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新超;白虹;王元书;刘爱芹;李国庆
目的 探讨头花蓼总黄酮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 进行优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乙醇浓度对总黄酮的提取有显著影响.结论 结合正交实验结果 和方差分析,确定12倍量55%乙醇提取3次,1h/次为佳工艺.
作者:赵新超;白虹;王元书;刘爱芹;李国庆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用闪式提取器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萜类内酯的工艺.方法 用正交实验进行提取方法 的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银杏内酯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流速为0.8 ml/min,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柱温为30 ℃.结果 闪式提取银杏叶萜类内酯的合适工艺为:植物粒径50目,提取时间5 min,乙醇浓度60%,液固比20:1,此条件下萜类内酯提取率平均值可达1.712 mg/g .结论 闪式提取是一种有效的提取银杏萜类内酯的方法 .
作者:王平;陈丹龙;朱兴一;忙怡丽;苏为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支配耳甲区迷走神经在延髓水平中枢的投射情况,探讨耳针作用机理.方法 健康成年SD大鼠10只,外耳道口方向分离耳甲皮肤与皮下组织,微量注射器缝内注射40 μl 浓度为30%的HRP神经示踪剂,神经示踪技术观察标记细胞在延脑水平核团分布情况.结果 除了在三叉神经脊束核外,在孤束核和迷走神经运动背核以及其他核团也发现了标记神经元或神经纤维.结论 耳甲区迷走神经分支与迷走初级中枢有神经联系,耳甲穴位针刺效应很可能是通过耳-迷走反射途径实现的.
作者:梅志刚;朱兵;何伟;高昕妍 刊期: 2009年第11期
通过查阅文献,临床调查和专家访谈,总结提炼外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并应用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诊治疾病的能力.
作者:成秀梅;丁旭;张凤华;姚晓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海南胆木药材的指纹图谱,为海南胆木药材的生产提供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TM C_(18)(250 mm×4.6 mm,5 μm);检测波长为227nm;流动相为甲醇-0.10%磷酸水溶液,二元梯度洗脱.结果 海南胆木药材指纹图谱中,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与相对峰面积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RSD均小于3%,符合有关规定.结论 所建立指纹图谱可用于海南胆木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海龙;谭银丰;赖伟永;刘明生;符乃光;张俊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马齿苋多糖(PPS)对糖尿病小鼠预防作用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比较PPS处理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糖尿病小鼠的基因表达差异.结果 PPS组上调基因1条,下调基因1条,上调基因和糖尿病的发生有关,下调基因和氧化还原法应相关.结论 马齿苋多糖能预防或延缓糖尿病小鼠糖尿病的发生.
作者:周春丽;李玉萍;刘建涛;胡娜;刘华;苏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黑果枸杞色素对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饮喂50,75,100 mg/kg剂量的黑果枸杞色素及生理盐水,观察、测定常压下小鼠耐缺氧和游泳耐受能力。结果 在常压下黑果枸杞色素可增强小鼠的耐缺氧能力,且呈剂量依赖关系;添加低剂量黑果枸杞色素可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持续时间(P<0.05)。结论 黑果枸杞色素对小鼠耐缺氧、抗疲劳游泳能力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作者:古丽达娜;贾琦珍;陶大勇;陈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乙醇微波辅助萃取枳壳中柚皮苷的提取方法 .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分别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微波功率、液固比和微波萃取时间对枳壳中柚皮苷提取的影响.结果 得出优化的微波萃取条件:乙醇体积分数为40%,微波功率为425 W,液固比为50 ml/g,微波萃取时间为4min.在此佳条件下,进行了加样回收率实验,回收率为96.8%~102.4%,RSD为2.57%.结论 正交实验法优选出的枳壳中有效成分柚皮苷的微波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微波辅助萃取与索氏提取、超声波萃取法相比具有快速,高效等特点.
