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内经》的文献研究方法

李翠娟;张登本;烟建华

关键词:《内经》, 文献研究方法, 理论探讨
摘要:<内经>是我国现存早、也是迄今为止地位高的中医理论经典巨著,自其成书以来,代有研究.而其中主要的研究手段就是文献研究方法.历代医家运用了文献追溯法、校勘研究法、注释研究法、分类整理研究法、校注译析综合研究法、纵横联系研究法、语言文字学研究法、临床实证反观研究法、目录索引研究法等对<内经>进行文献整理研究,去伪存真,补其阙漏,考镜源流,敷畅玄言,这对弘扬<内经>理论,使其更有效地服务于临床实践,具有重大的意义.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传统中药四物汤对缺血性脑损伤的影响

    目的 探讨了中药方剂四物汤水煎液对永久性局部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颈内动脉放入二氧化钛球于大脑中动脉制造永久性局部脑缺血模型.在制备永久性局部脑缺血模型前2,4 h,分别以四物汤灌胃250 mg/(kg·ml).TTC染色,用图象分析系统确定梗塞面积.结果 口服四物汤明显减少大脑的梗塞面积.结论 传统中药四物汤水煎液具有抗脑缺血损伤作用.

    作者:金光石;金元哲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痂囊腔菌素A急性毒性的研究

    目的 研究痂囊腔菌素A的急性毒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痂囊腔菌素A以高浓度药液经口灌胃给药,1次/d,连续观察14 d,记录小鼠毒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14 d后,全部实验动物健存,未见毒副反应.计算得出痂囊腔菌素A给药量为5.07 mg/kg体重,相当与成年人日用药量的253倍,痂囊腔菌素A的大耐受量为5 mg/kg体重.结论 痂囊腔菌素A毒性较小,临床使用安全.

    作者:张俭;代威;郭金豹;刘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金因肽治疗小面积轻中度烧伤疗效观察

    烧伤是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校医院门诊接诊的烧伤患者大多数是在校学生,且以开水烫伤为主,其次是化学药品烧伤和物理实验电烧伤.

    作者:黎孔琼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扶正利湿活血复方对鸭胚肝细胞中鸭乙型肝炎病毒的抑制作用

    目的 探讨扶正利湿活血中药复方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先天感染乙肝病毒(HBV)的鸭胚肝细胞乙型肝炎病毒(DHBV)的抑制作用.方法 荧光定量PCR技术对鸭胚尿囊液DHBV DNA分析筛选先天感染DHBV的阳性鸭胚,对DHBV阳性的鸭胚肝细胞原代培养;细胞接种后第3天分组加入不同剂量扶正利湿活血复方水提物和醇提物,共6 d,分别于药物干预前、药物干预第3天、第6天、停药第2天收集培养上清;辛酸钠法提取上清DHBV DNA,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分析血清DHBV DNA的含量.结果 水提物各剂量组组内不同时间点DHBV DNA载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仅水提物低剂量组DHBV DNA载量显著低于相同时间点病毒对照组(P<0.05);醇提物中、低剂量组在给药后和停药后培养上清DHBV均明显下降(组间、组内比较均为P<0.01),扶正利湿活血复方醇提物高剂量组在给药后第3天时DHBV明显下降(组间、组内比较均为P<0.01),第6天时组内比较无明显下降(P>0.05),而在停药后第3天时组内与组间比较又均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1).结论 扶正利湿活血复方醇提物对鸭胚肝细胞中的DHBV有直接抑制作用,水提物在鸭体内可能不是通过直接抑制DHBV而起作用.

    作者:刘汉平;何金洋;梁波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蝎龙接骨散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目的 制备蝎龙接骨散并建立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配制蝎龙接骨散,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蝎龙接骨散中血竭素的含量.结果 该制剂各项检查均符合蝎龙接骨散质量标准的有关规定;血竭素在9.59~47.94 mg·L-1浓度范围内,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6,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0.96%).结论 蝎龙接骨散制备工艺简单,质量稳定,质控方法可行.

