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琴;张秋兰
目的 研究峨眉山不同海拔高度鱼腥草居群槲皮素含量差异.方法 用Hypersil ODS C18(5 μm,4.0 mm ×250 m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45:55,调pH=3,流速1.0 ml/min,柱温30℃,紫外检测波长370 mm.结果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可作为鱼腥草中槲皮素的定量分析方法.结论 不同海拔的9个鱼腥草居群槲皮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其含量与海拔高度及土壤养分舍量间相关性均不显著.
作者:刘雷;吴卫;郑有良;吴珊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辣木叶中多糖的含量.方法 采用精制辣木叶多糖测得辣木叶多糖对葡萄糖的换算因子后,采用蒽酮一硫酸比色法测定,测定波长为620 nm.结果 韶关新丰引种栽培辣木中多糖含量为4.85%,供试液在4 h内显色稳定,平均回收率为98.72%,RSD=1.88%(n=4).结论 此测定方法简便可行,可作为辣木叶中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陈瑞娇;彭珊珊;王玉珍;梁汉球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地黄饮子对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模型组以D-半乳糖腹腔注射合并Aβ注射海马制备AD动物模型,各治疗组分别在造模的同时灌胃地黄饮子和抗脑衰胶囊、哈伯因.运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及采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海马神经元TNF-α,IL-1α蛋白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能缩短潜伏期、增加过台次数,第四象限与其它象限游泳距离之间比较也有差异,说明地黄饮子能改善痴呆大鼠空间探索记忆能力.低剂量组已经显效,高剂量组效果更为明显.地黄饮子治疗组IL-1α,TNF-α含量显著下降,且具有剂量差别.结论 地黄饮子对痴呆模型大鼠学习记忆空间探索能力有改善作用及能有效抑制海马神经元炎性反应,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地黄饮子抑制海马神经元TNF-α,IL-1α蛋白,抑制小胶质细胞活性进而减轻海马神经元的炎症损伤有关.
作者:宋琳;安平;朴钟源;谢宁;姚丽芬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黄芪、丹参配伍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物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选择活动期UC患者36例,应用黄芪、丹参配伍治疗2周后,测定患者治疗前后血清SOD和MDA的含量,并与30例健康人作对比.结果 UC患者血清MDA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而SOD明显低于对照组;黄芪、丹参配伍治疗后,血清MDA较治疗前明显降低,SOD则较治疗前明显升高.结论 黄芪配伍丹参可以降低UC患者的自由基水平,对UC有明显的疗效.
作者:卞红磊;魏艳静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考证三七原产地.方法 查阅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并比较《三七原产地考证》所引文献.结果 认为三七原产于广西,常用名为田七.结论 三七作为一种名贵中药材,在广西恢复、发展三七生产具有广阔前景.
作者:黄荣韶;杨海菊;贺紫荆;陈超君;李正文;张超良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大鼠血浆及心肌组织中心房钠尿肽(ANP)含量的影响.方法 通过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建立AMI模型大鼠,AMI后24 h存活的48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AMI后1周模型组、AMI后参麦注射液治疗l周组、AMI后2周模型组、AMI后参麦注射液治疗2周组.另设1周、2周假手术组各8只.治疗组腹腔注射参麦注射液1次/d,AMI模型组和假手术组大鼠腹腔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测量各组血浆及心肌组织中ANP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AMI后l周时,血浆及心肌组织中ANP含量明显增高(P<0.01);到梗塞后2周时,虽有所降低,但明显高于模型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参麦注射液治疗组血浆及心肌组织中ANP含量降低,与相应模型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 心肌梗塞后,不论血液循环还是局部心肌组织中ANP都显著性增高,参麦注射液能明显降低ANP的作用.
作者:焦宏;陈彦静;马建伟;张晓云;李建东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临床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长期作动脉、静脉穿刺术,多次穿刺给血管造成挫伤,较易形成瘢痕硬结[1],给病人带来痛苦,也影响穿刺的成功率,增加了病人的恐惧感.
作者:刘杨保;邱先梅;闵丽娟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测定川芎在不同溶媒提取下活性成分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色谱柱为Cosmosil-C18(125 mm ×4.6mm,5岬),流动相为甲醇-3%醋酸(32:68,v/v),流速为0.8 ml/min,波长为323 nm,柱温为室温.结果 3种溶媒川芎提取物中以乙醇提取物中阿魏酸的含量高达到0.56 mg/ml.结论 3种溶媒川芎提取物中阿魏酸的含量各不相同,且以乙醇提取物中FA的含量较高.
作者:丁丽;刘宗武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从真菌资源分布和化合物基本骨架,波谱特征,药理活性及生源途径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报道的52个原伊鲁烷型化合物.为该类化合物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作者:臧鑫炎;李彩芳;王金梅;康文艺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万年蒿超临界萃取物和水提液对小鼠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分别以万年蒿超临界萃取物和水提液灌胃小鼠,并以CCl4制成小鼠急性肝脏损伤模型,测定小鼠血清中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含量,观察万年蒿不同提取物时肝脏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 和模型组相比,万年蒿水提液高剂量组和超临界萃取物高剂量组能够明显降低小鼠的AST,ALT含量(P<0.05或P<0.001).结论 万年蒿提取物具有较好的保肝作用.
作者:朴光春;权迎春 刊期: 2007年第07期
五加皮为常用中草药,属中药祛风湿类,性辛温,归肝肾经、无毒、有祛风湿补肾强筋骨的作用.
