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白英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甄会贤;齐烨;陈扬;孙立新

关键词:白英, 总皂苷, 薯蓣皂苷元, 分光光度法
摘要:目的 建立白英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选用薯蓣皂苷元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氯酸显色.在410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白英中总皂苷含量.结果 薯蓣皂苷元的质量浓度在8.91~29.7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5.9%(n:9),RSD为1.5%;不同来源的白英药材中总皂苷含量有较大差异.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白英药材的质量控制.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紫丁香叶中总皂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优选紫丁香叶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提取方法下所得紫丁香叶药材中总皂苷的含量,选出紫丁香叶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而设定正交实验,来优选佳提取工艺.结果 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回流提取2次,1 h/次,加醇量为每次13倍量.结论 此工艺安全、成本低,得到的总皂苷含量高,可作为提取紫丁香叶生产工艺参考.

    作者:郝婷婷;严铭铭;郭婷婷;邵帅;张连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苍术挥发油对成骨样细胞增殖的作用

    目的 研究苍术挥发油对成骨样细胞UMR-106的增殖作用.方法 苍术挥发油和UMR-106成骨样细胞体外共同培养,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挥发油在0.001 mg/ml培养48h具有强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结论 苍术挥发油中可能含有促进威骨细胞增殖的活性成分.

    作者:殷俊芳;黄宝康;吴锦忠;秦路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治疗烧伤的理论依据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治疗烧、烫、灼伤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按照中医传统理论分析方解,探讨十四味连黄软膏治疗烧、烫、灼伤的理论依据.选择 1998-07~2003-12全部为Ⅱ度烧、烫、灼伤的住院病人采用洗必泰溶液清洁后,将十四味连黄烧伤软件涂敷在单层纱布上敷于创面,外加干纱布包扎换药,即包扎疗法共176例;单层药物纱布敷于创面,不加干纱布换药,即半暴露疗法共140例.配合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者201例.单纯创面用十四 味连黄烧伤膏115例.结果 完全愈合246例,基本愈合64例,未愈合6例.病程:用包扎疗法的为12.8 d,半暴露疗法的为14.99 d.结论 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治疗烧、烫、灼伤疗效明显并且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刘会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X-5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夏枯草中两种五环三萜酸

    目的 研究从夏枯草提取液中分离纯化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工艺.方法 夏枯草乙醇提取液经溶剂萃取和酸碱沉淀后,再用大孔吸附树脂进一步富集纯化两种五环三萜酸.结果 X-5型大孔树脂富集纯化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优条件为:采用两者总浓度为1.324 g/L的夏枯草样品液上柱,调节pH=7左右,室温下以流速1.0 BV/h吸附饱和;解吸时先用水淋洗,再用30%,50%,70%,90%(V/V,)(pH=11)乙醇解吸,流速1.0 BV/h,收集90%乙醇洗脱液,所得产品中两者总含量达到87.30%,收率为81.30%.结论 该工艺简单可行,产品中目标组分纯度和收率较高,易实现工业化.夭毽词:大孔树脂;夏枯草; 齐墩果酸; 熊果酸; 分离纯化

    作者:杜晖;王春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薰衣草的研究和应用

    目的 通过对薰衣草生态特性、分布、精油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药理活性及应用的系统阐述,为合理有效地应用薰衣草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参考文献,利用综述的方法时薰衣草生态、精油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药理活性及应用作了具体介绍.结果 薰衣草精油为复杂混合物,药理作用较多,应用广泛.结论 薰衣草资源丰富,多种药理活性.应用价值前景广阔,国内科研人员应加快对薰衣草及其精油的研究.

    作者:张群;扎灵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油茶果皮多元酚富集工艺研究

    目的 建立油荼果皮中多元酚的富集工艺.方法 油荼果皮用60%丙酮-水提取,醋酸乙酯萃取后.流经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然后用不同浓度乙醇梯度洗脱,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元酚含量.结果 60%丙酮-水提取物中多元酚含量为20.17%,萃取后含量达到30.6%,用30%乙醇进行洗脱,此组分含量可达45%.结论 此工艺用于油茶果皮中多元酚的富集操作简单、效果好.

