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家刚;周程艳;郑作文
目的 观察左旋咪唑(LMS)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大鼠脊髓内单个细胞上CD4,CD28和CD152表达的影响,并探讨LMS诱发炎性脱髓鞘白质脑病发病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AE大鼠脊髓单个核细胞上CD4,CD28和CD152的表达水平.结果 LMS同时给药组和预处理的EAE组大鼠脊髓内单个核细胞上的CD4和CD28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非LMS处理的EAE模型组.结论 LMS能促进EAE大鼠脊髓内单个核细胞上CD4和CD28的表达,提示LMS上调CD4和CD28的表达与可能LMS诱发的炎性脱髓鞘白质脑病有关.
作者:李侃;李彬;何家富;龚权;张燕翔;张道明;ZHENG Xiao-juan;郑晓娟;丁建中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方法.方法 采用Ch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50 mm,5.0μm)为色谱柱,用乙腈(A)-0.5%冰醋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梯度程序为:0 min(A:10%,B:90%)→,16 min(A:25%,B:75%)→22 min(A:50%.B:50%);流速1.0 ml·min-1;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10℃,载气流速3.0 ml·min-1.结果 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回归方程分别为:IgA=1.341gm+4.360,r=0.999 5;IgA=1.6531gm+5.327,r=0.999 6.线性范围分别为5.0~45μg和0.4~3.6μg;平均回收率分剐为99.94%(RSD=1.43%,n=5)和100.85%(RSD=1.78%,n=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和重现性好,可有效缩短总分析时间.为较全面控制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简便可靠的方法.
作者:库尔班江;苏文琴;张鹏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紫苏属不同(变)种不同部位无机元素及维生素的组成及含量.方法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及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对无机元素进行测定;分别提取紫苏属植物中水溶性及脂溶性维生素,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结果 紫苏属不同(变)种不同部位所含无机元素及维生素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紫苏属不同(变)种中Ca,Fe,Mg等含量较高,但其As,Hg含量也应得到人们的重视;同时,在所测材料中检测到丰富的VC,VD2,VD3.从不同材料来看,野生紫苏无机元素及维生素含量丰富;从不同部位来看,中上部叶的营养价值相对较高.
作者:张旭;吴卫;郑有良;陈黎;杨国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大孔吸附树脂分离纯化翻白草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方法 比较AB-8,NKA,NKA-9,D-152,D-101,ADS-17等6种大孔吸附树脂对翻白草总黄酮的静态解吸率.结果 D-101型树脂对翻白苹中总黄酮有好的吸附分离性能.D-101型大孔树脂分离纯化翻白草黄酮的佳工艺条件为:柱体积为160ml,翻白草提取物上样量为 .62.5 mg/ml(以湿树脂体积计),先用pH 4的蒸馏水淋洗,再用30%的乙醇洗脱,洗脱剂用量为2.5~3倍湿树脂体积.结论 D-101型树脂是分离纯化翻白草黄酮的适宜大孔树脂,纯度超过60%,此工艺可行.
作者:李胜华;伍贤进;刘惠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指导对高血压病不良因素与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 对50例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详细的入院评估.提出具体的护理指导措施,对其整个治疗过程进行定时、定点有效观察,并对其进行整体分析.结果 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用药知识、服药的依从性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中医护理干预,血压控制效果良好.结论 中医护理指导措施的有效实施,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疗效有着积极而显著的改进作用.
