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试论从中草药活性成分开发新型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酶抑制剂

金虹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胆碱酯酶抑制剂, 中草药, 中医药, 活性组分
摘要:根据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理的胆碱能假说及其新的生理及病理学研究结果,对现有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药物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根据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及有关研究的现状,特别通过一些中药经体外酶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论述从中草药活性成分开发新型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抑制剂药物的趋势、方向及必要性和可行性.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浅析中药虎杖同物异名现象

    目的通过对虎杖异名成因的分析,探讨中药异名的文献源、地域性和民族用名,分析同物异名中交互出现的同名异物复杂情况可能导致的用药混淆,提示规范中药名称和严格使用正名的重要意义.方法采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查的方法.结果发现中药虎杖的异名多达170个,颇具代表性.结论规范中药名称和严格使用正名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马云桐;万德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试论从中草药活性成分开发新型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酶抑制剂

    根据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理的胆碱能假说及其新的生理及病理学研究结果,对现有临床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药物的特点及应用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根据中医药治疗老年痴呆及有关研究的现状,特别通过一些中药经体外酶抑制活性实验结果,论述从中草药活性成分开发新型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抑制剂药物的趋势、方向及必要性和可行性.

    作者:金虹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泰脂安胶囊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泰脂安胶囊中熊果酸和齐墩果酸的含量.方法流动相:乙醇-磷酸盐缓冲液(87:13);流速0.6 ml/min;检测波长为220 nm.熊果酸线性范围0.976~4.88μg,r=0.999 0(n=5).结果平均回收率为100.9%,RSD为1.3%(n=5).齐墩果酸线性范围0.36~1.80μg,r=0.999 8(n=5).平均回收率为99.0%,RSD为1.52%(n=5).结论该法分析简便、灵敏、迅速、准确.

    作者:姜从良;黎翩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白粉藤属植物化学成分及生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中含有黄酮、萜类、芪类、生物碱、香豆素类,甾体等活性成分.文献显示该属植物有抗炎镇痛,拮抗内皮素-1(ET-1)和蛇毒(S6b)、抑制胃溃疡、抗骨质疏松症、抗氧化、抗菌、抗过敏、抗肿瘤、治糖尿病等活性.我国葡萄科白粉藤属植物资源丰富,应深入研究加以开发利用.

    作者:张叶青;谢一辉;黄丽萍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滴丸制备方法及装置的改进

    目的介绍一种新的滴丸制备装置,对滴丸制备工艺进行研究改进,建立一套新的工艺方法.方法通过对多种滴丸剂型用此装置进行制备实验.结果利用改进后的方法制备的滴丸,圆整度好,表面光滑,色泽均匀,质地软硬适中,滴丸成形率高.结论此滴制装置及方法与传统装置及方法比较,具有操作简单,工序少,效率高,成本低等优点,且产品外观好,丸重差异小,剂量准确,产品质量易控制,对工业化生产和临床应用均具有一定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作者:苏春梅;梁翠茵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生存素和nm23-H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中生存素(Survivin.)和nm23-H1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HCC及26例癌旁肝组织中Survivin和nm23-H1的表达.结果①Survivin、nm23-H1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23/40)、42.5%(17/40),两者阳性表达率明显分别高于、低于癌旁肝组织(P<0.01);②Survivin的表达与HCC的分化程度、转移、癌栓有关(P<0.05),而与HCC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原发肿块大小无关(P>0.05);③nm23-H1的表达与HCC的转移、癌栓有关(P<0.05),而与HCC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原发肿块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④在HCC中,Survivin与nm23-H1间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25,P>0.05).结论Suvivin和nm23-H1可作为反映HCC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熊仁海;孙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跌打活络微乳中蛇床子素的含量

    目的建立跌打活络微乳中蛇床子素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Diamonsil(R)钻石C18(5 μm,250 mm×4.6 mm);流动相:甲醇-水(80:20),检测波长:322 nm;流速:1 ml/min.结果蛇床子素在0.042~0.336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100.91%,RSD为2.42%(n=6).结论该法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作者:王利胜;占建坤;周莉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性溃疡34例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消化性溃疡患者6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法莫替丁、硫糖铝口服,肌注安定,补充血容量包括输液和输血.治疗组在应用对照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柴胡疏肝散、丹栀逍遥散、归脾汤或黄芪建中汤.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达94.1%;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达77.1%.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何秀堂;毕晓菊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谈中药霉变的防治方法

    中药饮片的发霉,会使中药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失效,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有的甚至对人体有害.药材发霉变质,能增加药物损耗,增加费用,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应当防止中药发霉变质,把中药的保管工作搞好.笔者总结多年的临床保管经验,就如何较好地对中药饮片霉变的防患与处理进行了以下尝试.

