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江;陈兴福;杨文钰;高娟
目的 优选丹参水溶性有效成分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丹酚酸B转移率、干膏率为指标优选佳提取工艺.结果 丹参水溶性成分佳提取工艺为:10倍量水,提取3次,45 min/次.结论 采用此方法省时、省工、节能、适合于大生产.
作者:张喜武;张弘;杨明;孙妍;李永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注射用辛芍对麻醉犬脑循环的影响.方法 股动脉插管,测量血压,分离椎动脉和颈内动脉,用电磁流量计进行测量.结果 给药后椎动脉和颈内动脉流量增加.结论 注射用辛芍能增加脑血流,减少脑血管阻力,具有改善麻醉犬脑循环的作用.
作者:王海军;王永林;兰燕宇;王爱民;黄勇;方泰慧;徐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白花丹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硅胶柱层析分离纯化白花丹乙醇提取物,并通过理化性质和TLC,UV,IR,1HNMR,MS等分析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花丹醌(Ⅰ)、β-谷甾醇(Ⅱ)、香草酸(Ⅲ).结论 为建立白花丹药材的品质评价、临床用药安全和新药开发提供了实验数据.
作者:焦涛;刘超;吴春蕾;刘圆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为了积累菊属Dendranthema植物果实微形态特征方面的分类学资料,以探讨和解决其分类学中的一些问题.方法 对菊属8种植物的果实进行了光学显微镜(LM)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下的形态特征观察研究,其电镜资料为首次报道.结果 果实形态多为椭圆形、卵形和矩圆形;颜色为灰褐色至黑色;表面纹饰以皱褶状和搓板状为主.在大小、表面纹饰等方面表现出明显的种间差异.结论 菊属植物的果实微形态特征对该属及其近缘属植物的系统分类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作者:孙会忠;宋月芹;侯小改;张有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花椒挥发油体内外抗小鼠H22肝癌细胞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方法 花椒挥发油按不同时间(24,48,72h)及不同浓度(0.5~8 ms/ml)分别处理H22细胞,MTS法分析细胞的增殖速度,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建立H22荷瘤小鼠模型,观察小鼠肿瘤的生长情况,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ELISA法检测花椒挥发油处理后小鼠血清中IL-2和IL-12的活性.结果 4 mg/ml花椒挥发油处理H22细胞72 h可显著地抑制H22细胞增殖,1 mg/ml花椒挥发油处理H22细胞72 h即可导致亚凋亡峰的出现,且G0/G1期细胞增多,S期和G2/M期细胞减少,花椒挥发油对小鼠实体瘤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但不能提高荷瘤小鼠血清中IL-2和IL-12的水平.结论 花椒挥发油可抑制H22细胞增殖并激发细胞凋亡,但不能通过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
作者:袁太宁;王艳林;汪鋆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自20世纪60年代创始至今,已经被旧外特别足欧美国家在教学中广泛采用,并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1].
作者:陈丽艳;张学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阐述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前景,针对中医护理的现状提出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构想及思路.
作者:潘海蓉;倪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从海洋来源的口蛄虾中提取并纯化该生物碱,研究其抗鼻咽癌作用.方法 系统溶剂法初步分离口蛄虾乙醇粗提物,大孔树脂HP20层析分离正丁醇洗脱的组分;对富含生物碱的组分合并后萃取总生物碱;自动层析仪纯化总生物碱,254 nm波长检测,手动收集洗脱液;质谱仪分析生物碱分子量;MTT方法检测药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结果 大孔树脂HP20能非常有效地富集分离的生物碱,质谱分析纯化的生物碱D3分子量为234.33.分离纯化的生物碱对鼻咽癌细胞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口蛄虾来源的生物碱分子量为234.33,对鼻咽癌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呈时间-剂量关系.
作者:叶才果;潘海燕;黄培春;何志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头穴透刺结合中药清开灵(QKL)对急性脑出血(ICH)模型大鼠脑组织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采用脑内注入自体血凝块复制实验性脑出血大鼠模型,观察头穴透刺结合QKL注射液对模型大鼠第1天,3天及第7天时脑组织中内皮素(ET-1)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影响.结果 模型大鼠脑组织ET-1含量第1天升高,第3天尤著(P<0.01),第7天恢复;CGRP活性各天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 头穴透刺结合QKL注射液具有调节ET-1和CGRP水平,从而改善脑血管的功能状态,可能是其治疗出血性中风的机理之一.
作者:曾庆利;吴绪平;何小兵;潘丰满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薯良水煎液的镇痛药理作用.方法 采用小鼠热板法和扭体法镇痛实验,观察薯良水煎液的镇痛作用.结果 薯良水煎液能显著提高小鼠痛阈值.结论 薯良水煎剂有明显的镇痛作用.
作者:张兴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驱虫斑鸠菊是维吾尔医的常用药材,具有激活酪氨酸酶活性、增加皮肤光敏作用、改善白癜风病灶部位皮肤微循环、调节免疫及补充微量元素等功能;尚有清除异常粘液质、驱虫、消肿、散寒止痛等作用.用于治疗湿寒性胃痛、肝病、白癜风等病症.治疗白癜风有突出的疗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对白癜风的治疗可能经多途径、多靶点发挥作用.该文从驱虫斑鸠菊的生药学、化学成分、现代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等方面做一综述.