作者:叶东;池美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甘草水提液对吸烟小鼠肺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影响.方法 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3组,即正常对照组、吸烟模型组、甘草水提液组.正常对照组小鼠不吸烟,其余两组连续吸烟60 d,4次/d,30min/次,甘草水提液组2次/d给予蒸馏水灌胃对照,60 d后处死动物.取左上肺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其余肺组织做成匀浆,检测肺组织匀浆中S0D活性,MDA含量.结果 吸烟组小鼠肺内出现程序不等的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同时肺部S0D活性明显下降,MDA含量明显增加.吸烟后加服甘草水提液组小鼠肺部病理表现明显减轻,肺部的SOD活性增加.MDA含量下降.结论 甘草水提液对小鼠长期吸烟所造成的支气管肺组织病理损害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甘草在肺部发挥的抗氧化作用等有关.
作者:陈志东;覃冬运;吴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探讨姜黄素(CMN)抗顺铂所致大鼠肾损害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选择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Ⅰ(n=12),Ⅱ(n=6),Ⅲ(n=6),Ⅳ(n=12),Ⅴ(n=12)组,分别行第1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Ⅰ,Ⅱ,Ⅲ组)、CMN 30 mg/kg(Ⅳ组)、CMN 30 mg/kg+锌原卟啉Ⅸ(ZnPPⅨ)10 mg/kg(Ⅴ组),8 h后,从,Ⅰ,Ⅳ,Ⅴ组中各任选6只鼠处死,检测HO-1蛋白表达与活力.余鼠再行第2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Ⅰ组),CMN 20 mg/kg+顺铂6 mg/kg(Ⅱ组).顺铂6 mg/kg(Ⅱ,Ⅳ,Ⅴ组),5 d后处死,检测血肌酐(Cr)、尿素氮(BUN)、肾脏系数、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 顺铂可明显升高肾组织氧化应激水平并严重损伤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姜黄素仅有较弱的直接抗顺铂肾毒性作用,但用姜黄素预处理上调HO-1蛋白表达及活力能显著增强其抗顺铂肾毒性作用;反之.用ZnPPⅨ抑制HO-1活力则可消除姜黄素抗顺铂肾毒性作用.结论 姜黄素主要通过上调HO-1蛋白表达有效拮抗顺铂所致的氧化应激性肾损伤.
作者:张英;黄维义;王顺蓉;陈蓉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研究中华芦荟叶皮提取物的抑菌性能.方法 用含芦荟提取物的平板培养供试菌株,确定小抑菌浓度;采用滤纸片法研究了芦会提取物与蔗糖、食盐的协同抑菌性能.结果 供试菌株在含芦荟提取物的平板上生长受到抑制;芦荟提取物与蔗糖(或食盐)的共同抑菌效果比它们单独作用强.结论 芦荟的提取物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米曲霉和木霉有抑制作用;芦荟提取物与蔗糖、食盐存在协同抑菌作用.
作者:谢宗波;姜国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加味温胆汤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 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眩晕宁冲剂治疗治疗组运用加味温胆汤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2.50% ,对照组有效率为73.68%,治疗组有效率与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加味温胆汤对颈性眩晕具有良好疗效.
作者:张贤;汤建华;张兴国;戴训刚;贾胜洪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综述了近10年来黄连解毒汤的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为黄连解毒汤的深入研究和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张丽美;李贵海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尿崩症是一种临床综合征,以抗利尿激素分泌和释放不足,或肾脏对抗利尿激素反应缺陷(肾性尿崩症)而引起多尿、烦渴以及低密度尿为特征的临床证候群,是临床诊治较棘手的疑难病症.
作者:付丽媛 刊期: 2007年第07期
化疗是肿瘤病的重要治疗手段.化疗对全身有抗癌作用,但大多数患者在接受化疗后反应较大,往往影响继续化疗,因此近年来人们不断探索中医药治疗,改善化疗反应,使之能坚持完成化疗,对抗癌细胞的扩散、转移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李鄂丽;郭兆平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观察防喘合剂治疗小儿哮喘的有效性;探讨防喘合剂抗病毒作用.方法 将175例患儿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防喘合剂、辅舒酮及两药合用,疗程12周,观察哮喘控制程度;将不同稀释度的甲型流感病毒和防喘合剂、病毒唑及生理盐水混合液接种于鸡胚尿囊腔进行体外孵育72 h,测定培育病毒液的血凝滴度并计算EID50.结果 3组疗后疗前比较,无哮喘症状天数比例增加、夜问因喘憋醒来天数比例减少,PEF均值升高,(P<0.05).3组疗后比较,无症状天数比较、合用β2,受体激动剂天数比例中西组优于中药和西药组(P<0.05);因喘憋醒来天数比例、PEFR均值差异无显著性;减少哮喘严重发作率中西组好于中药和西药组,但P<0.05.EID50效价,防喘合剂<1.5,病毒唑>6,病毒对照为6.33.结论 防喘合剂是有效的治疗小儿哮喘的中药制剂,与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应用可提高临床疗效;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作者:杜洪喆;任勤;杜春雁 刊期: 2007年第07期
目的 建立消痛灵搽剂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处方中的栀子、姜黄、乳香、没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定量分析消痛灵搽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结果 TLC分离效果好.斑点清晰;大黄素在0.248~1.984μg,大黄酚在0.292~2.336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大黄素为99.7%.RSD=0.64%;大黄酚为99.2%,RSD=0.89%.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能有效控制该复方制剂的质量.
作者:袁明;任延明;赵协慧;文绍敦 刊期: 2007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