    作者:陈跃龙;唐玲;李红冰;史丽颖;冯宝民;王永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白花蛇舌草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 考察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G+和G-的抑茵效果.方法 采用打孔法和滴注法测定了白花蛇舌草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茵、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茵、镰刀茵的抑茵作用.结果 20%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绿脓杆菌的抑茵环直径为(18.86±0.56)mm,大肠杆菌的为(12.78±0.44)mm;对4种供试茵的低抑茵浓度(MIC)分别为2.0%,0.5%,0.25%.0.05%.结论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革兰氏阴性茵的抑茵作用较革兰氏阳性茵明显.

    作者:李涛;余旭亚;韩本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海带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正确性研究

    目的 探索正确测定海带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按照不同糖溶液配制标准液在485nm处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按照多糖中褐藻糖与半乳糖比例为标准测得多糖含量为60.42%,介于两种组成单糖测定结果之间.结论 按照多糖中单糖组成比例为标准测定多糖含量具有可比性,可用于海带多糖含量测定.

    作者:张忠山;张全斌;王晶;李智恩;徐祖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鲜、干鱼腥草的药效学实验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鲜、干鱼腥草的药理活性.方法 通过体外抑菌法实验,考察鲜、干鱼腥草的抑茵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炎症实验,观察鲜、干鱼腥草的抗炎作用;采用浓氨水诱导法引起的咳嗽实验,观察鲜、干鱼腥草的止咳作用.结果 鱼腥草鲜、干药材的水提取物的大小剂量组和醇提物的大剂量组均有较好的抑茵、抗炎和止咳的作用.其中鲜品水提物大剂量组药效作用优.结论 鱼腥草鲜品抑茵、抗炎和止咳药理活性优于干品,水提物药理活性优于醇提物.

    作者:孟江;宗晓萍;董小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金樱子水-醇提取物保护IgA肾炎肾脏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索金樱子(RLM)水醇提取物对实验性IgA肾炎大鼠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IgA肾炎大鼠模型,将36只动物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RLM治疗组,采用放免法检测肾组织匀浆中TXB2和6K-PGF1α的含量及血清尿 素氮、血清肌酐含量.结果 TXB2与6K-PGF1α在3组中的比值分别为0.937,1.314,0.694,与模型组相比较,RLM治疗组TXB2表达含量下降,6K-PGF1α表达含量升高(P<0.05),血清尿素和肌酐清除率增加.结论 RLM可以通过调节TXB2与6K-PGF1α的平衡,增加血清尿素和肌酐清除率达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苏上贵;韦玉兰;黄艳明;朱有凯;黄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左旋咪唑诱导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大鼠脊髓内单个核细胞上CD4,CD25和CD152表达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左旋咪唑(LMS)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脊髓内单个细胞上CD4,CD28和CD15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LMS诱发炎性脱髓鞘白质脑病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AE大鼠脊髓单个核细胞上CD4,CD28和CD152的表达水平.结果 LMS同时给药组和预处理的EAE组大鼠脊髓内单个核细胞上的CD4和CD28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LMS处理的EAE模型组.结论 LMS能促进EAE大鼠脊髓内单个核细胞上CD4和CD28的表达,提示LMS上调CD4和CD28的表达与可能LMS诱发的炎性脱髓鞘白质脑病有关.

    作者:李侃;李彬;何家富;龚权;张燕翔;张道明;ZHENG Xiao-juan;郑晓娟;丁建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三亚大茅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对海南三亚市大茅村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分析表明,三亚大茅村有药用维管植物62科131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种,裸子植物1科1种,被子植物59科128种.药用植物按照药用部位分为根、叶、果、皮、花等13类,按照药用功能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等16类.文章分析了三亚大茅村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特点,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药用植物资源的几点建议.

