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于清

关键词:冠心病, 心绞痛, 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8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观察与对比两组治疗14d后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临床治疗,实验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率,减少病症发作次数,缓解临床症状,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益胃健脾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

    目的:探讨益胃健脾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门诊收治的56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28例)进行常规性治疗,观察组患者(28例)采用益胃健脾汤进行治疗.观察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益胃健脾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安全性高,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何敏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抗纤益心浓缩丸慢性毒性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抗纤益心浓缩丸连续给药12周及停药后2周的毒性反应,以评价抗纤益心浓缩丸的用药安全性.方法:选用SPF级SD大鼠80只,随机分成四组,即正常组(等体积生理盐水)和抗纤益心浓缩丸高、中、低剂量组(临床剂量的100、50、20倍),每组灌胃给药1次/d,连续灌胃12周及停药2周.分别检测其血液学、血液生化指标,并对大鼠进行解剖,观察心、肝、脾、肺、肾、脑、肾上腺、胸腺、子宫、卵巢、睾丸外观,称重,计算脏器系数,做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大鼠给药12周及停药后2周,与正常组相比,抗纤益心浓缩丸各剂量组大鼠一般状态、血液学、血液生化学指标、脏器系数指标及脏器病理形态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抗纤益心浓缩丸长期服用无明显毒副作用,在停药2周后未见明显的蓄积毒性反应,用药安全.

    作者:王振涛;张晓丹;常红波;李东洋;韩丽华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90例临床观察

    杨传寿采用加味柴胡桂枝干姜汤对临床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杨伟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温胆汤治疗中医神志疾病的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温胆汤治疗中医神志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13年5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神志疾病患者内随机挑选106例为本研究病例对象,所选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接受盐酸帕罗汀西药物治疗,研究组则接受温胆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状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0.57%)比对照组(75.47%)明显要高,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8周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检测,治疗后研究组比对照组要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治疗中医神志疾病上可考虑采用温胆汤,患者疗效有明显提升,且生活质量良好,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大.

    作者:陈雪梅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温针灸配合中频药透治疗肩周炎40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温针灸配合中频药透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采用温针灸配合中频药透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每周治疗6次,2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60.0%),经统计学分析(x2=4.8,P<0.05).两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治疗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肩关节功功能(Constant量表)评分均高于治疗前,治疗组上升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针灸配合中频药透治疗肩关节性周围炎临床疗效肯定,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作者:陈晓娟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药透入结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效果分析

    目的:研究观察中药透入结合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13-2015年间收治的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患者100例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在统计学原理的指导下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基础性资料并无差异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单独使用针灸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透入结合针灸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0%,数据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相对于单纯的针灸治疗方法,应用针灸治疗的同时结合中药透入治疗方法对特发性面神经患者更有益,临床效果更确切,有助于恢复患者面部神经,可推广使用.

    作者:吴典捷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参苓和胃汤配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疗效研究

    目的:研究参苓和胃汤配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临床表现为胃溃疡的患者展开本次的研究,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西药治疗,观察组运用参苓和胃汤配合西药进行治疗,经过2个疗程的治疗后,将所有患者的症状情况和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7.50%(P<0.05).结论:参苓和胃汤配合西药治疗胃溃疡疗效显著,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作者:冯仲成;卢慧芳;高丽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自拟通便方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100例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滋阴活血通便方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用自拟益气滋阴活血通便方,对照组100例用果导片,1个月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对照组为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益气滋阴活血通便方治疗老年习惯性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李昌;王爱玲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浅谈大柴胡汤在临床上的异病同治

    笔者通过四则临床典型案例阐述大柴胡汤异病同治的临床经验,目的在于抓住病机,准确辨证,提高临床诊治疗效.

