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慧玲;尹思源;王全;周喜芬;石含秀;冯志强
目的 观察川芎嗪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增殖中蛋白激酶C(PKCζ)-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通路的影响.方法 建立AngII诱导的VSMC增殖模型,测定细胞增殖活度,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KCζ与ERK1/2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AngⅡ组细胞增殖活度显著增高,PKCζ与ERK1/2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中、高剂量川芎嗪组的细胞增殖活度明显降低(P<0.05或P<0.01),PKCζ与ERK1/2表达亦明显低于AngⅡ组(P<0.01),与低剂量川芎嗪组相比亦有显著差异,说明川芎嗪的抑制作用具有量-效关系.结论 川芎嗪对AngⅡ诱导的VSMC增殖有显著抑制作用,其机制与抑制PKCζ-ERK1/2通路有关.
作者:孙银平;王省;张大伟;郭勇;王煜霞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一种香草醛-硫酸比色法测定桔梗中总皂苷含量的方法,为桔梗的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索氏提取器提取,大孔吸附树脂纯化,香草醛-硫酸比色法测定桔梗总皂苷含量.结果 比色法测定的线性方程为A=0.003 4C+0.006 4,相关系数为r=0.999 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97%,RSD=1.51%(n=6).对不同来源桔梗中总皂苷含量进行测定,其含量范围为1.07%~3.76%.结论 该法测定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桔梗药材中桔梗总皂苷的含量测定,便于对桔梗药材进行质量评价.
作者:李妍;张崇禧;魏建和;许旭东;褚庆龙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枳实芍药药对首见于<金匮要略>,虽然二者药性大致相反,但配伍后,能够相反相成,具有调节气血的作用,为临床所习用.文章从药对的来源、配伍作用、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作者:宋永刚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青藤碱(sinomenine,Sin)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P-选择素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饮食加腹腔注射小剂量链脲霉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Sin低剂量治疗组和Sin高剂量治疗组.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Sin低(30 mg/kg),高剂量(60 mg/kg)治疗组于术前30 min分别给予大鼠腹腔注射.用免疫组化法观察缺血90 min再灌注24 h大鼠额顶部皮质P-选择素和ICAM-1表达,进行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和HE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及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 ①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24 h,P-选择素和ICAM-1表达均明显增加,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Sin高、低剂量治疗组均显著减少P-选择素和ICAM-1表达(均P<0.05),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②Sin治疗组脑梗死体积较缺血再灌注组减小,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亦具有显著性(P<0.05).③Sin高、低剂量治疗组脑组织缺血损伤病理学改变明显轻于缺血再灌注组,Sin高剂量治疗组缺血改变亦轻于低剂量治疗组.结论 Sin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脑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阶段P-选择素和ICAM-1所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作者:周素娴;苏珂;于健;彭鹰;周燕;林枫;李浩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传统针刺手法合电针疗法治疗慢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方法将60例慢性附睾炎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观察传统针刺手法合电针疗法治疗慢性附睾炎患者症状及彩超的改变情况;对照组观察运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慢性附睾炎患者症状及彩超的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情况更加明显,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传统针刺手法合电针疗法对慢性附睾炎具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袁少英;黄志洪;张兆磊;刘劲梅;覃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二圆互交和三圆互交哲学模式具有主动互交、相互联系和产生新质、动态发展和变化,既对立又统一等内涵.作为一种思考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具有简明和直观的特点.该模式可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以及哲学知识的普及活动中应用.
作者:廖慧玲;尹思源;王全;周喜芬;石含秀;冯志强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10种石斛植物叶绿体rbcL基因序列变异和系统发育关系.方法 根据Genebank已经公布的植物rbcL基因序列设计一对引物,用于石斛rbcL基因PCR扩增.基因序列排列用Clustal X软件完成,应用Seqnconverter软件分析序列的长度、GC含量、GpC量、GCskew值等;用Mega 4.1软件分析转换值、颠换值、转换/颠换比;采用大简约法(maximum parsimony method)获得大简约系统树;应用自展法(bootstrap)检验系统树,自展次数为1 000次.结果 10种石斛植物叶绿体rbcL基因的长度范围为944~950 bp,其中536 bp为保守位点,466 bp为变异位点,439 bp为具有系统发育信息的信息位点.基因中GC含量为40.61%~41.37%,GpC含量为4.03%~4.78%,GCskew 值为0.043 2~0.082 1.序列转换/颠换比(Si/Sv)为0.9.结论 利用PCR和核酸测序方法可以获得rbcL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能为石斛植物的系统发育研究提供核苷酸序列方面的资料.
