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酸枣仁水煎液对大鼠脑电图的影响

王莹;黄莉莉;李廷利

关键词:多导睡眠图, 酸枣仁水煎液
摘要:目的 研究酸枣仁水煎液对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方法 采用多导睡眠图描记方法,以脑电图(EEG)、肌电图(EMG)不同变化为睡眠分期的区分指标来分析酸枣仁水煎液对大鼠睡眠时相的影响.结果 按17.5 g/kg(生药量)的剂量.给予实验动物灌胃7d后能延长自由活动大鼠总的睡眠时间,在睡眠时相上主要表现为延长SWS2,对SWS1和REMS没有明显的影响.结论 酸枣仁水煎液可使大鼠总的睡眠时间延长,并选择性使深睡时间明显延长,对异相睡眠影响小,提示在镇静催睡功能上它的副作用很小.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豆叶霸王的化学成分研究

    目的 研究豆叶霸王的化学成分,为完善和提高该常用中药的质量标准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方法 利用反复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和制备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经光谱分析和理化常数进行鉴定.结果 从该植物中分离鉴定了7种化学成分,其中6种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结论 该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化学分类学意义,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作者:叶林;李国强;冯育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良姜的化学成分研究

    高良姜的化学成分包括挥二苯基庚烷类、挥发油类、黄酮类、糖苷类和苯丙素类等,另外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作者:周改莲;辛宁;黄陆良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水提-壳聚糖澄清-大孔树脂纯化法制备葛根总黄酮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葛根总黄酮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水提壳聚糖澄清法与传统水提醇沉法平行对比,正交实验考察解吸刺(乙醇)浓度、解吸温度、洗脱速度3个因素,以总黄酮提取量、葛根素提取量、得膏率为考察指标综合评价.结果 壳聚糖澄清工艺能有效保留葛根中葛根素及总黄酮等有效成分,节省乙醇用量,缩短生产周期.选取佳纯化条件:乙醇浓度为70%,洗脱温度35℃.洗脱速度为2BV/h.采用该工艺葛根总黄酮纯度达60%以上.结论 该法简单可取,适合于工业化大生产.

    作者:张彤;郑彩美;陶建生;丁越;沈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灯盏花素对D-半乳糖引起小鼠记忆障碍的改善作用

    目的 研究灯盏花素对D-半乳糖引起小鼠衰老的改善作用.方法 小鼠腹腔注射120 mg/kg D-半乳糖48 d制备衰老模型,通过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及胸腺、脾脏和睾丸的脏器指数的测定,评价灯盏花素对D-半乳糖引起小鼠衰老的作用.结果 D-半乳糖明显引起小鼠衰老症状,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半乳糖组小鼠(120 ms/ks,ip,47~48 d)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胸腺、脾脏和睾丸的脏器指数也明显异常改变.5,10和20mg/kg灯盏花素不同程度地改善D-半乳糖引起小鼠上述衰老症状.结论 灯盏花素对D-半乳糖引起小鼠学习记忆障碍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石艳华;缪红;苏丙凡;程建军;商亚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药抗抑郁活性成分研究进展

    目的 对抗抑郁中草药的有效化学成分研究进行综述.方法 对抗抑郁中草药的化学成分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与总结.结果 具有抗抑郁活性的化学成分主要有黄酮类、低聚糖类、二蒽酮类、生物碱类、间苯三酚类、萜类、皂苷和香豆素类等.结论 确立以疗效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应用先进科学手段与标准,加强中草药抗抑郁活性成分研究,从中草药中筛选抗抑郁有效成分,开发治疗抑郁症的新药.

    作者:王连芝;刘树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茶枝柑青皮与陈皮挥发油成分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茶枝柑青皮与陈皮挥发性成分的异同.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重叠峰进行解析;程序升温保留指数辅助定性.结果 荼枝柑青皮与陈皮分别定性出49和52种化合物,分别占挥发油总量的99.67%和99.17%.D-Limonene为茶枝柑青皮与陈皮挥发性物质中含量高的化合物,分别为65.61%和73.39%.结论 荼枝柑青皮与陈皮挥发油成分在物质种类上差异较小.而各物质在含量上有明显差异.

    作者:王亚敏;易伦朝;梁逸曾;高海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与哮喘的关系

    哮喘的本质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它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

    作者:童黄锦;许惠琴;范欣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茶黄素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

    目的 探讨茶黄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方法 采用线拴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缺血组,假手术组,茶黄素小剂量组(10 ms/ks),荼黄素大剂量组(20mg/kg).缺血2h,再灌注24 h后处死动物,于再灌注前舌下静脉给药.测定大鼠神经系统症状,脑梗塞体积,脑组织MDA.NO含量以及SOD和GSH-Px活性,采用TUNEL法检测脑组织细胞凋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Caspase-3的表达.结果 茶黄素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神经系统症状减轻,脑梗塞体积缩小,脑组织MDA,NO含量减少,SOD和GSH-Px活性增加.脑组织细胞凋亡及Caspase-3表达减少.结论 茶黄素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抗氧化和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作者:蔡飞;李彩蓉;吴基良;闵清;欧阳昌汉;余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玉液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玉液汤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因子瘦素(Lepti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方法 用高脂饲料复制胰岛素抵抗大鼠动物模型,采用放射性免疫法,观察玉液汤对脂肪细胞因子Leptin,TNF-α的影响.结果 玉液汤可明显改善Leptin,TNF-α的表达.结论 玉液汤通过改善Leptin,TNF-α的表达,从脂肪细胞因子的角度改善了胰岛素抵抗.

