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为民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经络型中风的临床效果,并对其方法的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4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患者69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配到不同的治疗组,试验组的38例患者选用中医辨证治疗,另外3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用常规的西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4.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1.0%.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辨证法下的祛瘀化痰通络方法对临床中风病(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本研究为临床中医药治疗中风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可指导临床治疗,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苗红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总结腘动脉损伤保肢后遗症的中医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5例腘动脉损伤患者一期修复腘动脉保肢成功,根据患者腘动脉损伤保肢后遗症症状类型采用不同中医综合治疗手段,观察各组治疗效果,总结其后遗症症状及中医中药治疗方法.结果:本组获得随访5~20个月,平均(16.5±0.4)月.疗效评价:优:11例,占44%;良:9例,占36%;差:5例,占20%.优良率占80%.结论:中医中药治疗腘动脉损伤保肢后遗症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借鉴推广.
作者:周群;王志元;王鹏;王义善 刊期: 2014年第35期
本文通过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U-mAlb)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关系及中医治疗方法,进而得出结论:HbA1c与U-mAlb联合检测是发现和监控发生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手段.HbA1c控制良好者会大大降低糖尿病患者患上糖尿病肾病的可能性.此外,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中,采用中医的治疗方式,可以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华斌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桂枝汤加减治疗更年期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患者采用前后自身对照的方法,观察服用桂枝汤加减(桂枝、生姜、大枣、白芍、甘草、茯神、远志、酸枣仁、巴戟天等)前后的更年期综合征症状变化,并对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评分进行t检验.结果:更年期失眠的主要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为91.7%,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桂枝汤加减治疗能明显改善更年期患者的失眠症状.
作者:李莹鸿;靳利利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头体针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后胃热型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入选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头体针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仅予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11例,有效18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痊愈6例,有效1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体针结合中药治疗中风后胃热型呃逆的临床疗效高于单纯中药治疗.
作者:薛晴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经筋加前列腺按摩疗法与盐酸坦索罗辛结合治疗前列腺痛临床疗效.方法:对48例患者施以经筋疗法,同时配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0.2mg/d,连续治疗8w,随访6月以上.结果:痊愈37例,显效8例,好转3例,总有效率100%.结论:经筋疗法配合口服盐酸坦索罗辛治疗本病临床疗效明显、复发率低,是治疗前列腺痛的一种良好的中西医结合方法.
作者:韦晓东;盘延鲜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自拟温肾健脾汤治疗激素依赖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按电脑随机分配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26例患者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温肾健脾汤口服.两组疗程6月或至肿瘤发生复发、转移(半年内).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改善情况、远期疗效、按照中国版SF-36进行生活质量评价及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疗效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PFS较单纯西药对照组显示出了一定的优势,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两组患者的O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自拟温肾健脾汤联合西药可以延长激素依赖性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不适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鞠振国;吴建华;杨颖 刊期: 2014年第35期
探讨结合“治未病”理念开展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对健康体检人群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结合常规体检及体质辨识结果开展疾病风险评估,运用中医药特色风险干预措施,分为“未病”、“已病”采取不同的健康管理方法.
作者:余皎莹;翁丽丽 刊期: 2014年第35期
分子生物学是在分子水平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本质、生命活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已经渗透到生物学和医学的各个领域,成为现代生命科学的“共同语言”和深入研究的工具[1].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中医药的研究中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校开设的研究生分子生物学实验选修课有着15年的历史,在本校研究生的科研素质培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为了进一步提升该课程的品质,提高其对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贡献度,我们在选修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86例研究生中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力求探讨一种更符合中医药院校研究生需求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模式.
作者:郭淑贞;李丽娜;张前;华茜 刊期: 2014年第35期
宣郁通经汤具有疏肝理气,解郁除烦,祛瘀止痛之功效.对妇科诸多因肝郁气滞、血瘀痰凝、湿热蕴结而引起的病症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笔者于临床活用此方加减,收效甚好.