    作者:党金玲;杨小波;吴庆书;叶凡;郭涛;黄运峰;罗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祛疱止痛酊外用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祛疱止痛酊外用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给祛疱止痛酊予皮损处外喷与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联合用药;对照组20例,给予3%阿昔洛韦软膏外用与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联合用药,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天,显效率69.2%,总有效率92.3%;第7天,痊愈率69.2%,总有效率96.1%.对照组在治疗后第4天,显效率30.0%,总有效率60.0%;第7天,痊愈率40.0%,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祛疱止痛酊外用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

    作者:曹寒秀;吴正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药抗抑郁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目的 对抗抑郁中草药的有效化学成分研究进行综述.方法 对抗抑郁中草药的化学成分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结果 具有抗抑郁活性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低聚糖类、二蒽酮类、生物碱类、间苯三酚类、萜类、皂苷和香豆素类等.结论 确立以疗效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应用先进科学手段与标准,加强中草药抗抑郁活性成分研究,从中草药中筛选抗抑郁有效成分,开发治疗抑郁症的新药.

    作者:王连芝;刘树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黄帝内经》养生思想探讨

    <黄帝内经>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医学巨著,而且也是一部重要的养生学著作.它全面地反映、吸取了秦汉以前的养生学成就.文章从四时养生、情志养生、运动养生、饮食养生、房室养生几方面探讨<黄帝内经>的养生思想.

    作者:李晓红;林存奇;李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发热性不良反应防治

    目的 观察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防治葛根素治疗中的发热性不良反应.方法 14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72例)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组(72例),疗程为2周.结果 心电图检查显示葛根素和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4%,72.2%,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的血液黏性、血浆黏性和血小板聚集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进(P<0.05).发热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9%,低于资料报道的发生率.结论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其疗效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无统计学差异.间断性用药可以减少发热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作者:亢小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痛风的辨证调养

    根据患者体质情况、临床证型以及痛风的病因因人、因地、因时、因病(证)制宜进行调养,可加速病情的康复,减少复发.

    作者:邓棋卫;涂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甘草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目的 研究甘草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甘草质量评价方法作了综述.结果 甘草质量评价方法主要有产地评价、基源评价、性状评价、形态组织学评价、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所长,同时存在明显不足.结论 探索质量评价的药效评价方法和建立真正能反映甘草药效的指纹图谱是甘草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

    作者:陈云华;王文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黔产吴茱萸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黔产吴茱萸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黔产吴茱萸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即昊茱萸碱(Ⅰ)、β-谷甾醇(Ⅱ)、槲皮素(Ⅲ)、正十八烷醇(Ⅳ)、正二十七烷醇(Ⅴ).结论 化合物Ⅳ,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周伟;ZHOU Xin;周欣;龚小见;张建新;王道平;甘秀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猪蹄甲与穿山甲消痈排脓作用比较的实验研究

    目的 比较猪蹄甲、穿山甲对肠痈大鼠的的消痈排脓作用.方法 通过结扎大鼠部分阑尾,缝合相邻的肠管制备阑尾脓肿大鼠模型,比较观察穿山甲和猪蹄甲高、中、低剂量对脓肿直径、脓肿称重、病理组织学和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猪蹄甲、穿山甲均能使肠痈脓肿缩小、局限,而具有抗炎或促使炎症修复作用,减轻脓肿大鼠黏、浓的血液流变学改变,与模型组比较(P<0.01或0.05),猪蹄甲高剂量和穿山甲均能减轻炎症反应或促使炎症修复,且猪蹄甲高剂量组与穿山甲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猪蹄甲与穿山甲都具有排脓消痈作用,为寻找穿山甲药材的替代品获得了初步的研究资料.

    作者:李寅超;赵宜红;陈秀英;侯士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