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丽梅;朱伟
目的 针对温胃颗粒的制备及其质量控制开展研究.方法 采用渗漉提取法,将处方药材制成颗粒制剂,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补骨脂素含量.结果 颗粒剂符合制剂要求,其补骨脂含量不低于36.5μg/g.结论 该颗粒剂制备方法合理可行,质量稳定可控.
作者:王燕玲;李伟星;李映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初步探讨何首乌提取物聚酰胺柱层析流分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何首乌提取物聚酰胺柱层析流分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HE染色法观察其流分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经聚酰胺柱层析洗脱的何首乌流分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具有不同的作用,其中D流分随着浓度的增加,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具有促进作用,显微镜下观察到细胞的数量及分裂相增多,B和C流分对细胞的增殖影响不大,而A流分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抑制生长作用,细胞的数量减少,核固缩.结论 何首乌提取物聚酰胺柱层析流分中含有促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生长的活性物质.
作者:赵芳;侯华新;黄颖瑜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对当归六黄汤分煎与合煎样品中阿魏酸的含量进行比较,从而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法,DIKMA ODS-C18柱(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为0.085%磷酸一乙腈,流速1.0 ml·min-1,柱温35℃,检测波长326 nm.结果 当归六黄汤分煎样品中阿魏酸含量明显高于合煎样品.结论 能为当归六黄汤分煎颗粒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作者:钟正灵;梁光义;张丽艳;靳凤云;曹佩雪;杨玉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豆叶霸王的化学成分,为完善和提高该常用中药的质量标准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制备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经光谱分析和理化常数进行鉴定.结果 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了7种化学成分,其中6种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结论 该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化学分类学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叶林;李国强;冯育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究细茵性前列腺炎病理模型下,盐酸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 Hydroehloride)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36只大鼠造成细茵性前列腺炎病理模型后,单剂量一次灌胃内服盐酸左氧氟沙星[80 ms/(kg·bw)];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血药浓度低检测限0.001μg/ml,并以DAS 2.0药动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药物体内过程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权重=1/CC),主要动力学参数及拟合方程如下:T1/2Ka为(45.294±2.07)min,T1/2a为(63.963±15.258)min,T1/2β为(280.535±214.601)min,TMmax为(50±17.321)min,Cmax为(14.905±3.143)ms/L,AUC(0-1440)为(2 561.219±430.592)(mg·min·L-1).Ka为(0.015±0.001)min-1,MRT(0→1440)为(196.865±50.656)min,拟合方程为:C=66.697·e-0.011t+6.031·e-0.004t72.728·-0.015t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在细菌性前列腺炎模型大鼠体内吸收迅速,血药浓度较高,分布广泛,消除较为缓慢.
作者:马小林;李英伦;崔恒敏;赵玲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治疗烧、烫、灼伤的理论依据及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按照中医传统理论分析方解,探讨十四味连黄软膏治疗烧、烫、灼伤的理论依据.选择 1998-07~2003-12全部为Ⅱ度烧、烫、灼伤的住院病人采用洗必泰溶液清洁后,将十四味连黄烧伤软件涂敷在单层纱布上敷于创面,外加干纱布包扎换药,即包扎疗法共176例;单层药物纱布敷于创面,不加干纱布换药,即半暴露疗法共140例.配合全身应用抗生素治疗者201例.单纯创面用十四 味连黄烧伤膏115例.结果 完全愈合246例,基本愈合64例,未愈合6例.病程:用包扎疗法的为12.8 d,半暴露疗法的为14.99 d.结论 十四味连黄烧伤软膏治疗烧、烫、灼伤疗效明显并且安全无副作用.
作者:刘会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比较鲜、干鱼腥草的药理活性.方法 通过体外抑菌法实验,考察鲜、干鱼腥草的抑茵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炎症实验,观察鲜、干鱼腥草的抗炎作用;采用浓氨水诱导法引起的咳嗽实验,观察鲜、干鱼腥草的止咳作用.结果 鱼腥草鲜、干药材的水提取物的大小剂量组和醇提物的大剂量组均有较好的抑茵、抗炎和止咳的作用.其中鲜品水提物大剂量组药效作用优.结论 鱼腥草鲜品抑茵、抗炎和止咳药理活性优于干品,水提物药理活性优于醇提物.
