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丹参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典灵辉;龚先玲;张立坚;蔡春

关键词:丹参,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法
摘要:目的分析丹参挥发油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3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34%.结论丹参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正十六酸、正二十烷、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治疗大肠癌新进展

    通过研究大量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新成果,结合作者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单纯西医治疗大肠癌转移和复发率仍很高,应用中医辨证分型配合手术、放化疗能明显延长大肠癌病人的生存期.强调治疗本病时应辨病辨证相结合,而尤要注意健脾消坚.采用具有扶正固本,解毒抗癌功效的中医固定处方及如平消胶囊等公认的抗大肠癌中成药配合西医治疗能更好地提高疗效,并利于科研.指出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实验研究方面还不够深入.期望通过放免指标CEA及CA19-9联合检测、大肠癌肝转移动物实验、诱导结肠癌细胞系凋亡等研究,使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科研水平上一个台阶.

    作者:尤建良;赵景芳;周留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黄榆栓的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观察黄榆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黄榆栓阴道纳入,1次/2 d,7 d为1个疗程.结果黄榆栓治疗宫颈糜烂的总有效率达96.4%.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优于氯霉素甘油组.结论黄榆栓对宫颈糜烂有明显的疗效,值得进一步开发应用.

    作者:胡凤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58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梅尼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58例,西医治疗52例,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8.3%,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达83.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梅尼埃病的疗效较好.

    作者:王海成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双黄连含片中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含量

    目的研究双黄连含片中黄芩苷和汉黄芩素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测定.ODS(C18)柱,乙腈-0.6%磷酸(45:55)为流动相,流量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77 nm.结果黄芩苷和汉黄芩素在0.105~0.52μg和0.03~0.15μg之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8,回收率为100.69%和98.8%,RSD为1.75%和1.01%.结论该法灵敏、简便、准确,可用于该制剂的测定和质量控制指标.

    作者:宋卫中;刘蔚;马开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试论从中草药活性成分开发新型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酶抑制剂

    根据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理的胆碱能假说及其新的生理及病理学研究结果,对现有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药物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根据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及有关研究的现状,特别通过一些中药经体外酶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论述从中草药活性成分开发新型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抑制剂药物的趋势、方向及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者:金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复方儿茶胶囊中儿茶素含量

    目的建立复方儿茶胶囊中儿茶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YMC-PacKODS-A柱(5 μm,4.6 mm×250 mm);0.04 mol·L-1枸橼酸-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45:8:2)为流动相,流速为0.6ml·min-1,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35℃.结果儿茶素进样量在0.750~2.625μg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 8,3批样品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64%,99.13%和100.1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可靠、准确、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金在久;郑云花;郑光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泸州龙眼与沿海地区龙眼生活环境比较分析

    目的通过泸州龙眼与沿海地区龙眼生活环境的对比,找出两者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方法利用比较法将我国以质量和产量著称的两大龙眼产区泸州和沿海地区所产龙眼的生活环境进行比较.结果在龙眼的生活环境中,影响其质量和产量主要的因素是温度.结论泸州及周边地区可以通过高新技术大面积种植龙眼来提高产量.

    作者:刘紫全;叶云;黄群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清脉饮合剂的制备及其临床应用

    目的建立清脉饮合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按处方药物制备成清脉饮合剂,设对照组与治疗组,并通过给药前后对照观察13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疗效.结果临床观察有效率治疗组为91.5%,对照组为44.6%,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清脉饮合剂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孙翠华;刘汉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4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消化性溃疡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硫糖铝口服,肌注安定,补充血容量包括输液和输血.治疗组在应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归脾汤或黄芪建中汤.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达94.1%;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达77.1%.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何秀堂;毕晓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法莫替丁及其制剂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

    法莫替丁为<中国药典>收载品种,是第3代H2受体阻滞剂.主要用于治疗各种消化性溃疡和卓-艾综合征.由于其作用强、特异性高、耐受性好、起效快、毒性和副作用小等特点,迅速取代雷尼替丁和西咪替丁而成为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的药物,也是世界上畅销的药物之一.法莫替丁制剂研究近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果,其制剂品种越来越多.目前有片剂、胶囊剂、分散片等十多种.本文仅对法莫替丁及其制剂近几年来含量测定方法作一综述.

