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吴卫;郑有良;陈黎;杨国丽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指由各种致病因素所致肝内纤维组织异常增生,表现为肝内弥散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病理变化,其细胞病理学基础为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并产生胶原.现代研究肝纤维化是慢性肝脏疾病共同的病理过程,也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因此,有效逆转肝纤维化,截断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过程,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作者:胡军勇;陈金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薰衣草生态特性、分布、精油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药理活性及应用的系统阐述,为合理有效地应用薰衣草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参考文献,利用综述的方法时薰衣草生态、精油的化学成分、理化性质、药理活性及应用作了具体介绍.结果 薰衣草精油为复杂混合物,药理作用较多,应用广泛.结论 薰衣草资源丰富,多种药理活性.应用价值前景广阔,国内科研人员应加快对薰衣草及其精油的研究.
作者:张群;扎灵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植物来源的天然产物药物在癌症、艾滋病和疟疾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进行广泛的活性筛选,以及从可食用植物中提取起保健作用的活性成分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植物来源的新药开发研究在材料的选择、高通量活性筛选以及活性成分的分离制备等方面正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
作者:赵树进;陈念;韩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方法.方法 采用Ch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50 mm,5.0μm)为色谱柱,用乙腈(A)-0.5%冰醋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梯度程序为:0 min(A:10%,B:90%)→,16 min(A:25%,B:75%)→22 min(A:50%.B:50%);流速1.0 ml·min-1;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10℃,载气流速3.0 ml·min-1.结果 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回归方程分别为:IgA=1.341gm+4.360,r=0.999 5;IgA=1.6531gm+5.327,r=0.999 6.线性范围分别为5.0~45μg和0.4~3.6μg;平均回收率分剐为99.94%(RSD=1.43%,n=5)和100.85%(RSD=1.78%,n=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和重现性好,可有效缩短总分析时间.为较全面控制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简便可靠的方法.
作者:库尔班江;苏文琴;张鹏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防治葛根素治疗中的发热性不良反应.方法 14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72例)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组(72例),疗程为2周.结果 心电图检查显示葛根素和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4%,72.2%,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的血液黏性、血浆黏性和血小板聚集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进(P<0.05).发热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9%,低于资料报道的发生率.结论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其疗效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无统计学差异.间断性用药可以减少发热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作者:亢小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根据患者体质情况、临床证型以及痛风的病因因人、因地、因时、因病(证)制宜进行调养,可加速病情的康复,减少复发.
作者:邓棋卫;涂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川芎嗪是中药川芎中的主要活性生物碱,临床上广泛用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疗效.该文从川芎嗪的分析方法、药理作用、临床疗效、药动学研究、制剂研究及结构修饰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作者:晏亦林;周莉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评价砒霜纳米乳治疗小鼠Lewis肺癌的效果及对免疫系统的毒性.方法 采用MTY法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A549细胞的增殖和凋亡;采用小鼠Lewis肺癌皮下移植肿瘤模型观察砒霜的抗肿瘤作用,通过小鼠碳粒廓清和迟发性变态反应考察砒霜对免疫系统的毒性.结果 砒霜纳米乳可诱导A549细胞的凋亡,流式结果出现DNA亚二倍体凋亡峰;砒霜纳米乳与其水溶液连续灌胃给药8 d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肿瘤的抑瘤率分别为42.0%和33.2%,砒霜水溶液对小鼠碳粒廓清能力及迟发性变态反应均有降低作用,但其纳米乳对两者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砒霜纳米乳对小鼠Lew-is肺癌皮下肿瘤的效果优于其等剂量水溶液,且能降低对机体免疫系统的损害.
作者:许严伟;杜钢军;林海红;宋紫辉;张硕;王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论述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PC)以及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PC等相关内容,认为借鉴西药的PC方法监督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是现代临床药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是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新途径,从炮制、辨证、配伍、煎煮、对症等几方面总结了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PC的结合点.
作者:韩华;张丹丹;刘佩莉;李秋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观察云芝多糖(CVP)对CCl4肝损伤抗氧化酶、自由基及NO含量的变化,探讨CVP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4月龄昆明种小鼠50只,分正常对照组、病理造模组、CVP保护组分高、中、低3组,常规饲料,自由饮水.CVP组每天按50,100,200 ms/ks体重的云芝多糖灌胃1次,饲养8 d,末次灌胃2 h,正常对照组腹腔注射调和油溶液,其余各组腹腔注射0.15%CCl4调和油溶液(10 ml/kg体重),12 h后禁食不禁水,18 h后处死小鼠,取出肝脏称重计算肝体指数;制备10%的肝匀浆,测定SOD,GSH-Px,NOS的活性和MDA,GSH,NO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CVP可降低肝体指数(P<0.05)和MDA的含量(P<0.001),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和GSH含量(P<0.01),降低NOS活性和NO的含量(P<0.01).结论 CVP可减轻肝损伤所致炎性反应,提高抗氧化酶的活性和GSH的含量,加速自由基的清除,降低NO的量,对实验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作者:孙设宗;卢娟;官守涛;赵杰;张红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微量物质分析技术和计算机软件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群体药动学/药效学研究在临床药理学中广泛而成功的应用.结合文献.该文系统阐述了群体药动学/药效学研究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研究策略,认为群体药动学/药效学研究必将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而成为中药药动学研究的新领域.
