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莉鸣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联用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45例2型糖尿病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予以盐酸丁咯地尔200mg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并联用甲钴胺片500μg,口服,3次/d;对照组22例,予以川芎嗪100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二周后两组患者神经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更佳(P<0.05).结论盐酸丁咯地尔联用甲钴胺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想组合.
作者:程文林;李剑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滴丸制备装置,对滴丸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改进,建立一套新的工艺方法.方法通过对多种滴丸剂型用此装置进行制备实验.结果利用改进后的方法制备的滴丸,圆整度好,表面光滑,色泽均匀,质地软硬适中,滴丸成形率高.结论此滴制装置及方法与传统装置及方法比较,具有操作简单,工序少,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且产品外观好,丸重差异小,剂量准确,产品质量易控制,对工业化生产和临床应用均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苏春梅;梁翠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沙苑子是一种常用中药,来源于豆科草本植物扁茎黄芪的Astragalus complanatus R.Br的成熟种子,同属植物华黄芪A.chinensis L.的种子华北、东北亦作沙苑子用.其含有多种黄酮类,脂肪油约3%、糖类、三萜或甾醇类及蛋白质、氨基酸等.另据报道,沙苑子中含有17种以上的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含量高;含维生素A样物质、鞣质等.具补肾固精、养肝明目功能.
作者:曾秀兰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搞清新疆地区药用寄生植物的种类及地理分布.方法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新疆药用寄生植物的标本进行鉴定和整理.结果新疆药用寄生植物共11种,占新疆寄生植物的50%.结论新疆药用寄生植物中,某些种类分布广、产量大、药用价值高.
作者:王晋;刘金荣;阎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美宝胶囊中大黄素含量的方法.方法用kromasil C18(4.6 mm×200mm,5μm),以甲醇-水(9:1)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4 nm.结果进样量在0.150 6~0.753 0μg范围内线形关系良好,r=0.9995;加样回收率为98.25%,RSD=4.93%(n=3).结论该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及重现性均良好,可以作为该药的质控指标.
作者:段艳冰;韩豫皖;金鋆;陈万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并通过供试品的制备、标准品的选择、结果分析方法来阐述中药指纹图谱的应用现状,指出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于中药指纹图谱中现有不足之处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孙波;孙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优选苦参中氧化苦参碱的提取工艺.方法比较多种提取工艺.如水煎法、渗滤法、乙醇回流法,应用正交设计筛选苦参碱的提取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该成分含量,作为评价指标.结果佳工艺为渗滤法.佳条件是:加10倍量65%乙醇浸泡24 h后渗滤,流速为5 ml/min,氧化苦参碱含量与提取率均较高.结论优选得到的工艺简便易行,稳定性好.
作者:谭桂莲;秦邦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天年饮(Tiannianyin,TNY)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及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衰老模型组、TNY用药组、阴性对照组.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海马NE,DA,5-HT的含量.结果D-半乳糖衰老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并且衰老大鼠下丘脑,海马NE,DA,5-HT的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大鼠相比P<0.01);TNY可明显改善衰老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提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P<0.01或P<0.05).结论TNY可有效调整中枢神经递质的合成及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具有良好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陈志宏;高福禄;庞晓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便秘一般指的是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便后无排空感.当然每个人的排便形态都是不同的,是受年龄、生理节奏、文化饮食、活动等很多因素所影响的.
作者:吴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活血止痛散对骨折术后肿胀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观察骨折术后患肢肿胀90例患者,运用活血止痛散内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并与对照组36例患者比较.结果治疗组显效28例,有效60例,总有效率97.78%,与对照组比较临床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活血止痛散可显著改善骨折术后肿胀且使用方便,安全.
作者:马民;陈利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中含有黄酮、萜类、芪类、生物碱、香豆素类,甾体等活性成分.文献显示该属植物有抗炎镇痛,拮抗内皮素-1(ET-1)和蛇毒(S6b)、抑制胃溃疡、抗骨质疏松症、抗氧化、抗菌、抗过敏、抗肿瘤、治糖尿病等活性.我国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资源丰富,应深入研究加以开发利用.
