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不同治则方药对快速老化小鼠脑组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

陈云波;王奇;罗荣敬;冯炯;鹿俊磊;程淑意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快速老化小鼠, 中药复方, 细胞因子, 液相蛋白芯片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治则方药对痴呆动物模型脑组织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7月龄快速老化亚系SAMP8小鼠分为痴呆模型组、阳性对照药脑复康组、六味地黄汤组、四君子汤组、归脾汤组、当归芍药散组等6个组;抗快速老化亚系SAMR1作为正常对照组.给药4周后,用液相蛋白芯片(Luminex)技术同时测定脑组织中的10种细胞因子(GM-CSF,IFN-γ,TNF-α,IL-1β,IL-2,L-4,IL-5,IL-6,IL-10,IL-12)含量.结果 8月龄SAMP8小鼠脑组织中某些细胞因子表达发生异常改变;当归芍药散、四君子汤能分别提高模型小鼠海马中的IL-4和IFN-γ的水平(P <0.05),而六味地黄汤组则能使模型小鼠海马中的10种细胞因子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 P<0.01).结论 六味地黄汤、当归芍药散、四君子汤则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SAMP8小鼠的异常免疫反应,其中六味地黄汤的作用效果较好.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闪式提取银杏叶中萜类内酯的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用闪式提取器从银杏叶中提取银杏萜类内酯的工艺.方法 用正交实验进行提取方法 的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银杏内酯的含量,流动相为甲醇-水(30∶70),流速为0.8 ml/min,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柱温为30 ℃.结果 闪式提取银杏叶萜类内酯的合适工艺为:植物粒径50目,提取时间5 min,乙醇浓度60%,液固比20:1,此条件下萜类内酯提取率平均值可达1.712 mg/g .结论 闪式提取是一种有效的提取银杏萜类内酯的方法 .

    作者:王平;陈丹龙;朱兴一;忙怡丽;苏为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微波消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垂柳叶微量元素

    目的 建立柳叶中微量元素的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微波消解处理柳叶,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其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结果 柳叶中Fe, Cu, Zn, Mn 含量丰富,分别为577.4,15.99,154.5,85.66 μg/g ,回收率在96.23%~103.25%之间.结论 微波消解-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可用于柳叶微量元素的测定.

    作者:刘可越;刘海军;石向群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东北不同产地野生罗布麻叶总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性比较

    目的 测定东北松嫩草原和辽河入海口野生罗布麻叶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并对其抗氧化活性进行比较.方法 超声波辅助提取总黄酮,比色法和HPLC分别测定总黄酮和槲皮素含量,DPPH·和·OH清除法评价抗氧化活性.结果 松嫩草原和辽河入海口罗布麻叶总黄酮含量分别为10.593~11.001mg·g~(-1),11.203mg·g~(-1);槲皮素含量分别为5.507~5.753mg·g~(-1),5.218mg·g~(-1).松嫩草原罗布麻叶总黄酮抗氧化活性较强.结论 辽河入海口和松嫩草原野生罗布麻叶总黄酮、槲皮素含量差异不显著,松嫩草原野生罗布麻叶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

    作者:李庆华;魏春雁;黄九林;李建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接骨七厘散软胶囊内容物加PEG400湿法超微粉碎工艺研究

    目的 湿法超微粉碎技术对接骨七厘散工艺改进和剂型改革,考察接骨七厘散软胶囊内容物的佳湿法超微粉碎工艺参数.方法 以物料粒度(D_(50)和D_(90))、物料稳定性等作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法分别对分散介质、介质用量等工艺参数进行筛选.结果 软胶囊内容物的佳湿法超微粉碎工艺为:加1.5倍量预保温PEG400,40 ℃以下超微粉碎35 min,出料,即得.结论 湿法超微粉碎工艺简便,效率高,不仅使物料粒度变细提高了药物生物利用度,节省药源,同时使物料均质化程度更高,便于制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孔令提;代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牛膝饮片切制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牛膝的佳切制工艺.方法 以L_9(3~4)正交设计表安排实验,以牛膝水浸出物和醇浸出物含量为指标对怀牛膝的切制工艺进行筛选.结果 怀牛膝的佳切制工艺为B_3A_1D_3,即润软,切3 mm厚片,低温烘干.结论 怀牛膝切2~4 mm厚片显著提高溶出率,且方便干燥,工艺简单可行.