作者:常艳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优化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水提壳聚糖澄清法与传统水提醇沉法平行对比,正交实验考察解吸刺(乙醇)浓度、解吸温度、洗脱速度3个因素,以总黄酮提取量、葛根素提取量、得膏率为考察指标综合评价.结果 壳聚糖澄清工艺能有效保留葛根中葛根素及总黄酮等有效成分,节省乙醇用量,缩短生产周期.选取佳纯化条件:乙醇浓度为70%,洗脱温度35℃.洗脱速度为2BV/h.采用该工艺葛根总黄酮纯度达60%以上.结论 该法简单可取,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张彤;郑彩美;陶建生;丁越;沈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龟鹿益髓胶囊对实验性脑脊髓炎的发病情况、脾T淋巴细胞增殖、血中IL-2,IL-4,IL-6,TNF-α的影响.方法 该实验采用豚鼠脊髓匀浆和完全福氏佐剂制成的抗原-佐荆乳化液诱导大鼠EAE动物模型,应用龟鹿益髓胶囊作为治疗药物.以泼尼松作为对照药物,观察脑脊髓炎大鼠发病情况,T淋巴细胞增殖及血清中IL-2,IL-4,IL-6,,TNF-α的水平.结果 龟鹿益髓胶囊能明显抑制EAE发病,减轻其病情,同时对MBP诱导的脾T淋巴细胞增殖,血清IL-2,IL-6,TNF-α活性有明显抑制作用,对conA诱导脾淋巴增殖,IL-4具有增强作用.结论 龟鹿益髓胶囊对CorA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有增强作用,而对MBP诱导的T淋巴细胞增殖具有抑制作用.而泼尼松片对两者诱导T淋巴细胞增殖均有抑制作用.大剂量龟鹿益髓胶囊能抑制IL-2,IL-6,增强IL-4的活性,调节免疫功能,从而抑制EAE发病,提示中药龟鹿益髓胶囊通过调节体内紊乱的免疫功能起到治疗作用.
作者:张志慧;陈金亮;王殿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药用植物扁担杆乙醇提取物的抑茵活性,寻找抗茵活性成分.方法 制备扁担杆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采用液体两倍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茵、β-溶血性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进行体外抑茵实验.结果 扁担杆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上述6种细茵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β-溶血性链球菌的抑制作用强,正丁醇萃取物对上述6种茵的抑制活性好.结论 扁担杆乙醇提取物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作者:刘建群;吴继梅;何志恒;寇晓莉;洪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归纳中医关于痰淤理论的学说,探讨了痰淤与肝纤维化的密切关系,提出痰淤阻滞肝脉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
作者:魏国政;王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和解通降法源于仲景之<伤寒论>,其立法之意在于和解阳、攻下实邪,代表方剂为大柴胡汤.笔者悟其意、效其法,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华儒;李良明;朱奎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将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大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等)经胃管灌入.结果 治疗组腹胀明显减轻,恢复明显提前,治愈率提高,并发症及转手术率减少,死亡率降低.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常规西医治疗效果好.
作者:彭少华;陈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白英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选用薯蓣皂苷元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氯酸显色.在410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白英中总皂苷含量.结果 薯蓣皂苷元的质量浓度在8.91~29.7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5.9%(n:9),RSD为1.5%;不同来源的白英药材中总皂苷含量有较大差异.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白英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甄会贤;齐烨;陈扬;孙立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索金樱子(RLM)水醇提取物对实验性IgA肾炎大鼠肾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建立IgA肾炎大鼠模型,将36只动物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RLM治疗组,采用放免法检测肾组织匀浆中TXB2和6K-PGF1α的含量及血清尿 素氮、血清肌酐含量.结果 TXB2与6K-PGF1α在3组中的比值分别为0.937,1.314,0.694,与模型组相比较,RLM治疗组TXB2表达含量下降,6K-PGF1α表达含量升高(P<0.05),血清尿素和肌酐清除率增加.结论 RLM可以通过调节TXB2与6K-PGF1α的平衡,增加血清尿素和肌酐清除率达到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作者:苏上贵;韦玉兰;黄艳明;朱有凯;黄毓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淡豆豉正丁醇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血糖及糖耐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及正常大鼠血糖升高模型,观察血糖、血压及糖耐量的变化.结果 淡豆豉正丁醇提取物(20 g生药/kg,40 g生药/kg)对链脲佐菌素所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糖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并降低血压;对葡萄糖引起的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的血糖升高有明显的降低作用,并明显降低血糖曲线下面积(AUC),改善糖耐量.结论 淡豆豉正丁醇提取物有明显的降糖作用,改善糖尿病大鼠糖耐量,并有一定的降压作用,为临床防治糖尿病提供了必要的药理学依据.