作者:王慧君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38例不典型肝血管瘤的CT征象及诊断价值,以提高对不典型血管瘤诊断的准确率.方法:对38例患者行CT平扫加增强扫描,对其影像表现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平扫70%病灶表现为等密度,30%病灶为低密度,其中多发8例,增强后有强化的14例,无明显强化16例,钙化6例,外生性2例.结论:正确认识不典型血管瘤的特征性CT表现对其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作者:周宁珉 刊期: 2014年第35期
老年人合并症较多,以非心脏病原因入院时,如果心脏超声报告正常或仅有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在各种诱因作用下,出现不典型左心充血性心力衰竭,易被原发病掩盖,延误治疗.笔者总结老年患者隐性心衰38例特点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2014年5月间我院住院患者,共38例,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71~94岁(81±6.5岁),人院时以第一诊断的基础疾病有:肺部感染28例,糖尿病3例,急性肠炎2例,腰椎骨折、股骨骨折、心律失常(频发房早)、脑梗塞、脑出血各1例.合并症有:高血压病、脑动脉硬化、颈椎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哮喘、陈旧性肺结核、矽肺、慢性胃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期、冠心病(隐匿性)、骨质疏松等,合并1种合并症者4人,2种11人、3种14人、4种以上者10人.
作者:张建霞;张娜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合当归四逆汤对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95例ASO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有明显的改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对ASO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作者:宋跃朋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究二陈汤加味在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提高肋骨骨折并血气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这些患者平分成两组,一组给予西医治疗,为对照组,一组给予二陈汤加味治疗,为观察组,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接受治疗后,患者的血气胸逐渐消失,观察组的血气胸消失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也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陈汤加味在肋骨骨折并血气胸患者的治疗中能获得良好的疗效,值得在肋骨骨折并血气胸中推广应用.
作者:管宏章 刊期: 2014年第35期
中西医作为临床病症诊断治疗的两种主要方式,在实际的诊断治疗应用中具有各自的特征和优势,通过中西医结合,实现两种诊疗方式的优势融合,对于提升临床诊断治疗效果、促进医学发展与进步等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和意义.下文将从临床分型诊断与综合治疗两个方面,对于中西医结合在临床诊治应用中的新思路进行研究分析,以促进在临床诊治中的推广应用.
作者:李巧凤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法防治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效果.方法:选取120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在防治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反应中,两组均按常规治疗,化疗用药前30min给予格拉司琼6mg静脉推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于化疗开始当天同时给予耳穴按压疗法.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耳穴贴压法可减轻肿瘤患者化疗后恶心呕吐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作者:卢春玲;李凤玲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分析中医药为主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施以中医药为主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三大部分:①葛根汤加减内服;②热熨Ⅰ方热熨外治;③颈椎牵引.结果:100例患者中,治愈71例,好转2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8%.结论:在颈椎病的临床治疗中,以中医药为主,辅以外熨和牵引的方法是切实可行的,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以及推广价值.
作者:李红才;张素芬;张广强;张红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稳心颗粒辅助治疗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比索洛尔治疗,观察组加用稳心颗粒,比较二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显效20例、有效17例和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6例和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0%,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室性早搏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早搏次数较治疗前均减少(P<0.05),但是观察组患者减少幅度更大(P<0.05).结论:稳心颗粒辅助治疗室性早搏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少早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蒋景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观察针刺加牵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针刺、牵引,10d为1疗程.结果:本组86例共120膝均治疗1~2疗程,总有效率为98.3%.结论:采用针刺加牵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方法简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何二代 刊期: 2014年第35期
目的:探讨院内制剂鹿角壮骨胶囊联合针灸治疗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2012年10月~2014年3月间将74例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给予口服院内制剂鹿角壮骨胶囊联合针灸治疗1个疗程,治疗前抽血检查肝肾功能排除病变,治疗后复查肝肾功能,根据日本JOA下腰痛评分标准分别计算治疗前、后的JOA积分变化.结果:抽血检查肝肾功能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治疗前、后JOA总积分变化明显,经过统计检验,P<0.05.结论:鹿角壮骨胶囊联合针灸治疗对慢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效果明显,药物无明显毒副作用,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作者:陆永刚;胡建山;唐广应;张庆 刊期: 2014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