    作者:付雪艳;董琳;张义伟;于福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太白洋参的紫外谱线组法鉴别研究

    目的 建立太白洋参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太白洋参的水、无水乙醇、氯仿和石油醚(60~90℃)4种溶剂的浸泡液的紫外吸收图谱,采用紫外谱线组的吸收峰数及峰位置对其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鉴别.结果 不同采收季节太白洋参的紫外谱线组的大吸收峰数目及峰住值基本相同.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灵敏,可为太白洋参的鉴别提供参考.

    作者:李智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妇科得生胶囊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妇科得生胶囊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Alltim-C18色谱柱(250 mm x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13:87);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230 mm.结果 芍药苷在0.015 5~0.155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n=6).平均回收率为99.11%,RSD=1.35%(n=6).结论 该法操作快速、准确,可作为妇科得生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陈新菊;利家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苍术挥发油对成骨样细胞增殖的作用

    目的 研究苍术挥发油对成骨样细胞UMR-106的增殖作用.方法 苍术挥发油和UMR-106成骨样细胞体外共同培养,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结果 挥发油在0.001 mg/ml培养48h具有强的促进细胞增殖作用.结论 苍术挥发油中可能含有促进威骨细胞增殖的活性成分.

    作者:殷俊芳;黄宝康;吴锦忠;秦路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微乳液膜分离技术及其生物医药应用研究进展

    综述了微乳液的形成机理、结构、微乳液膜传质机理,研究现状和其在医药生物上的应用,井对微扎系统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作者:刘力恒;王立升;王天文;黄中强;周健;曾楚杰;朱立刚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目的 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 42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在使用规西医治疗的同时.加用活血化淤、通络的中药方剂,并与31例单纯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患者对照.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3.87%(P<0.01);且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异常,与治疗前和单纯西医治疗组同期比较,P<0.01~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刘壮志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发热性不良反应防治

    目的 观察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效果,防治葛根素治疗中的发热性不良反应.方法 14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葛根素治疗组(72例)和单硝酸异山梨酯对照组(72例),疗程为2周.结果 心电图检查显示葛根素和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有效率分别为76.4%,72.2%,两组间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且治疗组的血液黏性、血浆黏性和血小板聚集程度较对照组明显改进(P<0.05).发热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9%,低于资料报道的发生率.结论 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安全有效,其疗效与单硝酸异山梨酯无统计学差异.间断性用药可以减少发热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作者:亢小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紫丁香叶中总皂苷提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优选紫丁香叶中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香草醛-冰醋酸-高氯酸显色法,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提取方法下所得紫丁香叶药材中总皂苷的含量,选出紫丁香叶总皂苷的提取工艺.进而设定正交实验,来优选佳提取工艺.结果 总皂苷的佳提取工艺为70%乙醇回流提取2次,1 h/次,加醇量为每次13倍量.结论 此工艺安全、成本低,得到的总皂苷含量高,可作为提取紫丁香叶生产工艺参考.

    作者:郝婷婷;严铭铭;郭婷婷;邵帅;张连学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不同产地的知母中总皂苷和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测定

    目的 考察不同产地知母中总皂苷、菝葜皂苷元的含量.方法 采用香草醛-高氯酸法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总皂苷的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法测定不同产地知母中菝葜皂苷元的含量,色谱柱Waters Nova-Pak C18;流动相为甲醇:水=90:10;流速为1.0 ml·min-1;柱温室温,漂移管温度45℃;载气流速30 psi.结果 河北、安徽、广东知母中总皂苷的含量为6.04%~7.91%,回收率为99.28%,RSD为2.83%(n=6);菝葜皂苷元的线性范围为1.65~6.6 μg(r:0.999 7),河北、安徽、广东知母中的菝葜皂苷元含量为0.72%~0.97%,回收率为106.34%,RSD为2.43%(,n=6).结论 各产地知母中菝葜皂苷元含量间变异较大,以河北知母中总皂苷及菝葜皂苷元的含量高.

    作者:郭秋平;吴湖坤;关红晖;李卫民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功能早衰42例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卵巢早衰的疗效.方法 对42例卵巢功能早衰(POF)病人进行临床治疗并进行追踪观察.结果 34例患者症状明显改善,31例月经基本正常,3例恢复正常月经并排卵妊娠,3例不满意.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能取得较好的疗效,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作者:杨红灵;韩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鲜、干鱼腥草的药效学实验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鲜、干鱼腥草的药理活性.方法 通过体外抑菌法实验,考察鲜、干鱼腥草的抑茵作用;二甲苯致小鼠耳炎症实验,观察鲜、干鱼腥草的抗炎作用;采用浓氨水诱导法引起的咳嗽实验,观察鲜、干鱼腥草的止咳作用.结果 鱼腥草鲜、干药材的水提取物的大小剂量组和醇提物的大剂量组均有较好的抑茵、抗炎和止咳的作用.其中鲜品水提物大剂量组药效作用优.结论 鱼腥草鲜品抑茵、抗炎和止咳药理活性优于干品,水提物药理活性优于醇提物.

    作者:孟江;宗晓萍;董小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 痛风的辨证调养

    根据患者体质情况、临床证型以及痛风的病因因人、因地、因时、因病(证)制宜进行调养,可加速病情的康复,减少复发.

    作者:邓棋卫;涂爱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