作者:牛丽颖;常淑凤;刘姣;崔力剑;窦玉红;曹秀莲;王鑫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祛疱止痛酊外用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带状疱疹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6例.给祛疱止痛酊予皮损处外喷与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联合用药;对照组20例,给予3%阿昔洛韦软膏外用与静脉滴注阿昔洛韦联合用药,观察比较两组疗效.结果 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天,显效率69.2%,总有效率92.3%;第7天,痊愈率69.2%,总有效率96.1%.对照组在治疗后第4天,显效率30.0%,总有效率60.0%;第7天,痊愈率40.0%,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祛疱止痛酊外用联合阿昔洛韦静脉滴注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
作者:曹寒秀;吴正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当归六黄汤分煎与合煎样品中阿魏酸的含量进行比较,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DIKMA ODS-C18柱(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0.085%磷酸一乙腈,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26 nm.结果 当归六黄汤分煎样品中阿魏酸含量明显高于合煎样品.结论 能为当归六黄汤分煎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钟正灵;梁光义;张丽艳;靳凤云;曹佩雪;杨玉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从DNA水平对收集的4个产地的刺五加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更好地开发利用刺五加资源奠定基础.方法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遗传多样性,UPGMA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0个随机引物扩增得到72条片段,多态性位点比率为88.89%.不同产地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469 3~0.785 1之间,均值为0.629 3,同一产地不同居群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563 0~0.954 2之间,均值为0.764 4.不同产地刺五加之间的遗传多样性高于同一产地不同居群的个体,其中产地穆棱的刺五加与产地和龙、本溪、尚志之间的相似性较低,单成一支.产地之间的相似性与地理距离呈不完全相关性.结论 刺五加种群内部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利用RAPD技术分析刺五加的遗传多样性是可行的.
作者:邢朝斌;劳凤云;吴鹏;李玉彦;沈海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介绍吴金玉教授治疗狼疮肾炎应用生地黄和知母、白花蛇舌草和青蒿、田七和丹参、黄芪和当归、冬虫夏草和大黄等时药的经验,并结合中医文献论述及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成果进行分析.
作者:肖敬;康海燕;王艳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砒霜纳米乳治疗小鼠Lewis肺癌的效果及对免疫系统的毒性.方法 采用MTY法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A549细胞的增殖和凋亡;采用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肿瘤模型观察砒霜的抗肿瘤作用,通过小鼠碳粒廓清和迟发性变态反应考察砒霜对免疫系统的毒性.结果 砒霜纳米乳可诱导A549细胞的凋亡,流式结果出现DNA亚二倍体凋亡峰;砒霜纳米乳与其水溶液连续灌胃给药8 d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肿瘤的抑瘤率分别为42.0%和33.2%,砒霜水溶液对小鼠碳粒廓清能力及迟发性变态反应均有降低作用,但其纳米乳对两者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砒霜纳米乳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肿瘤的效果优于其等剂量水溶液,且能降低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损害.
作者:许严伟;杜钢军;林海红;宋紫辉;张硕;王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从夏枯草提取液中分离纯化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工艺.方法 夏枯草乙醇提取液经溶剂萃取和酸碱沉淀后,再用大孔吸附树脂进一步富集纯化两种五环三萜酸.结果 X-5型大孔树脂富集纯化齐墩果酸和熊果酸的优条件为:采用两者总浓度为1.324 g/L的夏枯草样品液上柱,调节pH=7左右,室温下以流速1.0 BV/h吸附饱和;解吸时先用水淋洗,再用30%,50%,70%,90%(V/V,)(pH=11)乙醇解吸,流速1.0 BV/h,收集90%乙醇洗脱液,所得产品中两者总含量达到87.30%,收率为81.30%.结论 该工艺简单可行,产品中目标组分纯度和收率较高,易实现工业化.夭毽词:大孔树脂;夏枯草; 齐墩果酸; 熊果酸; 分离纯化
作者:杜晖;王春雨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