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复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38例

朱朝阳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 复肝汤
摘要:目的 观察自拟经验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慢性乙肝(中重度)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68例.同时给予静脉滴注5%葡萄糖250 ml+清开灵注射液40 ml及5%葡萄糖25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治疗组加服复肝汤(丹参、枳壳、白芍、川芎、鳖甲等).分别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症状复常率、肝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55.88%(P<0.05).结论 复肝汤是治疗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剂.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辨象治疗太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通过朝医体质理论观察辨体质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分为四象人,该研究仅取48例太阴人治疗组,与32例尿毒清颗粒对照组相比较.太阴人组投太阴调味汤煎剂,对照组口服尿毒清颗粒,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Ccr)、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8.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7.8%,两组血液生化、理化检查疗效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太阴调味汤治疗CRF比尿毒清颗粒疗效更佳,从而辨体质治疗能有效延缓CRF的进展.为临床治疗CRF开辟新途径.

    作者:林长青;柳振宇;高彦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精灵汤治疗男女血清和生殖道抗精子抗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精灵汤治疗男女血清和生殖道抗精子抗体的有效性.方法 治疗组181例采用中药精灵汤治疗,对照组30例予泼尼松口服,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精灵汤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和生殖道抗精子抗体IgM,IgG和IgA治疗前后的含量,并用统计学的方法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1个疗程治愈7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41.44%;两个疗程治愈165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98.34%;对照组治愈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40%;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和生殖道AsAb平均积分降低非常明显(P<0.01);对照组治疗后AsAb平均积分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后血清和生殖道AsAb平均积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和生殖道ABAb平均积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精灵汤两个疗程治疗血清和生殖道抗精子抗体(AsAb)疗效明显优于泼尼松.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甘文;杨海魁;潘锦贤;杨凯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翻白草中总黄酮优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翻白草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 比较AB-8,NKA,NKA-9,D-152,D-101,ADS-17等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翻白草总黄酮的静态解吸率.结果 D-101型树脂对翻白苹中总黄酮有好的吸附分离性能.D-101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翻白草黄酮的佳工艺条件为:柱体积为160ml,翻白草提取物上样量为 .62.5 mg/ml(以湿树脂体积计),先用pH 4的蒸馏水淋洗,再用30%的乙醇洗脱,洗脱剂用量为2.5~3倍湿树脂体积.结论 D-101型树脂是分离纯化翻白草黄酮的适宜大孔树脂,纯度超过60%,此工艺可行.

    作者:李胜华;伍贤进;刘惠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补气养血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补气养血口服液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 Kromasil ODS C18(4.6mm×250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2:68);流速为1.0 ml·min-1;柱温:40℃;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100℃,氮气流速:2.5 ml·min-1.结果 黄芪甲苷在2.248~11.24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平均回收率99.8%,RSD为1.2%.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适用于补气养血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易爱玲;周从辉;熊义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与薄层扫描法测定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比较

    目的 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并与薄层扫描色谱法比较.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5μm,250mm x4.6 mm);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85:15);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为204 nm.结果 齐墩果酸在0.645 6~4.3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1.8%,RSD=0.75%.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薄层扫描色谱法更灵敏、简便、准确,精密度好.

    作者:罗朵生;郭姣;何伟;李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肤洁净抗抑菌洗剂的研制

    目的 研制肤洁净抗抑茵洗荆,建立其质量标准,探讨其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理化鉴别及稳定性实验,建立肤洁净抗抑茵洗剂的质量标准;采用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小鼠热板法致痛反应及大鼠角又菜胶足肿胀等实验对该洗荆的抗炎、镇痛及抑茵作用进行研究,并进行毒理学及致敏实验;同时以该洗剂作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该洗剂性状易于观察;生物碱鉴别反应为阳性;产品在37℃存放90 d后,以1:9浓度的洗剂作用2 min对白色念珠菌杀菌作用>90.00%;该洗剂对小鼠化学性疼痛和热板法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茵具灭杀作用;临床观察100例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总有效率达94%.结论 肤洁净抗抑茵洗剂制备简单,药理作用明显,疗效满意,质量可控.

