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丽达·阿不力孜;张丽静;热娜·卡斯木;盛萍;王晓文;张笑颖
目的 利用薄层色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鉴别安神补心丸中是否添加了地西泮.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HPLC法鉴别.结果 供试品中未检出地西洋.结论 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简便可靠,HPLC法更灵敏精确,两种鉴别方法都可为打击在安神补心类中药中擅自添加地西泮成分的违法行为提供有力依据.
作者:苏芳;黄力;刘海英;杨宁;沈振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CHD)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祖国医学中没有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病名,但从历代医书记载来看,很早就有关于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症状的描述及相应的治疗方法.虽然冠心病心绞痛与胸痹、心痛、厥心痛等有部分交叉重合关系[1],但现代中、西医学界普遍将冠心病心绞痛归之于心痛、胸痹、厥心痛、真心痛、厥脱证、惊悸、怔忡等病症范畴内.
作者:史爱武;顾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收集50例通过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尚可Ⅰ-Ⅲ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加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对照组(25例)不口服复方丹参滴九,用药60 d,通过眼底检查,荧光血管造影,视力等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及出血灶数目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控制血糖良好前提下具有提高视力,对眼底微血管瘤,小出血灶等病理改变有改善作用.
作者:陈勇;郭堂胜;陈晓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制订中药制剂中产品浸膏的质量检测项目.方法 检测中药片剂浸膏的相对密度、pH值、吸收度、醇溶物含量.结果 10种中药片剂浸膏的相对密度,pH值和醇溶物含量3项指标稳定、可靠,吸收度RSD偏大,但与其他项目少有直线相关关系.结论 相对密度,pH值,吸收度和醇溶物含量4项可作为中药片剂浸膏质量的控制指标.
作者:张志祖;黎颖;吴钉红;崔艳坚;黄海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简要介绍了脉冲释药系统的特点、制备技术及脉冲释药的现有剂型,并对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作了探讨.
作者:张兵锋;李家敏;杜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消渴多由禀赋不足、饮食失节、情志失调、劳欲过度所致阴津亏损,燥热偏胜,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跟师学习中梁苹茂主任医师常言:《金匮要略》富含扶阳气、益阴液两大学术思想,然医家提及该书,多详论前者,对益阴液似有略论之虞.梁师十分重视书中养阴之法,临床循此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良好,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
作者:王学文;薛婧;甄红暄;范春来;白君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常规综合疗法与联合经络脉冲导入治疗痹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2例痹症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中医辨证分型进行中药外敷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经络脉冲导入治疗.结果 两组比较x2=19.76(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联合用经络脉冲导入治疗痹证,可明显减轻患者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罗丽柏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设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治疗组36例周期用药,经后期益肾健脾、补气活血;经前期补肾疏肝、活血化淤.月经周期第5d,服用经后方,连服10 d后转服经前方,下个月经周期重复使用,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对照组22例则服用桂枝茯苓胶囊,3次/d,3粒/次,2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中药周期疗法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唐晓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美托洛尔加生脉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CRF)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2例慢性肾衰竭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25例).随访6个月,分别测量治疗前后心率、血压,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功能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48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室收缩末径(LVEDD)、(LVESD),心功能,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心率较治疗组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心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美托洛尔加生脉胶囊能改善慢性肾衰竭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及心功能,绝大多数病人可耐受治疗.
作者:彭波;陈宏琼;刘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经口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刮除术是在连接监视系统的70度鼻内镜直视下进行操作,视野清晰,能够彻底切除腺样体组织、不易残留,不损伤鼻咽部周边结构的手术方法.我科自2005-10~2006-03,对158例经口鼻内镜辅助腺样体刮除术患儿进行了临床观察及护理,得到了较满意的护理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申花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中药鉴定教学效果.方法 结合中药标本,以比类取象为重点讲解方法.结果 学生喜闻乐见,易学易记.结论 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作者:游志恒;张艳丽;靖慧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对近10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资料进行了总结,综述了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合治法、中西医结合治法、综合疗法等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杨柳;种树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对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的1H-NMR指纹图谱进行解析.方法 应用硅胶柱色谱法分离吴茱萸的SCEA和SCEB化学成分,鉴定其结构,并对SCEA和SCEB进行1H-NMR研究,从而实现吴茱萸的1H-NMR指纹图谱的解析.结果 吴茱萸SCEA的1H-NMR指纹图谱,主要显示evodiamine、rutaecarpine、dehydroevodiamine 3个化合物的特征共振信号,吴茱萸SCEB的1H-NMR指纹图谱,主要显示dehydroevodiamine的特征共振信号.不同来源的样品其1H-NMR指纹图谱有很好的重现性和特征性.结论 吴茱萸的1H-NMR指纹图谱可用于其基源鉴定.
作者:莫善列;张建新;欧莹;郝小燕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医学实验教学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理论与技能相结合的重要桥梁,实验教学环节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改革现有的实验教学弊端,寻求一种适合培养新世纪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生的实验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现结合我院的实验教学弊端和实行的教学改革谈几点想法.
作者:李正禄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痛必定注射液是具有良好镇痛效果的中成药,拟通过本实验研究了其镇痛机理.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研究痛必定注射液对CCI(慢性结扎损伤)模型大鼠脊髓背角c-fos基因表达和P物质含量的影响.结果 痛必定注射液能明显降低CCI大鼠脊髓背角c-fos基因和P物质含量.结论 该实验证实了痛必定注射液对CCI大鼠具有很好的镇痛作用,减少脊髓背角神经元对传入的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可能是其发挥镇痛作用的途径之一.
作者:张昊旻;王中男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针刺+中药治疗,对照组用弥可保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VS对照组有效率(P<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VS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P<0.01).结论 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梁广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优选夏枯草的佳提取条件.方法 以齐墩果酸含量为指标,采用L3(34)正交实验,对影响超声提取的因素(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进行优选.结果 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90%,用量20倍,时间40 min.结论 优选夏枯草提取工艺稳定、可行.
作者:杨辉;郭伟英;赵咏;张彪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西黄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采用西黄合剂保留灌肠治疗,和对照组42例,采用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71.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西黄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有效率较高.
作者:陈雪清;王梅青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实验室是高等医学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院校进行教学、科研和进行科技开发的一个重要阵地.它既担负着学校培养各层次的学生所必不可少的各种实践环节的任务,又担负完成发明创造所必不可少的科学实验任务.通过实验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善思考、敏观察、会动手、准表达及巧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实验研究的兴趣,初步养成对科研工作的严肃态度、严格要求、严密思维、团结合作及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初步掌握医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加深对相关理论的理解,提高其对所学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实验教学离不开实验室,实验室管理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因此,必须对其加强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
作者:李克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测定新疆石榴皮中没食子酸的含量.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Techsphere ODS(250 mm×4.6 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05%磷酸(5∶95),检测波长为273 nm.结果 没食子酸在9~μg/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r=0.9997;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2%,RSD=1.4%(n=5).结论 该方法精密可靠,可作为石榴皮药材质量控制的方法.
作者:帕丽达·阿不力孜;张丽静;热娜·卡斯木;盛萍;王晓文;张笑颖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