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皋;严丹华;刘捷频;熊志青
目的 观察黄芪党参蘑菇煎在晚期食管癌胃癌患者化疗时协同作用免疫功能变化.方法 将50例肿瘤病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使用羟喜树碱、氟脲嘧啶、顺铂;实验组加用中药煎荆.观察病人免疫功能:淋巴细胞活性(Ag-NoRS)、自然杀伤细胞活性(NK)、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结果 实验组近期疗效好于对照组;免疫功能方面,T淋巴细胞活性(AgNoRS)、NK细胞活性、提高免疫细胞亚群数量,试验组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黄芪党参蘑菇煎配合化疗治疗晚期食管癌胃癌可以提高免疫功能.
作者:冷毓青;杨震玲;肖月升;邹海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抗抑郁中草药的有效化学成分研究进行综述.方法 对抗抑郁中草药的化学成分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结果 具有抗抑郁活性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低聚糖类、二蒽酮类、生物碱类、间苯三酚类、萜类、皂苷和香豆素类等.结论 确立以疗效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应用先进科学手段与标准,加强中草药抗抑郁活性成分研究,从中草药中筛选抗抑郁有效成分,开发治疗抑郁症的新药.
作者:王连芝;刘树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连贞滴丸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HPLC色谱条件:C18色谱柱(4.6 mm×200 mm,5 μm);柱温2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45 n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25:75).结果 盐酸小檗碱的标准曲线为:Y=42 148 043.092 45X-243 222.939 726,r=0.999 1(n=6),峰面积与浓度在0.009 88~0.098 8 ms/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68%,RSD为1.18%.结论 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控制连贞滴丸的质量.
作者:李春花;刘素霞;宋建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和解通降法源于仲景之<伤寒论>,其立法之意在于和解阳、攻下实邪,代表方剂为大柴胡汤.笔者悟其意、效其法,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华儒;李良明;朱奎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综述了微乳液的形成机理、结构、微乳液膜传质机理,研究现状和其在医药生物上的应用,井对微扎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作者:刘力恒;王立升;王天文;黄中强;周健;曾楚杰;朱立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归纳中医关于痰淤理论的学说,探讨了痰淤与肝纤维化的密切关系,提出痰淤阻滞肝脉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
作者:魏国政;王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黄芪皂苷和黄芪多糖对体外培养的肾脏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分离和培养大鼠肾脏系膜细胞,用MTT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皂苷和多糖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抑制率.结果 黄芪多糖在低浓度时表现出一定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在高浓度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芪皂苷在所考察的范围内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黄芪皂苷和黄芪多糖在一定浓度时对肾脏系膜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其在治疗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房信胜;穆象山;周红英;王建华;谭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确定并纯化罗汉果果实中的抑茵组分.方法 制备罗汉果干果的粗提物,并通过一种快速的颜色指示法检测其抗菌活性.罗汉果果实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S.mutans)有很强的抑制活性.为了进一步分离活性组分及成分,通过HPLC对其进行分离,并通过上述筛选方法对不同组分的抑茵活性进行快速筛选,对有活性的组分通过血琼脂法进行验证.结果 罗汉果果实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S.mutans)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将其粗提物通过HPLC进行分离得到50个组分,罗汉果果实提取物的两个HPLC组分,#18-19和#34-35对于变形链球茵(S.mutans)有很强的抑制活性,而其它的组分没有或只有很弱的活性.罗汉果苷V无抑茵活性.结论 罗汉果果实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茵活性;罗汉果果实的抑茵活性不是由罗汉果苷,而是由罗汉果中另外的活性组分或成分产生的.罗汉果果实具有进一步开发为抗茵药物和保健品的潜力.
作者:周英;郭白苏;郑燕;黄赤夫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椿芽挥发性成分.方法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结果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所得香椿芽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比水蒸气蒸馏提取所得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多.结论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是香椿芽挥发性成分较好的提取方法.
作者:惠秋沙;金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猪蹄甲、穿山甲对肠痈大鼠的的消痈排脓作用.方法 通过结扎大鼠部分阑尾,缝合相邻的肠管制备阑尾脓肿大鼠模型,比较观察穿山甲和猪蹄甲高、中、低剂量对脓肿直径、脓肿称重、病理组织学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猪蹄甲、穿山甲均能使肠痈脓肿缩小、局限,而具有抗炎或促使炎症修复作用,减轻脓肿大鼠黏、浓的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P<0.01或0.05),猪蹄甲高剂量和穿山甲均能减轻炎症反应或促使炎症修复,且猪蹄甲高剂量组与穿山甲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猪蹄甲与穿山甲都具有排脓消痈作用,为寻找穿山甲药材的替代品获得了初步的研究资料.
