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市级疾病控制中心经济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

吴冬祥

关键词:疾病控制中心, 经济运行现状, 经济运行困境, 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制改革的全面完成,疾病预防控制国家、省、市、县四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体系已基本建立.按照分级管理原则,国家和省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宏观管理、业务指导、科研培训和质量控制为主要职责,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疾病预防控制具体工作的管理与组织落实,而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作为整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间机构,既承担对所辖县(市)的宏观管理、业务指导、科研培训和质量控制,同时又承担市所在地的疾病预防控制具体工作的管理和组织落实,成为整个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中坚力量,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地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存在明显与其承担的工作职责不适应的经济状况.为了使市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好的发挥作用,我们通过对湖北省黄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经济运行现状的分析,探索性提出解决当前经济困难的对策.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

    目的 建立定量检测复方苦参注射液中细菌内毒素实验方法.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05年版(Ⅲ部)附录检测细菌内毒素的动态浊度法.结果 复方苦参注射液用细菌内毒素定量法检测无干扰因素影响,内毒素回收率在50%~200%范围内.结论 使用动态浊度法定量检测复方苦参注射液的细菌内毒素是可行的,可用细菌内毒素方法代替兔热原检查法,同时又避免了限量法内毒素检测时的干扰.

    作者:刘源;孔玮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黑芝麻油对动脉粥样硬化兔血脂和主动脉形态学的影响

    目的 了解黑芝麻油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的血脂和主动脉形态学的影响,探讨黑芝麻油抗动脉硬化的机制.方法 将30只大白耳兔随机分成基础饲料组、高脂饲料组、黑芝麻油组,每组10只,各组饲喂不同饲料20周后,取静脉血测定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并观察主动脉内膜形态学变化.结果 比较3个组的胆固醇值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值,高脂饲料组与基础饲料组比较显著增高(P<0.01),黑芝麻油组与高脂饲料组比较显著下降(P<0.01),而且,黑芝麻油组主动脉病理改变较高脂饲料组明显轻.结论 黑芝麻油通过富含的不饱和脂肪酸降血脂和其有效成分的抗氧化作用,能够预防和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关立克;张锦玉;邢程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测定杞黄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

    目的 制定杞黄颗粒中黄芪甲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用HPLC-ELSD法,Shim-pack C18-ODS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32∶68),流速1.0 ml/min;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40 ℃,气流压强:4.1Bar.结果 回归方程为Y=1.614X+4.257 7,r=0.999 6,线性范围为2.036~7.635 μg.回收率为97.55%,RSD为2.02%.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以作为杞黄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钟华;李毅;周淑芳;张丹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补肾益气颗粒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含量

    目的 建立补肾益气颗粒中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Diamonsil C18柱(20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55∶45),流速0.85 ml/min,检测波长245 nm.结果 补骨脂素的线性范围为0.08~0.8 μg,r=0.999 98(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69%,RSD为2.27%;异补骨脂素的线性范围为0.079 6~0.796 μg,r=0.999 98(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5%,RSD为2.82%.结论 该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使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达到基线分离,可以控制补肾益气颗粒的质量.

    作者:张壮丽;刘力;徐德生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比较化橘红胎与化橘红皮的脂溶性成分

    目的 比较化橘红胎和化橘红皮的脂溶性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化橘红的皮和胎的脂溶性化学成分进行分析.结果 化橘红胎中挥发油的数量和相对含量比化橘红皮明显增多,尤其是柠檬烯.结论 挥发油含量较高可能就是化橘红胎疗效优于化橘红皮的原因.