作者:姚丽梅;朱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黄芪皂苷和黄芪多糖对体外培养的肾脏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分离和培养大鼠肾脏系膜细胞,用MTT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皂苷和多糖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抑制率.结果 黄芪多糖在低浓度时表现出一定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在高浓度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芪皂苷在所考察的范围内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黄芪皂苷和黄芪多糖在一定浓度时对肾脏系膜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其在治疗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房信胜;穆象山;周红英;王建华;谭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综述了微乳液的形成机理、结构、微乳液膜传质机理,研究现状和其在医药生物上的应用,井对微扎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作者:刘力恒;王立升;王天文;黄中强;周健;曾楚杰;朱立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红花注射液(CTL)对休克家兔肠系膜微血管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探讨红花活血化瘀的作用机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股动脉放血法复制家兔休克动物模型,把21只健康雄性大耳白家兔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对照组(NS)和CTL治疗组,利用显微录像技术观察休克发生后肠系膜微血管内血流速度、血流量和血管口径的改变并定量测定红花对其造成的影响.结果 休克发生后肠系膜微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减慢、血液灌流量减少,CTL可使肠系膜微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加快、血液灌流量增多,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微血管口径改变不明显.结论 CTL可以增快休克时肠系膜微血管中的血流速度、增加血液灌流量,具有抗体克的作用,但其作用的发挥不是通过改变血管口径得以实现的.
作者:狄柯坪;周雪峰;常立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自拟经验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38例慢性乙肝(中重度)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对照组68例.同时给予静脉滴注5%葡萄糖250 ml+清开灵注射液40 ml及5%葡萄糖250 ml+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l,治疗组加服复肝汤(丹参、枳壳、白芍、川芎、鳖甲等).分别观察治疗前与治疗后症状、体征改善情况及肝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症状复常率、肝功能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显著高于对照组55.88%(P<0.05).结论 复肝汤是治疗中重度慢性乙型肝炎的有效方剂.
作者:朱朝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人工种植的云南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含量进行调查研究.方法 采用甲醇和二氯甲烷超声提取样品,HPLC梯度洗脱.结果 紫杉醇的理论塔板数为5628,分离度为1.42,拖尾因子为1.01.回归方程为y=4×107X+39 942,r=0.999 7.在0.004 2~0.020 1/ml之间的线性关系良好.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的RSD均小于2.0%,重复性实验的RSD为0.3%(n=5),低检测限为1.0μg/ml,加样回收率为85.19%,84.95%,82.37%,RSD(n=5)分别为3.7%,4.87%,3.6%.人工种植的云南红豆杉中紫杉醇的平均含量达140mg/kg.结论 该方法缩减了红豆杉药材的前处理步骤,节约了实验时间,适用于红豆杉枝叶中紫杉醇含量测定;同时也证明中国恩茅地区人工种植的红豆杉具备提取紫杉醇的价值,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作者:周秀玲;彭全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初步探讨何首乌提取物聚酰胺柱层析流分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何首乌提取物聚酰胺柱层析流分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HE染色法观察其流分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经聚酰胺柱层析洗脱的何首乌流分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D流分随着浓度的增加,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的数量及分裂相增多,B和C流分对细胞的增殖影响不大,而A流分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抑制生长作用,细胞的数量减少,核固缩.结论 何首乌提取物聚酰胺柱层析流分中含有促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活性物质.
作者:赵芳;侯华新;黄颖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心身医学(Psychosomatic medicine)又称心理生理医学(Psy-chophysiological medicine)[1],是医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与躯体相关的医学问题.
作者:孔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指出多媒体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王娟;肖蕊;周浓;房立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抗抑郁中草药的有效化学成分研究进行综述.方法 对抗抑郁中草药的化学成分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结果 具有抗抑郁活性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低聚糖类、二蒽酮类、生物碱类、间苯三酚类、萜类、皂苷和香豆素类等.结论 确立以疗效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应用先进科学手段与标准,加强中草药抗抑郁活性成分研究,从中草药中筛选抗抑郁有效成分,开发治疗抑郁症的新药.
作者:王连芝;刘树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