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峥嵘;王安伟;莫燕琴;陈光英;韩长日
目的 研究比较国产缬草属4种药用植物的镇静催眠活性.方法 通过观察其乙醇提取物对小鼠自主活动及戊巴比妥钠诱导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来评价其镇静催眠活性.结果 中国缬草、宽叶缬草、蜘蛛香、黑水缬草均具有镇静催眠活性,以宽叶缬草和蜘蛛香活性较强.结论 宽叶缬草及蜘蛛香药用植物等在镇静催眠方面具有开发利用潜力.
作者:黄宝康;黄流清;赵忠新;秦路平;郑汉臣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朱砂根挥发油超临界CO2萃取的佳工艺和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方法 ,以挥发油提取率为指标,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为因素,考察超临界CO2萃取朱砂根挥发油的佳工艺,并通过GC-MS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 超临界CO2萃取的佳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3MPa,萃取温度42℃,萃取时间60 min.从朱砂根挥发油中共分离出32个峰,鉴定出29个化学成分,鉴定率97.55%.主要成分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α-亚麻酸甲酯、5,8,11-十七碳三烯酸甲酯等.结论 该工艺优于水蒸气蒸馏法,产品中含较多的对人体有益的不饱和脂肪酸及萜类化合物.
作者:刘晓燕;王瑞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了一种无损的、可在线快速测定斯普林注射液中核糖和多肽含量的新方法 .方法 采用光谱仪扫描不同批次的斯普林注射液样品的紫外光谱,然后采用经典的分析方法 测定对应样品中核糖和多肽的含量,应用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建立了斯普林注射液样品的紫外光谱与其中核糖和多肽含量间的定量关系模型.通过选择有效的光谱预处理方法 、网络的优拓扑结构参数和佳扩展常数对模型进行优化.结果 应用优模型对斯普林注射液预测集样品中核糖和多肽含量,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分别为0.0132和0.0138.结论 紫外光谱方法 测定斯普林注射液中核糖和多肽含量,预测精度高,方法 简便可行,且多组分可同时测定,为测定中药组分含量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作者:李辰;刘鹤松;孟庆繁;郭伟良;滕乐生;滕利荣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由黄连、黄芪和地黄水提物组成的组合物(简称三黄组合物,SH)对2型糖尿病(DM)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并初探其机制.方法 以高糖高脂饲料喂养SD大鼠两个月后小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25 mg·kg-1),连续注射3 d,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MC),盐酸二甲双胍组(Met),三黄组合物低剂量组(SHL)、中剂量组(SHM)、高剂量组(SHH),外加常规饲料喂养的正常组.给药后第3,10周测空腹血糖水平(FPG),第7周测糖异生水平.于实验结束时腹主动脉取血,测血清胰岛素(Insulin),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丙转氨酶(ALT),尿酸(Uric acid),游离脂肪酸(FFA)含量,取肝脏测肝糖原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SH各剂量组都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以中剂量组效果明显,与二甲双胍组相近;三黄组合物可以降低DM大鼠TC,TG,LDL-C含量,升高HDL-C水平,促进胰岛素分泌和肝糖原的合成,抑制糖异生,调节血清FFA,ALT的含量.结论 三黄组合物可以有效降低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调节血脂异常,其机理可能包括保护和修复胰岛,促进胰岛素分泌,抑制糖异生,促进肝糖原合成等,此外,三黄纽合物对大鼠肝脏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对抑制尿酸沉积,提高尿酸清除率,从而改善胰岛素抵抗,保护肾脏,防治DM并发症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徐楠楠;朱宝长;王卓;吴强三;金瑾;胡文祥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复方银黄微型灌肠荆(Yinhuang Micro-enema Compound,YHMEC)含药血清对大鼠腹腔巨噬细胞(PMφ)分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分别于末次灌肠给药后10,30,60 min采集含药血清,采用MTT比色法检测不同采血时间的含药血清对PMφ活力的影响;细胞培养上清液中TNF-α,IL-6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结果 末次给药后30,60 min采集的含药血清对PMφ的活力及细胞因子的表达影响显著(P<0.05或P<0.01).结论 复方银黄微型灌肠剂含药血清能显著抑制LPS诱导的TNF-α,IL-6表达,具有明显的体外抗炎活性.
