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

杨国营

关键词:中药饮片, 质量管理
摘要: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材加工炮制成一定规格,可供调剂和制剂配方用的炮制品.中药饮片既可以直接供中医临床调剂配方,制成汤剂或生产配方颗粒直接冲服,又可以供药品生产企业生产中成药及医院生产中药制剂.因此,中药炮制,饮片入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中药饮片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中医中药的临床疗效,继而直接关系到中医中药的发展乃至兴亡.本文对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方法进行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研究近况

    从消除炎症、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等7个方面概述了中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中药抗肝纤维化独具优势,其研究方面呈多方向,多层次;其作用机理为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的研究水平亦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贺松其;吕志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镇肝熄风汤加减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假性延髓麻痹52例

    目的观察镇肝熄风汤加减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和对照组38例,治疗组采用镇肝熄风汤加减口服结合复方麝香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照组采用单纯针刺治疗.结果经过2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治愈为35例(67.3%),总有效率达96.2%,对照组治愈15例(39.5%),总有效率达73.7%.结论镇肝熄风汤加减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有显著的疗效.

    作者:李种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法莫替丁及其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法莫替丁为<中国药典>收载品种,是第3代H2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消化性溃疡和卓-艾综合征.由于其作用强、特异性高、耐受性好、起效快、毒性和副作用小等特点,迅速取代雷尼替丁和西咪替丁而成为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的药物,也是世界上畅销的药物之一.法莫替丁制剂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其制剂品种越来越多.目前有片剂、胶囊剂、分散片等十多种.本文仅对法莫替丁及其制剂近几年来含量测定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林小明;韦宝含;韦平原;韦超河;覃星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褥疮的探讨

    褥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病症之一,多发生于久病长期卧床,无法站立而长久坐位(如坐轮椅)的患者.由于此患者病情重,一旦感染褥疮常使病情加重,在一些危重患者褥疮感染甚至是直接致死的原因.因此,褥疮的护理是我们临床护理工作中面临的一个课题,近几年我们在临床褥疮患者的护理中,选用一些中医偏方治疗,施护结合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节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金银花活性成分绿原酸对制剂的防腐效果研究

    目的提取分离金银花活性成分氯原酸,将其用于医院常用几种制剂防腐实验.方法以尼泊金乙酯为对照.结果实验表明0.02%绿原酸具有0.03%尼泊金乙酯相同防腐作用.结论金银花活性有效成分氯原酸可以用于制剂防腐,以消除化学防腐剂毒副作用.

    作者:詹晓如;郑小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伐他汀钠胶囊的溶出度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普伐他汀钠胶囊的溶出度.方法按照<中国药典>2000年版Ⅱ部溶出度测定法中的第二法,以水900 ml为溶剂,转数为50 r·min-1,30 min时采样.采样后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色谱柱:DiamonsilTMC18(200 mm×4.60 mm,5μm),流动相:磷酸盐缓冲液-甲醇(40:60)pH 3.5±0.05,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38nm,以外标法测定普伐他汀钠胶囊的溶出度.结果线性范围为3.0~12.0μg·ml-1(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9.86%,(RSD=1.7%,n=6),溶出度符合规定.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准确.

    作者:谢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自拟腰痛汤治疗腰腿痛300例

    笔者从事腰腿痛专科多年,总结经验,自拟腰痛汤,随证加减,用于腰腿痛的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训花;孙康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医治疗大肠癌新进展

    通过研究大量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新成果,结合作者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单纯西医治疗大肠癌转移和复发率仍很高,应用中医辨证分型配合手术、放化疗能明显延长大肠癌病人的生存期.强调治疗本病时应辨病辨证相结合,而尤要注意健脾消坚.采用具有扶正固本,解毒抗癌功效的中医固定处方及如平消胶囊等公认的抗大肠癌中成药配合西医治疗能更好地提高疗效,并利于科研.指出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实验研究方面还不够深入.期望通过放免指标CEA及CA19-9联合检测、大肠癌肝转移动物实验、诱导结肠癌细胞系凋亡等研究,使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科研水平上一个台阶.

    作者:尤建良;赵景芳;周留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滴丸制备方法及装置的改进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滴丸制备装置,对滴丸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改进,建立一套新的工艺方法.方法通过对多种滴丸剂型用此装置进行制备实验.结果利用改进后的方法制备的滴丸,圆整度好,表面光滑,色泽均匀,质地软硬适中,滴丸成形率高.结论此滴制装置及方法与传统装置及方法比较,具有操作简单,工序少,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且产品外观好,丸重差异小,剂量准确,产品质量易控制,对工业化生产和临床应用均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苏春梅;梁翠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资源的开发是对资源进行调整,以达到利用而进行的一系列研究过程.资源的利用是对已开发的资源进行有目的使用,将其加工和制成新产品等.中药资源开发原则是:合理开发,有效利用.