    作者:林小明;韦宝含;韦平原;韦超河;覃星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山东金银花的采收加工与贮存养护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山东金银花因栽培历史悠久,栽培管理、采收加工技术独特,产品质量驰名中外.现将山东金银花的采收、加工、养护技术介绍如下.

    作者:李桂兰;刘洁;毕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丹参挥发油成分的分析

    目的分析丹参挥发油成分.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结果共鉴定出35种成分,占挥发油总成分的86.34%.结论丹参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为正十六酸、正二十烷、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等.

    作者:典灵辉;龚先玲;张立坚;蔡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不同生长时期桑叶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差异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时期的桑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差异,以便更有效地利用各生长时期桑叶.方法利用NaNO2Al(NO3)3-NaOH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生长时期的桑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结果不同生长时期的桑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差异很大.结论桑树生长前期的桑叶黄酮类物质含量较低,桑树停止生长后到苦霜前的一段时间桑叶中黄酮类物质含量较高.

    作者:杨贵明;薛秋生;甄占萱;那淑芝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护理褥疮的探讨

    褥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病症之一,多发生于久病长期卧床,无法站立而长久坐位(如坐轮椅)的患者.由于此患者病情重,一旦感染褥疮常使病情加重,在一些危重患者褥疮感染甚至是直接致死的原因.因此,褥疮的护理是我们临床护理工作中面临的一个课题,近几年我们在临床褥疮患者的护理中,选用一些中医偏方治疗,施护结合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节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维药芹菜籽化学成分研究

    从维吾尔药芹菜籽中分离得到4个化合物,经光谱鉴定为对羟基苯甲醛(1),3-羟基-4-异丙基苯甲酸(2),香草酸(3),4-羟基-2-异丙基-5-甲基苯基-1-O-β-D-葡萄糖苷(4).4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种子中分离得到.

    作者:吕金良;牟新利;王武宝;廖立新;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在中药指纹图谱中的应用现状及分析

    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并通过供试品的制备、标准品的选择、结果分析方法来阐述中药指纹图谱的应用现状,指出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于中药指纹图谱中现有不足之处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孙波;孙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芩连抗病毒胶囊提取方法研究

    目的筛选芩连抗病毒胶囊醇提和水提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芩连抗病毒胶囊提取工艺进行考察,分别以组方中的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为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醇提工艺以10倍量70%的乙醇提取3次,1 h/次;水提工艺以10倍量水,煎煮2次,2 h/次所得到的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高.结论此工艺对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率高,稳定性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陈洪宝;梁生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白粉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中含有黄酮、萜类、芪类、生物碱、香豆素类,甾体等活性成分.文献显示该属植物有抗炎镇痛,拮抗内皮素-1(ET-1)和蛇毒(S6b)、抑制胃溃疡、抗骨质疏松症、抗氧化、抗菌、抗过敏、抗肿瘤、治糖尿病等活性.我国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资源丰富,应深入研究加以开发利用.

    作者:张叶青;谢一辉;黄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鱼腥草挥发油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肺靶向效果

    目的研究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肺靶向效果给药.方法酰化磷脂以逆相蒸发-搅拌超声法制备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过柱分离检测包封率,显微镜法观察形态,后通过小鼠静脉注射给药0.5 h后,肺部提取药物,通过气质联用和抑菌圈实验比较脂质体与乳剂给药浓度.结果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药物包封率达94.77%,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呈双层结构,其平均粒径为97 nm,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给药后肺脏提取液中未检出甲基正壬酮,而亚油酸乙酯质量分数为0.259%,鱼腥草挥发油乳剂给药时两者均无,鱼腥草挥发油脂质体给药后肺脏提取液抑菌圈直径可达1.2 mm,鱼腥草挥发油乳剂给药时抑菌圈大仅为0.5 mm.结论以逆相蒸发-搅拌超声法制备鱼腥草挥发油纳米酰化磷脂脂质体肺靶向效果优于乳剂.

    作者:罗琥捷;李临生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麦粒肿Ⅰ号胶囊治疗睑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麦粒肿Ⅰ号胶囊治疗睑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睑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用麦粒肿Ⅰ号胶囊和头孢按苄胶囊,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相近(P>0.05).结论麦粒肿Ⅰ号对睑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替代目前常用抗生素的治疗方法.

    作者:金贞姬;赵玉琴;杨长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