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玲
中药白芷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主要有效成分香豆素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和结构鉴定已有了长足发展.现代色谱技术在中药白芷研究中的广泛运用,使白芷的定量分析方法体系、质量指标体系和提取工艺优化等研究有了新的进展,文章对近5年的有关文献作了综述.
作者:孟兰贞;聂红;徐珍霞;熊爱华;刘建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偏侧舞蹈症表现为局限于一侧上下肢与/或面部不自主、不规则的舞蹈样运动,为锥体外系受损所致.锥体外系是由多神经元构成的不同功能的复杂环路,环路中某一部分损害均可引起相应部位不自主运动,其中重要的结构是纹状体(尾核、壳核、苍白球),偏侧舞蹈病就是上述结构部分损害所致.
作者:周继红;左庆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GMP认证制度是国家对药品生产企业监督检验的一种手段,也是保证药品质量的一种科学、先进的管理方法.企业在GMP认证和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着与GMP要求不相符合的现象.人们对GMP的认识还有待于提高,我国的GMP认证管理工作应进一步加强.
作者:杨晓晨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测定三鼎丹胶囊中士的宁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甲苯-丙酮-乙醇-浓氨溶液(16:12:1:4)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采用双波长反射锯齿扫描法,测定波长λS=254nm,参比波长λR=325 nm,测定士的宁的含量.结果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9.5%,板内RSD=4.48%(n=5).结论此测定方法简单可行,重现性好,可作为该药质量控制的参考依据.
作者:姬生国;王东;李娥;何方;宋飒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清脉饮合剂的制备方法及质量控制标准,并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按处方药物制备成清脉饮合剂,设对照组与治疗组,并通过给药前后对照观察136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病人的疗效.结果临床观察有效率治疗组为91.5%,对照组为44.6%,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清脉饮合剂组方合理,制备工艺简单,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临床疗效显著,且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作者:孙翠华;刘汉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筛选芩连抗病毒胶囊醇提和水提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对芩连抗病毒胶囊提取工艺进行考察,分别以组方中的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为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醇提工艺以10倍量70%的乙醇提取3次,1 h/次;水提工艺以10倍量水,煎煮2次,2 h/次所得到的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高.结论此工艺对黄芩苷和盐酸小檗碱的提取率高,稳定性好,适合工业化生产.
作者:陈洪宝;梁生旺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肝细胞肝癌(HCC)中生存素(Survivin.)和nm23-H1表达的临床意义及两者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40例HCC及26例癌旁肝组织中Survivin和nm23-H1的表达.结果①Survivin、nm23-H1在HCC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23/40)、42.5%(17/40),两者阳性表达率明显分别高于、低于癌旁肝组织(P<0.01);②Survivin的表达与HCC的分化程度、转移、癌栓有关(P<0.05),而与HCC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原发肿块大小无关(P>0.05);③nm23-H1的表达与HCC的转移、癌栓有关(P<0.05),而与HCC患者的性别、发病年龄、原发肿块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④在HCC中,Survivin与nm23-H1间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r=0.125,P>0.05).结论Suvivin和nm23-H1可作为反映HCC发生发展及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
作者:熊仁海;孙权 刊期: 2006年第01期
水飞蓟是菊科草本植物.近年来,水飞蓟中的活性成分得到广泛研究.水飞蓟所含活性成分主要存在于种子中,是一种类黄酮(flavonoid),称水飞蓟素(silymatin),由水飞蓟宾(silybin,silibinin)、水飞蓟宁(silidianin)、水飞蓟丁((silichristin)3种同分异构体组成.水飞蓟宾尚有另一种异构体,称异水飞蓟宾(isosilybin,isosilibinin)[1].早期的研究表明,水飞蓟素作为抗肝损伤药物,具有稳定细胞膜,改善肝功能的作用,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变和代谢中毒性肝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该药毒性小、无致畸性和诱变作用,在降血脂、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脑缺血、抗血小板凝集以及抗肿瘤和关于皮肤癌的治疗方面亦显示出可喜的效果[2].现将水飞蓟素制剂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作者:周霞;万军;吴纯洁;黄勤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笔者近10余年来运用针刺配合局部封闭治疗梨状肌综合征45例,取得了较为理想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邓莉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中药饮片的发霉,会使中药有效成分含量降低、失效,从而影响治疗效果,有的甚至对人体有害.药材发霉变质,能增加药物损耗,增加费用,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应当防止中药发霉变质,把中药的保管工作搞好.笔者总结多年的临床保管经验,就如何较好地对中药饮片霉变的防患与处理进行了以下尝试.
