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药天年饮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及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陈志宏;高福禄;庞晓静

关键词:天年饮, 衰老, 学习记忆, 单胺类神经递质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天年饮(Tiannianyin,TNY)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及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衰老模型组、TNY用药组、阴性对照组.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海马NE,DA,5-HT的含量.结果D-半乳糖衰老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并且衰老大鼠下丘脑,海马NE,DA,5-HT的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大鼠相比P<0.01);TNY可明显改善衰老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提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P<0.01或P<0.05).结论TNY可有效调整中枢神经递质的合成及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具有良好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水痘的观察与护理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传染性丘疱疹性皮肤病,以斑疹、丘疹、疱疹、痂疹同时存在为其特征.好发于冬、春两季[1],多见于儿童,然而近年来成人患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一次感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再次犯病者极少.我院于2003-01~2004-12共收治水痘患者15例,经及时治疗和护理均康复出院.

    作者:王志英;周宗芬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研究近况

    从消除炎症、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等7个方面概述了中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中药抗肝纤维化独具优势,其研究方面呈多方向,多层次;其作用机理为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的研究水平亦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贺松其;吕志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4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消化性溃疡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硫糖铝口服,肌注安定,补充血容量包括输液和输血.治疗组在应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归脾汤或黄芪建中汤.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达94.1%;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达77.1%.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何秀堂;毕晓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杜家经治疗冠心病的经验

    杜家经主任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理事,武汉市中医医院名誉院长,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指导老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杜师从事中医心血管疾病临床40余年,学验俱丰.治疗冠心病有独到之处.笔者有幸从师学习,侍诊左右受益颇丰.从大量冠心病医案中总结出杜师治病经验.兹将其探析如下.

    作者:荣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血管康袋泡茶抗氧化作用机理探讨

    目的探讨血管康袋泡茶抗氧化作用机理.方法血管康袋泡茶给大鼠连续灌胃15 d,观察大鼠肝组织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结果肝组织血清中MDA含量明显降低(P<0.01).结论血管康袋泡茶抗氧化作用机理是降低MDA含量.

    作者:罗燕梅;李喜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危象6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危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高血压危象病例60例,用硝酸甘油20 m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静脉滴注.滴速15~20gtt/min(30~40μg/min).结果收缩压平均下降5.33~6.67kPa,舒张压平均下降3.33~4.67 kPa,头痛症状缓解,心衰控制.结论硝酸甘油治疗高血压危象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三鼎丹胶囊中士的宁的含量测定

    目的建立测定三鼎丹胶囊中士的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甲苯-丙酮-乙醇-浓氨溶液(16:12:1:4)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采用双波长反射锯齿扫描法,测定波长λS=254nm,参比波长λR=325 nm,测定士的宁的含量.结果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5%,板内RSD=4.48%(n=5).结论此测定方法简单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药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

    作者:姬生国;王东;李娥;何方;宋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愈风宁心微丸与愈风宁心片溶出度的比较研究

    目的探讨愈风宁心微丸与其片剂的溶出速度.方法采用转篮法测定两者的体外溶出度,以葛根素不同时间溶出度为测定指标.结果愈风宁心微丸的Td为4.8 min,T50为4.3 min;而愈风宁心片的Td为61 min,T50为45 min.结论二者葛根素溶出具有明显的差异,微丸的溶出速度快于片剂.

    作者:程岚;袁子民;赵琳;李瑞海;吕佳;陈翠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丁香酚痤疮凝胶剂的处方设计及初步质量评价

    目的丁香酚凝胶剂的制备工艺与初步质量评价.方法用卡波姆-940作基质,三乙醇胺为中和剂,加入丁香酚制成凝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凝胶剂中丁香酚的含量.结果制备的凝胶剂,细腻、光洁透明、稳定性好、释放药物快,且含量测定简单易行.结论该凝胶剂配方合理,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的规定,适宜于痤疮的治疗.

    作者:张瑱;陈钧;陈剑;吴艳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灰毡毛忍冬的《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栽培方法

    按中药GAP种植要求对灰毡毛忍冬从种植地的大气、土壤、水质检测到栽培、采收加工技术进行阐述,对灰毡毛忍冬的GAP栽培具有指导作用.

