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曦;蒋桂华
目的 研究大蒜辣素(Allicin)导致肝癌细胞HepG2凋亡的现象及其影响规律.方法 运用CCK-8试剂盒研究Al-licin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对细胞凋亡、DNA代谢的影响,运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研究肝癌细胞凋亡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Allicin能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细胞倍增时间延长为4 d,同时Allicin也能导致细胞出现大量凋亡,实验结果表明其凋亡率高为4.13%,死亡率达到70.38%.细胞周期实验结果表明Allicin能使大部分细胞处于DNA合成期的S期及G0/G1期,延缓细胞增殖.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Allicin能激活细胞凋亡基因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结论 Allicin能抑制肝癌细胞的增殖可导致细胞大量死亡并引起细胞凋亡,并能引起细胞DNA代谢发生紊乱,细胞大部分被阻滞在DNA合成的G0/G1期,细胞分裂被抑制,Western blot实验结果表明细胞凋亡基因大量表达,细胞发生凋亡.
作者:燕丹;王坚;袁耀佐;陈志强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不同产地牡丹皮(安微铜陵产凤丹皮和云南昆明产滇丹皮)提取物的降血脂药理作用研究并评价其对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对其药效作用进行比较.方法 建立大鼠高脂血症动物模型,同时给予丹皮提取物进行灌胃给药28 d,末次给药后取血检测血清中血脂水平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模型组高脂血症大鼠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ηb)、血浆粘度(ηp)、血小板聚集率(PA)及纤维蛋白原(Fib)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道地药材凤丹皮提取物组TC,LDL-C,ηb(50s-1),ηp,PA,Fib明显降低(P<0.05),降低TG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滇丹皮提取物组LDL-C、Fib明显降低(P<0.05),TC和TG亦有降低趋势,但与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不同产地牡丹皮降血脂药效不同,在药材选用上,应结合此特点加以区别和质控.
作者:巫志峰;李鹏;许舜军;杨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观察帕金森病(PD)大鼠在不同时间点脑组织中伊文斯蓝(EB)含量变化来探讨急性和慢性PD大鼠血脑屏障(BBB)通透性的变化.方法 脑立体定向将6-羟基多巴胺(6-OHDA)注入大鼠右侧纹状体建立PD模型.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模型组,后者又分为6 h,12 h,24 h,4周组,后一组为慢性PD组.按BELAYEV法使用EB测定BBB通透性.结果 急性PD大鼠BBB通透性在6 h达到高峰(P<0.01),12 h逐渐下降(P<0.05),持续至24 h(P<0.05),慢性PD大鼠(4周)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急性PD时伴有BBB的通透性增加,而慢性PD时BBB的通透性未见改变.
作者:闫明俞;陈虹;杨赞章;刘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地锦草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之功能.目前临床上多用于治疗皮肤病、菌痢、肠炎、病毒性肝炎、各种出血症等疾病.文章就近年来有关文献对地锦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的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安惠霞;李治建;古丽娜·达吾提;斯拉甫·艾白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通过对匙羹藤实施规范化栽培(GAP)研究,探索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方法 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中药材生产管理规范>为指导原则,开展匙羹藤GAP的栽培.结果 开展匙羹藤GAP种植,通过严格选地栽培管理可有效地控制药材中有害重金属与农药含量,提高匙羹藤的质量和产量.结论 实施GAP种植可保证匙羹藤药材的优质、安全、可控、无公害、无污染,进而得到高质量稳定可控的中药原料.
作者:李虹;蒋水元;唐辉;韦霄;黄夕洋;李锋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高血压病血淤证患者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分泌NO,ET的影响及丹参酮ⅡA(TanⅡA)的干预作用.方法 硝酸还原酶法检测细胞分泌的一氧化氮(NO)浓度,非平衡法测定细胞分泌的内皮素(ET);观察不同浓度丹参酮ⅡA对细胞分泌NO,ET的干预作用.结果 血淤组分泌的NO低于对照组、健康组,且差异显著(P<0.05或P<0.01);血淤组分泌的ET高于对照组、健康组、非血淤组,且差异显著(P<0.05或P<0.01);TanⅡA40,20μg/ml剂量组分泌的NO较血淤组低,10,5μg/ml剂量组分泌的NO较血淤组高,但均无显著差异;TanⅡA40,20,15,5 μg/ml剂量组分泌的ET较血淤组低,其中40,20 μg/ml剂量组无显著差异,10,5 μg/ml剂量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血淤证患者血清可损伤培养的内皮细胞,引起其内分泌功能发生改变,TanⅡA具有保护内皮细胞的功能.
作者:胡小勤;陈利国;曾学文;张敏;戴勇 刊期: 2008年第12期
运用神经网络预测方法,对针刺治疗海洛因依赖患者的疗效进行评价.通过筛选中医辨证证候、海洛因戒断稽延性症状、SCL90中与海洛因渴求相关项,标准化后作为病因项输入网络,进行针刺疗效的预测.评估网络性能,讨论其评价针灸治疗海洛因渴求的可能性.
作者:裴明;徐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采用薄层定性的方法对哈蟆油进行薄层色谱研究.方法 对哈蟆油在不同极性的溶剂、不同提取方法、不同显色剂,展开条件下薄层色谱行为进行研究.结果 对哈蟆油的薄层色谱行为有了初步的了解.结论 建立了不同极性范围内的哈蟆油薄层色谱图.
