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迪
目的 对湖南道地药材湘西龙山百合花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研究,为其鉴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定方法.结果 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定方法能够很好地鉴定湖南道地药材湘西龙山百合花.结论 这些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该道地药材定性鉴别方法,同时可为制定中药百合花质量标准提供依据.
作者:温俊达;余高照;胡圣武;凌翔;佘高权;蔡光先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对目前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治疗与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现状作了分析,中医药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治疗前、中、后都起到了优势互补,协同增效的作用,认为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荣良;黄诚;戴小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对巴戟天中微量元素的形态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巴戟天中13种元素含量及水煮溶出率,并分析水煎液中9种元素的可溶态与悬浮态、正辛醇-水萃取体系中醇溶态与水溶态.结果 巴戟天中含量较多元素依次为Mn,Fe,Zn,Pb和Cu等.元素溶出率大小不取决于药材中元素总量.在水煎液9种元素中,Se,Mn和Co以可溶态为主,其余以悬浮态为主;Se,Fe,Pb以及肠液酸度下的Cu,Cd的醇溶态含量较高,其余醇溶态含量较低,酸度对元素Kwo值有影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法线性好、精密度高、可靠性好.结论 巴戟天含有多种生命元素.元素溶出率主要取决于它在药材中存在形态.水煎液中,元素可溶态与悬浮态分布可能与其存在形态及煎出物特性有关;元素醇溶态与水溶态分布应与元素所结合成分及结合的稳定性有关.
作者:罗盛旭;李金英;胡广林;翟岩 刊期: 2008年第12期
阐述中医护理的优势和前景,针对中医护理的现状提出实用中医护理模式的构想及思路.
作者:潘海蓉;倪冬梅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考察复方五仁醇胶囊对损伤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对慢性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 以SD大鼠为供体制备复方五仁醇胶囊含药血清,CCl4诱导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损伤模型,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考察含药血清对损伤肝细胞增值(MTT法)和培养上清液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影响;将44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以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为主要指标,考察复方五仁醇胶囊的治疗效果.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含药血清组MTT值明显升高,上清液中ALT均显著下降,体系中加入10%含药血清效果佳;治疗组、对照组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指标均明显得到改善,复方五仁醇胶囊的疗效优于阳性对照药护肝片.结论 复方五仁醇胶囊对肝细胞损伤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对慢性肝炎有较好治疗作用.
作者:朱浩然;窦志华;罗琳;张兵;李民;达坤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祖国医学对痴呆的论述很早就有文字记载,产生了较系统的学术体系.早在1805年北宋时期陈直就编写了现今世界上早的老年医学专著《养老奉亲书》[1].
作者:谢娟;瞿融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茯苓多糖为我国传统中药茯苓的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肿瘤、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力、抗氧化、降血糖血脂、保肝、催眠等作用,可用于医疗、保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为进一步优化茯苓多糖的提取工艺,促进其开发应用,文章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对近几年茯苓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应用作一综述.
作者:张晓娟;唐洁;梁引库;张林生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植物多酚普遍存在于植物之中,是人类饮食中的一部分.其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如抗癌、抗退行性变、抗微生物等.牙龋病是口腔微生物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文章就植物多酚对龋病相关细菌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江慧超;郝玉庆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考察了历代本草关于桑类中药原植物的描述,分析了有关的桑图,并总结了近现代桑类中药原植物的学名,结合中国桑树分类考证的结果,认为历史上桑类中药的原植物不止一种,除桑Morus.alba L.外,还应包括鸡桑M. australis Poir.、华桑M.cathayana.Hemsl.、蒙桑M.mongolica(Bur.)Schneid.等同属植物.
作者:杨文宇;万德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介绍土贝母研究的新进展,预测其应用前景与新的研发方向.方法 该文查阅了大量关于土贝母研究的中外文献资料,从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制剂开发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全面地综述.结果 与结论土贝母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多种显著的药理作用,配合现代提取、制剂工艺,可开发为抗癌、抗病毒以及治疗白血病和艾滋病等多种新药.
作者:朱海鸥;朱晓薇;侯文彬;张新鑫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川芎配方颗粒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方法 应用Kromasil KR-100-5 C18柱,0.5%磷酸水溶液和甲醇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40 nm,柱温为20℃.结果 得到分离度、重复性均较好的川芎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标示了11个共有峰,对10批川芎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并与川芎饮片HPLC指纹图谱进行比较研究.结论 川芎配方颗粒HPLC指纹图谱的建立,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了依据.
作者:韩丽;黄媛莉;杨明;谢秀琼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索一种建立淤热证动物模型的方法.方法 间隔24 h,从大鼠尾静脉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LPS),观察给予内毒素后不同时间大鼠体温、凝血时间、血液黏度及动静脉短路血栓等指标的改变.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50μg/kg内毒素可引起大鼠体温升高、血液粘度的增加、凝血系统激活及血栓形成,且各指标变化的时相呈现一致性,佳时间点是第2次给内毒素后2 h.结论 100 μg/kg内毒素间隔24 h注射,能形成实验性大鼠淤热证.
