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华;张丹丹;刘佩莉;李秋红
目的 针对温胃颗粒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开展研究.方法 采用渗漉提取法,将处方药材制成颗粒制剂,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补骨脂素含量.结果 颗粒剂符合制剂要求,其补骨脂含量不低于36.5μg/g.结论 该颗粒剂制备方法合理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王燕玲;李伟星;李映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低氧血症的疗效.方法 60例入院治疗的AECOPD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以常规治疗,Ⅰ组加用灯盏花素,观察血白细胞数(WBC)、中性粒细胞率(N)、血沉(ERS)、C-反应蛋白(CRP)、1秒率(FEV1%)、1秒量与用力呼气容积的比值(FEV1/FVC)、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凝血酶原时间(PT)、住院时间(HT)等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P<0.05),Ⅰ组较Ⅱ组之血WBC,N,EILS,CRP,FEV1%,FEV1/FVC,PaO2,(PaO2,PT,HT等均改善明显(P<0.05).结论 加用灯盏花素可能增加对AECOPD合并低氧血症的患者抗炎作用,改善其通气功能.减轻其血液高凝状态.
作者:陈菊屏;熊瑛;李国平;周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维吾尔药牛舌草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确定各因素的影响大小,确定维吾尔药牛舌草中总黄酮的佳提取条件,通过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乙醇浓度对维吾尔药牛舌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影响作用大,牛舌草中总黄酮的佳提取工艺为:乙醇75%;料液比1:6;温度90℃;提取2次,1.5 b/次.结论 该研究可为牛舌草总黄酮工业化提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木合塔尔·奴尔买买提;杨武亮;吐尔洪·艾买尔;温倩·纳斯尔;余宝金;买买提·奴尔艾合买提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升降散对内毒素发热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肠杆茵内毒素复制家兔毒素发热模型,设立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白虎组、布络芬组,升降组,观察各组症状及体温变化,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变化.结果 升降组症状表现较轻,降温效果平稳;升降组、白虎组、布络芬组家兔的血清IL-8和TNF-α含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 升降散对内毒素发热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继峰;艾军;谢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白英中总皂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选用薯蓣皂苷元为对照品,采用分光光度法,高氯酸显色.在410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白英中总皂苷含量.结果 薯蓣皂苷元的质量浓度在8.91~29.70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值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2),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5.9%(n:9),RSD为1.5%;不同来源的白英药材中总皂苷含量有较大差异.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白英药材的质量控制.
作者:甄会贤;齐烨;陈扬;孙立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论述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药学监护(Pharmaceutical Care,PC)以及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PC等相关内容,认为借鉴西药的PC方法监督中药的临床合理用药是现代临床药学发展的一个新方向,是促进中药临床合理用药的新途径,从炮制、辨证、配伍、煎煮、对症等几方面总结了中药临床合理用药与PC的结合点.
作者:韩华;张丹丹;刘佩莉;李秋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丹红注射液与10%氯化钾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梯度洗脱测定配伍液中6 h内丹参素、原儿荼醛、丹酚酸B的含量.并在25℃时24 h测定配伍液的pH值.结果 丹红注射液与10%氯化钾配伍后24 h内pH值无显著变化,丹红注射液中有效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的含量6 h内基本稳定.结论 配伍液中丹参素、原儿荼醛、丹酚酸B的质量和pH值基本稳定.
作者:杜秀芳;刘伟娜;吴海燕;张梅兰;刘敏;李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查清重庆金银花类中药资源状况.方法 产地和市场调查、标本查阅与分类鉴定研究.结果 明确了重庆金银花类中药共10种3变种的分布及药用情况.结论 有助于重庆金银花类中药资源的利用和深入研究.
作者:苟占平;万德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处方系医师为患者治病用药的书面文件,它既是医师用药病及写给药房配取药物的凭证,也是药房调配药剂、指导患者月药及结算药品费用的依据.
作者:邵家德;邵乾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太白洋参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太白洋参的水、无水乙醇、氯仿和石油醚(60~90℃)4种溶剂的浸泡液的紫外吸收图谱,采用紫外谱线组的吸收峰数及峰位置对其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鉴别.结果 不同采收季节太白洋参的紫外谱线组的大吸收峰数目及峰住值基本相同.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可为太白洋参的鉴别提供参考.