    作者:陈晓颖;郭晓玲;梁从庆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黄柏的药理研究进展

    归纳总结了黄柏的药理作用,认为其在降血糖作用、对肠管的影响、降血压作用、抗菌、抗炎、解热作用、抗癌作用、对免疫系统作用、抗溃疡作用、抗氧化作用、抗痛风作用、前列腺渗透作用、抗病毒作用等多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

    作者:侯小涛;戴航;周江煜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红茶菌调节小鼠免疫功能的实验研究

    目的 探讨红茶菌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方法 Balb/c小鼠30只,体重18~22 g,随机分为两组,用红茶菌液给小鼠灌胃30 d后处死,以MTT法测定NK细胞的杀伤活性;以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白色念珠菌的方法评价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以胸腺细胞增殖法和脾细胞增殖法分别测定IL-1和IL-2的生物活性.结果 红茶菌能显著提高NK细胞的杀伤活性;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明显增强;红茶菌灌胃组IL-1和IL-2活性分别为:0.549±0.024,0.405±0.018;对照组分别为:0.341±0.021,0.361±0.011,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IL-1,IL-2活性得到显著提高(P<0.01).结论 红茶菌能显著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

    作者:李波清;孟玮;王志强;于敏;孙旭红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银黄注射液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目的 了解银黄注射液有无体外抗菌作用.方法 采用二倍稀释法,将不同浓度药物与葡萄球菌、链球菌、G-杆菌、卡他双球菌、白色念珠菌等11类菌种,共105个试验菌株体外培养,测定MIC50,MBC50.结果 银黄注射液对金葡菌、表葡菌的MIC50为2.75 mg/ml,MBC50为5.5 mg/ml;对肺炎链球菌MIC50为5.5 mg/ml,MBC50为22 mg/ml;对流感、变形、肺炎杆菌的MIC50为11 mg/ml,MBC50为22 mg/ml及44 mg/ml;对链球菌、绿脓杆菌、卡他双球菌、白色念珠菌的MIC50为22mg/ml,MBC50为44 mg/ml.结论 银黄注射液在体外对金葡菌、表葡菌、肺炎链球菌等呼吸道常见致病菌有较好的抑菌和杀菌作用.

    作者:陈美娟;葛李;顾立;刘剑;肖顺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研究

    目的 研究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方法.方法 采用水提、絮凝脱色、树脂吸附、重结晶工艺提取纯化.结果 杜仲叶的水浸提液浓缩后用1%壳聚糖絮凝去杂、活性碳脱色得到进样液,进样液用NKA-9树脂吸附,50%乙醇解吸,洗脱液浓缩后的粗品经甲醇重结晶得到纯度≥97%的绿原酸,提取率≥65%.结论 优化完善了杜仲叶中绿原酸的提取纯化方法,为杜仲资源的充分综合利用和产业化开发提供了参考.

    作者:袁华;邓良;杨小俊;闫志国;吴元欣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脉络宁的临床应用进展

    脉络宁系由中药石斛、玄参、牛膝、银花等经化学提取精制而成的中药注射液,具有活血化淤的功能.近10年来,脉络宁的临床应用范围不断拓宽.现综述如下.

    作者:田厚伦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板蓝根对机体免疫功能及流感病毒FM1的作用

    目的 研究板蓝根提取物对小鼠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抗流感病毒(FM1)的作用.方法 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板蓝根提取液,检测红细胞免疫黏附功能等各项免疫指标;昆明种小鼠滴鼻感染流感病毒FM1后腹腔注射板蓝根提取液,观察板蓝根提取液的抗病毒作用.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板蓝根组脾指数增加(P<0.05);T、B淋巴细胞刺激指数、RBC-C3bR花环阳性率都明显增高,RBC-IC花环阳性率显著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板蓝根组肺指数降低(P<0.05),体重增加值高(P<0.05).结论 板蓝根提取物具有很强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其提高红细胞免疫系统功能的作用极其显著;同时板蓝根提取物也有一定的抗流感病毒作用.

