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血必净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观察

刘红栓;李志军;孙元莹

关键词:血必净, 慢性肾功能不全
摘要:目的探讨血必净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病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对照组为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是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静脉注射血必净注射液,疗程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红蛋白(Hb)、血浆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的变化.结果A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B组(P《0.05),同时能明显减少SCr、BUN(P《0.05),降低TG(P《0.05)水平,提高CCr,Hb,ALB(P《0.05).结论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疗效显著优于西药常规治疗组.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牛黄清热散的质量控制

    牛黄清热散由大黄、黄连、冰片等中药组成.该方为我市中医门诊部的医院制剂,具有清热化痰,解毒镇静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口疮牙疳,头面生疮,皮肤溃烂,周身发烧,疗效显著.在此之前该制剂质量标准为空白,使临床治疗具有不确定性.为了控制该制剂的质量,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大黄、黄连、冰片进行鉴别,采用双波长锯齿扫描法对盐酸小檗碱和大黄素的含量进行测定,为质量标准提供了一个完整的检测方法.

    作者:郝丽静;杨更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牛蒡子的近期实验及临床研究

    牛蒡子属清凉解表药,可疏散风热,透疹利咽,解毒散肿.笔者在学习《中药学》教材过程中发现中药牛蒡子现代应用较多.本文对它近几年的资料进行检索,归纳,以供同仁参考.

    作者:杜赟;姚映苜;王全权;陈海林;章茂森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藏药白花刺参的生药学鉴定

    目的对藏药白花刺参进行系统的生药学鉴定,为其鉴别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鉴定方法.结果通过原植物、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图研究能够很好的鉴定原植物.结论该方法简便易操作,可作为藏药白花刺参定性鉴别.

    作者:刘圆;张浩;薛冬娜;尚远宏;赵凯;高泽文;孟庆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天年饮调节血脂及抗氧化作用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天年饮(Tiannianyin,TNY)对衰老大鼠血脂的影响及TNY的抗氧化作用. 方法选用成年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衰老模型组、TNY用药组及阴性对照组,每组均为10只.D-半乳糖连续腹腔注射制作亚急性衰老的大鼠模型,检测TNY灌胃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 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TC、TG含量升高、HDL-C含量和SOD的活性下降P《0.05或P《0.01.TNY可以降低模型大鼠TC、TG的含量(TNY组与模型组相比P《0.01,P《0.05)及提高HDL-C的含量和SOD的活性(TNY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结论TNY具有明显的调节血脂及抗氧化作用,可延缓机体衰老.

    作者:陈志宏;宋成军;高福禄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病毒肺炎合剂中绿原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病毒肺炎合剂中绿原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YWG-C18柱;流动相为A液0.4%磷酸水溶液,B液乙腈,线性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检测波长327 nm.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绿原酸色谱峰得到良好的分离;在0.31~10.0 μg检测范围内,绿原酸峰面积与浓度线性关系良好,回归方程A=98.64C+81.21(r=0.999 9).结论方法简单、快速、准确,可作为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张万明;白雪梅;王德宝;马淑兰;石钺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白英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对白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为白英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白英中主要含有苷类、有机酸类、倍半萜类、甾醇类、香豆素以及其它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癌防癌、消除炎症、抗过敏及护肝等作用,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作者:徐顺;王林江;刘宏民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胃食管反流病从气机论治探析

    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是由于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道引起的症状或组织损害,常合并食管炎.本病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且其患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1,2],我国的实际发病情况尚不清楚,近年来我国对北京、上海两市城乡5 000例问卷调查表明其发病率为5.77%[3].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降低或频发松弛、食管体部的酸清除功能降低、胃排空延缓等因素有关.其主要临床症状有绕心、反酸、胸痛等,尽管GERD有复杂的临床表现,但其病理基础是胃内容物向食管反流.气是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人的生命活动都有赖于气的运动,也就是气机和顺畅达.就胃和食道而言,气机顺畅,则食道和胃中的食物得以顺利下行,气机不畅则食物停滞于胃,久必反流.因此,气机不畅与GERD有着密切的关系,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作者:潘霜;游雪梅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健脑补肾丸治疗神经衰弱的疗效分析

    神经衰弱是神经内科一种常见疾病,目前西医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笔者临床采用传统中成药健脑补肾丸治疗该病,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霞;刁墨芝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血必净对急性肺损伤大鼠肿瘤坏死因子-ɑ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血毕竟对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肿瘤坏死因子(TNF-ɑ)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Ⅰ组),实验对照组(Ⅱ组),西药治疗组(Ⅲ组)和血必净组(Ⅳ组).静脉注射内毒素(LPS)造成急性肺损伤模型,造模后Ⅲ组和Ⅳ组立即分别注射甲基强的松龙(MP)和血必净注射液,观察各组动物血浆TNF-ɑ的含量.实验后处死动物,进行肺泡灌洗,检测肺泡灌洗液中TNF-ɑ的含量,摘取肺组织,检测肺湿、干重,光镜观察肺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血浆以及肺泡灌洗液中TNF-ɑ的含量,Ⅱ组显著升高,与Ⅰ组比较(P《0.01);Ⅲ组以及Ⅳ组含量有所降低,两组间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肺湿、干重,光镜观察肺病理形态学改变,Ⅳ组改善明显优于Ⅲ组.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肺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作者:孙元莹;郭茂松;李志军;刘红栓;王今达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略论《伤寒论》治法在温病学中的应用

    对清、下、和、补四种治法在《温病学》教材中的应用作了简要分析,初步探讨了《伤寒论》与温病学之间继承关系及温病学治法理论的发展过程.从《伤寒论》与温病学治法发展关系来看,温病学主要继承并发扬了《伤寒论》中清、下、和、补等四种治疗方法.