作者:袁佐清;张建勇;刘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双丹颗粒剂制备工艺.方法 将处方中丹参、牡丹皮两味药进行水提,以丹皮酚的得率作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HPLC法测定丹皮酚含量,对其得率进行综合评价,优选出佳的提取工艺.并建立质量标准.结果 水提工艺的佳条件为:加药材9倍量的水回流提取3次,1.5 h/次,丹皮酚的提取率高.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丹皮酚的含量,丹皮酚在0.004 4~0.022 m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 = 0.997 61.精密性实验RSD为1.4%,稳定性实验RSD为1.81%,回收率为102.158%,RSD=1.79%.由此证明用丹皮酚的含量可作为双丹颗粒剂质量部分的控制指标.结论 该工艺合理,检测方法简便可靠,精密度高;质量标准符合<中国药典>相关部分的规定;初步稳定性较好.
作者:霍清;孔令旭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单味中药黄芪改善胰岛素抵抗(IR)对血尿酸的影响.方法 选用 60只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12只)和模型组(48只),模型组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6周,6周后再用腺嘌呤[100 mg/(kg·d)]加乙胺丁醇[250 mg/(kg·d)]灌胃2周,造成胰岛素抵抗并高尿酸血症的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成黄芪治疗组、别嘌醇治疗组、黄芪加别嘌醇治疗组、模型对照组进行实验,分别于治疗的第3周、第6周测量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血尿酸(UA)及测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等指标,观察其对胰岛素抵抗并高尿酸血症的影响.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黄芪明显降低IR并高尿酸血症大鼠的FPG、FINS、UA(P<0.05或P<0.01),增加ISI(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中药黄芪与别嘌醇合用在改善IR的同时降低UA明显(P<0.001);黄芪治疗组治疗后UA与FPG、FINS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2和0.66(P<0.05);与ISI呈显著负相关,r为-0.64(P<0.05).结论 中药黄芪具有胰岛素增敏作用;中药黄芪对IR并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具有明显降血尿酸作用;中药黄芪与别嘌醇合用在改善IR的同时降低血尿酸水平,其降UA的作用较单独使用黄芪或单独使用别嘌醇更明显;中药黄芪降低IR并高尿酸血症模型大鼠血尿酸的作用似与提高ISI及降低FPG、 FINS密切相关,因此,提示IR应是高尿酸血症、高血糖、高血压病等代谢性疾病发生的共同的重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黄芪可能成为一个很好的治疗IR和IR并高尿酸血症的中药.
作者:杨传经;李雪梅;孔德明;赵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急性脑梗塞(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死亡率、致残率、复发率均很高,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之一.
作者:许友慧;陈明达;许先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海藻提取物Fucoidan抗肿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探.方法 观察Fucoidan对小鼠S180移植性实体瘤、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作用,并了解其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 Fucoidan能明显抑制小鼠S180实体瘤的生长(P<0.01),且呈现剂量相关性,其抑瘤率达到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的70.4%~78.2%,对体外培养A549细胞、HeLa细胞和L1210细胞的生长均无显著抑制作用,Fucoidan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能显著提高碳粒廓清实验中的廓清指数K、吞噬指数α和脾脏器指数(P<0.05或P<0.01),但对胸腺脏器指数影响不大.在DNFB诱导迟发性变态反应实验中,Fucoidan中剂量组和大剂量组亦可使小鼠耳肿胀度增大.结论 Fucoidan具有抗肿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对免疫功能的增强来实现的.
作者:王君;胡霞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沿海滩涂甘紫菜挥发油成分及抗菌活性.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分离和分析,用HP-586/66XM数据处理机库检索,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 从沿海滩涂甘紫菜挥发油中分离出43种成分,鉴定出28种,鉴定率为65.12%;抗菌活性研究表明,沿海滩涂甘紫菜挥发油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 从沿海滩涂甘紫菜挥发油中分离出43种成分,鉴定出28种,鉴定率为65.12%,主要成分是对甲氧基肉桂酸乙酯,含量为40.96%;其次是肉桂酸乙酯,含量为23.68%;挥发油对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明显抑制作用,对枯草杆菌和大肠杆菌无抑制作用.