作者:李智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黄芪皂苷和黄芪多糖对体外培养的肾脏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分离和培养大鼠肾脏系膜细胞,用MTT法研究不同浓度的皂苷和多糖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抑制率.结果 黄芪多糖在低浓度时表现出一定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在高浓度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黄芪皂苷在所考察的范围内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 黄芪皂苷和黄芪多糖在一定浓度时对肾脏系膜细胞增殖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为其在治疗肾小球肾炎中的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房信胜;穆象山;周红英;王建华;谭晓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植物来源的天然产物药物在癌症、艾滋病和疟疾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热带雨林中的植物进行广泛的活性筛选,以及从可食用植物中提取起保健作用的活性成分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目前,植物来源的新药开发研究在材料的选择、高通量活性筛选以及活性成分的分离制备等方面正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
作者:赵树进;陈念;韩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黄帝内经>中以营卫循行论人体之寤、寐,在此理论指导下,针对非器质性失眠患者采用独特的分时治疗方案,在半夏秫米汤的基础上.加入桂枝汤以调和营卫,在日间(尤以早上)以益卫补气为主,桂枝汤方中桂枝和白芍比例为2:1,以推动卫气的运行,加强能量代谢;晚间进服滋阴养营药,以桂枝汤中桂枝和白芍比例为1:2,在夜间以延长卫气在阴分运行而改善睡眠.
作者:马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夜宁胶囊24个月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和HPLC法.结果 按硬胶囊剂的要求,各检查项合格.结论 夜宁胶囊在按市售的包装及贮藏条件下,24个月质量较稳定,可以充分验证夜宁胶囊的质量标准具有可测性.
作者:丁青龙;李莹;周其;蔡春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通过朝医体质理论观察辨体质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分为四象人,该研究仅取48例太阴人治疗组,与32例尿毒清颗粒对照组相比较.太阴人组投太阴调味汤煎剂,对照组口服尿毒清颗粒,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Ccr)、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8.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7.8%,两组血液生化、理化检查疗效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太阴调味汤治疗CRF比尿毒清颗粒疗效更佳,从而辨体质治疗能有效延缓CRF的进展.为临床治疗CRF开辟新途径.
作者:林长青;柳振宇;高彦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丹莪妇康煎膏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疗效.方法 应用中药制荆丹莪妇康煎膏治疗2003-2005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53例,与丹那唑治疗50例作对照,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判定疗效.结果 采用丹莪妇康煎膏治疗53例,总有效率89%,治愈加显效率58.5%.采用丹那唑50例,总有效率94%,治愈加显效率6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前者治疗中不影响月经,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后者有不良反应,造成闭经.结论 丹莪妇康煎膏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一种既安全又有效的纯中药制剂,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张春娥;李菊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疏肝健脾活血法对肝郁大鼠子宫、卵巢、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夹尾法建立肝郁动物模型,采用光镜观察组织学改变,测定子宫重量,观察雌二醇(E2),孕酮(P)的变化.结果 疏肝健脾活血法能增加肝郁大鼠子宫重量,提高大鼠体内E2,P的含量,并能改善子宫、卵巢的病理改变.结论 疏肝健脾活血法对肝郁大鼠提高性激素水平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增加子宫重量.
作者:于水澜;郑杨;杨丽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阴洁肤净洗液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观察该制剂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水提醇沉法制备,从制剂的性状、pH值、鉴别、含量、微生物限度和稳定性考察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并以该制剂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建立了阴洁肤净洗液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标准,治疗了236例妇科疾病,总有效率96.8%.结论 阴洁肤净洗液制备工艺合理,制剂性能稳定,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林素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知母中总皂苷、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方法 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总皂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菝葜皂苷元的含量,色谱柱Waters Nova-Pak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室温,漂移管温度45℃;载气流速30 psi.结果 河北、安徽、广东知母中总皂苷的含量为6.04%~7.91%,回收率为99.28%,RSD为2.83%(n=6);菝葜皂苷元的线性范围为1.65~6.6 μg(r:0.999 7),河北、安徽、广东知母中的菝葜皂苷元含量为0.72%~0.97%,回收率为106.34%,RSD为2.43%(,n=6).结论 各产地知母中菝葜皂苷元含量间变异较大,以河北知母中总皂苷及菝葜皂苷元的含量高.
作者:郭秋平;吴湖坤;关红晖;李卫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42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在使用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活血化淤、通络的中药方剂,并与31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患者对照.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3.87%(P<0.01);且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异常,与治疗前和单纯西医治疗组同期比较,P<0.01~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刘壮志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