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丁素先主任治疗皮肤病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体会

杨洪浦;乔树芳;张影华;丁素先

关键词:皮肤病, 丁素先
摘要:丁素先是天津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主任委员,天津市长征医院(天津市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专科医院)主任医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天津市长征医院副院长,早年曾在天津中医学院西医学习中医专业学习,从事中西医结合皮肤病临床专业40余年,她早年研究的科研课题多次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曾担任多部皮肤科专著的主编或副主编.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何首乌总基因组DNA的提取

    目的 为获得高质量的何首乌总基因组DNA.方法 采用CTAB法提取,对其提取方法进行改进.结果 用改进的方法提取的样品DNA的OD260/OD280值在1.630~1.955之间,琼脂糖凝胶上主带清晰、降解较少,能完全被限制性内切酶EcoR Ⅰ和Mse Ⅰ完全酶切,得到合适的AFLP指纹样式.结论 改良的CTAB法提示提取何首乌DNA的理想方法,适合AFLP-PCR反应和其他分子生物学应用.

    作者:严萍;赵树进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男性接尿器的制作与运用

    介绍男性接尿器的制作及使用.将去掉底部的84消毒液软塑料空瓶与男用尿袋连接,运用于卧床神志清醒,上肢可活动的病人接尿,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张素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院内感染及其预防

    院内感染是指在医院获得感染,即指患者、陪护人员、工作人员在医院这个特殊的环境中获得并产生临床症状的感染,根据感染途径可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作者:张秋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黄芪对糖尿病大鼠心肌MDA及SOD,GSH-PX,Na+ - k+ ATP酶活性的影响

    目的 观察黄芪对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及SOD,GSH,Na+-k+-ATP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正常大鼠、糖尿病大鼠及用黄芪注射液治疗8周的糖尿病大鼠各8只,测定心肌组织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Na+-k+-ATP酶活性.结果 黄芪能显著降低糖尿病大鼠心肌组织MDA含量,并能提高心肌组织SOD,GSH-PX及Na+-k+ATP酶活性.结论 黄芪对糖尿病大鼠心肌脂质过氧化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作者:阮耀;岳兴如;李晓明;王珍珍;阮翘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急诊药房药品差错发生原因分析及对策

    对药品差错发生的来源、类型进行了详细地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降低药品差错的发生率,为急诊病人提供一个安全、高效的医疗服务质量.

    作者:陈旗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方法及其比较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简称内异症).内异症一般仅见于生育年龄妇女,虽为良性病变,却有类似恶性肿瘤的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其常见种植部位是盆腔脏器和腹膜,又以侵犯卵巢者常见.

    作者:李萍;张晓甦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银黄片中金银花提取液的精制工艺研究

    目的 优选银黄片中金银花水提液的佳醇沉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实验法,以绿原酸转移率和醇沉液中绿原酸的纯度为考察指标.对影响金银花醇沉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 实验设计3因素中,醇沉时乙醇浓度与两次醇沉时药液的相对密度对实验有显著影响.结论 金银花水提液的佳醇沉工艺为:药液第1次浓缩至密度1.2,醇沉浓度65%;第2次浓缩至密度1.1,醇沉浓度75%.

    作者:张纪兵;左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成药所致药疹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

    目的 探讨中成药所致药疹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2003-02~2006-02本校附属医院收治的162例中成药所致药疹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中成药所致药疹呈逐年增多趋势,以注射剂引起药疹多(51.72%);常见的皮疹类型为荨麻疹型(50.57%);162例全部治愈,预后良好.药疹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原患疾病、药物过敏史,药物的种类、剂型、给药途径、联合用药等因素有一定的关系.结论 加强预防措施,合理应用中成药是减少中成药所致药疹的关键.

    作者:梁建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抗衰老中药的研究

    对中药抗衰老的药理作用机制及其实验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现代中医药实验表明,中药可以通过抗氧化、调节免疫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抗DNA损伤等作用延长机体寿命及细胞的传代能力,从而达到抗衰老的目的 .

    作者:黄娅琳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马兜铃属植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对马兜铃属植物的生物活性和药理作用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马兜铃属植物主要具有抗肿瘤、抗菌、抗炎、镇痛、抗生育以及对心血管等的药理作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该属植物中某些品种有较强的肾毒性及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因此,应用时要引起高度注意.