作者:刘兴宽 刊期: 2009年第07期
医学史是综合医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的交叉学科,对于医学院校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1];笔者在讲授<中国医学史>的过程中,运用汉、英两种语言,在教授医学史知识的同时,给学生们创造学习和使用英语的空间,培养他们使用英、汉双语思维并根据交际对象和工作环境的需要进行切换的能力,终具备跨文化交流能力,树立跨文化意识.通过教学实践,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杨旭杰;吴艳萍;刘姣 刊期: 2009年第07期
麋鹿角为古方记载的补益类名贵中药,药用历史悠久,后因药源缺乏而被迫停用.而今麋鹿已能大量繁育,且其角自然脱落,药源充足,当尽快恢复药用.文章概述麋鹿角的药用历史及其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其开发利用设想,为合理开发应用麋鹿角这一珍贵药源提供参考.
作者:丁玉华;王丽娟;刘训红;宋建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通腑醒神胶囊(简称TFXSJN,下同)通腑法开通玄府对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脑含水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2h后拔线实现再灌注损伤,于拔线后1,3 d及7 d不同时间点观察神经功能评分、大鼠脑含水量及脑组织病理的改变.结果 造模后模型组及治疗组大鼠的脑含水量在1 d时均明显升高,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3 d时脑含水量高,7 d时基本恢复正常,与假手术组及正常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治疗组在3d时的脑含水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TFXSJN治疗后能有效降低模型鼠1,3 d及7 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轻脑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结论 TFXSJN通腑法开通玄府能减轻大鼠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含水量,减轻脑组织损伤程度,从而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作者:胡建芳;余志辉;汪峰;黄培新;尤劲松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野生与栽培头花蓼主要药效学的研究,对贵州野生与栽培头花蓼进行药效质量评价.方法 采用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亢进、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实验、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和小鼠棉球肉芽肿等实验进行抗炎实验,采用醋酸扭体法进行镇痛实验.结果 野生与栽培头花蓼对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小鼠足肿胀、小鼠耳肿胀和棉球肉肿等炎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醋酸引起的扭体反应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相同剂量的野生与栽培头花蓼之间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贵州产野生与栽培头花蓼在主要药效质量方面没有明显差异.
作者:钱海兵;王祥培;孙宜春;黄国钧;万德光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杜仲多糖(Eucommia polysaccharide,EOP)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致毒性的保护作用,为杜仲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CY造模.将实验小鼠平均分为6组,每组12只,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Vc为阳性对照,EOP分别用高、中、低不同的剂量组灌胃给药,除空白组以外均腹腔注射CY,空白组注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和灌胃5 d,每天称量小鼠体重.末次给药禁食不禁水12 h后将小鼠眼球取血测MDA,SOD,然后将小鼠处死取胸腺、脾脏和肝脏分别计算其指数,另外取肝脏做成匀浆测GSH,GPT,左大腿股骨测其骨髓DNA含量.由以上指标分析EOP对CY致毒性的保护作用.结果 EOP能有效地保护CY所引起的小鼠毒性作用,相对于模型组,EOP组的体重下降减少,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肝脏指数都有所升高;MDA降低,SOD升高,GSH升高,GPT升高;血象测定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均有所升高;骨髓DNA含量升高;其中高剂量组明显.结论 EOP对CY引起的毒性作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辛晓明;郭桂丽;王浩;陈美华;朱玉云;高允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简要阐述了手性药物的世界销售市场.综述了目前实验室和工业生产领域手性药物的拆分方法,包括:结晶拆分法,化学拆分法,动力学拆分法,生物拆分法,色谱拆分法,手性萃取拆分法和膜拆分法等,并简要介绍了每种方法的应用情况及优缺点.
作者:卢定强;李衍亮;凌岫泉;涂清波;陈佳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防风根茎的药用价值.方法 解热作用实验采用2,4-二硝基苯酚致热法,观察大鼠3 h内的体温变化;镇痛作用实验采用扭体法;抗炎作用实验采用小鼠耳肿胀法.结果 防风根的镇痛和抗炎作用优于根茎,解热作用二者差异不显著.结论 防风根茎和根药理作用相似,疗效次于根.
作者:孟祥才;孙晖;孙小兰;王喜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灵雷菌质的抗炎镇痛作用.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耳肿胀及醋酸引起毛细血管扩张法观察灵雷菌质的抗炎作用;采用热板法观察灵雷菌质的镇痛作用.结果 灵雷菌质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和醋酸引起的毛细血管扩张有良好的抑制作用;并能提高热致痛小鼠的痛阈.结论 双向固体发酵后的灵雷菌质仍保留一定的抗炎与镇痛作用.
作者:周雪娥;刘敏亮;谢小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