    作者:梁陈方;肖萍;李文仕;杨春旭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两种Ames试验方法在蒲葵子提取物致突变试验中灵敏度的研究

    目的 通过Ames试验与彷徨试验对蒲葵子正丁醇提取物的致突变试验结果,比较两种试验的灵敏度.方法 对蒲葵子用正丁醇浸提,用Ames试验方法(掺入法)与彷徨试验方法,对TA100鼠伤寒沙门氏菌株进行致突变试验.结果 两种试验方法结果显示,蒲葵子正丁醇提取物在5~500 μg/ml剂量范围,以Ames试验方法与彷徨试验均检测出阳性结果,而在0.025 μg/ml与0.5 μg/ml剂量下,彷徨试验能检测出阳性结果,而Ames方法未检测出阳性结果.结论 在较低浓度时,彷徨试验能检测出Ames试验检测不出的阳性结果,表明彷徨试验灵敏度较Ames试验高.

    作者:黄燕;钟振国;罗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源流考

    目的 对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进行本草考证和历史文献考实.方法 查阅历代本草文献结合植物资源普查考证药用菊花产地变迁、栽培技术发展和采收加工变化.结果 宋代以前药用菊花主要使用野生品,宋代以后栽培品逐渐代替野生品,明、清时期形成药用菊花地道产区.结论 多种因素影响药用菊花道地药材形成.

    作者:邵清松;郭巧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润燥凉血汤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含量的影响

    目的 研究润燥凉血汤对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血浆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的影响,为该方疗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应用双抗ELISA法测定50例银屑病患者润燥凉血汤治疗前后VEGF含量变化.结果 润燥凉血汤能降低血浆中过高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水平(P<0.05).结论 润燥凉血汤能有效抑制新生血管的形成,降低血管的通透性,对于银屑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孙国强;王丽丽;朱风梅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西医结合分期分时段分型辨证治疗出血性转化

    出血性转化(HT)是指在原脑梗塞灶的范围内转化为有出血证据.HT是脑梗塞后梗塞灶内常见的出血性病变,包括自然发生和药物治疗后发生的出血,可能是一种自然机制所致.

    作者:杨光福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山东玫瑰花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目的 建立山东不同品种玫瑰花药材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鉴别方法.方法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结果 19个品种的玫瑰花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显现出谱带1~5条,其中D1带和D2带是玫瑰的基本谱带.结论 山东产玫瑰花各品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谱型较多,品种之间有较明显的差异,可作为玫瑰花栽培品种鉴别的依据,为玫瑰花的规范化栽培提供了资料.

    作者:李明;田永云;耿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杜仲多糖对环磷酰胺致小鼠毒性的影响

    目的 研究杜仲多糖(Eucommia polysaccharide,EOP)对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Y)致毒性的保护作用,为杜仲的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CY造模.将实验小鼠平均分为6组,每组12只,生理盐水为阴性对照,Vc为阳性对照,EOP分别用高、中、低不同的剂量组灌胃给药,除空白组以外均腹腔注射CY,空白组注射生理盐水.连续注射和灌胃5 d,每天称量小鼠体重.末次给药禁食不禁水12 h后将小鼠眼球取血测MDA,SOD,然后将小鼠处死取胸腺、脾脏和肝脏分别计算其指数,另外取肝脏做成匀浆测GSH,GPT,左大腿股骨测其骨髓DNA含量.由以上指标分析EOP对CY致毒性的保护作用.结果 EOP能有效地保护CY所引起的小鼠毒性作用,相对于模型组,EOP组的体重下降减少,胸腺指数、脾脏指数、肝脏指数都有所升高;MDA降低,SOD升高,GSH升高,GPT升高;血象测定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均有所升高;骨髓DNA含量升高;其中高剂量组明显.结论 EOP对CY引起的毒性作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辛晓明;郭桂丽;王浩;陈美华;朱玉云;高允生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不同居群栝楼花粉形态的扫描电镜观察

    目的 在扫描电镜下对采集于河南、河北、湖北和贵州四省共14个居群栝楼花粉形态进行观察,为栝楼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扫描电镜,对不同居群栝楼花粉粒大小、形态及表面纹饰和萌发沟形态等方面进行观测,并对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4个居群栝楼花粉均为扁球形或近球形,花粉表面纹饰均呈穴状.不同居群在极轴长、赤道轴长、赤极比、孔穴密集程度以及萌发沟形态上有所差异.结论 花粉形状和表面纹饰是不同居群作为同种植物所具备的共同特征;花粉大小及萌发沟形态的差异则体现出不同居群的差异,可以作为栝楼种质资源多样性的佐证.

    作者:谢果珍;舒少华;王沫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加味烂积丸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加味烂积丸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当归、吴茱萸、木香及川木香、白术进行了定性鉴别,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制剂中大黄有效成分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结果 样品中均能检出当归、吴茱萸、木香及川木香、白术的特征斑点;大黄素在0.015 63~0.390 75 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大黄酚在0.034 48~0.862 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8%.结论 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重复性好,可以控制加味烂积丸的质量.