作者:李寅超;赵宜红;陈秀英;侯士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金樱子(RLM)水醇提取物对实验性IgA肾炎大鼠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IgA肾炎大鼠模型,将36只动物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RLM治疗组,采用放免法检测肾组织匀浆中TXB2和6K-PGF1α的含量及血清尿 素氮、血清肌酐含量.结果 TXB2与6K-PGF1α在3组中的比值分别为0.937,1.314,0.694,与模型组相比较,RLM治疗组TXB2表达含量下降,6K-PGF1α表达含量升高(P<0.05),血清尿素和肌酐清除率增加.结论 RLM可以通过调节TXB2与6K-PGF1α的平衡,增加血清尿素和肌酐清除率达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苏上贵;韦玉兰;黄艳明;朱有凯;黄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优化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水提壳聚糖澄清法与传统水提醇沉法平行对比,正交实验考察解吸刺(乙醇)浓度、解吸温度、洗脱速度3个因素,以总黄酮提取量、葛根素提取量、得膏率为考察指标综合评价.结果 壳聚糖澄清工艺能有效保留葛根中葛根素及总黄酮等有效成分,节省乙醇用量,缩短生产周期.选取佳纯化条件:乙醇浓度为70%,洗脱温度35℃.洗脱速度为2BV/h.采用该工艺葛根总黄酮纯度达60%以上.结论 该法简单可取,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张彤;郑彩美;陶建生;丁越;沈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项目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的有效模式已在职业教育中逐渐受到推崇,但如何实施项目教学?如何编制项目任务书?
作者:曹月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42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在使用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活血化淤、通络的中药方剂,并与31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患者对照.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3.87%(P<0.01);且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异常,与治疗前和单纯西医治疗组同期比较,P<0.01~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刘壮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黄帝内经>中以营卫循行论人体之寤、寐,在此理论指导下,针对非器质性失眠患者采用独特的分时治疗方案,在半夏秫米汤的基础上.加入桂枝汤以调和营卫,在日间(尤以早上)以益卫补气为主,桂枝汤方中桂枝和白芍比例为2:1,以推动卫气的运行,加强能量代谢;晚间进服滋阴养营药,以桂枝汤中桂枝和白芍比例为1:2,在夜间以延长卫气在阴分运行而改善睡眠.
作者:马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指导对高血压病不良因素与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 对50例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详细的入院评估.提出具体的护理指导措施,对其整个治疗过程进行定时、定点有效观察,并对其进行整体分析.结果 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用药知识、服药的依从性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中医护理干预,血压控制效果良好.结论 中医护理指导措施的有效实施,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疗效有着积极而显著的改进作用.
作者:常艳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妇科得生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lltim-C18色谱柱(250 mm x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3:87);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0 mm.结果 芍药苷在0.015 5~0.155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6).平均回收率为99.11%,RSD=1.35%(n=6).结论 该法操作快速、准确,可作为妇科得生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陈新菊;利家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初步探讨何首乌提取物聚酰胺柱层析流分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何首乌提取物聚酰胺柱层析流分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HE染色法观察其流分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经聚酰胺柱层析洗脱的何首乌流分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D流分随着浓度的增加,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的数量及分裂相增多,B和C流分对细胞的增殖影响不大,而A流分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抑制生长作用,细胞的数量减少,核固缩.结论 何首乌提取物聚酰胺柱层析流分中含有促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活性物质.
作者:赵芳;侯华新;黄颖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翻白草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 比较AB-8,NKA,NKA-9,D-152,D-101,ADS-17等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翻白草总黄酮的静态解吸率.结果 D-101型树脂对翻白苹中总黄酮有好的吸附分离性能.D-101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翻白草黄酮的佳工艺条件为:柱体积为160ml,翻白草提取物上样量为 .62.5 mg/ml(以湿树脂体积计),先用pH 4的蒸馏水淋洗,再用30%的乙醇洗脱,洗脱剂用量为2.5~3倍湿树脂体积.结论 D-101型树脂是分离纯化翻白草黄酮的适宜大孔树脂,纯度超过60%,此工艺可行.
作者:李胜华;伍贤进;刘惠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利用SPSS教学改革医学统计实验教学,可以解决目前医学统计教学中存在的尖锐矛盾,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统计实践能力.在结合SPSS的医学统计实验教学中,应革新传统的实验指导、教学方法、实验报告等.开展SPSS实验教学的关键因素是组建SPSS统计实验室,加强实验室的制度管理和技术管理,充分做好教学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作者:董明华;李舒梅;胡恭华;李思思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