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论苏轼的养生之道

江琼;吴娟

关键词:苏轼, 养生
摘要:苏轼在坎坷的贬谪生涯中,保持旷达乐观的积极心态.他始终坚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和科学合理的的饮食结构,静坐练功,锻炼身体,注重养生养性.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灯盏花素对D-半乳糖引起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对D-半乳糖引起小鼠衰老的改善作用.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120 mg/kg D-半乳糖48 d制备衰老模型,通过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胸腺、脾脏和睾丸的脏器指数的测定,评价灯盏花素对D-半乳糖引起小鼠衰老的作用.结果 D-半乳糖明显引起小鼠衰老症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半乳糖组小鼠(120 ms/ks,ip,47~48 d)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胸腺、脾脏和睾丸的脏器指数也明显异常改变.5,10和20mg/kg灯盏花素不同程度地改善D-半乳糖引起小鼠上述衰老症状.结论 灯盏花素对D-半乳糖引起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石艳华;缪红;苏丙凡;程建军;商亚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海带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正确性研究

    目的 探索正确测定海带多糖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苯酚-硫酸法,按照不同糖溶液配制标准液在485nm处测定多糖含量.结果 按照多糖中褐藻糖与半乳糖比例为标准测得多糖含量为60.42%,介于两种组成单糖测定结果之间.结论 按照多糖中单糖组成比例为标准测定多糖含量具有可比性,可用于海带多糖含量测定.

    作者:张忠山;张全斌;王晶;李智恩;徐祖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方法.方法 采用Ch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50 mm,5.0μm)为色谱柱,用乙腈(A)-0.5%冰醋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梯度程序为:0 min(A:10%,B:90%)→,16 min(A:25%,B:75%)→22 min(A:50%.B:50%);流速1.0 ml·min-1;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10℃,载气流速3.0 ml·min-1.结果 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回归方程分别为:IgA=1.341gm+4.360,r=0.999 5;IgA=1.6531gm+5.327,r=0.999 6.线性范围分别为5.0~45μg和0.4~3.6μg;平均回收率分剐为99.94%(RSD=1.43%,n=5)和100.85%(RSD=1.78%,n=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和重现性好,可有效缩短总分析时间.为较全面控制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简便可靠的方法.

    作者:库尔班江;苏文琴;张鹏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补肾清湿热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索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剂.方法 将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补肾清湿热法治疗,对照组用抗生素等一般疗法,疗程1个月左右.观察项目有症状、体征、B超检查等.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为81%.结论 补肾清湿热法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梁成;刘维维;康金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水提-壳聚糖澄清-大孔树脂纯化法制备葛根总黄酮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水提壳聚糖澄清法与传统水提醇沉法平行对比,正交实验考察解吸刺(乙醇)浓度、解吸温度、洗脱速度3个因素,以总黄酮提取量、葛根素提取量、得膏率为考察指标综合评价.结果 壳聚糖澄清工艺能有效保留葛根中葛根素及总黄酮等有效成分,节省乙醇用量,缩短生产周期.选取佳纯化条件:乙醇浓度为70%,洗脱温度35℃.洗脱速度为2BV/h.采用该工艺葛根总黄酮纯度达60%以上.结论 该法简单可取,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张彤;郑彩美;陶建生;丁越;沈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从处方看中医教育的存在问题及其对策

    处方系医师为患者治病用药的书面文件,它既是医师用药病及写给药房配取药物的凭证,也是药房调配药剂、指导患者月药及结算药品费用的依据.

    作者:邵家德;邵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目的 研究β-环糊精对冰片的包合作用,减少其在生产和贮存中的挥发.方法 应用正交设计法,以20%的乙醇为溶剂采用超声法考察β-环糊精包合冰片的包合率.结果 包合率可以达到98.00%.结论 该工艺适合冰片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

    作者:董艳辉;马春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精灵汤治疗男女血清和生殖道抗精子抗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精灵汤治疗男女血清和生殖道抗精子抗体的有效性.方法 治疗组181例采用中药精灵汤治疗,对照组30例予泼尼松口服,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精灵汤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和生殖道抗精子抗体IgM,IgG和IgA治疗前后的含量,并用统计学的方法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1个疗程治愈7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41.44%;两个疗程治愈165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98.34%;对照组治愈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40%;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和生殖道AsAb平均积分降低非常明显(P<0.01);对照组治疗后AsAb平均积分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后血清和生殖道AsAb平均积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和生殖道ABAb平均积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精灵汤两个疗程治疗血清和生殖道抗精子抗体(AsAb)疗效明显优于泼尼松.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甘文;杨海魁;潘锦贤;杨凯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三亚大茅村药用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对海南三亚市大茅村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分析表明,三亚大茅村有药用维管植物62科131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种,裸子植物1科1种,被子植物59科128种.药用植物按照药用部位分为根、叶、果、皮、花等13类,按照药用功能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等16类.文章分析了三亚大茅村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特点,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药用植物资源的几点建议.