作者:王桂花;周峰;赵常青;杨屹;方婧;郭振库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亚砷酸胸腔内灌注联合体外高频热疗对癌性胸水的疗效.方法 连续纳入45例癌性胸水病例,采用抽签法分为A、B、C 3组.所有患者均尽量引流胸水(至引流量小于150 ml/d),A组经导管向胸腔内灌注亚砷酸20 mg,后拔除导管并于当日行胸腔局部热疗1次,以后隔日热疗1次,连续4次;B组仅予胸腔内灌注亚砷酸20 mg并拔除导管;C组于胸水引净后拔除导管,并于当日行胸腔局部热疗1次,以后隔日热疗1次,连续4次.在拔管4周后复查胸水量,观察3种方法 对癌性胸水的疗效及毒性反应.结果 治疗后A、B、C 3组有效率分别为86.7%,62.5%和50.0%,A组胸水疗效优于B组和C组(P<0.05).治疗后3组胸水LDH均较各组治疗前升高,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P<0.05),以A、B两组胸水LDH升高明显.治疗后A、B两组胸水CEA均较各组治疗前降低,均有显著性差异 (P<0.01),以A组胸水CEA下降明显.治疗后3组患者均未出现血液学、心脏、肝脏、肾脏等毒性反应.结论 亚砷酸胸腔内灌注联合体外高频热疗控制癌性胸水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毒副反应小,患者易于耐受.
作者:邓宏;周宇姝;吴万垠;龙顺钦;郑剑霄;柴小姝;薛晓光;河文峰;蔡姣芝;张海波;孙良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负载肿瘤抗原DC诱导的CTLs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 以负载肿瘤细胞抗原的DCs体外诱导CTLs,用ELISA法检测IFN-γ和IL-12的表达水平,用LDH法检测CTL对乳腺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负载肿瘤抗原DC组IFN-γ和IL-12的浓度高于未致敏DC组、抗原组及单核细胞对照组(P<0.05),且负载抗原DC组所刺激的CTLs的杀伤作用也强于未致敏DC组、抗原组及单个核细胞组(P<0.01)及对照的HT-29组(P<0.01).结论 采用乳腺癌细胞冻融抗原体外致敏DC,诱导产生肿瘤抗原特异性CTLs具有显著的抑瘤效应,实验证明致敏DC治疗乳腺癌是一种有效的方法 ,有望成为乳腺癌免疫治疗的新疗法.
作者:黄宏思;黄卫彤;秦静英;黄衍强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柿叶黄酮(PLF)对大鼠离体心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 48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心肌缺血再灌注组,PLF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对照组.离体大鼠心脏采用Langendorff法灌流,停灌30 min再灌30 min造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观察PLF各组对冠脉流出液中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Na~+-K~+-ATP酶、Ca~(2+)-ATP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PLF高、中剂量均可显著改善缺血-再灌注所致的心功能损伤,减少AST 、CK和LDH的释放以及心肌组织MDA的产生,增加SOD、Na~+-K~+-ATP酶和Ca~(2+)-ATP酶的活性(P<0.01或P<0.05).结论 PLF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其机制可能与提高SOD活性、抗氧自由基、减少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关.
作者:孙懿;谭宏棣;蓝晓步;黄建春;黄仁彬 刊期: 2009年第11期
张锡纯继承刘纯、喻昌等人学术思想,倡导以外感内伤分论黄疸病因,完善了黄疸外感内伤理论的证治方药体系,对现代中医学黄疸病因病机学说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李董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广西桂郁金(GGYJ)对卡介苗(BCG)+脂多糖(LPS)所致小鼠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BCG+LPS尾静脉注射造成免疫性肝损伤动物模型,观察GGYJ对各组小鼠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白蛋白(ALB)、球蛋白(GLO)的含量及肝组织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的影响.结果 GGYJ可明显降低免疫性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GLO水平,升高血清ALB水平,提高A/G的比值;减少肝组织匀浆的MDA含量,升高肝匀浆SOD、GSH-Px含量.结论 GGYJ对BCG+ LPS尾静脉注射造成的小鼠免疫性肝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作用与抗脂质过氧化有关.
作者:秦华珍;李彬;时博;李世阳;郑作文;邓家刚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优选出冠通贴剂的乙醇回流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淫羊藿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对淫羊藿等3味药材乙醇回流的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用量、提取次数进行优选.结果 终确定佳工艺为加70%乙醇10倍,提取两次,1.5h/次.结论 用此工艺进行验证试验,表明此工艺合理稳定,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吴金伟;何宇新;马育彪;米之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中医阴阳五行学说和机体植物神经功能之间的联系.方法 运用解剖生理学知识和中医阴阳五行学理论,初步推论它们之间的联系.结果 中医阴阳五行学说与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动态平衡关系之间有很多共同点.结论 脏腑之阴阳,即是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之间的动态平衡关系,这种平衡关系是脏腑阴阳学说的解剖生理学基础.