    作者:李兆荣;刘华平;吴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药鼻腔灌洗对慢性鼻-鼻窦炎术腔黏膜恢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术腔灌洗对慢性鼻-鼻窦炎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术后术腔黏膜恢复的影响.方法:将90例FESS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并随访3个月.治疗组45例除术后一般治疗外,采用中药术腔灌洗;对照组45例术后予常规治疗,并随访3个月,采用主观症状VAS评分、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综合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主观症状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5);比较两组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主观评价有效率为95.6%,对照组为8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术腔灌洗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术后应用可明显缩短转归时间,减少复发,疗效显著.

    作者:秦琴;赵宏钧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温病卫气营血辨证在单纯疱疹性角膜炎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卫气营血辨证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96眼)患有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方式,观察组接受卫气营血辨证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终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7%,明显大于对照组的79.2%,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卫气营血辨证治疗单纯疱疹性角膜炎能够获得显著疗效,具有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陈杨磊;张春华;孔媛媛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院前急救建设的几点建议

    根据目前院前急救的特点,提出以下建议:①气管插管设备须配备喉罩;②骨髓腔内注射技术的推广应用;③配备简易便携式B超机;④车载智能手机的使用;⑤配备充气式固定设备;⑥配备简易快速检测设备;⑦急救中成药的使用;⑧院前急救智能管理系统的建立.

    作者:杨志峰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防控甲流H1N1流感疫情临床观察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防治甲型H1N1流感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均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其防治效果.结果:本组50例患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19例治愈(38.00%),25例临床治愈(50.00%),6例无效(12.00%),总治愈率为88.00%,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对甲型H1N1流感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防治效果理想.

    作者:胡丽娜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乙肝解毒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8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86例用中药加恩替卡韦,对照组74例单用恩替卡韦治疗,总疗程均为12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44%,停药复发率为27.5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3.24%,复发率为62.50%,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肝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观察使用.

    作者:阎勤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针灸配合偏振光治疗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目的: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采用中医针灸配合偏振光治疗仪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136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8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实验组给予针灸联合偏振光治疗仪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35%.结论:采用针灸联合偏振光治疗仪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效果明显,患者临床症状均得到显效改善,并且关节功能均得到恢复或明显进步,因此,此方法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作者:陈剑波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虚证失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虚证失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与发病机制.方法:以14C-尿素呼气试验对60例虚证失眠患者(失眠组)进行Hp检测,并与7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对照,比较两者Hp阳性感染发生率和程度.结果:失眠组Hp阳性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感染程度(中重度)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与虚证失眠关系密切,可能是本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作者:谭薇;谌剑飞;井辉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温胆汤用于高血压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高血压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与温胆汤联用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采用数字表抽取法随机分组,就常规西药治疗(对照组,n=40)与半夏白术天麻汤与温胆汤联用治疗(观察组,n=4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明显高于对照组77.5%,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不良反应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高血压患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与温胆汤联用治疗,有较佳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率居较低水平,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

    作者:李珊珊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围手术期合理用药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术中出血及疗效的影响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合理用药对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术中出血及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两组患者术前均常规应用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组联合使用鼻腔局部皮质类固醇药物(布地奈德喷鼻剂)、中药(苍耳子散加减方)及泼尼松片口服治疗,两组患者均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两组在术中出血量及疗效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进行合理的围手术期用药,将大大减少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的出血,对提高疗效至关重要,也是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手段.我科目前已实施80例鼻内镜下鼻窦手术,现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林斌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消肿止痛贴贴脐治疗带状疱疹60例

    目的:观察消肿止痛贴贴脐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随机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用消肿止痛贴贴脐;对照组内服龙胆泻肝汤.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4%和88.34%,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消肿止痛贴贴脐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毒副作用.

    作者:吴积华;刘天骥 刊期: 2017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月经失调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月经失调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00%,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4.0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76.00%,治疗组患者为0.00%,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中医治疗月经失调安全性较高,临床效果更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作者:张晓光;耿向东;姚红艳 刊期: 2017年第02期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中医临床研究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中医药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