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建余
肺癌是临床上常见肿瘤,护理是治疗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中医护理在护理肺癌患者中有自身的优势,通过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痛楚,提高患者的生活、生存质量.本文主要从肺癌的常见症状、饮食、情志三个方面对中医护理进行了阐述.
作者:庄迎春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2010年6月~2013年6月本院急诊科救治的10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方法,限制性液体复苏组(A组)50例,非限制性液体复苏组(B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液体输入量、实验室指标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血乳酸含量,术后2周内死亡率、多器官功能衰竭(MODS).结果:手术前A组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含量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A组病例较B组的液体输入量少、凝血酶原时间短、血乳酸含量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入院2周内发生MODS及死亡率均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液体复苏组在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术前救治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明显降低术后死亡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庞建仿 刊期: 2014年第35期
本院对168位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了中药煎剂保留灌肠后强化微波理疗的综合治疗方法,之后本院又对终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进而得出了结论: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中医疗法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造成的并发症比较少,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作者:赖炳丽;于妹莲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作为一种探索性的数据分析手段,虽然聚类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尚属起步阶段,但为中医药客观化、标准化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从体质与辨证研究、中医文献研究、中药研究等几方面论述了聚类分析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可以使数据结果更具客观性.结果:聚类分析法本身是一种属于无监督学习系统的化学模式识别方法,在特征空间中直接寻找点群或其他可识别的数据结构,进行样本的归类.结论:利用聚类分析时一定要将分析的背景以及被分析物的理论与实际结合到一起,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研究成果的价值发挥得淋漓尽致.
作者:徐显春;杨天府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中药湿敷方在产后会阴侧切、直切分娩的产妇会阴切口肿胀、疼痛中的效果.方法:选取经阴道分娩会阴侧切、直切的产妇2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100例,其中治疗组予中药湿敷方湿敷会阴,对照组予碘伏常规会阴擦洗.分别于产后d1、d2观察两组产妇会阴肿胀、疼病情况,比较其差异.结果:治疗组产后d1、d2会阴切口肿胀、疼痛方面,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湿敷方对治疗产后会阴切口肿胀、疼痛等方面疗效满意.
作者:徐贞淑 刊期: 2014年第35期
辛味风药在治疗泄泻中为诸多医家所推崇,其作用有健脾益气、疏肝解郁、升举阳气、调理气机等,不仅适用于脾虚、肝郁泄泻,而且也适用于脾肾两虚、肾虚五更泻等.然而辛味风药在使用时需讲究配伍,且应中病即止.
作者:梁波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研究脑出血患者不同出血量与凝血指标的关系.方法:回顾总结102例脑出血患者,按出血量分为3组(小于10ml者小量组,10ml~30ml者中量组,大于30ml者大量组),比较不同组别凝血指标及其与出血量的关系.结果:血浆D-二聚体值比较,P<0.05,中量组高于小量组,大量组也高于小量组;血浆DD值与出血量之间关系存在线性关系.结论:血浆DD值与出血量呈正相关性.
作者:佟朝霞;李建香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中医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8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痛风性关节炎患者122例,将这12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61例,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10d内临床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6%.结论:针灸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效果显著,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实现较好的治疗效果,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作者:谭端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本文探讨了更年期综合症肝肾阴虚型的发病机制,指出肾气衰退,肾阴亏虚为发病之本,肾阴亏虚导致肝阴不足,造成肝肾阴虚证,为病机关键.故治疗原则是滋阴肝肾、疏肝理气、宁心安神.
作者:周飞栋 刊期: 2014年第35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以膝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为主要病理变化的慢性关节炎,是骨科临床上的常见疾病之一,其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膝关节疼痛、僵硬及功能障碍,主要的病理变化是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关节间隙的狭窄、滑膜的炎性增生及关节边缘骨质增生[1].部分KOA患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关节积液,针对此类患者临床治疗多以消除积液、缓解疼痛、控制进展为目的,方法多样,疗效不一.四妙丸由苍术、黄柏、牛膝、薏苡仁等配伍组成,具有清湿热、舒筋壮骨、通络止痛之功效,笔者采用吉林紫鑫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中成药“四妙丸”治疗了50例KOA倂积液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蒋淑莲;陈保安;吴民祥;文剑 刊期: 2014年第35期
采取白头翁汤保留灌肠配合护理治疗溃疡性肠炎.总有效率为94.87%.并以西药保留灌肠作对照,X2>X20.05.说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而且副作用小,复发率低,操作方便又经济安全,为患者提供了一条有效的治疗途经.
作者:吉云萍;余红年;许振南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针灸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取糖尿病并发末梢神经炎的患者96例,其中4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另外48例采用西药山莨菪碱治疗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结果:观察组显效16例,有效2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9.2%;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17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64.6%.两组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相比传统疗法,具有较高的治愈率,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徐建余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介绍单兆伟教授应用启膈散化裁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验案3则.此病与肝失疏泄、脾胃失运密切相关,以痰气、痰瘀互结为主要病理基础,治疗当以化痰解郁润燥,取启膈散化裁运用.
作者:李小飞;时乐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内消瘰疬丸辅助治疗初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的疗效.方法:抽选2012年1~12月79例初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治疗组41例.两组均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标准化化疗,治疗组加用内消瘰疬丸.结果:治疗组痰菌转阴率和空洞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联合治疗初治菌阳空洞型肺结核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英;胡晓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评价百合地黄汤治疗耳鸣焦虑抑郁情绪障碍的疗效.方法:对100名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评分≥8的耳鸣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60例,对照组40例.两组均口服维生素B1、B12,银杏叶片,配合耳鸣咨询;观察组则另外加用上加服百合地黄汤.每例患者治疗前后分别予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耳鸣程度评分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评分比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百合地黄汤能显著改善耳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对治疗耳鸣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王爱平;孙海波;冷辉 刊期: 2014年第35期
黄芪是多年生草本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根,性味甘温,入脾、肺经.功效为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托疮生肌.黄芪一药,原名黄耆,始载于《本经》,是一味临床常用药物,临床应用的范围甚为广泛.药理学和临床试验表明,黄芪有影响机体代谢,降血糖和心血管作用等多方面药理活性.现将黄芪临床应用作一介绍.
作者:徐瑾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黑蒜提取液对荷H22小鼠移植瘤MVD及VEGF表达影响.方法:建立荷H22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对4组移植瘤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低剂量(20mg/ml)黑蒜提取液,中剂量(50mg/ml)黑蒜提取液及高剂量(100mg/ml)黑蒜提取液处理,2周后脱臼处死小鼠.剥离瘤体,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VD、VEGF表达.结果:黑蒜提取液能够降低荷H22小鼠移植瘤MVD、VEGF表达.结论:黑蒜提取液可通过调控肿瘤组织MVD、VEGF发挥抗血管生成作用.
作者:万玲琴;刘晓旭;王义善 刊期: 2014年第35期
本文通过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CME)在结肠癌手术治疗中的应用及术后中医治疗,进而得出结论,CME可以达到结肠癌的根治性完整切除,术后短期效果良好.术后采用中医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帮助患者术后更好地恢复.
作者:李阳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治疗四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经治疗后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疗效明显,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少,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黄建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胎漏、胎动不安患者的中医护理.方法:本文以名老中医夏桂成教授中医理论为指导,从中医护理、情志、生活起居、饮食等方面对住院保胎患者进行辨证施护.结果:保胎成功率提高,疗效满意.结论:胎漏、胎动不安患者以夏老多年保胎经验为中医理论依据,进行辨证施护,可以缩短疗程,提高保胎成功率,提高整体优质护理质量.
作者:包正英 刊期: 2014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