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固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山核桃青果皮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

刘元慧;周惠琪;袁珂

关键词:山核桃青果皮, 挥发油, 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
摘要:目的 分析山核桃青果皮中的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从山核桃青果皮中提取挥发油化学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其进行鉴定,用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组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分离得到65个组分,鉴定出其中55个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5.5%.结论 山核桃青果皮中主要成分为(反式)-1- (2,6-二羟基-4-甲氧苯基)-3-苯基-2-丙烯-1-酮(36.69%)、β-谷甾醇(11.83%)、十六酸(10.762%)、(Z,Z) -9,12-十八烷二烯酸(6.644%)、2,3-二羟丙-反-油酸丙酯(6.538%)等.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小儿肘部骨折的X线分析

    小儿肘部骨折是骨关节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X线平片是儿童骨骼创伤的首选检查方法,大部分创伤可以诊断.我们搜集并回顾分析了80例小儿肘部骨折的X线资料,就其X线诊断时的注意事项作初步探讨.

    作者:吴珊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药何首乌饮对衰老大鼠卵巢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何首乌饮抗大鼠卵巢组织衰老的机理,为抗女性性腺的衰老研究提供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方法 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预防组.采用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法制造雌性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预防组在造模的同时以中药方剂何首乌饮灌胃.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Ⅰ)蛋白的表达,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卵巢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GFBP3)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 何首乌饮明显抑制了衰老大鼠卵巢组织中IGFBP3基因表达的上调趋势(P<0.05),且明显提高了衰老大鼠卵巢组织中IGF-Ⅰ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 何首乌饮通过影响衰老大鼠卵巢中细胞因子IGF-Ⅰ、IGFBP3的表达,起到抗大鼠性腺衰老的作用.

    作者:张娜;李亚丽;高福禄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薏苡非种仁部位及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茎中多糖的含量测定

    目的 对薏苡非种仁部位(根、茎和叶)及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茎的多糖进行含量测定,并进行品质评价,寻找薏苡新的药用部位.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结果 非种仁部位中多糖含量分别为:根54.374 mg·g-1,茎56.932 2 mg·g-1和叶52.754 9 mg·g-1;不同产地茎中多糖含量分别为:陕西汉中汉台区82.775 9 mg·g-1,广西恭城79.766 1 mg·g-1,云南大度岗74.305 2 mg·g-1,四川峨眉山69.89 mg·g-1,四川成都中医药大学植物园63.378 4 mg·g-1,四川新津59.698 6 mg·g-1,云南景洪55.782 9 mg·g-1,湖北恩施52.754 9 mg·g-1,四川大学华西植物园38.585 1 mg·g-1;不同采收期(6~11月)茎中多糖含量呈递增趋势.结论 非种仁部位多糖含量中,根、茎和叶的含量差异不大,并稳定在比较高的水平上,从资源的综合和可持续利用的角度考虑,建议薏苡的非种仁部位可作为薏苡多糖的稳定来源,可以入药;不同产地中薏苡茎的多糖含量差异较大,说明产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对薏苡多糖含量有明显影响;不同采收期(6~11月)中薏苡茎的多糖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表明薏苡花期(7~9月)、果期(8~10月)间多糖积累增多.

    作者:李厚聪;刘圆;李莹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独一味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并比较独一味和吡拉西坦对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 以东莨菪碱和乙醇分别造成小鼠学习记忆获得障碍和记忆再现障碍,采用迷津法和跳台法进行观察.结果 独一味提取物(0.5 g·kg-1和1.0 g·kg-1)及吡拉西坦(0.2 g·kg-1)均可使小鼠逃避伤害刺激的反应速度加快,错误次数明显减少,遭电击时间缩短(与模型组比较,0.01<P<0.05),两药的效果相近(P>0.05).结论 独一味对小鼠的学习和记忆障碍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王丽娟;王亚丽;李蓓;陶水霞;赵佳红;胡雄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广西山豆根药材的质量分析

    目的 探讨广西产山豆根药材的质量.方法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山豆根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结果 氧化苦参碱的点样量在2.268~11.340 μg范围内,点样量与斑点峰面积积分值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7 43,n=5).氧化苦参碱的平均回收率为99.81%,RSD=1.03%.4个不同产地山豆根中氧化苦参碱的含量差异不大.结论 实验为制定广西山豆根的质量控制方法提供了依据.