    作者:党金玲;杨小波;吴庆书;叶凡;郭涛;黄运峰;罗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发热性不良反应防治

    目的 观察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防治葛根素治疗中的发热性不良反应.方法 14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72例)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组(72例),疗程为2周.结果 心电图检查显示葛根素和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4%,72.2%,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的血液黏性、血浆黏性和血小板聚集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进(P<0.05).发热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9%,低于资料报道的发生率.结论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其疗效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无统计学差异.间断性用药可以减少发热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作者:亢小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良姜的化学成分研究

    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包括挥二苯基庚烷类、挥发油类、黄酮类、糖苷类和苯丙素类等,另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作者:周改莲;辛宁;黄陆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翻白草中总黄酮优化工艺研究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翻白草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 比较AB-8,NKA,NKA-9,D-152,D-101,ADS-17等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翻白草总黄酮的静态解吸率.结果 D-101型树脂对翻白苹中总黄酮有好的吸附分离性能.D-101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翻白草黄酮的佳工艺条件为:柱体积为160ml,翻白草提取物上样量为 .62.5 mg/ml(以湿树脂体积计),先用pH 4的蒸馏水淋洗,再用30%的乙醇洗脱,洗脱剂用量为2.5~3倍湿树脂体积.结论 D-101型树脂是分离纯化翻白草黄酮的适宜大孔树脂,纯度超过60%,此工艺可行.

    作者:李胜华;伍贤进;刘惠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海带褐藻糖胶磺化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海带褐藻糖胶(FPS)磺化的工艺.方法 以氯磺酸-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为磺化试剂,采用正交设计法,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磺化剂用量对海带褐藻糖胶磺化反应的影响,找出制备高硫酸根含量海带褐藻糖胶的佳方法.结果 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海带褐藻糖胶的磺化有显著影响(0.01

    作者:王晶;张忠山;张全斌;胡如桂;綦慧敏;李智恩;徐祖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金樱子水-醇提取物保护IgA肾炎肾脏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索金樱子(RLM)水醇提取物对实验性IgA肾炎大鼠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IgA肾炎大鼠模型,将36只动物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RLM治疗组,采用放免法检测肾组织匀浆中TXB2和6K-PGF1α的含量及血清尿 素氮、血清肌酐含量.结果 TXB2与6K-PGF1α在3组中的比值分别为0.937,1.314,0.694,与模型组相比较,RLM治疗组TXB2表达含量下降,6K-PGF1α表达含量升高(P<0.05),血清尿素和肌酐清除率增加.结论 RLM可以通过调节TXB2与6K-PGF1α的平衡,增加血清尿素和肌酐清除率达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苏上贵;韦玉兰;黄艳明;朱有凯;黄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42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在使用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活血化淤、通络的中药方剂,并与31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患者对照.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3.87%(P<0.01);且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异常,与治疗前和单纯西医治疗组同期比较,P<0.01~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刘壮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罗汉果果实中抑菌活性组分的研究

    目的 确定并纯化罗汉果果实中的抑茵组分.方法 制备罗汉果干果的粗提物,并通过一种快速的颜色指示法检测其抗菌活性.罗汉果果实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S.mutans)有很强的抑制活性.为了进一步分离活性组分及成分,通过HPLC对其进行分离,并通过上述筛选方法对不同组分的抑茵活性进行快速筛选,对有活性的组分通过血琼脂法进行验证.结果 罗汉果果实提取物对变形链球菌(S.mutans)有很强的抑制活性;将其粗提物通过HPLC进行分离得到50个组分,罗汉果果实提取物的两个HPLC组分,#18-19和#34-35对于变形链球茵(S.mutans)有很强的抑制活性,而其它的组分没有或只有很弱的活性.罗汉果苷V无抑茵活性.结论 罗汉果果实提取物具有较强的抑茵活性;罗汉果果实的抑茵活性不是由罗汉果苷,而是由罗汉果中另外的活性组分或成分产生的.罗汉果果实具有进一步开发为抗茵药物和保健品的潜力.

    作者:周英;郭白苏;郑燕;黄赤夫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白英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 建立白英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选用薯蓣皂苷元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氯酸显色.在410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白英中总皂苷含量.结果 薯蓣皂苷元的质量浓度在8.91~29.7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5.9%(n:9),RSD为1.5%;不同来源的白英药材中总皂苷含量有较大差异.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白英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甄会贤;齐烨;陈扬;孙立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升降散治疗内毒素发热的实验研究

    目的 研究升降散对内毒素发热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肠杆茵内毒素复制家兔毒素发热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白虎组、布络芬组,升降组,观察各组症状及体温变化,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变化.结果 升降组症状表现较轻,降温效果平稳;升降组、白虎组、布络芬组家兔的血清IL-8和TNF-α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 升降散对内毒素发热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继峰;艾军;谢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紫丁香叶中总皂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优选紫丁香叶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提取方法下所得紫丁香叶药材中总皂苷的含量,选出紫丁香叶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而设定正交实验,来优选佳提取工艺.结果 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回流提取2次,1 h/次,加醇量为每次13倍量.结论 此工艺安全、成本低,得到的总皂苷含量高,可作为提取紫丁香叶生产工艺参考.

    作者:郝婷婷;严铭铭;郭婷婷;邵帅;张连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薰衣草的研究和应用

    目的 通过对薰衣草生态特性、分布、精油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药理活性及应用的系统阐述,为合理有效地应用薰衣草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参考文献,利用综述的方法时薰衣草生态、精油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药理活性及应用作了具体介绍.结果 薰衣草精油为复杂混合物,药理作用较多,应用广泛.结论 薰衣草资源丰富,多种药理活性.应用价值前景广阔,国内科研人员应加快对薰衣草及其精油的研究.

    作者:张群;扎灵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