    作者:陈孟兰;朱正兰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柴胡桂枝汤治疗小儿发热性疾病浅析

    针对儿科多用寒凉畏用温热之弊,探讨柴胡桂枝汤在儿科热病中的适应证及注意事项,以期扩大该方应用.

    作者:刁娟娟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通脉降脂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通脉降脂颗粒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层析(TLC)法对通脉降脂颗粒中的姜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进行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定量测定姜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的含量.结果 用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乙酸(77:22:1),检测波长为428nm,测定结果的线性关系良好.姜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大黄素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75%,96.65%,97.79%,97.17%.结论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通脉降脂颗粒进行质量控制,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

    作者:吴振刚;潘海宇;韩刚;李运;王超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老年功能性睡眠障碍60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老年功能性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老年功能性睡眠障碍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分别采用苦碟子注射液和舒乐安定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治疗期间睡眠障碍量表(SDRS),以判定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苦碟子注射液对老年功能性睡眠障碍疗效明显,并能改善睡眠质量,其有效率为75%,其总体疗效高于舒乐安定组(有效率为71.7%)嗜睡、乏力、口干、头晕等不良反应及反跳性失眠明显少于舒乐安定组.结论 苦碟子注射液治疗老年功能性睡眠障碍有良好临床疗效,疗效优于舒乐安定,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谷俊霞;刘福来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张氏白芥子涂法在虚寒性疾病中的应用

    从药物的作用、穴位的作用、气候的作用论述张氏白芥子涂法治疗虚寒性疾病的作用机理,并论述其在治疗哮喘、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胃脘痛和痹证中的作用.

    作者:胡月华;何扬子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白芍中芍药苷的醇提工艺

    目的 建立白芍中芍药苷的佳醇提工艺.方法 以芍药苷为考察指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含量测定,并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条件.结果 用80%乙醇回流提取芍药苷两次,第1次用8倍量乙醇,第2次用6倍量乙醇,1 h/次.结论 乙醇浓度和提取时间对白芍中芍药苷的提取率有较大影响.

    作者:侯继秋;尹寿玉;柳明洙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失眠的从肺论治

    历代医家对于失眠论治颇详,大多认为主要病位在心,主要涉及脏腑有肝、脾、胆、胃、肾,较少论及肺脏.从肺的生理病理和五脏相关角度,探讨了肺的功能失调对失眠发生和发展的影响,提出从肺论治失眠的观点,以冀完善失眠的论治思维.

    作者:黄晓辉;张荣华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刘贵颖主任哮病临床经验谈

    刘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二十余年,在急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间质性疾病等肺系疾病的中医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作者:王昭杰;张蕴卓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脑血舒通对实验性脑缺血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脑血舒通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方法 电凝大鼠一侧大脑中动脉造成局灶性脑缺血(MCAO),观察脑血舒通对大鼠行为、大脑皮质内脑梗塞区神经细胞数量、尼氏小体含量、脑组织含水量的影响;采用结扎小鼠双侧颈总动脉形成急性脑缺血模型,并进行了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观察小鼠存活时间.结果 脑血舒通33.33,16.67,8.33 mg/kg改善MCA0大鼠行为障碍,可显著增加局灶性脑缺血大鼠大脑皮质内脑梗塞区周围神经细胞数量、神经细胞内尼氏小体含量,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具有显著保护神经细胞的作用.脑血舒通50,33.33,16.67 mg/kg能明显延长结扎双侧颈总动脉小鼠存活时间和小鼠常压下的耐缺氧时间.结论 脑血舒通对实验性脑缺血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作者:张涓;刘邦民;王勇;钱海兵;周春阳;黄国钧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中西医层次性结合之我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对健康的观念的变化、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单纯的中医或者西医很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而当今的中西医结合也仅停留在简单的两种医学体系的简单组合上.

    作者:霍锦章;曹中兵 刊期: 2007年第03期

  • 心脏监护病房护士规范化专业培训体会

    在风险高,技术要求强的心脏监护病房(CCU),护士的培训尤为重要,通过对CCU护士规范化、阶段化的培训,培养CCU护士综合素质和专科技能,提高了护士对心血管科危重症病人观察、护理能力和应变应对能力,加强了医护间的紧密配合,并掌握了护患沟通交流技巧,提高了护理安全意识,降低了职业风险.

    作者:刘晓蓉;丁莉;吴艳丽 刊期: 2007年第03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