    作者:金明哲;任东鲜;孟繁平;李晓眠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林氏咽宁散体外抗金黄色葡萄球菌实验

    目的 探讨林氏咽宁散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 以微生物试验琼脂平皿法、液体试管法观察其抗菌作用.结果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琼脂平皿法低抑菌浓度(MIC)为0.1 g/ml,液体试管法低抑菌浓度(MIC)和低杀菌浓度(MBC)均为0.025 g/ml.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林氏咽宁散体外抗菌活性测定显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与其相关的临床功能主治相符,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作者:张敏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心平肝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心平肝口服液中芍药苷的含量.方法 用Diamonsi C18(250 mm×4.6 mm,5 μm)柱,以乙腈-0.1%磷酸(17∶83)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30 nm.结果 芍药苷在0.18~3.6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6,其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80%,RSD=0.36%(n=6).结论 此方法简便、快速、可行,可用于清心平肝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作者:侯继秋;李英姬;尹寿玉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炎可宁中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 测定炎可宁中有效成分-黄芩苷的含量.方法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Kromasil C18(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水-磷酸(60∶40∶0.2);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 ℃.结果 建立了对炎可宁片中黄芩苷进行定量的测定方法,并将此方法用于3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炎可宁片中黄芩苷含量的测定.结论 为中药复方提供了更加简便、合理、可靠的质控方法.

    作者:李铁纯;张捷莉;彭博;兴东杰;李学成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高乌甲素凝胶中高乌甲素的含量

    目的 建立用HPLC法测定高乌甲素凝胶中高乌甲素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Hyper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甲醇-0.01 mol·L-1磷酸二氢钠(80∶2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2 nm.结果 高乌甲素在20~200 μg·m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 8.平均回收率为(100.30±1.56)%,RSD=1.55%(n=5).结论 该法简便,快捷,准确,可靠.

    作者:王英姿;任天池;孙秀梅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当归注射液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完善当归注射液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对当归进行鉴别,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当归注射液中性挥发油的含量.结果 TLC鉴别专属性强,分离度好;当归注射液中性挥发油在280 nm处有大吸收,可作当归注射液的质控指标.结论 该方法可行、简便、快速,可有效控制药品质量.

    作者:黄俊斌;黄东燕;罗梓河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肠康宁片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研究

    目的 优化肠康宁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对β-环糊精包合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筛选,以包合物得率及包合物油率为指标,选定佳工艺,并采用薄层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包合物进行物相鉴别.结果 肠康宁中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佳工艺为:采用机械搅拌法,肠康宁片挥发油与β-CD包合物投料比为1∶8,加水量为10倍,包合温度30 ℃,搅拌时间1.5 h.结论 此工艺可提高制剂稳定性,方法简便易行,能适用于大生产.

    作者:任文;叶强;蔡徐骄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正交设计法研究月见草油的储存条件

    目的 研究月见草油的储存条件.方法 以过氧化值为指标,应用正交设计法考察避光条件下温度、维生素E和储存时间三因素对月见草油质量的影响.结果 按显著性大小排列,影响月见草油过氧化值的因素依次为温度、储存时间滗和是否加维生素E.结论 佳储存条件为避光、凉处保存,可加入0.1%维生素E作抗氧剂,避免储存时间过久.

    作者:冯艳;金伟军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正交实验法优化大蒜片热风干燥工艺的研究

    目的 研究大蒜片热风干燥的优化工艺.方法 用正交实验法对保护液、干燥温度和干燥时间等进行综合分析,确定热风干燥大蒜片的优化工艺参数.结果 采用0.3%Na2SO3和0.1%L-半胱氨酸溶液浸泡大蒜片,前期干燥温度为45 ℃,干燥时间为2 h;后期干燥温度为55 ℃,制得的大蒜片中硫代亚磺酸酯的保留率达84.8%.结论 与传统热风干燥法相比较,优化后的方法制取的大蒜片质量更好;与真空冷冻干燥法相比较,优化工艺具有更经济、节能等优点.

    作者:郭浪;王伯初;张广求 刊期: 2007年第02期

  • 解毒祛疣丸的制备及临床应用

    目的 介绍研究解毒祛疣丸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及应用.方法 先将方中的药粉碎呈细粉,然后蜜水泛制成丸剂.在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当归、僵蚕、穿山甲、红花的显微特征,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青叶、板蓝根定性分析.结果 该制备工艺简单,质量可控,患者使用方便,疗效确切.结论 解毒祛疣丸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治疗扁平疣的良药.

    作者:陈扬;吴宏丽 刊期: 2007年第02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