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剑勇;杨亚军;张继瑜;才学鹏
目的 对采集于河南、河北、湖北和贵州四省共14个居群栝楼进行叶片气孔显微特征观察,为栝楼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居群栝楼叶表皮细胞和气孔的形态及分布特性,并对观测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不同居群栝楼气孔在叶片上分布较均匀,呈随机分布.气孔大小、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及表皮细胞数在居群之间有所差别.结论 叶表皮气孔及表皮细胞形态、气孔密度和气孔指数可以作为栝楼种质资源多样性研究的一个指标.
作者:谢果珍;舒少华;王沫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对菝葜药材合适的干燥方式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考察了不同的干燥方式对其薯蓣皂苷元含量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 原药材直接干燥再破碎较之趁鲜破碎再干燥,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有明显提高.结论 干燥方式的不同对菝葜中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有显著影响.
作者:周艳林;钟小清;孔祥春;云强;邹节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鼻敏口服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对2006-04~2008-03在门诊确诊为变态反应性鼻炎的30例患者予以鼻敏口服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结果 鼻敏口服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总有效率为90.0%.结论 鼻敏口服液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局部注射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疗效肯定,操作简单,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姜锦林;陈普艳;谭君武;杨强;王振端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制半夏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6(MMP-16)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根据抑制MMPs活性后底物降解速率降低的原理,通过检测底物降解速率,测定中药制半夏对MMP-16的抑制作用.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制半夏具有较强的抑制MMP-16活性的作用,其抑制活性IC50=23μg/ml.结论 半夏水煎剂在体外具有抑制MMP-16活性的作用,其抑制活性较强,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戈宏焱;杨金刚;房学讯;赵树华;李有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对不同来源的蔓荆子、黄荆子、牡荆子,进行近红外漫反射指纹图谱聚类分析,建立基于近红外漫反射指纹图谱的快速、简便的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技术及聚类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4种生药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植物分类结果一致,可以据此进行鉴别;多个产地来源的单叶蔓荆子聚类分析结果与其地域、纬度分布及品质关系密切,可据此分为3个居群类型.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蔓荆子、黄荆子、牡荆子的鉴别,也可用于蔓荆子品质分析、种内变异研究.
作者:辛海量;胡园;张巧艳;郑汉臣;秦路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提取并鉴定白花枝子花中的挥发油成分.方法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白花枝子花中挥发油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并人工谱图解析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 鉴定出45个化合物,主要为单萜,倍半萜及其氧化衍生物,相对含量高达97.1%.白花枝子花挥发油的主要成分D-苧烯(24.93%),香茅醇(18.71%),反式-柠檬醛(3.90%),顺式-柠檬醛(3.67%),β-石竹烯(2.00%),α-非兰烯(3.42%),β-蒎烯(3.22%),香叶烯(2.07%),顺式-罗勒烯(12.65%),反式-罗勒烯(10.25%),乙酸香茅酯(2.10%),乙酸橙花酯(1.66%)等.结论 该研究为挖掘其药用及食品香料工业的应用价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岳会兰;赵晓辉;梅丽娟;邵赟;陶燕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对目前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治疗与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现状作了分析,中医药在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移植治疗前、中、后都起到了优势互补,协同增效的作用,认为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荣良;黄诚;戴小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鉴别中风回春丸中的地龙、土鳖虫、蜈蚣、全蝎、僵蚕.方法 用显微鉴别法.结果 5种动物药的刚毛鉴别特征明显,易于区别.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靠,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刘丽;曲静;康廷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的以非那西丁作为探针药物评价细胞色素P450 1A2(CYP1A2)酶活性的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方法.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50 mm×4.6 mm I.D.,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含0.01%七氟丁酸),梯度洗脱,流速2.0 ml·min-1;检测波长为244 nm.非那西丁与人CYP1A2酶在37℃温孵适当时间后,加入50 μl乙腈终止反应,10 000 g离心后取上清液进样分析测定.结果 对乙酰氨基酚的保留时间为2.85 min,线性范围为1.00~200 μmol·L-1(r=0.999 9),低定量限(LLOQ)为1.00 μmol·L-1,回收率为99.8%~102.3%;非那西丁的睬留时间为3.68 min,线性范围为1.00~200 μmol·L-1(r=0.999 9),低定量限(LLOQ)为1.00 μmol·L-1,回收率为98.3%~101.1%.两者的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15%,温孵体系中的其他内源性物质不干扰测定.结论 该方法快速、稳定、灵敏度高,适合体外非那西丁及其代谢物对乙酰氨基酚的测定,可应用于体外CYP1A2酶活性的评价及酶动力学的研究.
作者:孙鹏;金英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介绍土贝母研究的新进展,预测其应用前景与新的研发方向.方法 该文查阅了大量关于土贝母研究的中外文献资料,从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制剂开发等方面对其进行比较全面地综述.结果 与结论土贝母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多种显著的药理作用,配合现代提取、制剂工艺,可开发为抗癌、抗病毒以及治疗白血病和艾滋病等多种新药.
