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鑫;王克霞;李朝品
淡渗利湿法是治疗泄泻的一种常用而有效的方法.文章主要通过对此法常用药物的药理学分析,探讨了淡渗利湿法治疗泄泻的化学基础和药理学效应,以期为中医临床和科研提供更明确、更清晰的思路和研究方法.
作者:董建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山仙颗粒对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影响.方法 纯系BALB/c小鼠30只,用U14瘤细胞荷瘤建立动物模型,随机平均分为3组:山仙颗粒治疗组、环磷酰胺治疗组、生理盐水对照组.观察山仙颗粒对荷瘤小鼠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TNF-α等免疫指标的影响.结果 山仙颗粒能够显著提高治疗组小鼠的NK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转化率和血清中TNF-α,IL-2的含量.结论 山仙颗粒能够显著提高荷瘤小鼠免疫系统的活性.
作者:李仁廷;范秋丽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优化味连简单序列重复间扩增多太性(Coptis chinensis Franch.ISSR)反应体系.方法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从Mg2+,dNTP.引物,BSA这4种因素3个水平进行优化.结果 确立了适合黄连ISSR分析的反应体系,即在25 μl反应体系中,内含1×PCR buffer,1.5 mmol/L Mg2+,200 μmol/L dNTP,0.4 μmol/L引物,40 ng模板,1U Taq DNA聚合酶,BSA 1 μg/μl.结论 利用此优化反应体系能得到清晰、稳定的图谱.
作者:陈大霞;李隆云;瞿显友;彭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鼻渊舒口服液对急性鼻窦炎大鼠鼻黏膜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剂量的鼻渊舒口服液治疗急性鼻窦炎大鼠,同时应用其他常规用药作比较,终以大鼠鼻黏膜的病理切片观察为探讨依据.结果 鼻渊舒口服液可以降低大鼠鼻黏膜中的TNF-α.结论 鼻渊舒口服液可以通过调节TNF-α与受体结合和受体后信号传导,下调黏附分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和分泌,减弱白细胞的粘附、游出和聚集,从而发挥抗炎作用,促进急性鼻窦炎的痊愈.
作者:袁晓辉;熊大经;杨旭;尉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测定乌拉甘草提取物对人体4种肿瘤细胞的抑制效果.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甘草水提物(甘草酸)与醇提物(总黄酮)对宫颈癌细胞株(Hela)、乳腺癌细胞株(Bcap-37)、胃癌细胞株(MGC-803)以及肝癌细胞株(Bel-7404)增殖的抑制作用;运用Hochest 33258荧光染色剂测试其诱导细胞凋亡的生物学效应.结果 甘草酸的抑瘤效果表现出浓度依赖性,与浓度呈正相关关系.高浓度甘草酸(1 000 μg/ml)对Bcap-37,Hela,MGC-803的增殖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76.37%,79.71%,71.06%,对Bel-7404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较差,抑制率仅为24.29%.在一定浓度范围内(200~1 000 μg/ml),其对4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与样本浓度大小呈负相关关系,200 μg/ml剂量的甘草黄酮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效果佳,其对Bcap-37,Hela,Bel-7404,MGC-803等4种肿瘤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79.55%,79.98%,67.91%以及37.86%.甘草酸、甘草黄酮均能有效诱导这4种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结论 甘草酸和甘草黄酮诱导细胞凋亡是其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重要途径.
作者:马淼;周旭莉;户元林;肖辉;李学禹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随着医学教育全球化的发展,教学质量已成为医学教育的生命线.通过重视职业道德与人文教育、重视基础理论与临床实习、应用多媒体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教学、通过基础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病例分析、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有助于学生准确掌握课程的知识点、难点与要求.
作者:杨立明;赵华;马岩;吴珊 刊期: 2008年第01期
从慢性病的定义和特点、慢性病防治策略、慢性病控制现状、中医药的临床效应特征、慢性病防治对中医药的需求及慢性病的防治途径等六方面展开论述,试图阐明重大慢性疾病防治与中医药整合调节的密切关系.
作者:陈静;商洪才;张伯礼;李幼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针对药物分析教材中存在的问题,对工科药物分析课程教材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吸收新理论完善教材内容;运用新技术成就充实教材内容;运用科技新知识、新事例更新教材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材的先进性.通过结合当前的科研与生产实际,把该学科的新成果融入到教材之中,实现教材的多媒体化、电子信息化、网络化,这样来不断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与创新意识,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作者:马卫兴;许瑞波;许兴友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超声波提取鱼腥草多糖的佳工艺.方法 以多糖得率、多糖含量为指标成分,采用正交实验对鱼腥草多糖的超声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佳工艺为:鱼腥草料液比1:30,超声60 min,醇沉浓度为90%.多糖得率及含量分别为14.61%,12.22%.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适合于鱼腥草多糖的提取.
作者:孟江;周毅生;廖华卫 刊期: 2008年第01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异常改变可资解释的症候群.其特征是肠道功能的易激性[1].大致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和腹痛型.临床上十分常见,此病虽然呈良性经过,但由于发病率高,且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故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重视.
