关系.结论姜黄素与其代谢产物对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是相反的.
作者:冯文茹;赵秀梅;刘利萍;胡人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苍术挥发油与β-环糊精(β-CD)包合的制备方法及包合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方法,以包合物得率及挥发油利用率为指标,对影响挥发油的β-CD包合的条件做了优化实验,选定佳工艺,并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别.结果实验结果显示,佳包合条件为挥发油∶β-CD=1∶8,搅拌时间2 h,包合温度为30℃.结论此工艺可提高制剂稳定性,方法简便易行,能适用于大生产.
作者:俞丹;胡小莳;尹莲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和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半夏中多糖含量的影响.方法硫酸-苯酚显色后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吸光度,(测定波长491nm).按照回归方程计算含量.结果半夏生品及其六种炮制品中多糖的含量顺序为:法半夏(石灰甘草制)>姜半夏(姜矾煮制)>清半夏(矾煮)>清半夏(矾泡)>生半夏>贵州法半夏>姜半夏(姜炒).结论不同炮制方法对半夏中多糖的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P<0.01或P<0.001).
作者:杨武德;李晶晶;李伟;王建科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