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信胜;穆象山;周红英;王建华;谭晓梅
目的 探讨酸枣仁汤对失眠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方法 :在恒温、恒湿、自动光控及电磁屏蔽条件下,给予实验动物不同剂量酸枣仁汤,采用慢性电极埋植技术描记电刺激所致失眠大鼠自由活动情况下的皮层脑电图.分析给予实验动物不同剂量的酸枣仁汤前后失眠大鼠脑电图的变化.结果 低剂量酸枣仁汤对失眠大鼠慢波睡眠Ⅰ期(SWS1)睡眠时相有显著延长作用(P<0.01),对慢波睡眠Ⅱ期(SWS2)没有明显影响(P>0.05),中剂量酸枣仁汤能明显延长失眠大鼠SWS1和SWS2(P<0.01),高剂量酸枣仁汤对失眠大鼠SWS2有显著延长作用(P<0.05).结论 酸枣仁汤对电刺激所致失眠大鼠的睡眠周期有影响,且随剂量的变化作用不同.
作者:金阳;李飞;李廷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又称心理生理医学(Psy-chophysiological medicine)[1],是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与躯体相关的医学问题.
作者:孔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异株荨麻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方法.方法 分别采用Al(NO3)3络合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测定异株荨麻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并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同时以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为指标,优选出了超声波辅助法提取异株荨麻茎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佳务件.结果 超声波辅助法的佳提取条件:体积分数为80%的乙醇溶液、料液比为1:30,提取温度为60℃;HPLC法同时测定异株荨麻中芦丁和槲皮素的高效液相色谱务件:色谱柱选用Dia-mosnilTM钻石C18(250 mm×4.6 mm,5 μm),柱温25℃,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55:45,流速1.0 mi/min,检测波长370bm.结论 Al(NO3)3络合分光光度法操作方便,简单,快速;HPLC法可以同时准确地测定出样品中不同黄酮类化合物的含量,精确性和灵敏度高.两种方法测定的总黄酮含量相差甚微,应根据不同的测定目的,选择适当的测定方法.
作者:何斌;王兰珍;谢秀丽;刘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介绍了近十年来.卷丹和百合化学成分和提取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甾体皂苷、多糖和秋水仙碱;甾体皂苷的提取方法有醇提一大孔树脂吸附法、醇提一正丁醇萃取法;多糖的提取方法有水提醇沉法和复合酶法;秋水仙碱的提取方法有有机溶剂提取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
作者:车景超;丰杰;辛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白英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选用薯蓣皂苷元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氯酸显色.在410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白英中总皂苷含量.结果 薯蓣皂苷元的质量浓度在8.91~29.7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5.9%(n:9),RSD为1.5%;不同来源的白英药材中总皂苷含量有较大差异.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白英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甄会贤;齐烨;陈扬;孙立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自拟经验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慢性乙肝(中重度)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68例.同时给予静脉滴注5%葡萄糖250 ml+清开灵注射液40 ml及5%葡萄糖25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治疗组加服复肝汤(丹参、枳壳、白芍、川芎、鳖甲等).分别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症状复常率、肝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55.88%(P<0.05).结论 复肝汤是治疗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剂.
作者:朱朝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玉液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因子瘦素(Lepti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用高脂饲料复制胰岛素抵抗大鼠动物模型,采用放射性免疫法,观察玉液汤对脂肪细胞因子Leptin,TNF-α的影响.结果 玉液汤可明显改善Leptin,TNF-α的表达.结论 玉液汤通过改善Leptin,TNF-α的表达,从脂肪细胞因子的角度改善了胰岛素抵抗.
作者:付雪艳;董琳;张义伟;于福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并与薄层扫描色谱法比较.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5μm,250mm x4.6 mm);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85:15);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为204 nm.结果 齐墩果酸在0.645 6~4.3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1.8%,RSD=0.75%.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薄层扫描色谱法更灵敏、简便、准确,精密度好.
作者:罗朵生;郭姣;何伟;李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通过设置3种不同的考核方法,对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考核方法进行探讨.认为3种方法中,方法3较方法1和方法2更能反映出学生掌握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知识的情况,其客观性强,学生个人能力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作者:郭敏;韦松基;梁子宁;陆海琳;朱意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升降散对内毒素发热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肠杆茵内毒素复制家兔毒素发热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白虎组、布络芬组,升降组,观察各组症状及体温变化,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变化.结果 升降组症状表现较轻,降温效果平稳;升降组、白虎组、布络芬组家兔的血清IL-8和TNF-α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 升降散对内毒素发热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继峰;艾军;谢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 60例入院治疗的AECOPD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以常规治疗,Ⅰ组加用灯盏花素,观察血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率(N)、血沉(ERS)、C-反应蛋白(CRP)、1秒率(FEV1%)、1秒量与用力呼气容积的比值(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凝血酶原时间(PT)、住院时间(HT)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P<0.05),Ⅰ组较Ⅱ组之血WBC,N,EILS,CRP,FEV1%,FEV1/FVC,PaO2,(PaO2,PT,HT等均改善明显(P<0.05).结论 加用灯盏花素可能增加对AECOPD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抗炎作用,改善其通气功能.减轻其血液高凝状态.
