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人参皂苷CK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影响

张雷明;傅风华;王天;韩冰;朱梅

关键词:人参皂苷CK, 肝损伤, 谷丙转氨酶, 谷草转氨酶, 超氧化物歧化酶
摘要:目的研究人参皂苷CK对CCl4致慢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用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人参皂苷CK(0.3,1,3 mg/kg)对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L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pre-collagen Ⅲ,PCⅢ)的影响,并对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人参皂苷CK小剂量(0.3 mg/kg)能降低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增加血清SOD的含量,降低MDA含量;CK中、高剂量无明显作用.CK各剂量组血清HA、PCⅢ和肝组织病理未见明显改变.结论CK低剂量对CCl4致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三七等9种中药超微粉的粒径研究

    目的研究三七等9种超微粉的粒径分布,并与其细粉、细粉、极细粉进行比较.探讨超微细粉的粒径范围.方法采用winner99显微颗粒图象分析系统,检测三七等9种超微粉的粒径分布.结果细粉、细粉、极细粉的粒径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中药及细粉粒径似超微粉.

    作者:温俊达;杨永华;杨瑛;彭小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同溶剂对蜂胶黄酮提取率影响的研究

    目的检测泰山蜂胶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方法用不同浓度乙醇做溶剂,采用超声波法提取泰山蜂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泰山蜂胶提取液中总黄酮含量进行定量分析同时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了提取液中铅含量.结果不同浓度乙醇的蜂胶提取率和黄酮含量不同,且铅含量均小于1μg·g-1.结论泰山蜂胶的黄酮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

    作者:张云香;杨志孝;安蔚;王家富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麦粒肿Ⅰ号胶囊治疗睑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麦粒肿Ⅰ号胶囊治疗睑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睑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用麦粒肿Ⅰ号胶囊和头孢按苄胶囊,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相近(P>0.05).结论麦粒肿Ⅰ号对睑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替代目前常用抗生素的治疗方法.

    作者:金贞姬;赵玉琴;杨长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杜家经治疗冠心病的经验

    杜家经主任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武汉市中医医院名誉院长,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杜师从事中医心血管疾病临床40余年,学验俱丰.治疗冠心病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从师学习,侍诊左右受益颇丰.从大量冠心病医案中总结出杜师治病经验.兹将其探析如下.

    作者:荣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含片中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含量

    目的研究双黄连含片中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ODS(C18)柱,乙腈-0.6%磷酸(45:55)为流动相,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7 nm.结果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在0.105~0.52μg和0.03~0.15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回收率为100.69%和98.8%,RSD为1.75%和1.01%.结论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测定和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宋卫中;刘蔚;马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松杉树芝与灵芝成分的初步定性比较

    目的介绍阿尔泰野生植物松杉树芝,并与不同气候环境生长的药典品种灵芝进行比较实验.方法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结果以上不同两种药材在TLC色谱中所显的斑点相同.结论实验证明两者可以相互代替使用.

    作者:玛莲;巴哈尔古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4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消化性溃疡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硫糖铝口服,肌注安定,补充血容量包括输液和输血.治疗组在应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归脾汤或黄芪建中汤.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达94.1%;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达77.1%.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何秀堂;毕晓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水飞蓟素制剂的研究概况

    水飞蓟是菊科草本植物.近年来,水飞蓟中的活性成分得到广泛研究.水飞蓟所含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种子中,是一种类黄酮(flavonoid),称水飞蓟素(silymatin),由水飞蓟宾(silybin,silibinin)、水飞蓟宁(silidianin)、水飞蓟丁((silichristin)3种同分异构体组成.水飞蓟宾尚有另一种异构体,称异水飞蓟宾(isosilybin,isosilibinin)[1].早期的研究表明,水飞蓟素作为抗肝损伤药物,具有稳定细胞膜,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变和代谢中毒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该药毒性小、无致畸性和诱变作用,在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脑缺血、抗血小板凝集以及抗肿瘤和关于皮肤癌的治疗方面亦显示出可喜的效果[2].现将水飞蓟素制剂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周霞;万军;吴纯洁;黄勤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三七总皂苷对肝纤维化小鼠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及白介素-1的影响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对肝纤维化小鼠血清中TGF-β1及IL-1的影响,探讨三七总皂苷抗肝纤维化可能的免疫学机理.方法用CCl4复制小鼠中毒性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与三七总皂苷治疗,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测定血清中TGF-β1及IL-1的水平,并行肝脏病理组织切片检测.结果三七总皂苷能显著降低肝纤维化小鼠血清中TGF-βl及IL-1的水平,减轻肝纤维化程度.结论三七总皂苷具有抗肝纤维化作用,其机理可能与降低血清中TGβ-p1及IL-1的水平有关.

