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会平;LIU Sheng-jun;刘艳凯;JIANG Hua
回顾了运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技术开展穴位特异性、穴位配伍效应、得气实质、不同针法的比较研究等各方面的研究报道.近期研究表明,fMRI技术已成功地运用于针刺的相关研究之中,对针灸学基本概念的研究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作者:宋远斌;曾统军;张贵锋;李赣龙;邹燕齐;黄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鸡骨草(JCC)、毛鸡骨草(MJGc)及其种子的急性毒性.方法 采用大耐受量试验(MTD)与扩展(上下)试验方法测定(LD50).结果 ①以JGC,MJGC给予小鼠灌胃(ig),两者MTD分别为400,364 g/kg.②以JGC,MJGC英果给予小鼠ig,MTD分别为416,360 g/kg.③以JGC,MJGC种子给予小鼠ig,两者MTD测定结果均为224 g/kg.④以JGC,MJGC种子生品给予小鼠ig,两者的LD50分别为(10.01±2.90)和(6.77±2.46)g/kg.结论 ①JGC,MJGC的MTD分别大于400,364 g/kg体重.②JGC,MJGC英果的MTD分别大于416,360 g/kg体重.③JGC,MJGC种子MTD均大于224 g/kg体重.④JGC、MJGC的种子(生品)的LD50分别为(10.01±2.90)g/kg和(6.77±2.46)g/kg.JGC,MJGC果实经水煎后毒性均明显降低.
作者:李爱媛;ZHOU Fang;陈坤凤;MO Hai-ya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开口箭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成开口箭治疗组和雾化吸入对照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88%,经统计学处理,两组疗效无明显差异,表明开口箭具有治疗慢性咽炎的作用.结论 开口箭饮片治疗慢性咽炎疗效显著,安全可靠,使用方法简便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覃勇;ZOU Kun;祝君红;ZHOU Yuan;杨进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通过以活性为导向的提取分离的方法,首次研究罗汉果全植株中的抑菌活性组分.方法 通过提取得到罗汉果全植株各个部分一果实、叶、茎和根的提取物,然后运用一种快速颜色指示法和血琼脂法研究检测它们的抑菌活性.结果 罗汉果的非果实部分及果实对于口腔细菌转糖链球菌S.mutans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为了进一步研究并分离活性组分,将其粗提物通过Amberlite XAD树脂进行分离纯化,再通过同样的检测方法进行抗菌活性测定,对有活性的组分通过血琼脂法进行验证.结论 罗汉果叶、茎和根(非果实部分)以及果实都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罗汉果的非果实部分具有进一步开发为抗菌药物和保健品的潜力.
作者:ZHOU Ying;黄赤夫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随着对绞股蓝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人们对绞股蓝化学成分的研究日渐深入,并且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文章就绞股蓝化学成分方面的新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总结,特别是在绞股蓝新皂苷的发现和多糖成分的研究方面,为绞股蓝化学成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参考.
作者:沈宏伟;XIAO Yanchun;车仁国;JIN Fengxie;鱼红闪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野菊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方法 设计正交实验,以绿原酸含量为考察指标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水浴提取法优工艺为:液固比为12:1的70%乙醇于80℃水浴提取40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质量分数达到0.35%.超声的佳提取条件为:液固比为15:1的60%乙醇预浸渍40 min,超声提取45 min.在此条件下,绿原酸的质量分数达到0.36%.超声法优于水浴法.结论 以该工艺提取绿原酸,保证了较高的绿原酸质量分数,优化了野菊花中绿原酸的提取工艺.
作者:刘艳清;WANG Hong-wu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不同地区、不同采集期茜草中大叶茜草素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Lichrosorb C18柱(150 mm×4.6 mm,5 μm);紫外检测波长250 n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水溶液(85:15),流速0.8ml·min-1,柱温为35℃.结果 大叶茜草素在0.021~0.105 μg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5,平均回收率为99.82%,RSD为0.85%(n=5).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精密度高、结果准确.
作者:JIANG Zhe;孙良鹏;XU Hong-la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准确、灵敏、可靠的葛根素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方法,研究葛根素是否存在分肠段吸收的差异并考察肠上皮组织上的p-糖蛋白(P-glyeoprotein)对葛根素吸收的影响.方法 在不同肠段(空肠、回肠和结肠)的肠管外翻模型中加入葛根素Krebs液,在不同时间点取样并测定囊内药物浓度,比较不同肠段对葛根素通透能力的差异,同时观察p-糖蛋白抑制剂地高辛和维拉帕米对葛根素吸收的影响.结果 葛根素在空肠、回肠和结肠的吸收均具有自身浓度抑制作用.随着p-糖蛋白抑制剂地高辛和维拉帕米浓度的增大,葛根素的肠黏膜透过性增强,当浓度分别达到50 mg·L-1和200 mg·L-1时,这种作用具有一定的饱和性.结论 葛根素在各肠段的吸收有可能存在主动转运的过程,葛根素厥莗-糖蛋白的底物.
作者:CUI Sheng-miao;赵春顺;HE Zhong-gui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总结化疗后白细胞下降的中药水针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化疗后白细胞降低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进行口服升白药物、黄芪水针治疗及瑞白注射结合护理升高白细胞.结果 治疗护理后血常规示白细胞明显增高.结论 黄芪水针足三里穴位注射疗效明显,操作简便,易于被患者及家属接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林嘉鳞;陈乐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蓝玉簪龙胆抗实验性大鼠肝纤维化的作用和可能的作用机理.方法 3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二甲基亚硝胺(DMN)模型组、蓝玉簪龙胆组、强的松组和蓝玉簪龙胆+强的松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均腹腔注射DMN,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造模的同时,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进行灌胃治疗,1次/d,共4周.正常组大鼠及DMN模型组灌胃生理盐水.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和透明质酸,肝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单胺氧化酶和丙二醛水平.病理学观察苏木素-伊红(HE)和MASSON染色切片,光镜下观察.结果 和DMN组相比蓝玉簪龙胆能明显降低DMN诱导的实验性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MAO及MDA含量,升高SOD及GSH的含量;HE和MASSON染色观察到肝纤维化程度改善.结论 蓝玉簪龙胆具有预防DMN诱导的肝纤维化作用,可能与它调节体内的脂质过氧化,抑制肝星状细胞(hepatic satellite cells,HSC)活化作用有关.
