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九味通痹散治疗风寒湿痹298例疗效观察

郭宏钰

关键词:九味通痹散, 行痹, 痛痹, 着痹
摘要:九味通痹散为纯中药制剂,具有祛风散寒,活络通督,温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自1998-04~2003-06,我院应用九味通痹散治疗298例风寒湿痹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正交实验优选桃仁煎煮工艺的研究

    目的研究桃仁煎煮工艺,为桃仁制剂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L9(34)正交实验表进行桃仁佳煎煮工艺的优选,考察加水量A、浸泡时间B、煎煮时间C、药材粉碎度D四个因素对桃仁煎液质量的影响.结果佳煎煮工艺为A3B1C1D1,即将药材粉碎成粗粉,加6倍量的水,浸泡0 min,煎煮10 min.结论该工艺可用于指导桃仁制剂的生产.

    作者:林小明;姚燕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西瓜霜喷剂辅助胸腺肽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38例观察

    目的观察西瓜霜喷剂辅助胸腺肽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给予阿昔洛韦注射液0.5,静脉滴注,Bid;西瓜霜喷剂用适量香油调和成稀糊状,涂患处3次/d;胸腺肽注射液20mg/次肌肉注射qod,治疗2周,随访3个月.结果2个疗程后评价:显效率73.3%,总有效率达97.4%.结论西瓜霜喷剂辅助胸腺肽治疗老年人带状疱疹疗效明显,疗程短,使用方便,值得推广.

    作者:吴婉珍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川芎嗪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疗效.方法对符合HIE诊断的72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川芎嗪,对照组给予纯量合剂,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川芎嗪注射液治疗HIE,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HIE安全有效.

    作者:王耀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气相色谱法测定炎琥宁有机溶剂残留量

    目的建立炎琥宁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色谱柱为2 m×3 mm不锈钢色谱柱,柱填料为GDX-102(60~80目);FID检测器;按外标法同时测定炎琥宁合成过程中涉及的乙醇、丙酮和吡啶的残留量.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测得各溶剂线性均良好( r = 0. 999 6~0. 999 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7. 86%,98. 16%和98. 04%;RSD 分别为0.5%,0.8%和0.8%;乙醇、丙酮和吡啶的低检测限分别为0. 005%,0. 005%和0. 002%;3批样品中上述有机溶剂残留量均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简单、快捷、灵敏,可有效用于炎琥宁有机溶剂残留量的控制.

    作者:曹国富;卢元东;杨裕启;汪营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麻藤四子合剂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50例

    目的观察及探讨麻藤四子合剂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疗效及机理.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麻藤四子合剂治疗组50例,氨茶碱口服对照组50例,并观察治疗后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血IL-4,IFN-r的变化.结果麻藤四子合剂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疗效显著,显效率、有效率与氨茶碱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显效患儿咳嗽及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降低血IL-4、升高IFN-r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麻藤四子合剂是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中药;麻藤四子合剂可能是通过调节患儿血中IL-4,IFN-r水平,减轻哮喘患儿的病理变化从而控制哮喘的发作.

    作者:刘峥嵘;尹杉杉;孙一帆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牛蒡子的近期实验及临床研究

    牛蒡子属清凉解表药,可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笔者在学习《中药学》教材过程中发现中药牛蒡子现代应用较多.本文对它近几年的资料进行检索,归纳,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杜赟;姚映苜;王全权;陈海林;章茂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抗氧化多糖的研究进展

    从多糖的来源着手,对近年来抗氧化多糖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概括,并对多糖抗氧化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总结,后预测了抗氧化多糖的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

    作者:冉靓;杨小生;王伯初;杨再昌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必净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对照组为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是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疗程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的变化.结果A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B组(P《0.05),同时能明显减少SCr、BUN(P《0.05),降低TG(P《0.05)水平,提高CCr,Hb,ALB(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显著优于西药常规治疗组.

    作者:刘红栓;李志军;孙元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阴痛治疗经验1则

    笔者跟随马宝璋老师出诊见一阴痛患者,辨证治疗后,疗效显著,颇有心得.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东霞;马文光;曲凡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正交实验法优选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工艺

    目的探讨虎杖中白藜芦醇的佳水提工艺.方法采用正交实验法:4因素,3水平,以提取物中白藜芦醇含量为评价指标.结果实验设计因素中提取温度、提取次数的影响为显著.结论白藜芦醇的佳提取工艺为:加水量10倍,提取温度100℃,提取1次,180 min/次.

