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脉降脂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吴振刚;潘海宇;韩刚;李运;王超

关键词:通脉降脂颗粒, 姜黄素, 大黄酸, 大黄酚, 大黄素, 高效液相色谱法
摘要:目的 建立通脉降脂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层析(TLC)法对通脉降脂颗粒中的姜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定量测定姜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的含量.结果 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77:22:1),检测波长为428nm,测定结果的线性关系良好.姜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5%,96.65%,97.79%,97.17%.结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通脉降脂颗粒进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马鞭草的研究进展

    对近年来有关马鞭草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作一综述,为马鞭草的研究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作者:金伟军;张志东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开展医院药学服务的实践和体会

    社会在发展,药学科技不断变化,医院药师的职能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药学服务是随着我国药学事业的发展并逐渐与国际接轨而推行的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和服务模式[1].

    作者:潘龙华;杨仕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针刺加手法治疗鼻衄疗效观察

    鼻衄是常见病,各科门诊可通常遇见,有很多原因可导致衄血.此病好发于秋季.其止血方法有多种.笔者认为采用针刺加手法的治疗效果会更佳.经临床治疗32例鼻衄患者,获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作者:叶秀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八会穴治疗失眠症的机理探讨

    通过叙述八会穴特殊整体治疗作用和八会穴的神经解剖,揭示其与神经系统的联系,针刺八会穴刺激脊髓的各个节段,通过各种传导束将刺激传达给脑的各个部位,包括了与睡眠相关的各种单胺类递质分布的区域,终调节了睡眠机制,可使失眠得到有效的治疗.

    作者:刘改莲;赵仓焕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院内感染及其预防

    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获得感染,即指患者、陪护人员、工作人员在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中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根据感染途径可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作者:张秋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患者自测血压状况影响的调查及分析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时高血压病患者自测血压的作用及重要性.方法 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在患者知情同意原则下,对200例门诊就医高血压病患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其中116例为自备血压计自测血压者,84例为未备血压计靠医护人员测血压者,观察其接受健康教育的次数,以及在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改变.结果 有自备血压计进行自测血压的患者比没有自备血压计的患者在健康行为和控制血压方面做得更好.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及家属通过健康教育对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有了不同的认识,患者能自觉执行治疗计划,明确生活方式,主动改变不良习惯,建立健康行为.

    作者:李宝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心脏监护病房护士规范化专业培训体会

    在风险高,技术要求强的心脏监护病房(CCU),护士的培训尤为重要,通过对CCU护士规范化、阶段化的培训,培养CCU护士综合素质和专科技能,提高了护士对心血管科危重症病人观察、护理能力和应变应对能力,加强了医护间的紧密配合,并掌握了护患沟通交流技巧,提高了护理安全意识,降低了职业风险.

    作者:刘晓蓉;丁莉;吴艳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何首乌总基因组DNA的提取

    目的 为获得高质量的何首乌总基因组DNA.方法 采用CTAB法提取,对其提取方法进行改进.结果 用改进的方法提取的样品DNA的OD260/OD280值在1.630~1.955之间,琼脂糖凝胶上主带清晰、降解较少,能完全被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和Mse Ⅰ完全酶切,得到合适的AFLP指纹样式.结论 改良的CTAB法提示提取何首乌DNA的理想方法,适合AFLP-PCR反应和其他分子生物学应用.

    作者:严萍;赵树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1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的观察与护理

    中风是一种患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临床常见病.中风不仅导致患者生理残疾,而且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其中中风后抑郁症(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为多见,发生率在40%~50%之间[1].

    作者:俞海虹;罗艳琼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天冬及其混伪品羊齿天门冬的比较鉴别

    天冬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商品主要为百合科植物天门冬Asparagus cochinchinensis(Lour.)Merr.的干燥块根,具有养阴润燥,清肺生津的作用.

    作者:陆连英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舒郁宁神活血汤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观察

    中风后抑郁(post stroke depression,PSD)是发生在中风后的一种包括很多精神症状和躯体症状的复杂情感障碍性疾病,是中风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作者:杜美茹;李炒颖;王康平;刘宏斌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代谢综合征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探讨代谢综合征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先天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所伤,年老肾虚是主要病因,痰淤交阻是病机的关键,痰浊和血瘀同为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运行障碍,从而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发展.

    作者:谢维宁;杨钦河;纪桂元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对原发性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的研究进展

    凋亡(apoptosis)一词由Kerr于1972年首先提出.细胞凋亡是指在特定时空发生的、受机体严密调控的细胞自杀现象,它呈现其独特的、有别于细胞坏死的形态学和生物化学特点,被普遍认为是有机体维持个体内稳态恒定的极其重要的机制之一.

    作者:赵明敬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乌药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工艺的研究

    目的 考察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乌药有效成分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以乌药醚内酯含量为考察指标,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解析压力及解析温度4个因素的影响.结果 佳萃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20 mPa,萃取温度35℃;解析压力8 mPa,解析温度55℃;萃取时间4 h;CO2流量为20 L/h.结论 超临界C02流体萃取技术用于乌药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简单,适用于工业生产.

    作者:梁汉明;郭晓玲;冯毅凡;孟青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白芍中芍药苷的醇提工艺

    目的 建立白芍中芍药苷的佳醇提工艺.方法 以芍药苷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并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条件.结果 用80%乙醇回流提取芍药苷两次,第1次用8倍量乙醇,第2次用6倍量乙醇,1 h/次.结论 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白芍中芍药苷的提取率有较大影响.

    作者:侯继秋;尹寿玉;柳明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60例采用透脓散加味非经期保留灌肠、经期静脉滴注氨苄青霉素、甲硝唑液治疗慢性盆腔炎,并与西药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70.0%.两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具有活血、化瘀、抗菌、消炎之功效.

    作者:王岩;王晟;王万卿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药多糖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中药多糖是中草药的主要活性成分,所以它的结构研究是揭示其构效关系的基础.该文比较全面综述了原子力显微镜法(AFM)、气相色谱法(GC)质谱法(MS)、核磁共振方法(NM R)等检测手段在多糖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作者:吴伟;樊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抗衰老软胶囊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

    目的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测定方法学考察.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抗衰老软胶囊中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含量,流动相为乙腈-水(17:83),检测波长320 nm.结果 范围为0.355~284 μg/ml,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7%,RSD=1.73%.结论 该方法比较简单可靠,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宋子荣;刘贤良;黄样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牡丹中丹皮酚含量及其提取检测方法研究

    对牡丹中丹皮酚含量的差异性、提取和检测方法的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牡丹的根皮是一种传统中药材,其中含有丹皮酚等多种有效成分.丹皮酚是起镇痛、消炎、抗菌等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随着中药现代化的进展,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提取、含量测定已成为新的热点课题.

    作者:龚明贵;张巧明;秦翠丽;原小秋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应用淀粉粒鉴定中药品种(Ⅲ)

    川贝母、天麻、三棱、粉萆薜等药材,常有伪品出现.本文应用淀粉粒的形态、大小及有无鉴定了6组30种常见真伪中药材.

    作者:李炳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