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早衰42例

杨红灵;韩迪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卵巢功能早衰
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方法 对42例卵巢功能早衰(POF)病人进行临床治疗并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34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31例月经基本正常,3例恢复正常月经并排卵妊娠,3例不满意.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和木犀草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HPLC-ELSD)法测定金银花中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方法.方法 采用Chromasil C18色谱柱(4.6mm×250 mm,5.0μm)为色谱柱,用乙腈(A)-0.5%冰醋酸(B)为流动相梯度洗脱,以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绿原酸和木犀草苷.梯度程序为:0 min(A:10%,B:90%)→,16 min(A:25%,B:75%)→22 min(A:50%.B:50%);流速1.0 ml·min-1;检测器漂移管温度110℃,载气流速3.0 ml·min-1.结果 绿原酸及木犀草苷的回归方程分别为:IgA=1.341gm+4.360,r=0.999 5;IgA=1.6531gm+5.327,r=0.999 6.线性范围分别为5.0~45μg和0.4~3.6μg;平均回收率分剐为99.94%(RSD=1.43%,n=5)和100.85%(RSD=1.78%,n=5).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专属性强,分离效果和重现性好,可有效缩短总分析时间.为较全面控制金银花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简便可靠的方法.

    作者:库尔班江;苏文琴;张鹏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香丹与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比较研究

    目的 观察香丹治疗眩晕的疗效.方法 89例各种病因的眩晕病人,分为治疗组45例(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3~72岁)和对照组44例(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22~75岁).治疗组给予香丹20 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盐酸倍他司汀20 mg加入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1次/d,平均3~7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P>0.05).结论 香丹治疗眩晕证有良好疗效.

    作者:高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苍术挥发油对成骨样细胞增殖的作用

    目的 研究苍术挥发油对成骨样细胞UMR-106的增殖作用.方法 苍术挥发油和UMR-106成骨样细胞体外共同培养,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挥发油在0.001 mg/ml培养48h具有强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结论 苍术挥发油中可能含有促进威骨细胞增殖的活性成分.

    作者:殷俊芳;黄宝康;吴锦忠;秦路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芒果苷原料药中杂质高芒果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 分析测定芒果苷原料药中高芒果苷的含量.方法 采用C18.柱(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Hypersil ODS5 μm,4.6 min×250 m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32:68),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58 nm.结果 高芒果苷在0.042 4-0.848 μg范围内进样量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7.8%,RSD=2.2%(n=6).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重复性好,可作为芒果苷原料药中高芒果苷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冯旭;邓家刚;覃洁萍;席加喜;钟伟东;王胜波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扁担杆提取物体外抑菌活性研究

    目的 研究药用植物扁担杆乙醇提取物的抑茵活性,寻找抗茵活性成分.方法 制备扁担杆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采用液体两倍稀释法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茵、β-溶血性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柠檬色葡萄球菌进行体外抑茵实验.结果 扁担杆乙醇提取物及其不同极性溶剂萃取物对上述6种细茵生长均有一定抑制作用,其中对β-溶血性链球菌的抑制作用强,正丁醇萃取物对上述6种茵的抑制活性好.结论 扁担杆乙醇提取物有较强的抑菌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

    作者:刘建群;吴继梅;何志恒;寇晓莉;洪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白花蛇舌草抑菌作用研究

    目的 考察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G+和G-的抑茵效果.方法 采用打孔法和滴注法测定了白花蛇舌草95%乙醇提取物对大肠杆茵、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茵、镰刀茵的抑茵作用.结果 20%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绿脓杆菌的抑茵环直径为(18.86±0.56)mm,大肠杆菌的为(12.78±0.44)mm;对4种供试茵的低抑茵浓度(MIC)分别为2.0%,0.5%,0.25%.0.05%.结论 白花蛇舌草提取物对革兰氏阴性茵的抑茵作用较革兰氏阳性茵明显.

    作者:李涛;余旭亚;韩本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 将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24例在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大承气汤(大黄、枳实、厚朴等)经胃管灌入.结果 治疗组腹胀明显减轻,恢复明显提前,治愈率提高,并发症及转手术率减少,死亡率降低.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比常规西医治疗效果好.

    作者:彭少华;陈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中医护理指导临床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指导对高血压病不良因素与治疗作用的影响.方法 对50例住院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详细的入院评估.提出具体的护理指导措施,对其整个治疗过程进行定时、定点有效观察,并对其进行整体分析.结果 通过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在用药知识、服药的依从性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中医护理干预,血压控制效果良好.结论 中医护理指导措施的有效实施,对高血压病患者的治疗疗效有着积极而显著的改进作用.

    作者:常艳秋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甘草质量评价方法研究进展

    目的 研究甘草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对甘草质量评价方法作了综述.结果 甘草质量评价方法主要有产地评价、基源评价、性状评价、形态组织学评价、化学成分含量测定、指纹图谱等方法.这些方法各有所长,同时存在明显不足.结论 探索质量评价的药效评价方法和建立真正能反映甘草药效的指纹图谱是甘草质量评价的发展趋势.