    作者:潘莹;江海燕;王芸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青藤碱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青藤碱(sinomenine,Sin)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Sin低剂量治疗组和Sin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in低(30 mg/kg),高剂量(60 mg/kg)治疗组于术前30 min分别给予大鼠腹腔注射.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大鼠额顶部皮质P-选择素和ICAM-1表达,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和HE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及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①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 h,P-选择素和ICAM-1表达均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Sin高、低剂量治疗组均显著减少P-选择素和ICAM-1表达(均P<0.05),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②Sin治疗组脑梗死体积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小,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③Sin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Sin高剂量治疗组缺血改变亦轻于低剂量治疗组.结论 Sin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阶段P-选择素和ICAM-1所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周素娴;苏珂;于健;彭鹰;周燕;林枫;李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二圆互交和三圆互交哲学模式及其在中医教学中的应用

    二圆互交和三圆互交哲学模式具有主动互交、相互联系和产生新质、动态发展和变化,既对立又统一等内涵.作为一种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具有简明和直观的特点.该模式可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哲学知识的普及活动中应用.

    作者:廖慧玲;尹思源;王全;周喜芬;石含秀;冯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柴茯调脂口服液对高血脂大鼠模型的影响

    目的 实验观察柴茯调脂口服液对高血脂模型大鼠的影响,为临床用药提供药效学依据.方法 给予大鼠高脂饲料20 d,造成高血脂大鼠模型,测定灌服柴茯调脂口服液后高脂模型大鼠甘油三酯(TG)、胆固醇(CHOL)、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柴茯调脂口服液高剂量明显降低大鼠血清TG,CHOL,LDL,MDA含量,提高HDL含量和SOD活性.结论 柴茯调脂口服液具有明确的调节高血脂症的作用.

    作者:宋卫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川芎嗪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蛋白激酶C通路的影响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蛋白激酶C(PKC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AngII诱导的VSMC增殖模型,测定细胞增殖活度,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KCζ与ERK1/2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细胞增殖活度显著增高,PKCζ与ERK1/2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中、高剂量川芎嗪组的细胞增殖活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PKCζ与ERK1/2表达亦明显低于AngⅡ组(P<0.01),与低剂量川芎嗪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说明川芎嗪的抑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结论 川芎嗪对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PKCζ-ERK1/2通路有关.

    作者:孙银平;王省;张大伟;郭勇;王煜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消肿止痛酊中樟脑与薄荷脑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消肿止痛酊中樟脑和薄荷脑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PEG-20M石英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载气为氮气;正辛醇为内标;柱温160℃;氢火焰离子检测器;检测器和气化室的温度均为250℃;N2流速3 ml/min;H2流速30 ml/min;空气流速300 ml/min;尾吹气N2流速30 ml/min.结果 樟脑、薄荷脑和正辛醇能达到良好分离;樟脑的线性范围3.00~18.00 μg/ml(r=0.999 2),薄荷脑的线性范围3.20~19.20 μg/ml(r=0.999 5);樟脑的回收率98.5%~101.5%,薄荷脑的回收率97.6%~101.7%.结论 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消肿止痛酊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晓霞;陈安家;张一鸣;王洁;李霞;李进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金橘黄酮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金橘黄酮的免疫功能.方法 环磷酰胺诱导小鼠免疫功能低下,予金橘黄酮,观察小鼠碳粒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a、胸腺和脾脏指数、耳肿胀度、血清溶血值(HC50)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金橘黄酮80 mg/kg·bw 剂量时,小鼠碳粒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a、胸腺和脾脏指数、耳肿胀度有显著提高(P< 0.05),血清溶血值(HC50)有极显著提高(P<0.01);金橘黄酮160 mg/kg·bw 剂量对全部试验参数的影响具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 金橘黄酮对于免疫低下型小鼠的免疫功能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作者:黎继烈;王卫;刘忠敏;李忠海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在木糖醇输液中的稳定性考察

    目的 考察注射用银杏叶提取物与木糖醇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提取物在木糖醇输液中于4℃、25℃和37℃条件下0~6 h内含量变化情况,并同时观察记录配伍溶液0~6 h内外观、pH值变化情况.结果 0~6 h内,银杏叶提取物在木糖醇输液中的含量、颜色及pH值无显著变化.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与木糖醇输液配伍后0~6 h内稳定.