    作者:孙立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四黄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大鼠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四黄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N)大鼠功能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50只,链脲佐菌素(STZ)注射方法造模,将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四黄汤大剂量组、四黄汤小剂量组、开博通组4组,每组10只.另选10只性别、体重配对的大鼠做正常对照组.大剂量组给予四黄汤液40 g/(kg·d),小剂量组给予四黄汤液20 g/(kg·d),开博通组给予开博通混悬液10 mg/(kg·d),以上均1次/d,总疗程6周.实验过程中记录动物一般状态,并在后一次给药后,禁食8 h,称重后断头取血检测血糖、胰岛素、血脂、尿微量白蛋白、内皮素、血栓素等各项指标.结果四黄汤大剂量组的血糖、血脂、尿微量白蛋白、胰岛素、内皮素、血栓素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结论四黄汤对早期糖尿病肾病(DM)大鼠肾脏有保护作用.

    作者:李占林;高永荣;王惠锋;陈桂敏;薄爱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中药抗肿瘤的优势

    肿瘤患者接受放、化疗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由于多数抗肿瘤药物缺乏选择作用,对正常机体也有相当大的损伤.骨髓造血功能抑制、消化道反应、肝脏及肾脏等组织的损害、免疫功能低下等.中药配合放、化疗不但可以减轻其副作用,对肿瘤的疗效也有明显的提高.单纯的局部客观缓解并不能反映中医药的疗效,带瘤生存,全身治疗,改善症状,提高生命质量是中医药抗癌的特色所在.中药在抗肿瘤中的应用可归纳成以下几类.

    作者:李杨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复方冰替双层膜治疗口腔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研究复方冰替双层膜的制备方法和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120例病人随机分成试验组70例和对照组50例.试验组用复方冰替双层膜进行治疗,对照组用复方四环素泼尼松膜进行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分型疗效及治疗3个月复诊疗效比较.结果2组临床治愈率分别为80%,56%;显效率14.3%,20%;总有效率94.3%与76%(P<0.01).且3个月复诊疗效比较,试验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冰替双层膜疗效肯定,使用方便,没有发现不良反应,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寇文波;王高升;王俊芳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五加皮与香加皮应区别药用

    五加皮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 smith.的干燥根皮.香加皮为萝藦科植物杠柳Periloca sepium Bge.的根皮.《中国药典》1977年版始将二者区别分开来.二者在性味功能,有毒无毒上也有区别,而且笔者多年从事基层药房工作,发现许多药房现仍将香加皮作五加皮药用.现将二者的区别介绍如下.

    作者:刘红延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锦灯笼药材中木樨草素的含量研究

    目的测定锦灯笼药材中木樨草素的含量.方法木樨草素含量测定采用HPLC色谱法,色谱柱EclipseXDB-C18 流动相为甲醇-水(100:100),流速为1.0 ml/min.结果木樨草素在0.014 3~0.128 7 μg线性关系良好(r=0.999 1),锦灯笼药材中木樨草素含量平均值为0.102 7 mg/g.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对于中药材锦灯笼的内在质量评价有了提高.

    作者:许亮;徐秋阳;王冰;王荣祥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九味通痹散治疗风寒湿痹298例疗效观察

    九味通痹散为纯中药制剂,具有祛风散寒,活络通督,温经止痛的功效,适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自1998-04~2003-06,我院应用九味通痹散治疗298例风寒湿痹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作者:郭宏钰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红膏中紫草素的含量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玉红膏中紫草素的含量.方法选用C18柱,流动相:甲醇-0.05%磷酸水(80:20),检测波长520 nm,柱温:30℃.结果线性范围为0.22~1.1 μg(r=0.999 8),平均回收率99.4%,RSD=1.8%(n=5).结论此方法可以用于玉红膏中紫草素的含量控制.

    作者:郭红军;简丽娜;孔焕宇;马长华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关联规则在中药药对挖掘中的应用

    通过关联规则方法,对《中医大辞典·方剂分册》中1 046首脾胃方的方药进行了分析处理,进一步挖掘脾胃类方中存在的大量药对,发现其应用特点和规律.

    作者:刘娟;蒋永光;任玉兰;韩佩玉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小儿流涎的常见原因

    小儿流涎是一种常见的儿科现象,有生理性及病理性之分.生理性流涎常见原因有食物刺激、乳牙萌生;病理性流涎常见原因有母乳喂养时间过长、腮腺机械性损伤、口腔炎症、神经系统炎症、先天性疾病.

    作者:闫雁 刊期: 2006年第04期

  • 超声波提取车前草总黄酮及鉴别

    目的为充分利用车前草植物资源,避免资源的浪费,探讨车前草总黄酮的提取及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波乙醇浸提法从车前草中提取黄酮类物质,对所提取的黄酮类物质进行验证,并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结果测得样品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24%,平均回收率为103%,其纯度和产率均较高.结论该方法采用全物理过程,无任何污染,是提取车前草黄酮类物质的有效途径.

    作者:黄锁义;张婧萱;程辉;李容 刊期: 2006年第04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