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治疗烧伤的理论依据及疗效观察

刘会前

关键词: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 烧伤
摘要:目的 探讨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治疗烧、烫、灼伤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按照中医传统理论分析方解,探讨十四味连黄软膏治疗烧、烫、灼伤的理论依据.选择 1998-07~2003-12全部为Ⅱ度烧、烫、灼伤的住院病人采用洗必泰溶液清洁后,将十四味连黄烧伤软件涂敷在单层纱布上敷于创面,外加干纱布包扎换药,即包扎疗法共176例;单层药物纱布敷于创面,不加干纱布换药,即半暴露疗法共140例.配合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者201例.单纯创面用十四 味连黄烧伤膏115例.结果 完全愈合246例,基本愈合64例,未愈合6例.病程:用包扎疗法的为12.8 d,半暴露疗法的为14.99 d.结论 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治疗烧、烫、灼伤疗效明显并且安全无副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酸枣仁水煎液对大鼠脑电图的影响

    目的 研究酸枣仁水煎液对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导睡眠图描记方法,以脑电图(EEG)、肌电图(EMG)不同变化为睡眠分期的区分指标来分析酸枣仁水煎液对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结果 按17.5 g/kg(生药量)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灌胃7d后能延长自由活动大鼠总的睡眠时间,在睡眠时相上主要表现为延长SWS2,对SWS1和REMS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酸枣仁水煎液可使大鼠总的睡眠时间延长,并选择性使深睡时间明显延长,对异相睡眠影响小,提示在镇静催睡功能上它的副作用很小.

    作者:王莹;黄莉莉;李廷利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红花注射液抗休克的血液动力学研究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CTL)对休克家兔肠系膜微血管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探讨红花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股动脉放血法复制家兔休克动物模型,把21只健康雄性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和CTL治疗组,利用显微录像技术观察休克发生后肠系膜微血管内血流速度、血流量和血管口径的改变并定量测定红花对其造成的影响.结果 休克发生后肠系膜微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减慢、血液灌流量减少,CTL可使肠系膜微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加快、血液灌流量增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微血管口径改变不明显.结论 CTL可以增快休克时肠系膜微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增加血液灌流量,具有抗体克的作用,但其作用的发挥不是通过改变血管口径得以实现的.

    作者:狄柯坪;周雪峰;常立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哮喘的关系

    哮喘的本质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它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作者:童黄锦;许惠琴;范欣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茶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目的 探讨茶黄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拴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假手术组,茶黄素小剂量组(10 ms/ks),荼黄素大剂量组(20mg/kg).缺血2h,再灌注24 h后处死动物,于再灌注前舌下静脉给药.测定大鼠神经系统症状,脑梗塞体积,脑组织MDA.NO含量以及SOD和GSH-Px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结果 茶黄素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神经系统症状减轻,脑梗塞体积缩小,脑组织MDA,NO含量减少,SOD和GSH-Px活性增加.脑组织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减少.结论 茶黄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蔡飞;李彩蓉;吴基良;闵清;欧阳昌汉;余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论苏轼的养生之道

    苏轼在坎坷的贬谪生涯中,保持旷达乐观的积极心态.他始终坚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和科学合理的的饮食结构,静坐练功,锻炼身体,注重养生养性.

    作者:江琼;吴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香椿芽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物挥发性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

    目的 比较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香椿芽挥发性成分.方法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结果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所得香椿芽挥发性化合物的种类比水蒸气蒸馏提取所得的挥发性化合物种类多.结论 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法是香椿芽挥发性成分较好的提取方法.

    作者:惠秋沙;金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对冰片的包合作用,减少其在生产和贮存中的挥发.方法 应用正交设计法,以20%的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法考察β-环糊精包合冰片的包合率.结果 包合率可以达到98.00%.结论 该工艺适合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作者:董艳辉;马春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翻白草中总黄酮优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翻白草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 比较AB-8,NKA,NKA-9,D-152,D-101,ADS-17等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翻白草总黄酮的静态解吸率.结果 D-101型树脂对翻白苹中总黄酮有好的吸附分离性能.D-101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翻白草黄酮的佳工艺条件为:柱体积为160ml,翻白草提取物上样量为 .62.5 mg/ml(以湿树脂体积计),先用pH 4的蒸馏水淋洗,再用30%的乙醇洗脱,洗脱剂用量为2.5~3倍湿树脂体积.结论 D-101型树脂是分离纯化翻白草黄酮的适宜大孔树脂,纯度超过60%,此工艺可行.

    作者:李胜华;伍贤进;刘惠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复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38例

    目的 观察自拟经验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慢性乙肝(中重度)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68例.同时给予静脉滴注5%葡萄糖250 ml+清开灵注射液40 ml及5%葡萄糖25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治疗组加服复肝汤(丹参、枳壳、白芍、川芎、鳖甲等).分别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症状复常率、肝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55.88%(P<0.05).结论 复肝汤是治疗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剂.