作者:朱海鸥;朱晓薇;侯文彬;张新鑫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荆防散干预炎症模型动物一氧化氮合酶-一氧化氮(NOS/NO)通路的抗炎机制,为其功效和临床应用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 采用角叉菜胶诱导大鼠胸膜炎模型和卵白蛋白致小鼠哮喘模型,测定大鼠胸腔渗出液与小鼠肺组织匀浆中NOS,iNOS活力和NO含量的变化.结果 荆防散各剂量组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小鼠肺组织匀浆与大鼠胸腔渗出液中NOS、iNOS活力,并减少NO含量,其中以5 g·kg-1剂量作用显著.结论 荆防散能通过抑制NOS活力,尤其是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的iNOS活力,从而减少炎症介质NO的生成来发挥抗炎作用,提示干预NOS/NO通路是其抗炎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晓帅;曾南;梁珂;赵璐;瞿礼萍;宋美芳;张崇燕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选育四倍体伊犁贝母Fritillaria pallidiflora Schrenk新种质,为高产、高生物碱含量的伊犁贝母育种打下基础.方法 以鳞茎诱导出的不定芽为材料,将其接入含有2%二甲基亚砜、不同浓度秋水仙素的液体MS培养基诱导四倍体,利用处理后不定芽表型变化及染色体计数筛选鉴定四倍体伊犁贝母.结果 成功获得了染色体加倍的伊犁贝母新材料,其中以含秋水仙素400 mg/L浸泡24 h效果佳,四倍体诱导率达到33.3%,四倍体植株与二倍体对照相比,二者在表型性状、显微结构上有明显区别.结论 四倍体植株体型大、生长优势明显,离体条件下利用不定芽诱导多倍体是伊犁贝母倍性育种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刘传军;王晓军;郝秀英;李晓瑾;赵民安;张蜀敏;曹玉锦;阳立恒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对巴戟天中微量元素的形态进行分析.方法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巴戟天中13种元素含量及水煮溶出率,并分析水煎液中9种元素的可溶态与悬浮态、正辛醇-水萃取体系中醇溶态与水溶态.结果 巴戟天中含量较多元素依次为Mn,Fe,Zn,Pb和Cu等.元素溶出率大小不取决于药材中元素总量.在水煎液9种元素中,Se,Mn和Co以可溶态为主,其余以悬浮态为主;Se,Fe,Pb以及肠液酸度下的Cu,Cd的醇溶态含量较高,其余醇溶态含量较低,酸度对元素Kwo值有影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法线性好、精密度高、可靠性好.结论 巴戟天含有多种生命元素.元素溶出率主要取决于它在药材中存在形态.水煎液中,元素可溶态与悬浮态分布可能与其存在形态及煎出物特性有关;元素醇溶态与水溶态分布应与元素所结合成分及结合的稳定性有关.
作者:罗盛旭;李金英;胡广林;翟岩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综述女贞子在资源、形态组织学研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其他药用部位和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新研行究进展,对研究开发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进行女贞子的系统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杨曦;蒋桂华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产地牡丹皮(安微铜陵产凤丹皮和云南昆明产滇丹皮)提取物的降血脂药理作用研究并评价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对其药效作用进行比较.方法 建立大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同时给予丹皮提取物进行灌胃给药28 d,末次给药后取血检测血清中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模型组高脂血症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血小板聚集率(PA)及纤维蛋白原(Fib)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道地药材凤丹皮提取物组TC,LDL-C,ηb(50s-1),ηp,PA,Fib明显降低(P<0.05),降低TG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滇丹皮提取物组LDL-C、Fib明显降低(P<0.05),TC和TG亦有降低趋势,但与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产地牡丹皮降血脂药效不同,在药材选用上,应结合此特点加以区别和质控.
作者:巫志峰;李鹏;许舜军;杨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以芍药苷的提取转移率为指标时中药乳康平胶囊进行佳制备工艺的研究.方法 采用L9(34)正交实验法优选水提工艺条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芍药苷的含量作为指标.结果 佳水提工艺条件为:以6倍量水提取3次,时间为1.0h/次佳.结论 此制备工艺操作简单,芍药苷的提取率高,稳定性好,可作为乳康平胶囊的佳制备方法之一.
作者:邓国兴;李春香;赵立峰;丁芳;郝蕾;殷天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优选金银花中绿原酸的佳提取方法和提取工艺.方法 以金银花中绿原酸的含量为指标,考察了水蒸气蒸馏法、超声波提取法和醇提法提取金银花中绿原酸优劣,确定超声法为佳提取方法.通过正交实验,以溶剂浓度、预浸时间、超声时间和pH值4个因素对超声法的提取工艺进行优选.结果 得到佳的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0%,pH值1,预浸12 h,超声提取2次,45 min/次;此条件下绿原酸提取率可达5.62%.影响程度为:pH值预浸时间超声时间溶剂浓度.结论 工艺简单,提取条件温和,提取率高,可为提取绿原酸的大规模产业化所应用.
作者:曹渊;李创举;夏之宁;徐彦芹;张运民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冠心丹参制剂中三七总皂苷的含量.方法 UV法,测定波长548 nm.结果 线性范围0.020 2~0.202 mg;平均回收率:97.38%,RSD为1.10%.结论 方法简便,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结果满意.
作者:魏惠珍;张洁;张红红;王跃生;方海红;饶毅;李新南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采用薄层定性的方法对哈蟆油进行薄层色谱研究.方法 对哈蟆油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显色剂,展开条件下薄层色谱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对哈蟆油的薄层色谱行为有了初步的了解.结论 建立了不同极性范围内的哈蟆油薄层色谱图.
作者:王永生;陈荣华;张小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不同株型川产麦冬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差异及其与单株产量间的关系,为制定麦冬优质高产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方差分析法比较直立型和匍匐型川产麦冬各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差异,对其主要性状与单株产量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 匍匐型麦冬的叶宽、分蘖数、块根数、须根数、叶片数、地上部分鲜重等主要农艺性状的平均值均大于直立型麦冬,且不同株型上述性状间均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株型川产麦冬的块根数、地上部分鲜重对其单株产量的直接作用大.结论 不同株型川产麦冬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差异显著;块根数多、地上部分重的川产麦冬,其单株产量较高,生产上宜选择块根数多、地上部分重的匍匐型麦冬作为栽培植株.
作者:刘江;陈兴福;杨文钰;高娟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