作者:乐俊;吴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通过对收集的市售千金子饮片进行含量测定,为制定千金子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 以脂肪油、浸出物、秦皮乙素和七叶树苷为指标,对市售的6个样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各地千金子样品脂肪油组分、醚溶性成分差别不大,水溶性成分、醇溶性成分、泰皮乙素和七叶树苷差异较大.结论 各地市售样品在内在质量上存在较大差异.
作者:李群;江波;张蒙强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提取分离白背三七地上部分的化学成分.方法 运用反复硅胶柱色谱技术提取分离化学成分,根据波谱数据和理化性质确认其平面和立体结构.结果 从白背三七地上部分得到10个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正二十烷(n-Eicosane 1),二十四烷醇(Tetracosanol 2),二十八烷酸(Octacosanoic acid 3),二十八烷醇(Octacosyl alcohol 4),棕榈酸(Palmitic acid 5),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Stigmasterol-3-O-β-D-glucopyranoside 6),豆甾醇(Stigmasterol 7),β-谷甾醇(β-Sitosterol 8),胡萝卜苷(Daucosterol 9),木栓酮(Friedelin 10).结论 化合物1~6,9,10为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作者:李丽梅;李维林;郭巧生;任冰如;张涵庆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注射液(injection SalViae mihiorrhizae,IsM)联合乌司他丁对大鼠急性胰腺炎(AP)的治疗效果.方法 7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AP组、复方丹参注射液组(I组)、乌司他丁组(U组)和复方丹参联合乌司他丁治疗组(I+U组).AP、I、U和(I+u)组大鼠制模,I,U和I+U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观察各组血淀粉酶、脂肪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并观察胰腺病理改变;测定胰腺湿重干重比.结果 AP组SOD明显下降,其余各指标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胰腺病理性损伤较重.与AP组比较,I和U组血淀粉酶、脂肪酶、TNF-α、病理学评分均降低,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减轻,胰腺湿重干重比增加,MDA降低,SOD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P<0·01).I+U组上述指标改善较I组和U组更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复万丹参注射液和乌司他丁联用治疗急性胰腺炎时两者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疗效较分别单独使用明显增强.
作者:吕小华;陈科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评估中药蒸气浴配合功能训练治疗痉挛型脑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痉挛型脑瘫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运用中药蒸气浴配合功能训练治疗,对照组43例以功能训练为主,肌张力评定采用改良Ashworth法,大运动评估采用盖泽尔发育量表中大运动发育商.结果 治疗后组间肌张力和大运动发育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中药蒸气浴配合功能训练能降低痉挛型脑性瘫痪肌张力,明显提高患儿的运动能力,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作者:王跑球;汤孟平;张惠佳;刘志雄;刘洪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研究麻黄在<临床用药须知>中的使用和准确描述.方法 通过对<临床用药须知>和<中国药典>的学习、研究,结合临床实践加以探讨.结果 发现麻黄在<临床用药须知>中的部分内容需要商榷.结论 希望再版时能予以考虑和参考.
作者:刘运东;王绍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经过3年调查研究,初步确定帕米尔高原共有药用种子植物29科66属90种,为该区药用植物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基础性研究资料.
作者:杨淑萍;阎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疾病病人围术期护理方法,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 对18例病人进行术前,心理护理和适应性训练,术后加强生命体征监测和患肢护理,预防并发症,并指导合理的功能锻炼.结果 无1例发生感染和下肢静脉血栓并发症.随访1年,所有病人对手术效果满意,术后疼痛症状明显缓解,能独自下地行走.结论 做好髋关节置换术病人的围术期护理,对手术成功起到了积极的保障作用,能有效恢复关节功能,解除疼痛,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作者:万翠娥;潘运香 刊期: 2008年第01期
利用GC-MS分析方法,对生长在贵州金沙县3个产地的青蒿叶中青蒿精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共鉴定了29个化合物,其中,萜类化合物[单萜(52.45%~75.32%)和倍半萜(24.68%~47.55%)]是青蒿精油的主要成分,它们分别是樟脑,L-龙脑,古杷烯,β-石竹烯,红没药烯,大根香叶烯D,大根香叶烯B,(-)-新丁子香烯-(Ⅱ),异香树烯过氧化物和顺式-澳白檩醇等.3个青蒿精油样品的化学成分相一致,但是各个化学成分的含量有不同,这些信息有助于进一步研究青蒿中青蒿素与其他萜类物质之间生物合成途径的相关性.
作者:杨占南;余正文;罗世琼;彭全材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测定大蒜挥发油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超声波技术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大蒜挥发油,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程序升温法测定.结果 共鉴定出了3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成分的95.72%.主要成分为大蒜辣素(25.37%)、蒜氨酸(12.19%)、十二烷醇(10.61%)、蒜糖醇(8.78%)等.结论 没有经过贮存的新鲜大蒜中蒜氨酸的含量较高;超声波预处理法对挥发油的提取不破坏主要化学成分,但提高了挥发油的提取速度.
作者:王新芳;董岩;刘洪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目的 建立利用原子吸收鉴别中药材贝母的方法.方法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器和定碳定硫器对10种产地贝母中的16种微量元素进行了测定.结果 测定出贝母中1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并以测定结果含量为指标,提取特征因子,再利用特征因子作分析.结论 此方法可以用于中药材贝母的鉴别和分析.
作者:张良;李黎;袁瑜;李玉锋 刊期: 2008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