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燕玲
肩周炎是肩关节周围炎的简称,临床上以单侧或双侧肩关节酸重疼痛以及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本病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危害中老年的身心健康.笔者于2004~2006对50例肩周炎患者用电针及推拿手法治疗,再配合患者的功能锻炼,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赞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慢性湿疹脾虚血燥证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的变化.方法 测定58例慢性湿疹脾虚血燥证治疗前后的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 58例慢性湿疹患者治疗前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经治疗后血清胃泌素水平下降.结论 慢性湿疹脾虚血燥证患者存在着血清胃泌素升高,健脾养血颗粒能降低其血清胃泌素水平.
作者:王见宾;佘鸿燕;苏安英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拉米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抗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2例慢性乙型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7例采用单一拉米夫定治疗,治疗组35例采用拉米夫定联合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及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层黏蛋白(LN)、Ⅳ型胶原(Ⅳ-C)、Ⅲ型前胶原(PC-Ⅲ)]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慢性乙型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症状、体征及肝功能(P<0.05).两组治疗后肝纤维化4项指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联合治疗抗慢性乙型肝炎和代偿期肝硬化的纤维化疗效明显优于单用对照组.
作者:李亚;戴春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芥菜中总黄酮的提取、鉴别方法及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以充分利用芥菜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方法 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芥菜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用芥菜总黄酮对羟自由基清除作用进行实验.结果 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C=0.4450 mg/ml,回收率为100.7%,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 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芥菜中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芥菜总黄酮提取液对Fenton体系产生的·OH自由基有很好的清除作用.
作者:黄锁义;黎海妮;唐玉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维生素B1止泻、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泄泻(暴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350例小儿泄泻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6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182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维生素B1止泻、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结果 观察组3 d显效率为59.9%、总有效率为88.5%,而对照组3 d显效率仅为39.3%、总有效率为66.1%,两组经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x2=14.84,P<0.01和x2=25.29,P<0.01).结论 维生素B1穴位注射治疗小儿泄泻疗效确切,可显著地缩短病程、提高疗效.
作者:钱燕玲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六灵解毒丸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TLC法对牛黄进行了鉴别,用HPLC法测定华蟾酥毒基和脂蟾毒配基的含量.采用ZorbaX C18柱,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二氢钾溶液(35∶65)(用磷酸调PH值为3.2),检测波长为296nm.结果 TLC色谱斑点清晰.华蟾酥毒基在0.3116~2.492 8 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脂蟾毒配基在0.309 6~2.476 8 μg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华蟾酥毒基平均回收率为99.18%,RSD=1.55%.脂蟾毒配基平均回收率为103.30%,RSD=1.73%.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可行,重现性好,为六灵解毒丸质量控制提供了方法.
作者:卢扬;魏惠华;陆荣;袁明超;顾燕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 对86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针刺+中药治疗,对照组用弥可保治疗.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VS对照组有效率(P<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VS对照组神经传导速度(P<0.01).结论 针药并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梁广生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美托洛尔加生脉胶囊治疗慢性肾衰竭(CRF)并慢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52例慢性肾衰竭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与对照组(25例).随访6个月,分别测量治疗前后心率、血压,采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量心功能进行疗效观察.结果 48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治疗后左心室舒张末径,左心室收缩末径(LVEDD)、(LVESD),心功能,症状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压心率较治疗组明显下降(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心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美托洛尔加生脉胶囊能改善慢性肾衰竭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及心功能,绝大多数病人可耐受治疗.
作者:彭波;陈宏琼;刘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优选退热贴凝胶剂佳成型工艺.方法 以正交法设计实验,对比凝胶剂的均匀性、可涂展性、残留性、剥离强度、皮肤粘贴性、搅拌时间、搅拌速度、黏度与pH的关系、基质各组分的添加顺序进行实验研究.同时对佳含水量进行单因素考察.结果 优选出制备工艺的佳条件,搅拌时间420 min,搅拌速度600 r·min-1;增稠剂组分先与胶粘剂组分混合,后再加入黏度调节剂组分;膏体含水量为45%~53%时粘贴性能好,pH 5.0~7.0时粘贴性能佳.结论 应用该法制备的退热贴凝胶剂配方合理,粘性有显著改善,产品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的规定.
作者:孙素兰;叶青山;黄河清;曹维;黄嘉阑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对近10年来有关中医药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的资料进行了总结,综述了内治法、外治法、内外合治法、中西医结合治法、综合疗法等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中医临床治疗方法.