    作者:余淑娴;郑湘娟;余祖兵;胡六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絮凝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目的对近年来壳聚糖、101果汁澄清剂、ZTC1+1天然澄清剂、明胶-丹宁、聚凝净、蛋清等絮凝剂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进行综述.方法检索文献.结果絮凝剂能有效地纯化中药制剂,具有简便、有效、成本低、增强制剂稳定性的优点,在中药制剂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结论目前该技术大多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应进一步深入系统研究,总结不同絮凝剂对中药提取液中不同有效成分的影响,并确定使用时的絮凝条件;制定絮凝剂的药用质量标准;解决实验室到大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为絮凝剂在中药制剂中的推广应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李锋涛;潘金火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略论《伤寒论》治法在温病学中的应用

    对清、下、和、补四种治法在《温病学》教材中的应用作了简要分析,初步探讨了《伤寒论》与温病学之间继承关系及温病学治法理论的发展过程.从《伤寒论》与温病学治法发展关系来看,温病学主要继承并发扬了《伤寒论》中清、下、和、补等四种治疗方法.

    作者:孙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双黄连粉针剂治疗急性胃及十二指肠出血对照研究

    目的研究双黄连粉针剂(Shuanghuanglian,SHL)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出血的疗效.方法将胃镜检查确诊的急性胃、十二指肠出血149例随机分为SHL组78例对照组71例.SHL组加用中药SHL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均10 d为1个疗程.结果SHL组显效54例 (69.23%),有效18例(23.08%),无效6例(7.69%),总有效率92.31%(72/78).对照组四数率分别为49.3%(35/71);30.98%(22/71);19.72%(14/71);80.28%(57/71).两组疗效差异显著(χ2=7.34,P<0.05).结论SHL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作者:邹淑婷;张惠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我院麻醉性镇痛药应用现状分析

    目的了解河南省漯河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性镇痛药使用现状,为麻醉性镇痛药的科学管理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抽取2004-08~2005-01麻醉药处方1 127份,填写镇痛药使用情况调查表,综合统计分析.结果针对不同原因,找出镇痛药不同科室间使用频率.结论该院镇痛药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现象,对存在问题提出建议及科学依据.

    作者:谷慧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陈皮中橙皮苷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目的寻求陈皮中橙皮苷的佳提取工艺.方法采用超声提取法从陈皮中提取橙皮苷,用正交实验法确定佳提取条件.结果用75%的乙醇,超声提取2次,20 min/次, 橙皮苷提取率高.结论超声提取法与回流提取法相比,具有省时、节能、提出率高等优点.

    作者:卢静华;王亚娟;于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浅谈中药炮制增效的原理

    中药炮制是根据临床用药需要而设的,在中药炮制过程中应根据药材本身的性质,有的需要清炒、炒黄、炒焦、煅……有的往往需要加入适当的辅料与药物共制使之符合临床的要求.加辅料的目的就是使药物在一定的外界因素下发挥有利作用.有的药物加辅料是为了互相促进;有的是为了扩大用药范围;有的是为了缓和药物的烈性,改变药物的性能从而达到增效的目的.

    作者:刘福明;刘金莲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胖大海的真伪鉴别

    目的鉴别胖大海与圆粒苹婆.方法对两者进行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紫外光谱鉴别.结果两者的3种鉴别方法都有显著区别.结论3种鉴别方法可用于胖大海与圆粒苹婆的检识.

    作者:茅莉萍;张丽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古代治疗乳岩的方药分析

    目的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和科研组方用药.方法对自宋代到清代明确指出治疗乳岩的方药进行了分析.结果用药频次较多的有补益药、活血化瘀药、理气药、化痰药、解毒药;同时还对所用频次较多的药物进行了排序和分析.结论分析所用药物,可以反映古代医家对乳岩病的认识和用药特点及规律,对于指导临床组方和科研选药有一定帮助.

    作者:毕丽娟;司富春;王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材更新与实验现状的分析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医学院校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或含有长学制的学校均开设此门课程,为了使医学细胞生物学教材能够更好的反映生物科学的发展情况需要,已经出版了很多正规的教材,讲述了许多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同时相应的出版了配套的实验教材,开设的实验技术项目数逐年增多,水平逐年提高,内容逐年加新.这对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我们也要不断的改进实验教材的内容和增加实验项目,以便更好的与新知识相适应.

    作者:朱华野;赵红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天麻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基础研究进展

    概述了天麻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探讨了其部分作用机理,为更深入地研究天麻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天麻是我国民间用于治疗癫痫、中风等疾病的一种常用药.

    作者:张艳琼;王晓丹;黄利鸣;吴超;吴江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