作者:张叶青;谢一辉;黄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甘草酸二铵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证属中医肝郁气滞的慢性乙肝病人7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人,对照组38人.对照组用甘草酸二铵150 mg静脉滴注1次/d,同时口服肝泰乐、维生素;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药:柴胡、香附、枳壳、白芍、炙甘草、丹参、黄芪、当归、陈皮.1剂/d.结果疗程1个月后治疗组症状及ALT,AST的疗程总有效率84.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2%(x2=5.2,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护肝结合中医辨证联合应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气滞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疗效更佳.
作者:刘丽群;王嘉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时期的桑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差异,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各生长时期桑叶.方法利用NaNO2Al(NO3)3-NaOH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的桑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结果不同生长时期的桑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差异很大.结论桑树生长前期的桑叶黄酮类物质含量较低,桑树停止生长后到苦霜前的一段时间桑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较高.
作者:杨贵明;薛秋生;甄占萱;那淑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通过研究大量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新成果,结合作者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单纯西医治疗大肠癌转移和复发率仍很高,应用中医辨证分型配合手术、放化疗能明显延长大肠癌病人的生存期.强调治疗本病时应辨病辨证相结合,而尤要注意健脾消坚.采用具有扶正固本,解毒抗癌功效的中医固定处方及如平消胶囊等公认的抗大肠癌中成药配合西医治疗能更好地提高疗效,并利于科研.指出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实验研究方面还不够深入.期望通过放免指标CEA及CA19-9联合检测、大肠癌肝转移动物实验、诱导结肠癌细胞系凋亡等研究,使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科研水平上一个台阶.
作者:尤建良;赵景芳;周留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分析丹参挥发油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3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34%.结论丹参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正十六酸、正二十烷、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
作者:典灵辉;龚先玲;张立坚;蔡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杜仲为常用中药,性温,味甘.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曾发现有多种植物的树皮经加工后伪充杜仲出售,应注意鉴别.
作者:吴修辉;吕海云;李淑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危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危象病例60例,用硝酸甘油2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滴速15~20gtt/min(30~40μg/min).结果收缩压平均下降5.33~6.67kPa,舒张压平均下降3.33~4.67 kPa,头痛症状缓解,心衰控制.结论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危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双黄连含片中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ODS(C18)柱,乙腈-0.6%磷酸(45:55)为流动相,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7 nm.结果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在0.105~0.52μg和0.03~0.15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回收率为100.69%和98.8%,RSD为1.75%和1.01%.结论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测定和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宋卫中;刘蔚;马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油相干燥法制备薏苡仁酯微胶囊化的佳工艺条件,得出包埋率高、感官质量好的薏苡仁酯微胶囊产品.方法丙酮为溶剂提取薏苡仁酯;以明胶为壁材,油相干燥法进行微胶囊化.结果用3.5倍的丙酮浸提3次,8 h/次,能萃取出薏苡仁中大部分的薏苡仁酯;壁材明胶水溶液的浓度为20%,芯材薏苡仁酯与壁材明胶的质量之比4:10.结论得到的微胶囊于室温下喷雾干燥,其薏苡仁酯的包埋率达83.1%,包埋度达4.18%,包埋效果好.
作者:艾春媚;刘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4种给药方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所产生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门诊细菌性阴道病患者188例,随机分为4组,分别给予A组保妇康栓、B组双唑泰栓、C组环丙沙星栓、D组裸花紫珠栓,运用药物经济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A组方案成本低并且疗效好.结论保妇康栓治疗细菌性阴道炎不仅疗效好、成本低、副作用小,并且解决当今临床上抗生素的耐药性问题有积极作用.
作者:曲彩红;谌小卫;陶玲;黄敏;王荣范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