    作者:芦锰;王一硕;张振凌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宝干胶囊联合绞股蓝总苷片治疗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绞股蓝联合宝干胶囊治疗大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 42 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绞股蓝组、宝干胶囊组以及绞股蓝联合宝干胶囊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饲喂高脂饲料12周造高脂血症性脂肪肝模型,造模成功后给药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4周.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肝指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以及肝组织的病理变化.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绞股蓝联合宝干胶囊可以降低TC,TG,AST,ALT,MDA和肝指数,升高SOD活性.结论 绞股蓝联合宝干胶囊对大鼠高脂性脂肪肝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李旭鸿;程卫东;脱承德;董丽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张锡纯外感内伤论黄疸

    张锡纯继承刘纯、喻昌等人学术思想,倡导以外感内伤分论黄疸病因,完善了黄疸外感内伤理论的证治方药体系,对现代中医学黄疸病因病机学说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者:李董男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温莪术内生真菌的分离及其分类鉴定

    目的 对温莪术不同部位内生真菌进分离和分类鉴定.方法 采用内生菌常规分离法对健康温莪术根、茎和叶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和鉴定.结果 从温莪术中分离得到了99株内生真菌,经鉴定为21属,其中根部42株涉及11属,茎部12株涉及4属,叶部45株涉及12属.结论 温莪术的不同部位内生真菌的数量、分布和种群存在差异.

    作者:王艳红;汪洪;徐磊;杨信东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正交实验优选冠通贴剂乙醇回流工艺

    目的 优选出冠通贴剂的乙醇回流条件.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淫羊藿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评价指标,对淫羊藿等3味药材乙醇回流的乙醇浓度、提取时间、乙醇用量、提取次数进行优选.结果 终确定佳工艺为加70%乙醇10倍,提取两次,1.5h/次.结论 用此工艺进行验证试验,表明此工艺合理稳定,可以为工业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作者:吴金伟;何宇新;马育彪;米之金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敷贴合内服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优势——天灸膏合前炎清治疗肾虚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疗效探析

    目的 探寻提高治疗肾虚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的佳方法 .方法 采用单盲法,将60例肾虚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天灸膏合前炎清组(A组)、前炎清组(B组).A组穴位贴敷天灸膏并内服前炎清中药;B组只内服前炎清中药.观察患者症状改善、前列腺液检查指标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等情况及治疗疗程.结果 NIH慢性前列腺炎症状评分及疗效评价,A组(14.8±5.5,96.67%)和B组(13.2±4.0,93.33%)均满意(P>0.05),但A组疗程(37.4±22.5)较B组(83.8±26.3)明显缩短(P<0.001).结论 穴位贴敷配合内服中药治疗肾虚湿热型慢性前列腺炎疗程肯定,疗程缩短.

    作者:李天禹;喻坚柏;左亚杰;何清湖;谭新华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近红外光谱对水中毒死蜱的残留分析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高效测定水中毒死蜱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近红外光谱法检测,近红外光谱的检测范围12 500~4 000 cm~(-1),分辨率4 cm~(-1),扫描次数64次.结果 偏小二乘回归在6 447~5 448 cm~(-1)范围内进行分析,检测浓度范围10~125 ng/ml,,预测相关系数为99.59%,预测均方根误差为2.29.结论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用于农药毒死蜱的残留分析.

    作者:孙荣梅;李筠青;相秉仁;于丽燕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银杏叶提取物对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冠脉血流、血浆一氧化氮和内皮素的影响

    目的 探讨银杏叶提取物对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血流、血浆一氧化氮(NO)和内皮素(ET)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6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银杏叶提取物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于治疗前、后采用经胸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血流,并采用硝酸还原酶法和放免法测定血浆NO和ET水平的变化.结果 银杏叶提取物治疗可显著增加LAD舒张期峰值流速(P< 0.01),收缩期峰值流速(P < 0.01),舒张期时间速度积分(P < 0.01);同时,血浆NO水平升高(P < 0.01),ET水平下降(P < 0.01),NO/ET比值升高(P < 0.01);而对照组LAD血流和血浆NO和ET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LAD血流流速的增加与血浆NO水平升高,ET水平下降,以及NO/ET比值升高显著相关(P<0.01).结论 银杏叶提取物可增加绝经后女性冠心病患者LAD血流,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内源性血管活性物质有关.

