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霞;罗学刚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胃康灵胶囊中甘草酸的含量.方法 HPLC法,Zobax-ODS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乙腈-0.1 mol/L醋酸铵溶液-冰醋酸(28∶72∶0.3),检测波长:250 nm,流速:1.0 ml·min-1.结果 甘草酸在44.84~224.20 μg/ml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n=5),平均回收率为97.56%.结论 该方法 分离度高,重现性好,简便,准确,可用于胃康灵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举涛;陈明;叶杰胜;许凤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制紫草烧伤喷雾剂并进行初步药效学实验.方法 选择优工艺制备紫草烧伤喷雾剂,对其有效成分左旋紫草素进行定性鉴别和含量测定作为质量控制,采用实验性烧烫伤模型考察喷雾剂的治疗作用.结果 工艺流程合理,制剂质量稳定,质检方法 可控;动物实验表明,其具有抗炎促进创伤愈合的作用,缩短烫伤愈合时间显著提高.结论 紫草烧伤喷雾剂工艺合理,质量可控,对烧烫伤具有治疗作用.
作者:韩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笔者临床发现静脉滴注脉络注射液致喉头水肿1例.报道如下.1 病例女,48岁.因头晕、右上肢麻木2个月入院.既往健康.无药物过敏史.颈椎像提示骨质增生.血脂:胆固醇5.92mmol/L,甘油三酯1.98 mmol/L.
作者:冷毓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女,27岁,白领.初诊:2006-06-15主诉:患者自觉无汗出5年.患者自幼就出汗少,近5年来自觉无汗出,暑天烦热难忍,伴有低热,月经初潮13岁,周期正常,量偏少,平素体质较弱.曾做多项相关检查未发现异常.西医诊断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历年来服用中西药罔效,遂来就诊.诊见:精神疲乏,肌肤干燥,纳可,小便数,大便调,夜寐差,舌淡苔薄白,脉缓.查:体温37.5℃.辨证:营卫不和,治宜调和营卫.方用桂枝汤原方:桂枝9 g,白芍9 g,炙甘草6 g,生姜(切)9 g,大枣4枚.7剂,水煎服,Ⅰ剂/d,服药后进食热稀粥以助药力.
作者:李雅茜;张清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考察脂质体不同制备方法 对包封率的影响.方法 采用被动载药和主动载药制备脂质体,用微柱离心-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脂质体包封率.结果 被动载药法制备脂质体包封率较低,主动载药制备脂质体包封率为84.38%.结论 采用硫酸铵梯度法可制得包封率较高的苦参碱脂质体.
作者:刘文雅;刘汉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测定解痉镇痛酊中橙皮苷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C18柱,甲醇:1%醋酸溶液(40∶6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83 nm,柱温为35℃.结果 橙皮苷在0.102~0.765 μg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 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RSD为1.38%(n=5).结论 该方法 快速简便,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用于解痉镇痛酊的质量控制.
作者:金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半夏、水半夏及其炮制品中麻黄碱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DiamensilC18(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甲醇∶0.08%三乙胺水溶液(18∶82),醋酸调pH值为5.8,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210 nm.结果 麻黄碱在0.8~2.4 μg内线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97.22%,RSD为1.72%.结论 半夏、水半夏中麻黄碱的含量存在差异,可为评价半夏、水半夏的质量提供依据.
作者:许卫锋;张保国;李勉;刘广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和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脑卒中后抑郁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进行综合性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选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定.结果 中西医治疗与综合性心理干预能明显降低抑郁情绪,促进病人康复,与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护理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采用中西医治疗和心理干预治疗脑卒中后抑郁有很好疗效,促进病人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代丽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加味抑肝散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用加味抑肝散治疗,对照组用复方枣仁胶囊治疗.结果 治疗4周后,治疗组治愈率53.33%,总有效率96.67%,而对照组治愈率26.67%,总有效率73.33%,两组疗效和总有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味抑肝散治疗更年期失眠疗效明显.
作者:傅喆暾;张鸣;袁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创新性地提出了宫颈望诊的内容,引用经典名句,从解剖、功能、直窥不同角度探究了宫颈望诊的原理;提出将望宫颈之象各种变化纳入到对女性疾病的辨证论治之中;总结了宫颈望诊的临床意义,认为宫颈望诊为当今女性疾病中医临床观察和治疗提供了又一独具特色的诊察手段和辨证依据.