作者:孟江;宗晓萍;董小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研制肤洁净抗抑茵洗荆,建立其质量标准,探讨其药理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性状鉴别、理化鉴别及稳定性实验,建立肤洁净抗抑茵洗剂的质量标准;采用冰醋酸所致小鼠扭体反应、小鼠热板法致痛反应及大鼠角又菜胶足肿胀等实验对该洗荆的抗炎、镇痛及抑茵作用进行研究,并进行毒理学及致敏实验;同时以该洗剂作临床疗效观察.结果 该洗剂性状易于观察;生物碱鉴别反应为阳性;产品在37℃存放90 d后,以1:9浓度的洗剂作用2 min对白色念珠菌杀菌作用>90.00%;该洗剂对小鼠化学性疼痛和热板法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大鼠角叉菜胶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茵具灭杀作用;临床观察100例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非特异性阴道炎患者,总有效率达94%.结论 肤洁净抗抑茵洗剂制备简单,药理作用明显,疗效满意,质量可控.
作者:黄锦威;刘锡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包括挥二苯基庚烷类、挥发油类、黄酮类、糖苷类和苯丙素类等,另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作者:周改莲;辛宁;黄陆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和解通降法源于仲景之<伤寒论>,其立法之意在于和解阳、攻下实邪,代表方剂为大柴胡汤.笔者悟其意、效其法,斥治疗粘连性肠梗阻5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谭华儒;李良明;朱奎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综述了微乳液的形成机理、结构、微乳液膜传质机理,研究现状和其在医药生物上的应用,井对微扎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作者:刘力恒;王立升;王天文;黄中强;周健;曾楚杰;朱立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项目教学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技能的有效模式已在职业教育中逐渐受到推崇,但如何实施项目教学?如何编制项目任务书?
作者:曹月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玉液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因子瘦素(Lepti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用高脂饲料复制胰岛素抵抗大鼠动物模型,采用放射性免疫法,观察玉液汤对脂肪细胞因子Leptin,TNF-α的影响.结果 玉液汤可明显改善Leptin,TNF-α的表达.结论 玉液汤通过改善Leptin,TNF-α的表达,从脂肪细胞因子的角度改善了胰岛素抵抗.
作者:付雪艳;董琳;张义伟;于福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通过对种子处理提高桔梗种子发芽率.方法 对桔梗种子进行层积处理和干湿间隙浸种处理,以处理后桔梗种子发芽特性的变化评价处理效果.结果 与结论层积处理48 h,干湿间隙浸种12 h和24 h,能显著改善桔梗种子发芽特性,处理后其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3.08%,16.33%和20.40%,发芽势分别比对照提高18.75%,41.90%和35.82%.
作者:刘自刚;张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黄帝内经>中以营卫循行论人体之寤、寐,在此理论指导下,针对非器质性失眠患者采用独特的分时治疗方案,在半夏秫米汤的基础上.加入桂枝汤以调和营卫,在日间(尤以早上)以益卫补气为主,桂枝汤方中桂枝和白芍比例为2:1,以推动卫气的运行,加强能量代谢;晚间进服滋阴养营药,以桂枝汤中桂枝和白芍比例为1:2,在夜间以延长卫气在阴分运行而改善睡眠.
作者:马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连贞滴丸中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HPLC色谱条件:C18色谱柱(4.6 mm×200 mm,5 μm);柱温20℃;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45 nm;流动相为乙腈:0.2%磷酸水(25:75).结果 盐酸小檗碱的标准曲线为:Y=42 148 043.092 45X-243 222.939 726,r=0.999 1(n=6),峰面积与浓度在0.009 88~0.098 8 ms/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68%,RSD为1.18%.结论 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用于控制连贞滴丸的质量.
作者:李春花;刘素霞;宋建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方法 对42例卵巢功能早衰(POF)病人进行临床治疗并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34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31例月经基本正常,3例恢复正常月经并排卵妊娠,3例不满意.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红灵;韩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结合中医文献,以中医理论、现代医学有关知识为指导,探析糖耐量减低的中医病因病机,进一步提出健脾化痰活血法是干预糖耐量减低有效方法.
作者:李进龙;王娟;白建乐;李淑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对海南三亚市大茅村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分析表明,三亚大茅村有药用维管植物62科131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种,裸子植物1科1种,被子植物59科128种.药用植物按照药用部位分为根、叶、果、皮、花等13类,按照药用功能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等16类.文章分析了三亚大茅村药用植物资源的分布特点,并提出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药用植物资源的几点建议.
作者:党金玲;杨小波;吴庆书;叶凡;郭涛;黄运峰;罗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阐述了多媒体技术在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教学中应用的优点,分析了多媒体教学的不足,指出多媒体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王娟;肖蕊;周浓;房立晶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