    作者:陈睦易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松杉树芝与灵芝成分的初步定性比较

    目的介绍阿尔泰野生植物松杉树芝,并与不同气候环境生长的药典品种灵芝进行比较实验.方法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结果以上不同两种药材在TLC色谱中所显的斑点相同.结论实验证明两者可以相互代替使用.

    作者:玛莲;巴哈尔古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麦粒肿Ⅰ号胶囊治疗睑腺炎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麦粒肿Ⅰ号胶囊治疗睑腺炎患者的疗效.方法睑腺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28例),分别用麦粒肿Ⅰ号胶囊和头孢按苄胶囊,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相近(P>0.05).结论麦粒肿Ⅰ号对睑腺炎有较好的疗效,可以替代目前常用抗生素的治疗方法.

    作者:金贞姬;赵玉琴;杨长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针刺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5例

    笔者近10余年来运用针刺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5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盐酸丁咯地尔联用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联用甲钴胺对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45例2型糖尿病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3例,予以盐酸丁咯地尔200mg溶于250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并联用甲钴胺片500μg,口服,3次/d;对照组22例,予以川芎嗪100mg溶于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结果治疗二周后两组患者神经症状及体征均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更佳(P<0.05).结论盐酸丁咯地尔联用甲钴胺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理想组合.

    作者:程文林;李剑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芩菊颗粒中黄芩提取工艺的正交实验研究

    目的优选芩菊颗粒处方中黄芩的提取工艺.方法以黄芩苷含量为指标,采用正交设计的方法,来考察乙醇浓度、乙醇用量、提取时间与提取次数对黄芩苷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佳提取条件为:10倍量70%的乙醇提取3次,每次1 h.结论该工艺提取效率高,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赵惠茹;周晓棉;靖会;张宇洁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山东金银花的采收加工与贮存养护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带初开的花.山东金银花因栽培历史悠久,栽培管理、采收加工技术独特,产品质量驰名中外.现将山东金银花的采收、加工、养护技术介绍如下.

    作者:李桂兰;刘洁;毕胜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将中药材加工炮制成一定规格,可供调剂和制剂配方用的炮制品.中药饮片既可以直接供中医临床调剂配方,制成汤剂或生产配方颗粒直接冲服,又可以供药品生产企业生产中成药及医院生产中药制剂.因此,中药炮制,饮片入药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一个特点,也是中医药学的一大特色.中药饮片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中医中药的临床疗效,继而直接关系到中医中药的发展乃至兴亡.本文对中药饮片质量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及方法进行探讨,不妥之处,敬请指正.

    作者:杨国营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杜仲及常见伪品的鉴别

    杜仲为常用中药,性温,味甘.有补肝肾,强筋骨,安胎之功.曾发现有多种植物的树皮经加工后伪充杜仲出售,应注意鉴别.

    作者:吴修辉;吕海云;李淑华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研究近况

    从消除炎症、减少细胞因子的释放等7个方面概述了中药抗肝纤维化的作用机理.中药抗肝纤维化独具优势,其研究方面呈多方向,多层次;其作用机理为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随着现代医学科技的发展,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中药抗肝纤维化作用机理的研究水平亦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作者:贺松其;吕志平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中药天年饮对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及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中药天年饮(Tiannianyin,TNY)对D-半乳糖衰老大鼠学习记忆及脑单胺类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5-羟色胺(5-HT)含量的影响.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衰老模型组、TNY用药组、阴性对照组.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各组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海马NE,DA,5-HT的含量.结果D-半乳糖衰老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明显下降并且衰老大鼠下丘脑,海马NE,DA,5-HT的含量明显降低(与正常大鼠相比P<0.01);TNY可明显改善衰老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及提高脑单胺类神经递质的含量(P<0.01或P<0.05).结论TNY可有效调整中枢神经递质的合成及提高学习记忆能力,具有良好的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者:陈志宏;高福禄;庞晓静 刊期: 2006年第01期

  • 脉络灵片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脉络灵片抗血栓形成、抗血小板聚集以及对脑组织毛细血管通透性和血液粘度的影响.方法采用电刺激大鼠颈动脉血栓形成法、ADP诱导血小板聚集法、伊文思蓝浸出法观察脉络灵片的药效作用.结果脉络灵片具有显著的抗大鼠体内血栓形成作用;并对ADP诱导的大鼠血小板聚集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同时明显降低脑缺血引起的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以及大鼠血液粘度.结论脉络灵片对脑血管疾病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作者:王宝玲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