    作者:高媛媛;汤道权;魏雅芹;刘燕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黄芪注射液对布比卡因脊神经毒性损伤后p38激酶的影响

    我国产科病人多采用椎管内麻醉进行剖宫产手术麻醉或分娩镇痛等,其中部分病人出现由于局麻药神经毒性反应引起的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作者:王建新;崔睿;邱婷婷;李悦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超临界提取及定性研究

    目的 超临界提取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并对提取物进行初步的定性分析.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探索超临界提取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佳工艺条件,在此基础上对苦参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分离提取,并进行定性研究.结果 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工艺的佳参数组合为:温度40℃,压力30 MPa,乙醇流速0.4 ml/min,时间60 min,高得率为5.82%.结论 苦参中总黄酮超临界提取佳工艺数据可靠,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定性研究方法简便易行.为进一步开发研究苦参总黄酮提供理论、实践依据.

    作者:张瑞菊;张国英;孙海波;凌建亚;王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

    目的 对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进行本草考证和历史文献考实.方法 查阅历代本草文献结合植物资源普查考证药用菊花产地变迁、栽培技术发展和采收加工变化.结果 宋代以前药用菊花主要使用野生品,宋代以后栽培品逐渐代替野生品,明、清时期形成药用菊花地道产区.结论 多种因素影响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

    作者:邵清松;郭巧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壮药土甘草水提物及醇提物毒理学研究

    目的 观察土甘草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方法 以土甘草水提物1.57 g/ml,醇提物2.40 g/ml,大剂量40 ml/kg分别对小鼠灌胃给药,观察其急性毒性.结果 给药后,小鼠均蜷卧少动,24 h后此症状消失.观察7 d,小鼠的行为、进食、皮毛、眼和粘膜、呼吸、四肢活动和体重均无异常,未出现其它毒性反应.土甘草水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大耐受量为62.8 g生药/kg;醇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大耐受量为96.0 g生药/kg.结论 土甘草水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大耐受量为62.8 g生药/kg;醇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大耐受量为96.0 g生药/kg.未出现其它毒性反应.

    作者:杨东爱;余胜民;黄琳芸;陈少锋;郭力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抗栓Ⅰ号丸治疗急性脑梗塞86例观察

    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均很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之一.

    作者:许友慧;陈明达;许先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复方竹节参片对类风湿性关节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竹节参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小鼠关节炎病理模型,采用复方竹节参片治疗,通过关节炎指数、足趾容积、病理学检查、血清细胞因子测定进行观察.结果 复方竹节参片能明显抑制弗氏完全佐剂性关节炎小鼠关节肿胀及病理学改变,降低关节炎指数,降低关节炎病理模型小鼠血清中异常增高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细胞肿瘤因子(TNF-α)水平(P<0.05).结论 复方竹节参片具有明显抑制促炎症细胞因子病理性的升高,从而有效控制了类风湿性关节炎病情发展.

    作者:王振富;谭庆玲;张惠;陈龙全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加味烂积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加味烂积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当归、吴茱萸、木香及川木香、白术进行了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制剂中大黄有效成分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结果 样品中均能检出当归、吴茱萸、木香及川木香、白术的特征斑点;大黄素在0.015 63~0.390 75 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大黄酚在0.034 48~0.862 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以控制加味烂积丸的质量.

    作者:余晓琴;李鸥;董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蝎宝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蝎宝胶囊中阿魏酸含量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采用VP-ODS(250 mm×4.6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1%冰醋酸溶液 (25∶75) 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检测波长:313 nm.结果 阿魏酸在2.5~25 μg/ml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43%,RSD=2.15%(n=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可用于蝎宝胶囊中阿魏酸的含量测定.

    作者:李锦燊;梁陈方;杨春旭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