作者:王春梅;汤利红;刘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巴戟天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 How的干燥根.市场上掺杂的易混品有茜草科植物恩施巴戟的根、茜草科植物羊角藤和假巴戟的根皮或段片充巴戟天出售,为了对购进的药材及饮片质量负责,中药技术人员应细心鉴别,确保临床用药安全和有效,现将其鉴别方法介绍如下.
作者:姜彩娥;郝睿;霍丽民;申勤学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清咽排毒颗粒在解热、镇痛、抗炎、止咳、祛痰、体外抗菌、体外抗病毒等方面的作用,为其临床用于风热型急性咽炎提供了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2,4-二硝基苯酚致大鼠发热法、热板法、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法、氨水引咳法、小鼠酚红排泄法、低抑菌浓度法和鸡胚内抗病毒法.结果 清咽排毒颗粒对2,4-二硝基苯酚所致大鼠发热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对热板法引起的疼痛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促进小鼠气管酚红排泄;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大肠杆菌、甲型流感病毒H1N1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 清咽排毒颗粒具有解热、镇痛、抗炎、止咳、祛痰、体外抗菌、体外抗病毒等方面的作用.
作者:李湘力;黄鸣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对止咳平喘胶囊中主要化学成分绿原酸进行含量测定.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YWG C18柱(250 mm×4.6 mm,5 μm);乙腈-0.4%磷酸溶液(13∶87);柱温:25℃,检测波长为327 nm,流速为1.0 ml/min.结果 方法 学考察结果 表明,绿原酸的线性范围为0.122~0.980 μg;测定方法 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07%,RSD=1.16%(n=5).结论 该方法 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止咳平喘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范云杰;王惠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I,为兰科石斛属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具有滋养肺胃,清热生津之功效,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和新药原料[1-3],主要来源于野生资源.由于金钗石斛在自然条件下繁殖力低,生长缓慢以及长期已往的掠夺性采挖,野生生长量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量,致使金钗石斛野生资源日益枯竭[4,5].进行人工种苗繁育、扩大种源及栽培对保护该濒危种质资源有着重要的意义.
作者:唐德英;王云强;段立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高校护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在校的护生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在校护生的心理健康,除躯体方面外,其余均低于全国常模,有明显差异(P<0.01).普通三年制大专生与五年一贯制大专生总的心理健康比较无差异(P>0.05),因子分比较,人际关系、恐怖、偏执有明显差异(P<0.01);不同年级比较,无论是普通三年制大专还是五年一贯制大专生,高年级比低年级护生总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明显差异(P<0.01);因子分比较各项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高校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不容忽视,应及时开展形式多样的主动心理干预,提高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作者:齐玉梅;王生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Autoimmune thyroiditis,AT),或称为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
作者:孟达理;许芝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建立鹰嘴豆中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 .方法 紫外分光光度法.结果 方法 重现性好,操作简便,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5.5%,RSD为1.45%.结论 该实验方法 可控制质量.
作者:马合木提·买买提明;海力茜·陶尔大洪;玛依拉;巴吐尔·买买提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与衰老相关的疾病包括心血管、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糖尿病等,威胁着人类的寿命和生活质量,而功能食品(人参、银杏、坚果、谷物、西红柿、豆类植物雌激素、姜黄、褪黑激素、植物多酚、抗氧化维生素、左旋肉碱、肌肤、辅酶Q10等)和天然药物通过抗氧化,抑制自由基产生,稳定线粒体功能,金属螯合,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等作用可有效地预防疾病.
作者:魏清;周政涛;王燕燕;陈馨;宋华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一氧化氯(Nitric Oxide,NO)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第二信使,具有广泛的生理病理作用,其在呼吸、消化、循环、免疫、神经等全身多系统的生理、病理生理及有关临床疾病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其独特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活性,使得对于NO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合成的关键酶一氧化氮合酶(NOS)上,特别是对于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研究更是成为近年的研究热点.本文将对N0及iNOS作用机制、调节及在部分临床疾病中的作用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廖润玲;杨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护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由于自我防护不全面,工作环境陌生,护理技术操作不熟练,容易造成手部及其它部位受伤,而受伤后处理不够及时有效,造成感染的危险性很高.本文作者对正在实习的118名护生进行调查,以期了解护生的自我防护知识掌握情况,临床实习中受伤的原因,部位及处理方式等等,对以上情况进行分析,探讨护校教育和临床带教中应该如何加强护生的自我乙防护知识教育,将伤害降到低.
作者:李宝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