作者:王永生;陈荣华;张小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体现中医药学特色的新药研发技术.方法 通过使用独创的、体现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大法的人体整体状态检测技术,在随机选择的两组人群中,对23种中药单一化学成分提取物进行检测.结果 发现两种中药单一化学成分,具抗癌、免疫调整、抗衰老等作用,可供进一步研发.结论 实验室加临床的有效成分及先导物筛选模式,是一种体现了中医药学特色的新药研发技术,具有安全、简便、快速、经济等优势.适用于中药新药、植物药新药乃至化学药新药的研发.
作者:赵晶亮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制半夏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6(MMP-16)活性的抑制作用.方法 根据抑制MMPs活性后底物降解速率降低的原理,通过检测底物降解速率,测定中药制半夏对MMP-16的抑制作用.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相比,制半夏具有较强的抑制MMP-16活性的作用,其抑制活性IC50=23μg/ml.结论 半夏水煎剂在体外具有抑制MMP-16活性的作用,其抑制活性较强,且存在剂量依赖关系.
作者:戈宏焱;杨金刚;房学讯;赵树华;李有田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丹参提取物中水溶性成分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含量的方法.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梯度洗脱法.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1%冰醋酸溶液(A)和甲醇(B)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81 nm;流速为1.0 ml·min-1;柱温25℃.结果 丹参素、原儿茶醛和丹酚酸B线性范围分别在0.26~2.08 μg,0.13~1.04 μg,0.45~3.60 μg内线性关系良好(r ≥0.999 6);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7.76%,99.56%,99.68%,RSD<3.4%.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丹参提取物质量控制.
作者:典灵辉;崔燎;吴铁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概述了柑橘属常用中药枳实、枳壳、陈皮、青皮、化橘红中黄酮类成分的种类和生物活性.
作者:陈海芳;张武岗;杨武亮;介磊;徐欢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对不同提取纯化工艺制备的金银花提取物注射液进行免疫毒性试验,以了解含金银花的注射剂致过敏反应的原因.方法 按<中药、天然药物免疫毒性研究的技术指导原则>的要求,做金银花精提取物与粗提取物注射液的主动全身过敏试验.豚鼠腹腔注射致敏量以绿原酸计分别为7.5,1.5 mg·kg-1,静脉注射激发量是致敏量的2倍,激发后详细观察记录每只动物的反应情况.结果 金银花精提取物注射液高、低剂量组动物均未出现过敏反应,而金银花粗提取物注射液高剂量组出现类过敏强阳性反应,低剂量组出现阳性反应.结论 金银花粗提取物注射液出现类过敏反应的原因,与注射液中含有蛋白质、树脂、鞣质等杂质有关.
作者:冯文宇;刘明华;肖顺汉;何兵 刊期: 2008年第12期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教学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自20世纪60年代创始至今,已经被旧外特别足欧美国家在教学中广泛采用,并取得明显的教学效果[1].
作者:陈丽艳;张学武 刊期: 2008年第12期
分析了数脉、疾脉、结脉等常见脉存在的脉率不规范之处,分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认为对此须由专家研讨作出规范.
作者:唐亚平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探讨当归对缺氧损伤的体外培养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乳鼠心肌细胞原代单层培养至4~5 d,制备心肌缺氧模型后,加入当归水提取物,继续培养12 h后,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PAS反应、琥珀酸脱氢酶及酸性磷酸酶的变化;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的形态学变化;生化检测方法测定SOD活性、MDA含量.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及药物对照组心肌细胞的PAS反应和SDH活性明显增强,ACP活性明显减弱;SOD活性明显增强,MDA含量明显降低;心肌细胞的线粒体损伤得到明显修复.结论 当归对缺氧心肌细胞具有抗氧化作用;当归对缺氧心肌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作者:金香子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考察南蛇藤乙醇提取物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药理作用.方法 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成大鼠关节炎(AA)模型,观察南蛇藤乙醇提取物对关节炎大鼠的原发性、继发性炎症和免疫器官以及病理形态学的影响.结果 南蛇藤乙醇提取物能显著抑制AA大鼠的原发和继发性炎症,阻止AA大鼠的体重下降,能减轻脾肿大并能减轻关节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 南蛇藤乙醇提取物对AA大鼠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杨蒙蒙;佟丽;陈育尧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萃取迷迭香中迷迭香酸的优选工艺条件.方法 利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技术,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对迷迭香酸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确定优选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40MPa,萃取温度65℃,萃取时间1 h,夹带剂(乙醇)用量为0.60 ml·g-1.结论 该方法可靠性高、简便,可用于迷迭香中迷迭香酸的提取.
作者:陈四利;张冲;李嘉诚;冯玉红;张亚男;张德拉 刊期: 2008年第12期
目的 对贵州余庆不同品种、不同采收期及不同加工方法栽培的吴茱萸进行质量对比研究,为吴茱萸GAP规范化种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amonsil C18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56:44);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25 nm.结果 不同品种质量差异不大,不同采收期及不同加工方法的栽培吴茱萸质量存在较大差异.结论 能为贵州余庆栽培吴茱萸的品质优劣及GAP规范化种植和种植标准操作规程的制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作者:罗君;张丽艳;杨玉琴;杨家林;李健;谢宇;朱京档 刊期: 2008年第12期
总结了近年来中药逆转多药耐药的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实验概况,从逆转多药耐药的经典、非经典及多靶点作用的角度阐述了中药的逆转作用,认为其主要是通过下调P-gp蛋白及调控MRP、LRP、拓扑异构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核转录因子、Ca2+浓度、凋亡相关基因等介导的多药耐药而实现,其作用多不局限于单一机制,而与其多靶点作用有关.
作者:鲍文磊 刊期: 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