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素琴;宋晓琳;李祥勇
目的 建立益母草药材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并对药材资源进行初步考察.方法 以芦丁为对照品,样品经聚酰胺柱分离纯化,三氯化铝试剂显色后,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412 nm波长处测定总黄酮含量.结果 芦丁在4.8~29.0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 6,平均回收率为102%,RSD=3%.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准确,可作为益母草药材的质量分析方法.
作者:余丹妮;徐德生;冯怡;卫洪昌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消水散治疗结核性胸水的机制.方法 运用灌胃给药途径观察其对小鼠在促进结核性胸水的消退、抗慢性增生性炎症中的作用及其对小鼠胸腺、脾脏的重量和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响.结果 该制剂具有良好的加速结核性胸水的消退及一定的抗慢性炎症作用,并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结论 消水散对结核性胸水的治疗作用主要在于能加速消水、抗炎及增强免疫功能.
作者:郭新美;王树荣;荣学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制川乌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抗炎镇痛功效的相关性,确定药物发挥功效的佳煎煮时间和给药剂量.方法 根据川乌祛风除湿止痛的功效,选择热板痛证模型、扭体痛证模型、急性炎证模型、亚急性炎症模型等,运用均匀设计和回归分析方法,确定药物不同功效的佳煎煮时间和佳给药剂量.结果 制川乌能明显抑制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延长小鼠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热板刺激小鼠舔足潜伏期,提高热板小鼠痛阈值.制川乌发挥抗炎功效的佳煎煮时间为6 h,佳给药剂量为2.4 g/kg;镇痛功效的佳煎煮时间为6 h,佳给药剂量为2.4 g/kg.结论 制川乌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和中枢镇痛作用;煎煮时间、给药剂量与抗炎镇痛功效显著相关.发挥抗炎镇痛功效的佳煎煮时间和剂量为6 h,2.4 g/kg.
作者:张宏;余成浩;彭成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不同提取方法提取的丹参药材中水溶性成分的含量.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比较了煎煮、超声、索氏提取3种不同提取方法中丹酚酸B、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结果 超声提取丹酚酸B含量高,索氏提取丹参素、原儿茶醛含量高.结论 测定丹酚酸B的含量宜采用超声法提取,而测定丹参素、原儿茶醛的含量则宜采用索氏提取法.
作者:刘敏彦;赵韶华;盖潇桦;王玉峰;李向军;秦拢 刊期: 2007年第05期
对有关两头尖中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的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两头尖中以三萜皂苷抗肿瘤、抗风湿作用明显,有很好的开发前景,此综述为今后该植物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周鸿立;孙永旭;李勇;王宾;刘大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蜂蜡、血余炭都是临床常用中药.蜂蜡收涩,敛疮,生肌,止痛;余炭止血,化淤.近期发现,二者均有伪品充当正品使用的情况.确保药材质量及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现将二者正品及伪品的主要鉴别特征介绍如下.
作者:杜卫萍;孙桂明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肾康1号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大剂量激素期并发症及疾病疗效的影响.方法 设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一般对症治疗+标准激素治疗.治疗组加服肾康1号治疗;对照组则单纯采用西药治疗,疗程均为8周.患者按治疗前、治疗2,4,8周共4个时间点进行总结.分别测定24 h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肾功能(BUN及Scr),观察激素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症状.结果 治疗2周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均有改善,但两组无统计学意义.治疗4周后,治疗组在减少24 h尿蛋白定量、升高血浆白蛋白及降低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肾功能较对照组有好转(P<0.05).治疗8周时对降低激素相关并发症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康1号配合激素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在减少激素应用所致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激素副作用,改善肾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及提高临床疗效等方面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邬文英;吴金玉;覃柳菊;段艳萍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综述了近年来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民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途径,即从专利、商标、商业秘密等方面进行综合保护.
作者:张雪梅;李祖伦 刊期: 2007年第05期
中药村是加工中药钦片和生产中成药的原料药,其品种的真伪、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在平时的监督检查中发现许多中药材伪劣品、混淆品出现的频率较高,应引起注意.
作者:耿红梅;柴爱军;段春改;杨辉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黄芪提取物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方法 16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黄芪大、中、小剂量组,黄芪提取物以灌胃的方式给药,对照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壳肿胀的方法,测定耳片的重量;用冰醋酸致小鼠的扭体次数,测定小鼠的扭体反应次数;采用常压耐氧法记录小鼠耐缺氧时间;采用比色分析法测定游泳45 min后小鼠肝糖原及血清乳酸含量.结果 黄芪提取物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壳肿胀有抑制作用,能减少冰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次数,延长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小鼠游泳45 min后肝糖原的含量明显增加、乳酸含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黄芪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炎、镇痛、耐缺氧及抗疲劳作用.