    作者:黄锦威;刘锡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论苏轼的养生之道

    苏轼在坎坷的贬谪生涯中,保持旷达乐观的积极心态.他始终坚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和科学合理的的饮食结构,静坐练功,锻炼身体,注重养生养性.

    作者:江琼;吴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鲜、干鱼腥草的药效学实验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鲜、干鱼腥草的药理活性.方法 通过体外抑菌法实验,考察鲜、干鱼腥草的抑茵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炎症实验,观察鲜、干鱼腥草的抗炎作用;采用浓氨水诱导法引起的咳嗽实验,观察鲜、干鱼腥草的止咳作用.结果 鱼腥草鲜、干药材的水提取物的大小剂量组和醇提物的大剂量组均有较好的抑茵、抗炎和止咳的作用.其中鲜品水提物大剂量组药效作用优.结论 鱼腥草鲜品抑茵、抗炎和止咳药理活性优于干品,水提物药理活性优于醇提物.

    作者:孟江;宗晓萍;董小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莪术挥发油的提取及包合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莪术挥发油提取及包合的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挥发油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L9(34)筛选挥发油的佳提取工艺.考察了饱和水溶液法β-CD包合莪术挥发油时挥发油与β-CD用量的比例、包合温度和包舍时间对包合的影响.结果 挥发油提取务件为:莪术粗粉加8倍量水浸泡30 min,提油5 h.综合比较了挥发油的利用率、包合物收率及包合物含油率3个指标,结果A1B2C3为佳因素水平组合,即佳包合条件为50℃,搅拌60 min,挥发油:β-CD比例为1:4.结论 结果佳提取工艺提取率高,简单,方便.

    作者:杨敏;许汉林;潘洪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疗效.方法 应用中药制荆丹莪妇康煎膏治疗2003-2005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3例,与丹那唑治疗50例作对照,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判定疗效.结果 采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53例,总有效率89%,治愈加显效率58.5%.采用丹那唑50例,总有效率94%,治愈加显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前者治疗中不影响月经,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后者有不良反应,造成闭经.结论 丹莪妇康煎膏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纯中药制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娥;李菊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苍术挥发油对成骨样细胞增殖的作用

    目的 研究苍术挥发油对成骨样细胞UMR-106的增殖作用.方法 苍术挥发油和UMR-106成骨样细胞体外共同培养,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挥发油在0.001 mg/ml培养48h具有强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结论 苍术挥发油中可能含有促进威骨细胞增殖的活性成分.

    作者:殷俊芳;黄宝康;吴锦忠;秦路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卷丹和百合化学成分与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介绍了近十年来.卷丹和百合化学成分和提取方法方面的研究进展,主要集中在甾体皂苷、多糖和秋水仙碱;甾体皂苷的提取方法有醇提一大孔树脂吸附法、醇提一正丁醇萃取法;多糖的提取方法有水提醇沉法和复合酶法;秋水仙碱的提取方法有有机溶剂提取法和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萃取法.

    作者:车景超;丰杰;辛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和解通降法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0例

    和解通降法源于仲景之<伤寒论>,其立法之意在于和解阳、攻下实邪,代表方剂为大柴胡汤.笔者悟其意、效其法,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华儒;李良明;朱奎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产地的知母中总皂苷和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测定

    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知母中总皂苷、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方法 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总皂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菝葜皂苷元的含量,色谱柱Waters Nova-Pak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室温,漂移管温度45℃;载气流速30 psi.结果 河北、安徽、广东知母中总皂苷的含量为6.04%~7.91%,回收率为99.28%,RSD为2.83%(n=6);菝葜皂苷元的线性范围为1.65~6.6 μg(r:0.999 7),河北、安徽、广东知母中的菝葜皂苷元含量为0.72%~0.97%,回收率为106.34%,RSD为2.43%(,n=6).结论 各产地知母中菝葜皂苷元含量间变异较大,以河北知母中总皂苷及菝葜皂苷元的含量高.