    作者:余万桂;张恒文;贺尚荣;晏年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谈中药霉变的防治方法

    中药饮片的发霉,会使中药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失效,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有的甚至对人体有害.药材发霉变质,能增加药物损耗,增加费用,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应当防止中药发霉变质,把中药的保管工作搞好.笔者总结多年的临床保管经验,就如何较好地对中药饮片霉变的防患与处理进行了以下尝试.

    作者:陈睦易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针刺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5例

    笔者近10余年来运用针刺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5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美宝胶囊中大黄素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宝胶囊中大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用kromasil C18(4.6 mm×200mm,5μm),以甲醇-水(9: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进样量在0.150 6~0.753 0μg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r=0.9995;加样回收率为98.25%,RSD=4.93%(n=3).结论该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及重现性均良好,可以作为该药的质控指标.

    作者:段艳冰;韩豫皖;金鋆;陈万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藁本属萜类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对伞形科藁本属的分布、萜类成分、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根据萜类成分的结构按其所属的基本骨架进行了分类整理,为藁本属药用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有价值的化学依据,并为全面评价该属植物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作者:赵利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复方阿胶浆对体外培养人肺癌PG细胞的凋亡作用实验

    目的探讨含复方阿胶浆鼠血清对肺癌PG细胞周期和凋亡率作用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开展了复方阿胶浆含药血清对肺癌高转移株PG细胞体外培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APO)的变化.结果复方阿胶浆含药血清可显著提高肺癌细胞凋亡比率,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阻滞细胞分裂停止于G0期,各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阿胶浆含药血清可显著诱导肺癌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分裂中止,因而具有抗肺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可改善肺癌等实体瘤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培民;田守生;尤金花;解锡军;解福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加味大黄(庶虫)虫汤对混合痔术后促愈合作用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加味大黄(庶虫)虫汤在混合痔术后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治疗组46例采用加味大黄(庶虫)虫汤进行术后熏洗,并设对照组(采用痔疾宁)46例,两组观察治疗前后创面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消肿,减少创口渗出及缩短愈合天数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加味大黄(庶虫)虫汤具有良好的消肿收敛止血作用,并能缩短愈合天数,提示其在混合痔术后对创面愈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国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乳癖消贴膏治疗乳腺增生病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乳癖消贴膏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105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乳癖消贴膏外用和乳癖消片口服,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和乳腺组织灰阶度,彩色多普勒血流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74.67%、53.33%,总有效率分别为94.67%,80%,P<0.05,治疗组在改善乳腺组织灰阶度和彩色多普勒血流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乳癖消贴膏治疗乳腺增生病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并能改善乳腺组织的灰阶度,调整腺体的血流信号.

    作者:宋慎凤;胡修标;李湘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资源的开发是对资源进行调整,以达到利用而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过程.资源的利用是对已开发的资源进行有目的使用,将其加工和制成新产品等.中药资源开发原则是:合理开发,有效利用.

    作者:卢先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黄榆栓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黄榆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黄榆栓阴道纳入,1次/2 d,7 d为1个疗程.结果黄榆栓治疗宫颈糜烂的总有效率达96.4%.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优于氯霉素甘油组.结论黄榆栓对宫颈糜烂有明显的疗效,值得进一步开发应用.

    作者:胡凤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白粉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中含有黄酮、萜类、芪类、生物碱、香豆素类,甾体等活性成分.文献显示该属植物有抗炎镇痛,拮抗内皮素-1(ET-1)和蛇毒(S6b)、抑制胃溃疡、抗骨质疏松症、抗氧化、抗菌、抗过敏、抗肿瘤、治糖尿病等活性.我国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资源丰富,应深入研究加以开发利用.

    作者:张叶青;谢一辉;黄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新疆的药用寄生植物

    目的搞清新疆地区药用寄生植物的种类及地理分布.方法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药用寄生植物的标本进行鉴定和整理.结果新疆药用寄生植物共11种,占新疆寄生植物的50%.结论新疆药用寄生植物中,某些种类分布广、产量大、药用价值高.

    作者:王晋;刘金荣;阎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