作者:朱华野;朴龙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鼻渊舒胶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后促进术腔黏膜修复的辅助治疗作用.方法 145例行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75例,对照组70例,治疗组手术后除常规给抗生素、局部应用激素和术腔冲洗外,给鼻渊舒胶囊治疗;对照组手术后单纯给抗生素、局部应用激素和术腔冲洗,比较两组病例鼻腔黏膜修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腔清洁时间(平均1.3周)和上皮化时间(平均8周)均较对照组术腔清洁时间(平均2.1周)和上皮化时间(平均12周)明显提前.经,检验,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鼻渊舒胶囊可以促进鼻内镜鼻窦手术后鼻黏膜修复,提高和巩固鼻窦手术的疗效;减少并发症,减少抗生素、激素等药物的疗程,无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
作者:修世国;叶辉;白尚杰;姜宪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临床各科室抢救药品的管理,确保抢救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对该院临床各科抢救室、抢救车的抢救药品的检查、分析、归纳、总结.结果 抢救药品在管理中存在过期、失效、字迹模糊不清等诸多问题.结论 需加强管理人员的业务学习和培训,规范抢救药品管理.
作者:朱祝华;曹茂堂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消炎退热颗粒中咖啡酸的含量.方法 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柱(Alltima,5 μm,4.6 mm×250 mm);流动相:乙腈-0.4%磷酸(13∶87);检测波长323 nm.结果 咖啡酸进样量在0.0387~0.387 0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n=6),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56%(n=6);精密度RSD=1.36%(n=6).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便、快速、准确.
作者:方建和;熊胜泉;颜冬梅;朱卫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研究天参益智方(TSYZ)对AD大鼠模型学习记忆障碍的保护作用,探讨其对AD大鼠脑内Aβ1-40沉积的影响.方法 以慢性铝中毒法复制AD大鼠模型,用Moriss水迷宫法检测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D大鼠海马和皮质Aβ1-40水平.结果 天参益智方治疗组逃出水迷宫的时间及搜索距离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P<0.05,P<0.01),大鼠海马和皮质的平均灰度值显著升高(P<0.01),Aβ1-40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 天参益智方明显减少AD大鼠脑组织中Aβ1-40沉积,这可能是其改善AD大鼠学习记忆功能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罗喜荣;李红艳;郝小燕;官志忠;罗俊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白豆蔻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气相色谱-红外分析法(GC-MS,GC-IR)结合计算机检索鉴定其化学成分,并计算出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结果 从白豆蔻挥发油中鉴定了64个化合物,占馏出峰峰面积的95%以上.结论 该方法简便、灵敏、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白豆蔻挥发油的成分分析.
作者:苏德民;姚发业;石竹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漆姑草K,Na,Ca,Mg,Mn,Cu,Fe,Zn等8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方法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结果 漆姑草中含有丰富的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结论 微量元素在漆姑草中起到到一定的药效作用.为漆姑草的进一步研究和综合开发利用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作者:黄筑艳;赵延涛;李焱;段建涛;扶胜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建立粗叶悬钩子根部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利用苯酚-硫酸法显色,标准曲线在490 nm处分光光度法测定粗叶悬钩子根部多糖含量.结果 回归方程:y=0.8325X+0.022 3,r=0.999 8,测得粗叶悬钩子根多糖含量9.473%,平均回收率为99.69%,RSD=0.56%(n=6).结论 该方法简便,精密度及重现性均较好,可用于粗叶悬钩子多糖的提取和含量测定.
作者:周建衡;李天骄;洪振丰;胡娟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苷的肝损伤副作用及相应对策.方法 应用不同剂量雷公藤多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病综合征、紫癜性肾炎患者59例,观察其肝损伤的发生率.结果 小剂量(1 mg·kg-1·d-1)雷公藤多苷肝损伤副作用小,大剂量(2 mg·kg-1·d-1)副作用大,但加用保肝药物后副作用发生率降低.结论 在应用雷公藤多苷(尤其在双倍剂量)的同时加用保肝药物,可降低其肝损伤的发生率.
作者:任献青;丁樱 刊期: 2007年第05期
目的 测定夏枯草中熊果酸的含量.方法 薄层扫描法.结果 熊果酸在0.314~1.57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值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平均回收率为99.3%,精密度实验RSD=1.86%.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夏枯草的质量控制.
作者:白洁;陈翔飞;孙海峰 刊期: 2007年第05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新的化学物质及高科技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各种手术的普遍开展,对手术室护士的知识结构和身体素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者:程连心;宗贝 刊期: 2007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