作者:许立;蒋宝平;过伟峰;吴勉华;方泰惠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综述了丹参类中药在本草考证、品种调查、伪品品种研究、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微形态学研究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丹参类中药的资源利用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苟占平;吕应年;龚先玲;程纪伦;崔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匙羹藤实施规范化栽培(GAP)研究,探索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方法 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为指导原则,开展匙羹藤GAP的栽培.结果 开展匙羹藤GAP种植,通过严格选地栽培管理可有效地控制药材中有害重金属与农药含量,提高匙羹藤的质量和产量.结论 实施GAP种植可保证匙羹藤药材的优质、安全、可控、无公害、无污染,进而得到高质量稳定可控的中药原料.
作者:李虹;蒋水元;唐辉;韦霄;黄夕洋;李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考察南蛇藤乙醇提取物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药理作用.方法 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成大鼠关节炎(AA)模型,观察南蛇藤乙醇提取物对关节炎大鼠的原发性、继发性炎症和免疫器官以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南蛇藤乙醇提取物能显著抑制AA大鼠的原发和继发性炎症,阻止AA大鼠的体重下降,能减轻脾肿大并能减轻关节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 南蛇藤乙醇提取物对AA大鼠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蒙蒙;佟丽;陈育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以非那西丁作为探针药物评价细胞色素P450 1A2(CYP1A2)酶活性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50 mm×4.6 mm I.D.,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01%七氟丁酸),梯度洗脱,流速2.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4 nm.非那西丁与人CYP1A2酶在37℃温孵适当时间后,加入50 μl乙腈终止反应,10 000 g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分析测定.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的保留时间为2.85 min,线性范围为1.00~200 μmol·L-1(r=0.999 9),低定量限(LLOQ)为1.00 μmol·L-1,回收率为99.8%~102.3%;非那西丁的睬留时间为3.68 min,线性范围为1.00~200 μmol·L-1(r=0.999 9),低定量限(LLOQ)为1.00 μmol·L-1,回收率为98.3%~101.1%.两者的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温孵体系中的其他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测定.结论 该方法快速、稳定、灵敏度高,适合体外非那西丁及其代谢物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可应用于体外CYP1A2酶活性的评价及酶动力学的研究.
作者:孙鹏;金英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对不同来源的蔓荆子、黄荆子、牡荆子,进行近红外漫反射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建立基于近红外漫反射指纹图谱的快速、简便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4种生药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植物分类结果一致,可以据此进行鉴别;多个产地来源的单叶蔓荆子聚类分析结果与其地域、纬度分布及品质关系密切,可据此分为3个居群类型.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蔓荆子、黄荆子、牡荆子的鉴别,也可用于蔓荆子品质分析、种内变异研究.
作者:辛海量;胡园;张巧艳;郑汉臣;秦路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中药疏肝健脾方和西药常规药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疗效分析,了解中西医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方法 171例酒精性脂肪肝患者,92例采用疏肝健脾法治疗的为治疗组,79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利用常见病疗效评定标准和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评定两组治疗前后的水平.结果 治疗组的有效为95.65%,对照组为74.68%.治疗组治疗前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酯蛋白有显著差异(P<0.05,P<0.01,P<0.05),两组治疗后三项指标对比,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疏肝健脾方法能使肝脏对脂质的消化、吸收、转运及分泌保持动态平衡,使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恢复正常,从根源上对酒精性脂肪肝进行了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作者:徐开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分子烙印高分子制成亲和色谱柱,利用色谱分离技术的高速高效性和质谱测定技术的高灵敏度和独有的混合解析能力,在线连接HPLC-MS,可以直接从中药复杂体系中分离、筛选出有效成分并进行直接鉴定,实现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文章简要从分子烙印聚合物及其制备、模板分子、功能性单体及聚合条件的选择、技术特点、应用状况及前景等方面简单介绍中草药有效成分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中有应用前途的分子烙印高分子技术.
作者:李剑勇;杨亚军;张继瑜;才学鹏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文章针对近年来枳实药性的寒温属性意见分歧,运用传统中医的认识方法,进一步观察考证枳实的寒温属性,以期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对近5年来枳实的中医临床文献资料进行进一步考证,制定考察原则,比较枳实治疗寒热病证的应用情况.结果 在近来中医临床资料中,枳实用于寒热错杂或寒热不明显者多,其次为热性病证,寒证少.结论 枳实的药性可能偏寒,枳实的寒温属性值得进一步商榷.
作者:吴群;苗瑜李;秦林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