    作者:余晓琴;李鸥;董林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苗药芭蕉根及其易混淆品的紫外谱线组法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苗药芭蕉根与其易混淆品香蕉根、美人蕉根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苗药芭蕉根、香蕉根和美人蕉根的水、无水乙醇、氯仿和石油醚(60~90℃)4种溶剂的浸泡液的紫外吸收图谱,采用紫外谱线组的吸收峰数及峰位置对其结构特征进行分析鉴别.结果 苗药芭蕉根与香蕉根和美人蕉根的紫外谱线组的大吸收峰数及峰位置有差异.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可为苗药芭蕉根与香蕉根和美人蕉根鉴别提供参考.

    作者:孙宜春;王祥培;靳凤云;黄婕;高源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护骨十五丸抗老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的效果

    目的 评估藏药护骨十五丸抗老年雌性大鼠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 50只雌性22月龄老年大鼠,分为藏药护骨十五丸大、中、小剂量治疗组,雌激素治疗组及老年模型组,连续给药50 d;另6月龄大鼠12只作为青年对照组.观察各组实验大鼠骨形态、骨密度、骨生物力学的改变.结果 22月龄雌性大鼠可作为骨质疏松的实验模型;护骨十五丸大剂量治疗组可显著增加骨松质面积、骨皮质指数(30%,15%,P<0.05),可显著增加股骨骨密度、股骨的大变形能力,减少骨钙丢失.结论 藏药护骨十五丸对老龄雌性大鼠骨质疏松有显著改善或阻止骨质疏松发展的作用,提示该制剂对女性绝经后期骨质疏松症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作者:张敏;章晓凤;陈娜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藏药材红毛五加中金丝桃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藏药材红毛五加药材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并比较其不同药用部位及不同产地、不同采收期的红毛五加皮中金丝桃苷的含量.方法 Kromasil C18柱(4.6 mm×250 mm,5 μm),柱温30℃,流动相甲醇(A)-0.5 %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程序为:基线(A∶B=30∶70),0~5 min(A∶B=35∶65),5~15 min(A∶B=40∶60),15~30 min(A∶B=50∶50);检测波长 358 nm,流速1 ml·min-1.结果 金丝桃苷在2.90×10-3~0.58 μg范围内峰面积与进样量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 Y =4×106X-14 065,r=0.999 9(n=9),平均回收率为100.6 %,RSD为0.96 %(n=6).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有助于红毛五加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

    作者:李莹;袁玮;刘超;刘圆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栀子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关节软骨病理改变及白细胞介素-1β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栀子浸膏对Hulth法复制兔膝骨关节炎模型中软骨的病理改变及关节液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 24只大白兔随机分为给药组,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8只.给药组,模型组行Hulth术法复制骨关节炎模型,术后第5周,给药组以栀子浸膏600 mg/kg灌胃,模型组与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3周后行软骨Pelletier JP与Mankin's评分,取股骨内侧髁约0.5 cm×0.5 cm×0.2 cm组织块行电镜观察软骨细胞形态及检测关节液中IL-1β的含量.结果 栀子浸膏能减轻关节软骨病理损伤,给药组关节液中IL-1β的含量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结论 栀子浸膏可减少骨关节炎模型关节液IL-1β的含量和保护关节软骨的作用.

    作者:吴剑;鲍同柱;舒迅;赵龙桃;鄢飞;严雪港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千日红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研究

    目的 研究千日红天然色素的提取及稳定性.方法 采用蒸馏水,用减压蒸馏法从千日红中提取了天然色素.结果 该色素在酸性条件下较稳定;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40℃以下)稳定;强光下在一段时间内稳定;抗坏血酸、葡萄糖、蔗糖、淀粉、柠檬酸,几种金属离子对该色素无不良影响.结论 该实验方法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可靠性,千日红色素是一种较好的天然植物色素资源.

    作者:王自军;廉宜君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中药保健食品的优势及发展方向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消费品,中医药作为传统的医药卫生和养生文化,是保健食品研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有效的物质来源,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可以促进民族产业和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作者:吴丽;潘苏华 刊期: 2009年第07期

  • 茯蒲洗液外洗治疗老年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我院于2004-01~2007-10,运用甘肃益尔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茯蒲洗液外洗治疗老年阴道炎143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会兰 刊期: 2009年第07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