    作者:武宇洲;邵立荣;李淑琴;祖秀光;都军;王凤飞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药材款冬花GAP标准操作规程

    为了保证中药材款冬花的优质、安全、有效,作者按照我国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GAP)生产的综合技术要求,对款冬生产中的产地适宜性、种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贮藏、质量监测等技术要求进行了生产调查和试验研究,制定出了标准操作规程.

    作者:刘毅;王允;秦松云;瞿显友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海南胆木药材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海南胆木药材的指纹图谱,为海南胆木药材的生产提供质量控制方法 .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色谱柱为Diamonsil TM C_(18)(250 mm×4.6 mm,5 μm);检测波长为227nm;流动相为甲醇-0.10%磷酸水溶液,二元梯度洗脱.结果 海南胆木药材指纹图谱中,共有峰相对保留时间与相对峰面积的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RSD均小于3%,符合有关规定.结论 所建立指纹图谱可用于海南胆木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李海龙;谭银丰;赖伟永;刘明生;符乃光;张俊清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结合点的探索及在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查阅文献,临床调查和专家访谈,总结提炼外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位点,并应用到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学过程中,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中西医结合思维,提高临床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 诊治疾病的能力.

    作者:成秀梅;丁旭;张凤华;姚晓光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微波辅助提取川芎多糖的研究

    目的 确定在微波条件下提取川芎多糖的优化条件.方法 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以微波功率、料液比、萃取时间为因素,每个因素3个水平,选择L_9(3~4)正交表,用蒽酮-硫酸比色法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231W,料液质量比1∶40,萃取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多糖提取率为3.06%.结论 微波法萃取川芎多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者:黄鸿飞;王维香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头花蓼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 探讨头花蓼总黄酮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方法 进行优选,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乙醇浓度对总黄酮的提取有显著影响.结论 结合正交实验结果 和方差分析,确定12倍量55%乙醇提取3次,1h/次为佳工艺.

    作者:赵新超;白虹;王元书;刘爱芹;李国庆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海马中5-羟色胺含量的方法学研究

    目的 建立了高效液相荧光色谱测定大鼠海马中5-羟色胺(5-HT)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Alltima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为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甲醇(9∶1,V/V),等度洗脱,流速1.0 ml/min.激发波长(λ_(Ex))254 nm,发射波长(λ_(Em))338 nm.结果 线性范围为0.70~8.40 ng(r=0.999 9);当信噪比为3(S/N =3)时,检出限为1.27×10~(-3) ng;日内测得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重复性测定相对标准偏差(RSD)为2.8%;加样回收率为88.6%~101.5%.结论 该方法 简便、准确、灵敏,特异性强,重复性好,适用于海马中5-HT的含量测定.

    作者:朱玲英;孔铭;彭蕴茹;王佩娟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中医药膳学科发展的几个关键问题

    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共同孕育的一枝奇葩,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又是防病治病之有效措施,故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

    作者:鲁明源 刊期: 2009年第11期

  • 6种舌苔颜色数据的三维分布特征的描述

    目的 探讨不同苔色颜色数据在三维空间中的分布特征.方法 由临床医生选取苔色样本的数据,从262例数字舌图中获得薄白苔数据326个,白苔数据362个,厚白苔数据161个,厚浅黄苔数据24个,灰黄黑苔数据42个,黑苔数据8个.在CIELAB颜色空间以及由CIELAB空间转化的LCH颜色空间中,使用Matlab软件对各类苔色色度值的分布特征进行描述.结果 3种不同厚薄的白色舌苔在CIELAB和LCH空间中,均呈现较为规整的分布特征,且与淡红舌比较,色度值均有统计学差异;6种舌苔的L~*a~*b~*C~*H~*值之间均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其中L值在区分各种舌苔中尤为重要;在CIELCH颜色空间中6种舌苔的区分效果佳.结论 由CIELAB颜色空间转化而来的LCH颜色空间,在描述苔色方面更加直观;介于薄厚之间的舌苔描述应该单独提出,才能弥补仅以厚薄两种类型进行舌苔厚度描述的粗略性;由于苔色呈现颜色渐变的连续过程,为了准确定量不同交叉的苔色,将颜色数据的定量分析和空间分布与中医的临床观察相结合进行舌诊研究,有助于推进舌诊客观化的研究步伐.

    作者:陈松鹤;梁嵘;王召平 刊期: 2009年第1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