作者:杨斌;蔡文娥;刘华钢;阳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血隆病与非血隆病患者红细胞参数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测定18例高血压病血隆病与18例高血压病非血隆病患者的红细胞参数,观察其与血隆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血隆病与非血隆病患者TK,RE,HB和ηb四项指标差异显著(P<0.05或P<0.01).结论 高血压病血隆病与非血隆病患者的TK,RE,HB和ηb变化较大.
作者:童丽;吴萍;兰科加;曹生海;热增才旦;李文渊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以山楂对照药材和熊果酸作为对照品,分别建立薄层色谱(TLC)鉴剐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控制山楂精降脂胶囊的质量.方法 TLC鉴别用甲苯-醋酸乙酯-甲酸(20:4:0.5)为展开剂;HPLC法采用Alltima C18色谱柱(5μm,4.6 mm × 250 mm),用乙腈-甲醇-水-乙酸铵(70:16:14:0.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20 nm;柱温25℃;流速1.0ml/min.结果 TLC鉴别图谱斑点清晰,阴性无干扰;熊果酸含量1.796 8-17.968 0 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得回归方程Y=44 820X+5 725.5,r=0.999 9,平均加样回收率及RSD分别为101.17%和1.02%.结论 以熊果酸为对照品,采用TLC法和HPLC法控制山楂精降脂胶囊质量的方法 简便快速、准确可靠、重复性好,专属性强.
作者:朱才庆;李艳;吴迪;何南生;曾宪仪;余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前中医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着师生情感交流不畅、教学节奏把握不当、课件质量不佳、未注意中医课程特色等问题,对此应采取改善中医多媒体教学方法 、提高课件制作水平、根据需要开设中医多媒体课程等对策加以解决.
作者:唐亚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提取塔原1号红花黄色素并分离鉴定其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提取、澄清剂除杂和柱层析法分离纯化红花黄色素,利用质谱和核磁共振谱确定分子结构.结果 从塔原1号提取出的黄色素中分离得到羟基红花黄色素A.结论 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为95.09%,产率为0.33%.
作者:杨晓君;吴桂荣;王岩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草苁蓉提取物对β淀粉样肽(β-AP)所致阿尔茨海默病(AD)模型大鼠的脑内巢蛋白(Nestin)表达的影响,并对其保护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健康的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草苁蓉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用Aβ<1~40微量注射至大鼠双侧Meynert基底核,建立AD模型,用草苁蓉提取物进行治疗,于治疗后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Nestin阳性神经细胞数的表达.结果 各治疗组的逃避潜伏期较模型组明显缩短,大鼠在原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占整个游泳时间的百分比显著升高,穿过原平台所在位置的次数明显增加(P<0.01).草苁蓉提取物高剂量组大鼠海马区Nestin阳性神经元数量在治疗组中表达强,与模型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草苁蓉提取物能增强AD模型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Nestin的表达,提高AD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作者:周丽莎;朱书秀;王小月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建立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缬草油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气相色谱法,以DB-WAX石英毛细管柱为色谱柱,以高纯氮为载气,程序升温法,记录时间为50 min,以氢火焰检测器检测,并对主要共有峰进行了归属.结果 用程序升温法得到了各色谱峰较好的分离,确定了27个共有峰.结论 为更好地控制缬草药材的内在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方法.
作者:周颖;李桥;方颖;刘焱文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温通针法对急性脑梗塞大鼠血浆糖蛋白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用健康Wistar大鼠,用线栓法直接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制作急性脑梗塞模型,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脑梗塞大鼠血浆CD62P和CD63的含量.结果 造模后脑梗塞组血浆CD62P,CD63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两治疗组血浆CD62P,CD63均较梗塞组显著降低,且温通针法较捻转针法降幅更为显著.结论 针刺可以通过降低脑梗塞大鼠血浆糖蛋白含量,从而阻止或抑制血小板活化,达到防治脑梗的目的 ,而温通针法的作用优于捻转针法.
作者:杨波;高洋;严兴科;郑魁山 刊期: 2008年第11期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ITS)作为一种遗传标记,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菌种分类与鉴定、中药材鉴定和品质评价、植物种质资源鉴定、动物种系发生、遗传多样性与亲缘关系、病原诊断、系统发育研究等不同方面的研究.文章就近年来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的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综述.