    作者:郭秋平;吴湖坤;关红晖;李卫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夜宁胶囊稳定性研究

    目的 考察夜宁胶囊24个月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和HPLC法.结果 按硬胶囊剂的要求,各检查项合格.结论 夜宁胶囊在按市售的包装及贮藏条件下,24个月质量较稳定,可以充分验证夜宁胶囊的质量标准具有可测性.

    作者:丁青龙;李莹;周其;蔡春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维吾尔药牛舌草中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研究维吾尔药牛舌草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确定各因素的影响大小,确定维吾尔药牛舌草中总黄酮的佳提取条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乙醇浓度对维吾尔药牛舌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影响作用大,牛舌草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为:乙醇75%;料液比1:6;温度90℃;提取2次,1.5 b/次.结论 该研究可为牛舌草总黄酮工业化提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木合塔尔·奴尔买买提;杨武亮;吐尔洪·艾买尔;温倩·纳斯尔;余宝金;买买提·奴尔艾合买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X-5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夏枯草中两种五环三萜酸

    目的 研究从夏枯草提取液中分离纯化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工艺.方法 夏枯草乙醇提取液经溶剂萃取和酸碱沉淀后,再用大孔吸附树脂进一步富集纯化两种五环三萜酸.结果 X-5型大孔树脂富集纯化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优条件为:采用两者总浓度为1.324 g/L的夏枯草样品液上柱,调节pH=7左右,室温下以流速1.0 BV/h吸附饱和;解吸时先用水淋洗,再用30%,50%,70%,90%(V/V,)(pH=11)乙醇解吸,流速1.0 BV/h,收集90%乙醇洗脱液,所得产品中两者总含量达到87.30%,收率为81.30%.结论 该工艺简单可行,产品中目标组分纯度和收率较高,易实现工业化.夭毽词:大孔树脂;夏枯草; 齐墩果酸; 熊果酸; 分离纯化

    作者:杜晖;王春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黔产吴茱萸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 研究黔产吴茱萸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黔产吴茱萸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即昊茱萸碱(Ⅰ)、β-谷甾醇(Ⅱ)、槲皮素(Ⅲ)、正十八烷醇(Ⅳ)、正二十七烷醇(Ⅴ).结论 化合物Ⅳ,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周伟;ZHOU Xin;周欣;龚小见;张建新;王道平;甘秀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黄根醇提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黄根醇提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首次于背部皮下注射纯CCl4 5 ml/.kg,以后每周2次注射40%(WV)CCl4花生油3 ml/kg,连续注射8周.8周后取血,计算大鼠的肝脾指数,检测大鼠血清中ALT,AST的活性及其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含量,计算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含量;检测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羟脯氨酸(Hyp)含量、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 黄根醇提物能明显降低CCl4所致的大鼠肝纤维化肝脾指数的升高(P<0.01)和血清中ALT,AST活性的升高(P<0.01),降低血清中HA,LN,PCⅢ,CIV,GLB的含量(P<0.01),升高血清中的TP,ALB含量和A/G的比值(P<0.01);降低肝组织中MDA的水平和Hyp的含量(P<0.01),亦能升高肝组织中SOD的活性和GSH-Px的水平(P<0.01).结论 黄根醇提物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邓家刚;周程艳;郑作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复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38例

    目的 观察自拟经验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慢性乙肝(中重度)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68例.同时给予静脉滴注5%葡萄糖250 ml+清开灵注射液40 ml及5%葡萄糖25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治疗组加服复肝汤(丹参、枳壳、白芍、川芎、鳖甲等).分别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症状复常率、肝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55.88%(P<0.05).结论 复肝汤是治疗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剂.

    作者:朱朝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