    作者:卢先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复方阿胶浆对体外培养人肺癌PG细胞的凋亡作用实验

    目的探讨含复方阿胶浆鼠血清对肺癌PG细胞周期和凋亡率作用影响.方法采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开展了复方阿胶浆含药血清对肺癌高转移株PG细胞体外培养,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率(APO)的变化.结果复方阿胶浆含药血清可显著提高肺癌细胞凋亡比率,中、高剂量组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阻滞细胞分裂停止于G0期,各剂量组与空白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复方阿胶浆含药血清可显著诱导肺癌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分裂中止,因而具有抗肺癌细胞增殖和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可改善肺癌等实体瘤患者的预后.

    作者:刘培民;田守生;尤金花;解锡军;解福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水飞蓟素制剂的研究概况

    水飞蓟是菊科草本植物.近年来,水飞蓟中的活性成分得到广泛研究.水飞蓟所含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种子中,是一种类黄酮(flavonoid),称水飞蓟素(silymatin),由水飞蓟宾(silybin,silibinin)、水飞蓟宁(silidianin)、水飞蓟丁((silichristin)3种同分异构体组成.水飞蓟宾尚有另一种异构体,称异水飞蓟宾(isosilybin,isosilibinin)[1].早期的研究表明,水飞蓟素作为抗肝损伤药物,具有稳定细胞膜,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变和代谢中毒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该药毒性小、无致畸性和诱变作用,在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脑缺血、抗血小板凝集以及抗肿瘤和关于皮肤癌的治疗方面亦显示出可喜的效果[2].现将水飞蓟素制剂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周霞;万军;吴纯洁;黄勤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灰毡毛忍冬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栽培方法

    按中药GAP种植要求对灰毡毛忍冬从种植地的大气、土壤、水质检测到栽培、采收加工技术进行阐述,对灰毡毛忍冬的GAP栽培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税丕先;庄元春;孙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结香花化学成分的研究

    目的从结香的花蕾中提取分离活性成分.方法结香花蕾用工业乙醇冷浸,不同极性溶剂提取,再用硅胶层析分离,测定化合物的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分离得到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异吲哚-1,3-二酮(1H-iso-Indole-1,3(2H)-dione Ⅰ),结香苷C(edgeworoside CⅡ)和7-羟基香豆素(7-hydroxycoumarinⅢ),西瑞香素(daphnoretin Ⅳ)和β-谷甾醇(β-sitosterol Ⅴ).结论化合物Ⅰ和Ⅴ为首次从该植物的花蕾中提取得到.

    作者:童胜强;颜继忠;叶拥军;沈晓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生存素和nm23-H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中生存素(Survivin.)和nm23-H1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HCC及26例癌旁肝组织中Survivin和nm23-H1的表达.结果①Survivin、nm23-H1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23/40)、42.5%(17/40),两者阳性表达率明显分别高于、低于癌旁肝组织(P<0.01);②Survivin的表达与HCC的分化程度、转移、癌栓有关(P<0.05),而与HCC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原发肿块大小无关(P>0.05);③nm23-H1的表达与HCC的转移、癌栓有关(P<0.05),而与HCC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原发肿块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④在HCC中,Survivin与nm23-H1间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25,P>0.05).结论Suvivin和nm23-H1可作为反映HCC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熊仁海;孙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杜家经治疗冠心病的经验

    杜家经主任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武汉市中医医院名誉院长,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杜师从事中医心血管疾病临床40余年,学验俱丰.治疗冠心病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从师学习,侍诊左右受益颇丰.从大量冠心病医案中总结出杜师治病经验.兹将其探析如下.

    作者:荣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洋地黄类药物与中药不合理联用分析

    目的通过分析洋地黄类药物与中药的一些不合理联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临床实际工作.对其不合理联用进行分析,指出其错误所在.结果不恰当的联用会降低洋地黄类药物的治疗效果,增加其毒性反应.结论临床医师在应用洋地黄类药物治疗心功能不全患者时,当与中药合用时应对其相互作用充分了解.应全面详细询问病人用药史,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联合用药.

    作者:姜莉鸣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急性脑梗死所致偏侧舞蹈症临床治验

    偏侧舞蹈症表现为局限于一侧上下肢与/或面部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运动,为锥体外系受损所致.锥体外系是由多神经元构成的不同功能的复杂环路,环路中某一部分损害均可引起相应部位不自主运动,其中重要的结构是纹状体(尾核、壳核、苍白球),偏侧舞蹈病就是上述结构部分损害所致.

    作者:周继红;左庆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从鄂西医药状况谈研究开发民族医药的思路方法

    民族医药是我国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历史文化和地理条件的限制,多为师承口传或经验流传于民间,因此,总结的少,文字记载少,导致发展缓慢,但它为我国少数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由于近代时期受崇尚西医药思想的影响,忽视了对民族医药的发掘和整理,使许多宝贵的民族医药的治病方法和药物失传.因此,首要任务是对民族医药的继承和发扬,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生长和工作在医药资源丰富的民族地区--鄂西,更有责任对民族医药进行发掘和开发.现就发掘和开发的研究思路、方法,予以探讨.

    作者:尹文仲;张万福;陈龙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GMP认证中存在的问题

    GMP认证制度是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监督检验的一种手段,也是保证药品质量的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企业在GMP认证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与GMP要求不相符合的现象.人们对GMP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我国的GMP认证管理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作者:杨晓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