作者:吴群;姬可平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紫雪花水提液对小鼠移殖性肿瘤S180的抑瘤作用,及其对免疫器官的影响.方法 采用昆明种小鼠,随机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剂量紫雪花水提液(6.8,13.5,27 g/kg)3种剂量、紫雪花水提液与氟脲嘧啶(5-FU)合用以及单用氟脲嘧啶对小鼠移殖性肿瘤S180的抑瘤率的差别以及对胸腺、脾脏、肝脏的影响.结果 紫雪花水提液3种剂量和紫雪花水提液与氟脲嘧啶合用及氟脲嘧啶单用对小鼠S180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抑瘤率分别为22.35%(P0.05),40.01%(P<0.05),26.45%(P0.05),50.5%(P<0.01),56%(P<0.01).紫雪花水提液在发挥抑瘤作用的同时,可降低肝脏和脾脏的重量,但对胸腺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与5-Fu(0.025 g/kg)合用有抑瘤作用,并可明显的对抗5-Fu抑制胸腺的作用.结论 3种剂量紫雪花水提液均有抑制小鼠移殖性肿瘤S180的生长作用.紫雪花水提液与5-Fu合用对小鼠移殖性肿瘤S180有抑瘤作用,同时,具有明显的对抗5-Fu抑制胸腺的作用.
作者:陈志东;吴明寿;张丽媛;吴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综述了国内外对虫草素药理学的研究概况,主要介绍了虫草素在调节免疫、抗肿瘤、抗菌抗病毒、抗炎、抗白血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提出了虫草素在临床应用时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虫草素生物功能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作者:王雅玲;王亮;金黎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利用BP神经网络方法 探索建立毛脉酸模根中白藜芦醇含量的动态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HPLC色谱法,测定不同生长发育期毛脉酸模中7种生物活性成分(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大黄酚苷、酸模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通过相关性分析找出与白藜芦醇相关性较好的因子用来建立网络.结果 通过利用根皮部的白藜芦醇的数据进行检验网络的泛化性能,发现网络的输出值与实际值吻合度较好.结论 BP人工神经网络预测白藜芦醇的动态规律比其他线性数值模拟预测具有较大的优势,为植物的生物活性成分随季节的变化趋势的建立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作者:王宗权;王振月;崔红花;康毅华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综述了脑缺血动物模型常用的检测指标研究概况,为研究脑缺血机制及动物模型评价提供依据,同时便于实验研究时选择使用.
作者:周霞;万军;黄国钧;董振国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对中药煎药机与传统煎药的比较研究情况进行综述,提出进一步研究方向.方法 在对北京市医院药店煎药机使用情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以煎药机为检索词,全文检索1994-2007CNKI相关文献,总结研究结果,并进行分析.结果 与结论以往研究在实验设计、对象、指标方面与使用现状有出入,研究有待深入.
作者:龚慕辛;李朝霞;聂波;王硕仁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分析当归补血汤的石油醚、氯仿、醋酸乙酯、正丁醇部位的特征峰在复方全方及在单味药中的归属.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Shim-Pack VP-ODS柱,250 mm × 4.6 mm I.D.,流动相为甲醇-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0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 复方石油醚部位的9个特征峰5个来自当归,4个来自黄芪;氯仿部位的9个特征峰6个来自黄芪,3个来自当归;醋酸乙酯部位的11个特征峰,7个同时来自当归和黄芪,1个来自当归,3个来自黄芪;正丁醇部位的7个特征峰,6个同时来自于当归和黄芪,1个来自黄芪.结论 复方各部位的指纹图谱为阐明各部位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科学依据,为下一步的临床应用以及新药的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王庆敏;李晓宁;王兵;梁逸曾;黄晔 刊期: 2008年第11期
目的 检测赤芝发酵菌体中三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黑曲霉和青霉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管碟法.结果 赤芝茼体三萜化合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长均具有显著抑制作用;对枯草芽孢杆菌、青霉和黑曲霉抑制作用较弱;该三萜样品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黑曲霉和青霉的小抑菌浓度分别为25.25,50,100和50 mg/ml.结论 赤芝发酵菌体中三萜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青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作者:刘高强;章春莲;彭广生 刊期: 2008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