作者:刘晓东;闫明;刘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提取并鉴定白花枝子花中的挥发油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花枝子花中挥发油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并人工谱图解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 鉴定出45个化合物,主要为单萜,倍半萜及其氧化衍生物,相对含量高达97.1%.白花枝子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D-苧烯(24.93%),香茅醇(18.71%),反式-柠檬醛(3.90%),顺式-柠檬醛(3.67%),β-石竹烯(2.00%),α-非兰烯(3.42%),β-蒎烯(3.22%),香叶烯(2.07%),顺式-罗勒烯(12.65%),反式-罗勒烯(10.25%),乙酸香茅酯(2.10%),乙酸橙花酯(1.66%)等.结论 该研究为挖掘其药用及食品香料工业的应用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岳会兰;赵晓辉;梅丽娟;邵赟;陶燕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以非那西丁作为探针药物评价细胞色素P450 1A2(CYP1A2)酶活性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50 mm×4.6 mm I.D.,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01%七氟丁酸),梯度洗脱,流速2.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4 nm.非那西丁与人CYP1A2酶在37℃温孵适当时间后,加入50 μl乙腈终止反应,10 000 g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分析测定.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的保留时间为2.85 min,线性范围为1.00~200 μmol·L-1(r=0.999 9),低定量限(LLOQ)为1.00 μmol·L-1,回收率为99.8%~102.3%;非那西丁的睬留时间为3.68 min,线性范围为1.00~200 μmol·L-1(r=0.999 9),低定量限(LLOQ)为1.00 μmol·L-1,回收率为98.3%~101.1%.两者的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温孵体系中的其他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测定.结论 该方法快速、稳定、灵敏度高,适合体外非那西丁及其代谢物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可应用于体外CYP1A2酶活性的评价及酶动力学的研究.
作者:孙鹏;金英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软肝颗粒(HG颗粒)对CCl4(四氯化碳)复合法致肝纤维化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蛋白(TP)、白蛋白(ALb)及球蛋白(Glob)含量的影响.方法 70只SD大鼠,除空白对照组10只外,其余各组大鼠皮下注射CCl4,同时给予高脂饲料和20%乙醇喂养6周建立肝纤维化大鼠模型,存活大鼠用分组软件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5组,分别予HG颗6,3,1.5 g/kg 3个剂量组、复方鳖甲软肝片1.0 g/kg灌胃治疗4周.对照观察两药物对模型大鼠血清ALT,AST,TP,Alb及Glob的影响.结果 模型大鼠血清ALT、AST活力显著增高,血清TP含量略升高,Alb含量显著降低,Glob含量显著升高.HG颗粒治疗后降低ALT和AST活性,降低TP和Glob含量,增加Alb含量,复方鳖甲软肝片亦可降低ALT,AST活性,降低TP和Glob含量,增加Alb含量.综合疗效HG颗粒优于复方鳖甲软肝片.结论 HG颗粒能有效治疗CCl4复合法所致肝纤维化大鼠.
作者:毕红征;薛敬礼;黄国钧;章金涛;王纯耀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对蒙药阿给生药及炭药中的黄酮类成分进行初步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 采用显色反应进行定性检识,并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阿给生药及炭药均含有黄酮类成分,但两者所含主要黄酮类成分的类型有所差异;生药与炭药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4.78%,2.26%,生药总黄酮含量约为炭药的2倍.结论 炮制对阿给药材中黄酮类成分类型及总黄酮含量有一定的影响.分光光度法简便灵敏,重现性良好,适用于阿给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作者:张婉;唐丽;谢坤;崔箭 刊期: 2008年第12期
中药饮片小包装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中药饮片包装方式.它改变了传统的中药调剂方式,大程度地满足了患者的知情权,促进了中医药的发展.但是在,临床使用过程中,也发现了部分存在的问题需要改进,特别是小包装饮片的质量标准与其生产规范需要统一起来,以供进一步研究参考.
作者:楼步青;林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考察南蛇藤乙醇提取物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药理作用.方法 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成大鼠关节炎(AA)模型,观察南蛇藤乙醇提取物对关节炎大鼠的原发性、继发性炎症和免疫器官以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南蛇藤乙醇提取物能显著抑制AA大鼠的原发和继发性炎症,阻止AA大鼠的体重下降,能减轻脾肿大并能减轻关节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 南蛇藤乙醇提取物对AA大鼠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蒙蒙;佟丽;陈育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祖国传统医学浩瀚精深,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道学、易学等诸多学派的影响,并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从而形成指导其自身发展的哲学思维基础,包括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精气学说等指导哲学,在行外人或者即便是在行内的一些同仁看来,可能会觉得这些哲学思维很抽象,似乎离我们的实际生活较远,下面仅以五行为切入点来淡谈中医哲学的形象性及实用性.
作者:单迪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对多种委陵菜进行生药学研究,为委陵菜的鉴别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性状鉴别、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鉴别.结果 描述了10种委陵菜生药性状、显微鉴别和薄层色谱结果.结论 通过性状、显微和薄层可作为鉴别10种委陵菜药材依据,并为委陵菜药材开发与利用奠定基础.
作者:杨婷;孙海峰;曹思思;阴旗俊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白芷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反应体系及筛选出扩增条带丰富的引物.方法 以12份白芷为试材,对AFLP分析过程中包括提取DNA的方法、DNA的提取质量和浓度、Mse Ⅰ/EcoR Ⅰ酶切反应时间等进行了研究,从64对引物中筛选适合白芷的引物.结果 改良的CTAB方法提取的DNA质量比较好,建立了一种适于白芷AFLP银染技术的优化体系:模板DNA的用量为400 ng,酶切体系中Mse Ⅰ和EcoR Ⅰ反应时间为4 h,筛选出了7对适合白芷的引物.以引物E+AGC/M+CAA构建的白芷种质资源的AFLP指纹图谱,扩增带多,多态性强.结论 建立了适用于白芷的AFLP反应体系,并筛选出了适合白芷的引物,为今后利用AFLP标记技术进行白芷鉴定及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提供了标准化程序.
作者:陈要臻;郭丁丁;马逾英;陈雯;王晓东;唐琳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