作者:刘克强;张重军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大黄灵仙胶囊对慢性肝损伤家兔胆结石形成的干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6只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慢性肝损伤组、肝硬化组、大黄灵仙胶囊大剂量组、大黄灵仙胶囊小剂量组.采用皮下注射CCl_4方法 进行慢性肝损伤造模,各组同时进行不同处理.后观察各组胆囊成石率,肝脏功能生化指标,肝组织病理改变、超微结构改变,胆汁成分改变.结果 ①慢性肝损伤组、肝硬化组胆石形成阳性检出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或P<0.01).大黄灵仙胶囊大剂量组、大黄灵仙胶囊小剂量组胆石阳性检出率较肝硬化组有显著降低(P<0.01或P<0.05).②各模型组中肝脏超微结构均发生不同程度异常改变,大黄灵仙胶囊大、小剂量治疗组肝脏病理改变、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较模型组比较均有改善,大剂量组尤为明显.③大黄灵仙胶囊大、小剂量组血清AST,ALT,γ-GT,非结合胆红素均明显低于肝硬化组(P<0.05或P<0.01);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钙离子大黄灵仙胶囊大、小剂量组较肝硬化组明显降低(P<0.01),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 大黄灵仙胶囊对慢性肝损伤后胆结石形成具有明显的预防效果,其作用机制主要与抑制CCl_4所致肝脏损伤的作用有关,同时与大黄灵仙胶囊在多层次、多途径调节参与结石形成各因素关系密切.
作者:唐乾利;俞渊;黄名威;关中正;高善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异丙肾上腺素(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保护作用及其对ANGⅡ、ANP及ET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Iso 1 mg·kg~(-1)·d~(-1),背部皮下注射,连续10 d,建立大鼠心肌肥厚模型.造模第2天开始给予不同浓度的拳参正丁醇提取物或NS,连续14 d,末次给药后禁食12 h,称重,麻醉后断头取血,取心脏称重后计算左心重量参数;放免法测定血浆ANGⅡ及心肌组织ANP和ET的含量.结果 模型组左心室重量参数明显提高,血浆ANGⅡ及心肌组织ET含量升高、心肌组织ANP含量降低;与模型组相比,拳参正丁醇提取物治疗组左心室重量指数下降,血浆ANGⅡ及心肌组织ET含量下降、心肌组织ANP含量升高.结论 拳参正丁醇提取物对Iso所致大鼠心肌肥厚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升高扩血管物质ANP及降低收缩血管的活性物质ET和ANGⅡ的水平有关.
作者:李良东;周琴;黄志华;曾靖;张乡城;汪有彪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小儿肺安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与临床应用.方法 制定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制备工艺合理,疗效确切.结论 小儿肺安口服液符合制剂要求,可用于临床.
作者:宋卫中;刘蔚;张百让 刊期: 2009年第11期
目的 对比研究小柴胡汤超微饮片与常规饮片化学成分溶出量及溶出速度的变化,为中药复方超微饮片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考察浸泡(或煎煮)时间、溶剂量对两种饮片化学成分溶出量的影响;分别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两种饮片中总黄酮及黄芩苷的含量.结果 在相同条件下,超微饮片水溶性成分、总黄酮及黄芩苷溶出量均明显高于常规饮片(P<0.01);总黄酮及黄芩苷的溶出速度加快(P<0.05).结论 小柴胡汤经超微粉碎后,其水溶性成分、总黄酮及黄芩苷的溶出量显著提高,有效成分溶出速度增加.
作者:张祥伟;罗奇志;伍彪;卓仁恭;戴开金;黄添友;佟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抗菌肽(Antimicrobial Peptides,AMPs),是生物界中广泛存在的一类生物活性小肽,具有抗细菌或真菌作用,有些还具有抗原虫、病毒或肿瘤细胞的功能~([1]).
作者:廖敏;于秀霞;阮期平;杨慧;汤泽生;罗英 刊期: 2009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