作者:陈菊屏;熊瑛;李国平;周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当归六黄汤分煎与合煎样品中阿魏酸的含量进行比较,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DIKMA ODS-C18柱(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0.085%磷酸一乙腈,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26 nm.结果 当归六黄汤分煎样品中阿魏酸含量明显高于合煎样品.结论 能为当归六黄汤分煎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钟正灵;梁光义;张丽艳;靳凤云;曹佩雪;杨玉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介绍吴金玉教授治疗狼疮肾炎应用生地黄和知母、白花蛇舌草和青蒿、田七和丹参、黄芪和当归、冬虫夏草和大黄等时药的经验,并结合中医文献论述及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作者:肖敬;康海燕;王艳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川芎嗪是中药川芎中的主要活性生物碱,临床上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该文从川芎嗪的分析方法、药理作用、临床疗效、药动学研究、制剂研究及结构修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晏亦林;周莉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华眼镜蛇毒(Chinese cobra venom)对体外培养的人类小涎腺腺样囊性癌(NACC)细胞株诱导凋亡的作用.方法 应用三磷酸腺苷-生物荧光肿瘤化疗药物敏感实验法(ATP-TCA)测定细胞的生长抑制百分率,倒置相差显微镜、HE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及细胞凋亡率.结果 ATP-TCA实验显示眼镜蛇毒对体外培养的NACC细胞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与浓度和作用时间呈正比;形态学观察发现用药后的NACC细胞质空泡、核固缩、核染色质聚集等形态学变化现象;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眼镜蛇毒阻滞NACC细胞生,长于细胞周期的G0/G1期,检测到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华眼镜蛇毒能抑制NACC细胞增殖,诱导NACC细胞凋亡.
作者:刘成军;韦世秀;李牡艳;吴华;李佳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太白洋参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太白洋参的水、无水乙醇、氯仿和石油醚(60~90℃)4种溶剂的浸泡液的紫外吸收图谱,采用紫外谱线组的吸收峰数及峰位置对其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鉴别.结果 不同采收季节太白洋参的紫外谱线组的大吸收峰数目及峰住值基本相同.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可为太白洋参的鉴别提供参考.
作者:李智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淡豆豉正丁醇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及正常大鼠血糖升高模型,观察血糖、血压及糖耐量的变化.结果 淡豆豉正丁醇提取物(20 g生药/kg,40 g生药/kg)对链脲佐菌素所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糖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并降低血压;对葡萄糖引起的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并明显降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改善糖耐量.结论 淡豆豉正丁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降糖作用,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耐量,并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为临床防治糖尿病提供了必要的药理学依据.
作者:牛丽颖;常淑凤;刘姣;崔力剑;窦玉红;曹秀莲;王鑫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论述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PC)以及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PC等相关内容,认为借鉴西药的PC方法监督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是现代临床药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是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新途径,从炮制、辨证、配伍、煎煮、对症等几方面总结了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PC的结合点.
作者:韩华;张丹丹;刘佩莉;李秋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酸枣仁水煎液对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导睡眠图描记方法,以脑电图(EEG)、肌电图(EMG)不同变化为睡眠分期的区分指标来分析酸枣仁水煎液对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结果 按17.5 g/kg(生药量)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灌胃7d后能延长自由活动大鼠总的睡眠时间,在睡眠时相上主要表现为延长SWS2,对SWS1和REMS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酸枣仁水煎液可使大鼠总的睡眠时间延长,并选择性使深睡时间明显延长,对异相睡眠影响小,提示在镇静催睡功能上它的副作用很小.
作者:王莹;黄莉莉;李廷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丹红注射液与10%氯化钾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梯度洗脱测定配伍液中6 h内丹参素、原儿荼醛、丹酚酸B的含量.并在25℃时24 h测定配伍液的pH值.结果 丹红注射液与10%氯化钾配伍后24 h内pH值无显著变化,丹红注射液中有效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含量6 h内基本稳定.结论 配伍液中丹参素、原儿荼醛、丹酚酸B的质量和pH值基本稳定.
作者:杜秀芳;刘伟娜;吴海燕;张梅兰;刘敏;李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