    作者:税丕先;庄元春;孙琴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儿茶胶囊中儿茶素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儿茶胶囊中儿茶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YMC-PacKODS-A柱(5 μm,4.6 mm×250 mm);0.04 mol·L-1枸橼酸-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45:8:2)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5℃.结果儿茶素进样量在0.750~2.625μg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3批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4%,99.13%和100.1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靠、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金在久;郑云花;郑光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芩菊颗粒中黄芩提取工艺的正交实验研究

    目的优选芩菊颗粒处方中黄芩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来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与提取次数对黄芩苷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佳提取条件为:10倍量7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该工艺提取效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赵惠茹;周晓棉;靖会;张宇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GMP认证中存在的问题

    GMP认证制度是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监督检验的一种手段,也是保证药品质量的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企业在GMP认证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与GMP要求不相符合的现象.人们对GMP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我国的GMP认证管理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作者:杨晓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牛膝与酒牛膝饮片重金属及农药残留量的比较

    目的比较牛膝药材及牛膝、酒牛膝饮片重金属及农药残留量的区别,探讨炮制对其影响.方法仪器测定法.结果牛膝药材及牛膝、酒牛膝饮片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量基本符合标准要求.结论切制、酒炙对牛膝重金属含量及农药残留量有一定的降低作用.

    作者:张振凌;冯卫生;屈凌波;孙威武;陈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人参皂苷CK对四氯化碳致大鼠慢性肝损伤的影响

    目的研究人参皂苷CK对CCl4致慢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用CCl4致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观察人参皂苷CK(0.3,1,3 mg/kg)对大鼠血清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LT)、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ST)、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pre-collagen Ⅲ,PCⅢ)的影响,并对肝脏组织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人参皂苷CK小剂量(0.3 mg/kg)能降低血清转氨酶ALT,AST水平,增加血清SOD的含量,降低MDA含量;CK中、高剂量无明显作用.CK各剂量组血清HA、PCⅢ和肝组织病理未见明显改变.结论CK低剂量对CCl4致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可能与抗氧化有关.

    作者:张雷明;傅风华;王天;韩冰;朱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浅谈便秘的非药物治疗

    便秘一般指的是排便次数减少,粪便干硬,排便困难,便后无排空感.当然每个人的排便形态都是不同的,是受年龄、生理节奏、文化饮食、活动等很多因素所影响的.

    作者:吴文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生存素和nm23-H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中生存素(Survivin.)和nm23-H1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HCC及26例癌旁肝组织中Survivin和nm23-H1的表达.结果①Survivin、nm23-H1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23/40)、42.5%(17/40),两者阳性表达率明显分别高于、低于癌旁肝组织(P<0.01);②Survivin的表达与HCC的分化程度、转移、癌栓有关(P<0.05),而与HCC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原发肿块大小无关(P>0.05);③nm23-H1的表达与HCC的转移、癌栓有关(P<0.05),而与HCC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原发肿块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④在HCC中,Survivin与nm23-H1间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25,P>0.05).结论Suvivin和nm23-H1可作为反映HCC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熊仁海;孙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二妙散及其衍生方的现代研究概况

    二妙散,原名苍术散,早见于元代危亦林所著<世医得效方>(1345年),明复刊元·朱丹溪所著<丹溪心法>(1481年),首次将其改名为二妙散.

    作者:王小燕;刘丽;陈光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清淋冲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

    目的建立清淋冲剂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P-HPLC)法,检测波长:254 nm.结果大黄素线性范围0.02~0.2μg(r=0.999 8),大黄酚线性范围0.05~0.5μg(r=0.9999),平均回收率大黄素98.68%,RSD=1.12%;大黄酚98.44%,RSD=0.98%.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作为质量检验的一个定量方法.

    作者:石俊跃;叶红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甘草酸二铵治疗证属肝郁气滞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联合甘草酸二铵对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的治疗效果.方法证属中医肝郁气滞的慢性乙肝病人7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9人,对照组38人.对照组用甘草酸二铵150 mg静脉滴注1次/d,同时口服肝泰乐、维生素;治疗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方药:柴胡、香附、枳壳、白芍、炙甘草、丹参、黄芪、当归、陈皮.1剂/d.结果疗程1个月后治疗组症状及ALT,AST的疗程总有效率84.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2%(x2=5.2,P<0.05).结论甘草酸二铵护肝结合中医辨证联合应用柴胡疏肝散治疗肝郁气滞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疗效更佳.

    作者:刘丽群;王嘉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