作者:LI Peng;唐坚;LI An;侯颖;TIAN Qiong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以国内外相关文献为基础,对中药鸡骨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等方面的近期成果进了整理和回顾,以期为以后的研究者们提供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作者:陈晓白;莫志贤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为了解决中医诊疗专家系统中知识获取瓶颈和推理技术应用等问题,把基于案例推理技术用于中医诊疗专家系统的知识表示和推理.提出系统模型,介绍了案例推理的基本结构:案例提取网(case retrieval nets)以及案例提取算法,对系统中案例的学习和修正机制进行了说明,并提出用基于案例的解释来生成诊断结果的解释性说明以及辅助构建基于案例的中医诊疗辅助教学系统.这种基于案例推理的中医诊疗专家系统可以适应不确定、不完全的知识表示,病案案例获取方便,充分体现中医经验在诊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建立中医诊疗专家系统的一种新方法.
作者:杨健;MA Xiao-lan;杨邓奇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优选盐炙益智仁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L9(34),以挥发油、水浸出物和诺卡酮(nootkatone)的含量为考察指标.结果 佳盐炙工艺为100 g饮片,用2 g食盐加40 ml水溶解后,与益智仁拌匀,闷润30 min,在250℃下炒炙8 min.结论 优选得到的工艺稳定、合理、可行.
作者:李兴迎;HU Chang-jiang;林辉;HUANG Qin-wan;李兴华 刊期: 2008年第07期
通过查阅近期国内外文献,有关实验研究证实,单味中药对动物实验骨质疏松的作用,是通过抑制破骨、促进骨形成及成骨活性物质等作用,是机体全身性、多环节、多通路的调节来实践的.单味中药的现代药理研究,对中医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及新药的开发提供一种新方向.
作者:张贤;蔡建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伤必止对家兔皮肤用药的长期毒性.方法 16只家兔随机分成4组,连续用药4周.每天观察记录其一般情况,药后做血液学及血液生化指标检查,计算脏器系数并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伤必止各剂量组未见毒性反应,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伤必止长期外用是安全的.
作者:莫遗盛;WANG Dong-mei;黄茜;LI Li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脑益康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中枢胆碱能系统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脑立体定位仪自双侧基底前脑Meynert核(nucleus basalis of Meynert,NBM)注射鹅膏蕈氨酸(Ibotenic acid,IBO)建立AD大鼠模型,分别给予不同剂量脑益康对AD大鼠进行治疗,测定不同组实验大鼠脑组织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丁酰胆碱酯酶(butyrocholinesterase,BuChE)活性及胆碱乙酰转移酶(choline acetyltransferase,ChAT)在基底前脑的表达.结果 脑益康能抑制脑组织AChE和BuChE的活性;改善基底前脑ChAT阳性神经细胞形态并增加其数量.结论 脑益康通过促进ChAT表达,增加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的合成;通过降低脑组织AChE和BuChE的活性,抑制ACh分解;从而增加脑内ACh含量,改善AD大鼠的学习、记忆障碍.
作者:耿劲松;ZHOU Ai-ling;胡亚娥;ZHU Yan;茅家慧;ZHI Hai-yan 刊期: 2008年第07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考察膨化炮制对生晒参有效成分人参皂苷的影响.方法 借鉴食品膨化原理,对生晒参进行膨化处理,并与生晒参生品进行外观性状、TLC鉴别、含量测定等对比实验.结果 在相同提取次数下,生晒参膨化品每次提取10,20,30min,生品每次提取2 h,膨化品每次提取10 min的提取方法所得的人参皂苷量与生品比较,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两者之间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生晒参膨化炮制后,可显著缩短提取时间,提高其浸提效率.
作者:张翠英;WANG Cun-lin;莫志玲;PENG Ya;祁斌;ZHANG Ying;王盛民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中医药传统思想中蕴涵的现代科学思想,辨析其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启发性.方法 运用文献研究方法、对比研究方法探讨中医药传统文化、中医药学传统方法论以及中医药学协调思想中蕴涵的现代科学价值.结果 与结论中医药学中所蕴涵的文化优势、思维优势将对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发挥重要的启发作用.中医药学传统文化中蕴涵着大量的科学合理性和现实启发性,其优势必须保持.
作者:张方;李炜芳 刊期: 2008年第07期
目的 利用PCR技术鉴定干燥蛇粗毒的来源物种,并对基因组DNA的提取效果及提取过程中需注意的若干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同时还对若干针对不同长度目的 基因扩增引物的使用效果进行验证.方法 从1份已保存了7年的生产用干燥蛇粗毒中提取总DNA,并以之为模板进行PCR扩增、测序和序列分析.结果 使用该方法可从蛇粗毒中提取得到微量的总DNA,并成功扩增得到0.45~1.18 kb不同长度范围的目的 片段;测序结果提交NCBI,并与CenBank中的同源序列进行BLAST比对.结论 该蛇粗毒样品来自眼镜蛇,且极可能由多个不同的亚种或单倍型所组成.该技术有可能推广用于对动物粗毒的来源进行准确和直接地鉴定.
作者:陈念;ZHAO Shu-jin;韩丽萍 刊期: 2008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