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朵生;郭姣;何伟;李勇
目的 针对温胃颗粒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开展研究.方法 采用渗漉提取法,将处方药材制成颗粒制剂,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补骨脂素含量.结果 颗粒剂符合制剂要求,其补骨脂含量不低于36.5μg/g.结论 该颗粒剂制备方法合理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王燕玲;李伟星;李映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油荼果皮中多元酚的富集工艺.方法 油荼果皮用60%丙酮-水提取,醋酸乙酯萃取后.流经D101型大孔吸附树脂,然后用不同浓度乙醇梯度洗脱,后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多元酚含量.结果 60%丙酮-水提取物中多元酚含量为20.17%,萃取后含量达到30.6%,用30%乙醇进行洗脱,此组分含量可达45%.结论 此工艺用于油茶果皮中多元酚的富集操作简单、效果好.
作者:陈跃龙;唐玲;李红冰;史丽颖;冯宝民;王永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处方系医师为患者治病用药的书面文件,它既是医师用药病及写给药房配取药物的凭证,也是药房调配药剂、指导患者月药及结算药品费用的依据.
作者:邵家德;邵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哮喘的本质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它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作者:童黄锦;许惠琴;范欣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女贞子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并与薄层扫描色谱法比较.方法 色谱柱为kroma-sil C18(5μm,250mm x4.6 mm);柱温30℃;流动相甲醇-水(85:15);流速0.7 ml·min-1;检测波长为204 nm.结果 齐墩果酸在0.645 6~4.30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101.8%,RSD=0.75%.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薄层扫描色谱法更灵敏、简便、准确,精密度好.
作者:罗朵生;郭姣;何伟;李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根据患者体质情况、临床证型以及痛风的病因因人、因地、因时、因病(证)制宜进行调养,可加速病情的康复,减少复发.
作者:邓棋卫;涂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植物来源的天然产物药物在癌症、艾滋病和疟疾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进行广泛的活性筛选,以及从可食用植物中提取起保健作用的活性成分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植物来源的新药开发研究在材料的选择、高通量活性筛选以及活性成分的分离制备等方面正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
作者:赵树进;陈念;韩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当归六黄汤分煎与合煎样品中阿魏酸的含量进行比较,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DIKMA ODS-C18柱(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0.085%磷酸一乙腈,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26 nm.结果 当归六黄汤分煎样品中阿魏酸含量明显高于合煎样品.结论 能为当归六黄汤分煎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钟正灵;梁光义;张丽艳;靳凤云;曹佩雪;杨玉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药用植物>学是中药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药用植物学>的课程建设通过实验与实习环节的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条件的完善、教学质量的提高,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作者:刘毅;杨兰;王允;万德光;李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妇科得生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lltim-C18色谱柱(250 mm x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3:87);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0 mm.结果 芍药苷在0.015 5~0.155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6).平均回收率为99.11%,RSD=1.35%(n=6).结论 该法操作快速、准确,可作为妇科得生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陈新菊;利家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归纳中医关于痰淤理论的学说,探讨了痰淤与肝纤维化的密切关系,提出痰淤阻滞肝脉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
作者:魏国政;王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黔产吴茱萸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黔产吴茱萸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即昊茱萸碱(Ⅰ)、β-谷甾醇(Ⅱ)、槲皮素(Ⅲ)、正十八烷醇(Ⅳ)、正二十七烷醇(Ⅴ).结论 化合物Ⅳ,Ⅴ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作者:周伟;ZHOU Xin;周欣;龚小见;张建新;王道平;甘秀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升降散对内毒素发热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肠杆茵内毒素复制家兔毒素发热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白虎组、布络芬组,升降组,观察各组症状及体温变化,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变化.结果 升降组症状表现较轻,降温效果平稳;升降组、白虎组、布络芬组家兔的血清IL-8和TNF-α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 升降散对内毒素发热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继峰;艾军;谢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动物口服活血定眩丸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反应.方法 以大浓度、大体积的活血定眩丸灌服小鼠,测定1日大给药量.以高、中、低3个剂量的活血定眩丸灌服大鼠连续6周,观察大鼠的生长发育、血液学、血液生化学、脏器系数、组织病理学变化及停药后2周上述指标的变化.结果 小鼠2次/d灌服活血定眩丸的大给药>148.8g生药/kg体重,此剂量相当于临床成人每日口服剂量0.224 2 g生药/kg体重的663倍.长期毒性实验显示,大鼠摄食量、活动、体重、血液学、生化指标检查、脏器重量系数、病理学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明显差异.结论 活血定眩丸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实验均未见有明显毒性反应.
作者:宋敏;徐乐勤;蒋宜伟;景明;蔺兴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前列安通片治疗慢性非细茵性前列腺炎(CAP)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门诊69例CAP患者给予前列安通片治疗,均连续用药4周.治疗前后分别观察NIH-CPSI、前列腺肛门指诊(DIRE)、EPS.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制定的前列腺炎症状评分(CPSI)标准判定疗效.结果 观察4周,治愈35例(50.72%),显效13例(18.84%),有效17例(24.64%),总有效率达94.20%.前列安通治疗前后,CPSI疼痛评分、排尿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总分均有显著改善(95%可信区间分别为:2.79~3.85,2.77~3.56,1.09~2.18,6.56~12.77).结论 前列安通片治疗慢性非细茵性前列腺炎有效、安全.
作者:廖海球;杨罗艳;刘紫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夜宁胶囊24个月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和HPLC法.结果 按硬胶囊剂的要求,各检查项合格.结论 夜宁胶囊在按市售的包装及贮藏条件下,24个月质量较稳定,可以充分验证夜宁胶囊的质量标准具有可测性.
作者:丁青龙;李莹;周其;蔡春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利用SPSS教学改革医学统计实验教学,可以解决目前医学统计教学中存在的尖锐矛盾,有效地提高医学生的统计实践能力.在结合SPSS的医学统计实验教学中,应革新传统的实验指导、教学方法、实验报告等.开展SPSS实验教学的关键因素是组建SPSS统计实验室,加强实验室的制度管理和技术管理,充分做好教学前的相关准备工作.
作者:董明华;李舒梅;胡恭华;李思思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测定紫菀药材中有效成分总三萜的含量,从而控制药材质量.方法 以紫菀酮为对照品,以5%香草醛-冰乙酸溶液、高氯酸为显色系统,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50 nm波长处测定样品吸光度.结果 紫菀酮在11.1~133.2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回归方程为:Y=7.2×10-3X+0.021,r=0.999 9.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稳定,重现性好.
作者:黄珊珊;高英;李卫民;关红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淡豆豉正丁醇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及正常大鼠血糖升高模型,观察血糖、血压及糖耐量的变化.结果 淡豆豉正丁醇提取物(20 g生药/kg,40 g生药/kg)对链脲佐菌素所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糖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并降低血压;对葡萄糖引起的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并明显降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改善糖耐量.结论 淡豆豉正丁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降糖作用,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耐量,并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为临床防治糖尿病提供了必要的药理学依据.
作者:牛丽颖;常淑凤;刘姣;崔力剑;窦玉红;曹秀莲;王鑫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姜花块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姜花块根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其进行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对分离的化舍物进行结构鉴定.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 水蒸气蒸馏提取物得率为0.12%,分别鉴定出46个化学成分.结论 姜花块根挥发油成分主要为萜类及倍半萜衍生物.
作者:彭炳先;黄振中;陈莉莉;陈受惠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