    作者:朱朝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油茶果皮多元酚富集工艺研究

    目的 建立油荼果皮中多元酚的富集工艺.方法 油荼果皮用60%丙酮-水提取,醋酸乙酯萃取后.流经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然后用不同浓度乙醇梯度洗脱,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元酚含量.结果 60%丙酮-水提取物中多元酚含量为20.17%,萃取后含量达到30.6%,用30%乙醇进行洗脱,此组分含量可达45%.结论 此工艺用于油茶果皮中多元酚的富集操作简单、效果好.

    作者:陈跃龙;唐玲;李红冰;史丽颖;冯宝民;王永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开心散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非酶糖基化和自由基的抑制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开心散对衰老小鼠的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和自由基的抑制作用.方法 建立D-半乳糖诱导的亚急性衰老模型,用开心散进行治疗,观察其对衰老模型小鼠脑、肝脏的高级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SOD活力以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 开心散能够明显改善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的学习记忆障碍,显著提高衰老小鼠的脑、肝脏中SOD的活力,降低AGEs,MDA的含量.结论 开心散可能通过降低体内AGEs的含量以及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来改善D-半乳糖诱导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作者:周高超;王华;王袆丹;高向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分型论治奔豚气病

    奔豚气病的主要症状有气从少腹上冲疼痛,上至心下或胸而冲咽喉,病发作时,痛苦难以忍受,发作后冲气渐消,疼痛解除.且病涉及肝、肾、脾、胃、冲脉等诸多脏器,临床极易误诊误治.

    作者:程桂真;王成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3种考核方法的比较

    通过设置3种不同的考核方法,对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的考核方法进行探讨.认为3种方法中,方法3较方法1和方法2更能反映出学生掌握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知识的情况,其客观性强,学生个人能力能得到更好的体现.

    作者:郭敏;韦松基;梁子宁;陆海琳;朱意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分光光度法测定紫菀中总三萜类成分的含量

    目的 测定紫菀药材中有效成分总三萜的含量,从而控制药材质量.方法 以紫菀酮为对照品,以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高氯酸为显色系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50 nm波长处测定样品吸光度.结果 紫菀酮在11.1~133.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Y=7.2×10-3X+0.021,r=0.999 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黄珊珊;高英;李卫民;关红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丹红注射液与10%氯化钾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目的 考察丹红注射液与10%氯化钾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梯度洗脱测定配伍液中6 h内丹参素、原儿荼醛、丹酚酸B的含量.并在25℃时24 h测定配伍液的pH值.结果 丹红注射液与10%氯化钾配伍后24 h内pH值无显著变化,丹红注射液中有效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含量6 h内基本稳定.结论 配伍液中丹参素、原儿荼醛、丹酚酸B的质量和pH值基本稳定.

    作者:杜秀芳;刘伟娜;吴海燕;张梅兰;刘敏;李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肝纤维化的中医病机和治法探讨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指由各种致病因素所致肝内纤维组织异常增生,表现为肝内弥散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病理变化,其细胞病理学基础为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并产生胶原.现代研究肝纤维化是慢性肝脏疾病共同的病理过程,也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因此,有效逆转肝纤维化,截断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过程,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作者:胡军勇;陈金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药制药专业项目教学实施建议与案例

    项目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的有效模式已在职业教育中逐渐受到推崇,但如何实施项目教学?如何编制项目任务书?

    作者:曹月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辨象治疗太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通过朝医体质理论观察辨体质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分为四象人,该研究仅取48例太阴人治疗组,与32例尿毒清颗粒对照组相比较.太阴人组投太阴调味汤煎剂,对照组口服尿毒清颗粒,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Ccr)、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8.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7.8%,两组血液生化、理化检查疗效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太阴调味汤治疗CRF比尿毒清颗粒疗效更佳,从而辨体质治疗能有效延缓CRF的进展.为临床治疗CRF开辟新途径.

    作者:林长青;柳振宇;高彦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水提-壳聚糖澄清-大孔树脂纯化法制备葛根总黄酮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水提壳聚糖澄清法与传统水提醇沉法平行对比,正交实验考察解吸刺(乙醇)浓度、解吸温度、洗脱速度3个因素,以总黄酮提取量、葛根素提取量、得膏率为考察指标综合评价.结果 壳聚糖澄清工艺能有效保留葛根中葛根素及总黄酮等有效成分,节省乙醇用量,缩短生产周期.选取佳纯化条件:乙醇浓度为70%,洗脱温度35℃.洗脱速度为2BV/h.采用该工艺葛根总黄酮纯度达60%以上.结论 该法简单可取,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张彤;郑彩美;陶建生;丁越;沈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中药姜花块根挥发油化学成分

    目的 研究姜花块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花块根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分离的化舍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水蒸气蒸馏提取物得率为0.12%,分别鉴定出46个化学成分.结论 姜花块根挥发油成分主要为萜类及倍半萜衍生物.

    作者:彭炳先;黄振中;陈莉莉;陈受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