作者:陈睦易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丁香酚凝胶剂的制备工艺与初步质量评价.方法用卡波姆-940作基质,三乙醇胺为中和剂,加入丁香酚制成凝胶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及气相色谱法直接测定凝胶剂中丁香酚的含量.结果制备的凝胶剂,细腻、光洁透明、稳定性好、释放药物快,且含量测定简单易行.结论该凝胶剂配方合理,符合<中国药典>2000版的规定,适宜于痤疮的治疗.
作者:张瑱;陈钧;陈剑;吴艳媚 刊期: 2006年第01期
通过研究大量中医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大肠癌的新成果,结合作者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单纯西医治疗大肠癌转移和复发率仍很高,应用中医辨证分型配合手术、放化疗能明显延长大肠癌病人的生存期.强调治疗本病时应辨病辨证相结合,而尤要注意健脾消坚.采用具有扶正固本,解毒抗癌功效的中医固定处方及如平消胶囊等公认的抗大肠癌中成药配合西医治疗能更好地提高疗效,并利于科研.指出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研究起步较晚,尤其是实验研究方面还不够深入.期望通过放免指标CEA及CA19-9联合检测、大肠癌肝转移动物实验、诱导结肠癌细胞系凋亡等研究,使中医药治疗大肠癌的科研水平上一个台阶.
作者:尤建良;赵景芳;周留勇 刊期: 2006年第01期
二妙散,原名苍术散,早见于元代危亦林所著<世医得效方>(1345年),明复刊元·朱丹溪所著<丹溪心法>(1481年),首次将其改名为二妙散.
作者:王小燕;刘丽;陈光亮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比较新鲜大蒜液直接喷雾与艾条烟熏对室内空气消毒效果.方法采用自然沉降法,在不同时间段,抽取两组室内空气样本作细菌总数动态比较.结果用新鲜大蒜液直接喷雾消毒效果要好于用艾条烟熏.结论新鲜大蒜液喷雾是室内空气消毒的有效方法.
作者:应惠芳;王小圆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指纹图谱在中药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并通过供试品的制备、标准品的选择、结果分析方法来阐述中药指纹图谱的应用现状,指出高效液相色谱法应用于中药指纹图谱中现有不足之处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作者:孙波;孙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优选出老鹳草中芦丁和槲皮素提取佳工艺.方法采用均匀设计安排实验,以芦丁、槲皮素含量作为指标,考察了乙醇浓度、回流时间、回流温度及溶剂用量对芦丁和槲皮素提取率的影响,优选出合理的提取工艺.结果芦丁:用乙醇浓度为75%,乙醇用量为药材的24倍量,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60 min为佳.槲皮素:用乙醇浓度为90%,乙醇用量为药材的24倍量,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为60 min为佳.结论经验证性实验证明所优化条件可靠,适合老鹳草中芦丁和槲皮素的提取工艺参考.
作者:金晴昊;权迎春;关丽萍;郭建鹏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研究三七等9种超微粉的粒径分布,并与其细粉、细粉、极细粉进行比较.探讨超微细粉的粒径范围.方法采用winner99显微颗粒图象分析系统,检测三七等9种超微粉的粒径分布.结果细粉、细粉、极细粉的粒径均符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中药及细粉粒径似超微粉.
作者:温俊达;杨永华;杨瑛;彭小花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加味大黄(庶虫)虫汤在混合痔术后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治疗组46例采用加味大黄(庶虫)虫汤进行术后熏洗,并设对照组(采用痔疾宁)46例,两组观察治疗前后创面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消肿,减少创口渗出及缩短愈合天数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加味大黄(庶虫)虫汤具有良好的消肿收敛止血作用,并能缩短愈合天数,提示其在混合痔术后对创面愈合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刘国军 刊期: 2006年第01期
目的介绍阿尔泰野生植物松杉树芝,并与不同气候环境生长的药典品种灵芝进行比较实验.方法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结果以上不同两种药材在TLC色谱中所显的斑点相同.结论实验证明两者可以相互代替使用.
作者:玛莲;巴哈尔古丽 刊期: 2006年第01期
褥疮是临床护理工作中常见病症之一,多发生于久病长期卧床,无法站立而长久坐位(如坐轮椅)的患者.由于此患者病情重,一旦感染褥疮常使病情加重,在一些危重患者褥疮感染甚至是直接致死的原因.因此,褥疮的护理是我们临床护理工作中面临的一个课题,近几年我们在临床褥疮患者的护理中,选用一些中医偏方治疗,施护结合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节梅 刊期: 2006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