    作者:陈云华;王文全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精灵汤治疗男女血清和生殖道抗精子抗体的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精灵汤治疗男女血清和生殖道抗精子抗体的有效性.方法 治疗组181例采用中药精灵汤治疗,对照组30例予泼尼松口服,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精灵汤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血清和生殖道抗精子抗体IgM,IgG和IgA治疗前后的含量,并用统计学的方法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1个疗程治愈70例,有效5例.总有效率41.44%;两个疗程治愈165例,有效13例,总有效率98.34%;对照组治愈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为40%;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和生殖道AsAb平均积分降低非常明显(P<0.01);对照组治疗后AsAb平均积分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间治疗后血清和生殖道AsAb平均积分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和生殖道ABAb平均积分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精灵汤两个疗程治疗血清和生殖道抗精子抗体(AsAb)疗效明显优于泼尼松.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甘文;杨海魁;潘锦贤;杨凯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豆叶霸王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豆叶霸王的化学成分,为完善和提高该常用中药的质量标准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制备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经光谱分析和理化常数进行鉴定.结果 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了7种化学成分,其中6种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结论 该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化学分类学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叶林;李国强;冯育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产地的知母中总皂苷和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测定

    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知母中总皂苷、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方法 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总皂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菝葜皂苷元的含量,色谱柱Waters Nova-Pak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室温,漂移管温度45℃;载气流速30 psi.结果 河北、安徽、广东知母中总皂苷的含量为6.04%~7.91%,回收率为99.28%,RSD为2.83%(n=6);菝葜皂苷元的线性范围为1.65~6.6 μg(r:0.999 7),河北、安徽、广东知母中的菝葜皂苷元含量为0.72%~0.97%,回收率为106.34%,RSD为2.43%(,n=6).结论 各产地知母中菝葜皂苷元含量间变异较大,以河北知母中总皂苷及菝葜皂苷元的含量高.

    作者:郭秋平;吴湖坤;关红晖;李卫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辨象治疗太阴人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通过朝医体质理论观察辨体质治疗早中期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疗效.方法 将患者分为四象人,该研究仅取48例太阴人治疗组,与32例尿毒清颗粒对照组相比较.太阴人组投太阴调味汤煎剂,对照组口服尿毒清颗粒,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肾小球滤过率(Ccr)、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78.2%,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7.8%,两组血液生化、理化检查疗效均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太阴调味汤治疗CRF比尿毒清颗粒疗效更佳,从而辨体质治疗能有效延缓CRF的进展.为临床治疗CRF开辟新途径.

    作者:林长青;柳振宇;高彦彬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黄根醇提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黄根醇提物对四氯化碳所致大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方法 大鼠首次于背部皮下注射纯CCl4 5 ml/.kg,以后每周2次注射40%(WV)CCl4花生油3 ml/kg,连续注射8周.8周后取血,计算大鼠的肝脾指数,检测大鼠血清中ALT,AST的活性及其总蛋白(TP)、白蛋白(Alb)的含量,计算白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检测血清中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CⅣ)的含量;检测肝脏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羟脯氨酸(Hyp)含量、丙二醛(MDA)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结果 黄根醇提物能明显降低CCl4所致的大鼠肝纤维化肝脾指数的升高(P<0.01)和血清中ALT,AST活性的升高(P<0.01),降低血清中HA,LN,PCⅢ,CIV,GLB的含量(P<0.01),升高血清中的TP,ALB含量和A/G的比值(P<0.01);降低肝组织中MDA的水平和Hyp的含量(P<0.01),亦能升高肝组织中SOD的活性和GSH-Px的水平(P<0.01).结论 黄根醇提物具有显著的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作者:邓家刚;周程艳;郑作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肝纤维化的中医病机和治法探讨

    肝纤维化(Hepatic fibrosis)指由各种致病因素所致肝内纤维组织异常增生,表现为肝内弥散性细胞外基质过度沉积的病理变化,其细胞病理学基础为肝星状细胞活化,增殖并产生胶原.现代研究肝纤维化是慢性肝脏疾病共同的病理过程,也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经阶段.因此,有效逆转肝纤维化,截断慢性肝病-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的发展过程,具有较大临床意义.

    作者:胡军勇;陈金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层积处理和干湿间隙浸种对桔梗种子发芽的影响

    目的 通过对种子处理提高桔梗种子发芽率.方法 对桔梗种子进行层积处理和干湿间隙浸种处理,以处理后桔梗种子发芽特性的变化评价处理效果.结果 与结论层积处理48 h,干湿间隙浸种12 h和24 h,能显著改善桔梗种子发芽特性,处理后其发芽率分别比对照提高23.08%,16.33%和20.40%,发芽势分别比对照提高18.75%,41.90%和35.82%.

    作者:刘自刚;张雁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痰淤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归纳中医关于痰淤理论的学说,探讨了痰淤与肝纤维化的密切关系,提出痰淤阻滞肝脉是肝纤维化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因素.

    作者:魏国政;王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阴洁肤净洗液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 研究阴洁肤净洗液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观察该制剂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取水提醇沉法制备,从制剂的性状、pH值、鉴别、含量、微生物限度和稳定性考察等方面进行质量控制;并以该制剂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建立了阴洁肤净洗液的制备方法和质量标准,治疗了236例妇科疾病,总有效率96.8%.结论 阴洁肤净洗液制备工艺合理,制剂性能稳定,临床效果明显.

    作者:林素梅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论苏轼的养生之道

    苏轼在坎坷的贬谪生涯中,保持旷达乐观的积极心态.他始终坚持有规律的生活方式和科学合理的的饮食结构,静坐练功,锻炼身体,注重养生养性.

    作者:江琼;吴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治疗

    糖尿病是一组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因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致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性水、电解质等一系列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作者:任明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