作者:杨柳;种树彬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评价清肺固本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观察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化疗,治疗组化疗同时配服清肺固本汤,250 ml/d,分两次口服.结果 临床症状改善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改善有效率治疗组为83.3%,对照组为53.3%.骨髓抑制情况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3%,对照组为83.3%.结论 清肺固本汤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存质量,减低化疗毒副反应等方面均有明显疗效,两组对比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
作者:张肖晗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 收集50例通过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尚可Ⅰ-Ⅲ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加口服复方丹参滴丸,10粒/次,3次/d;对照组(25例)不口服复方丹参滴九,用药60 d,通过眼底检查,荧光血管造影,视力等对其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眼底视网膜微血管瘤及出血灶数目较治疗前明显减少(P<0.05),视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在控制血糖良好前提下具有提高视力,对眼底微血管瘤,小出血灶等病理改变有改善作用.
作者:陈勇;郭堂胜;陈晓文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提高雷公藤片的质量标准,摸索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雷公藤片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流动相为甲醇-水(40∶60),检测波长218 nm.结果 雷公藤甲素线性范围为0.047 6~0.476 0 μg,r=0.9991,平均回收率为101.2%,RSD 为2.1%(n=6).结论 雷公藤片含量测定限度暂定为:每片含雷公藤以雷公藤甲素(C37H22O14)计,不得少于0.01 mg/片.
作者:肖安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应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咽异感症的疗效.方法 综合治疗组58例,其治疗方法包括微波、药物雾化吸入、口服中成药综合治疗;对照组32例,其治法包括采用谷维素10mg,复方维生素B 1片,3次/d,以及必要时口服安定2.5 mg,晚1次/d.上述两组疗程均为2周.结果 经跟踪随访观察1年,中西医结合的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93.1%,对照组为68.75%,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咽异感症疗效显著,优于上述普通药组.
作者:朱佳芹;黄继华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观察蝙蝠葛酚性碱(PAMD)对大鼠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其保护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颈外动脉的方法,观察PAMD对大鼠脑血流量、脑血管阻力、血压、心率等的影响.结果 PAMD可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对心脏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PAMD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与其增加脑血流量有关.
作者:韩华;董培良;匡海学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呋喃唑酮灌肠液中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复方呋喃唑酮灌肠液中盐酸普鲁卡因的含量.结果 盐酸普鲁卡因在10.48~52.40 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回收率(n=9)为100.1%(RSD=1.1%).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线性范围广,具有较高的专属性,快速简便,重现性好,适合于该制剂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作者:张松;汪承松;聂俊军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西洋参二醇皂苷(PQS)对糖尿病大鼠血常规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DN模型,按空腹血糖值及体重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西洋参二醇组皂苷小、大剂量组(西洋参二醇组皂苷100,200 mg/kg)、阳性药组(卡托普利10 mg/kg),连续灌胃给药35 d,每10天测定1次血糖,35 d后取全血测白细胞、淋巴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西洋参二醇皂苷大剂量组大鼠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明显降低(P<0.01),西洋参二醇皂苷小剂量血红蛋白明显降低(P<0.01),红细胞及血小板有降低趋势,无统计学意义;西洋参二醇皂苷大剂量组白细胞明显升高(P<0.05)、淋巴细胞有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西洋参二醇皂苷小剂量白细胞及淋巴细胞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西洋参二醇皂苷能降低糖尿痛大鼠红细胞及血小板数、降低血红蛋白含量,不同剂量的西洋参二醇皂苷对白细胞和淋巴细胞影响不同.
作者:臧晓峰;谢湘林;吴轶川;刘凯;李晔;叶秋芳;马春颖;刘宏雁 刊期: 2007年第10期
多媒体教学方式形象生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可缩短教学时间,增大课堂容量,活跃课堂气氛,营造教学氛围.多媒体教学还能弥补教师示教上的不规范,对教学资源传播起到了积极作用.
作者:王议忆;周展来;李卫先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头穴透刺治疗脑梗塞疗效及对血浆中β-内啡肽含量的影响.方法 选80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头穴透刺组(治疗组)50例,药物组(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百会透前顶,率谷透曲鬓;对照组先后用川芎嗪和脑复康注射液静滴.结果 在显效率上,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0.01);在改善偏瘫和失语积分中,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在调节其血浆中β-EP含量上,两组均呈下降趋势,治疗组下降更明显,已接近正常值水平.结论 头穴透刺治疗脑梗塞疗效显著,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调节β-EP含量,使病灶区脑组织得以修复而达到治疗目的.
作者:丁建江;张磊 刊期: 2007年第10期
目的 探讨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消糖灵胶囊中格列本脲的含量.方法 采用HP ODS-Hypersil色谱柱(4.6 mm×200 mm,5 μm),柱温:20℃,流动相为甲醇-0.005 mol/L磷酸二氢胺(pH3.5,70:3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300 nm.结果 格列本脲在0.141~2.25 μg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18%,RSD为1.72%(n=3).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格列本脲简便、快捷、灵敏,可以作为消糖灵胶囊含量的测定方法.
作者:崔哲;郭建鹏 刊期: 2007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