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四磨汤口服液促进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裴正月

关键词:四磨汤口服液, 剖宫产术后肠功能
摘要:目的探讨四磨汤口服液在促进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年龄20~35岁孕37~42周经腹剖宫产术后8 h服用四磨汤口服液的80例产妇为治疗组,另选择年龄20~35岁,孕37~42周剖宫产术后未服药的80例产妇为对照组,记录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平均17.70 h,对照组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平均33.54 h(P<0.01).结论术后服用四磨汤口服液对术后肠功能恢复有明显疗效.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相关文献
  • 双虎清肝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6例

    目的探讨双虎清肝颗粒在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方面的疗效.方法将82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46)和对照组(n=36),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分别检测肝功能和HBV标志的变化,疗程结束后3~6个月随访1次.结果治疗组ALT,AST的复常率,及HBeAg和HBV-DNA的阴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停药后3~6个月随访亦显示治疗组的ALT,AST复常率,HBeAg,HBV-DNA的阴转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虎清肝颗粒具有抑制HBV、恢复肝功能的作用.临床疗效肯定且停药后短期内不易复发.

    作者:孟宪峰;马艳丽;王安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乌鸡白凤口服液镇痛作用的药效研究

    目的研究乌鸡白凤口服液的镇痛作用.方法采用醋酸扭体法及催产素扭体法,观察试验药物对小鼠扭体反应次数的影响;采用离体子宫试验,观察试验药物对子宫平滑肌收缩幅度的影响.结果实验药物能显著减少醋酸所致小鼠的扭体反应数(P<0.05);显著减少催产素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次数(P<0.05).结论乌鸡白凤口服液具有一定的镇痛作用,其治疗痛经的作用机理主要是通过缓解子宫平滑肌痉挛达到镇痛效果,同时缓解腹腔炎性反应,对缓解疼痛也具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陈少波;吴定国;张卫东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特制接骨丸的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建立特制接骨丸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该药中的骨碎补、白术、枸杞子进行定性鉴别.结果鉴别项下阴性对照无干扰,方法简单,专属性强.结论可作为特制接骨丸的质量控制标准.

    作者:赵新杰;夏华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舒乐宁洗剂主要药效学实验研究

    目的根据舒乐宁洗剂的功能主治,研究该药的抗炎、抑菌作用.方法按照治疗女性生殖系统炎症药物的药效学研究筛选规程,选择抑菌试验和抗炎实验对该药进行研究.结果舒乐宁洗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丙型链球菌、淋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白色念球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淋球菌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的作用较强.结论舒乐宁洗剂有良好的抗炎、抑菌作用.

    作者:李功营;唐洪梅;罗丹冬;宋金带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水溶性高良姜素精氨酸酯的制备研究

    目的制备水溶性高良姜素衍生物,提高高良姜素的生物利用度.方法采用过量的L-精氨酸与高良姜素在乙醇中回流反应,反应混合物经柱层析分离纯化,得3个水溶性化合物B,C,D.结果经TLC,UV,IR谱初步分析,确定B,C,D分别为:高良姜素一精氨酸酯、高良姜素二精氨酸酯、高良姜素三精氨酸酯.高良姜素,B,C,D 抑制红白血病K562细胞生长的IC50(μg/ml)值分别为:26.2,40.4,47.9,60.5.结论此高良姜素水溶性衍生物的制备反应为一酯化过程;但高良姜素结构中羟基封闭不利于其生物活性的保持.

    作者:符伟玉;张建和;罗辉;佘戟;梁念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浅谈分析化学在药学教育中的改革与探索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化学组成和分析方法的科学.其任务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或成分),测定各组的相对含量及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技术,熟悉定性定量分析方法,了解各类分析方法所使用的仪器,培养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科学作风和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为从事各专业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和扎实的实验技术基础.

    作者:汤道权;印晓星;赵卫;王健慧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肋骨骨折36例临床观察

    在各种胸部损伤中,肋骨骨折临床上为常见.笔者从2003~2004年在我们教学医院湖北省黄石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运用传统中药复方三七胶囊结合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对因胸部外伤造成肋骨骨折的36例患者进行了治疗与临床观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黄钢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发热的形成与退热药的合理使用

    发热即体温异常升高.小儿时期正常体温可波动于一定范围,正常小儿液下体温一般在36.0~37.0℃左右.临床上根据体温的高低可分为:(1)低热:<38℃;(2)中热:38~39℃;(3)高热:39~40℃;(4)极热:>41℃.

    作者:余健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中药国际化的战略管理分析

    从中药战略管理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了中药自身的优势与劣势,以及其面对的机遇与挑战,并为中药早日实现国际化提出了自已的观点.

    作者:陈永法;赵春艳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木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综述了木贼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进展以及临床应用,为深入研究木贼植物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朴惠顺;金光洙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木姜子属萜类及其生物活性

    综述了木姜子属植物的分布、萜类成分、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并根据萜类成分的结构按其所属的基本骨架进行了分类整理, 为木姜子属药用植物的系统分类提供了化学依据, 并为评价该属植物的药用价值提供参考.

    作者:赵利琴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两种方法对压疮创面影响的比较

    目的通过用两种敷料对压疮患者创面进行处理的观察与对比,寻求一种对压疮创面处理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将2002-01~2005-01住院的患者53例106处压疮创面进行随机分为2组,临床组26例51处创面,试验组27例55处创面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病例的病种、平均年龄、性别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病例的压疮面积分期比较无显著差异(P>0.1).但治疗后两组各期压疮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各期压疮创面治愈天数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缩短住院时间,减轻病人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卫生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方法简便易行.

    作者:张玲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受体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受体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表达,为构建药物筛选的在体模型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了长约280bp的斑马鱼血管发生素-1 cDNA部分序列,作为探针,以原位杂交法测定了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相应受体flk-1和Tie-2的表达.结果从受精卵胚胎发育第12小时可见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相应受体flk-1和Tie-2的表达;在受精卵胚胎发育的第16小时,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主要在头部和尾部胚芽表达;第24小时在眼球、视窝、中脑、后脑的腹前侧和肌节中表达,Tie2和Flk-1主要在肌间背部动脉血管、躯干新生血管芽和轴向静脉中表达.结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血管发生素-1及其受体在斑马鱼胚胎发育早期的血管发生过程中可能相互作用,并协调血管发生过程.斑马鱼是研究胚胎发育早期微血管发生和血管发生的极佳动物模型,可用于促血管发生或抑制血管发生药物筛选.

    作者:柳明洙;张学武;高圭永;金善姬;张琚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补骨脂的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补骨脂为豆科植物补骨脂 Psoralea corylifolia L.的果实,性味辛,苦,温,归肾、脾经.具有温肾助阳、纳气、止泻的功效[1].历代中医常用于治肾虚,冷泻,遗尿,滑精,小便频数,阳痿,腰膝冷痛,虚寒喘嗽,外治用于皮肤病、白癫风、秃发等.

    作者:王淑云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四磨汤口服液促进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四磨汤口服液在促进剖宫产术后肠功能恢复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年龄20~35岁孕37~42周经腹剖宫产术后8 h服用四磨汤口服液的80例产妇为治疗组,另选择年龄20~35岁,孕37~42周剖宫产术后未服药的80例产妇为对照组,记录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平均17.70 h,对照组术后第1次排气时间平均33.54 h(P<0.01).结论术后服用四磨汤口服液对术后肠功能恢复有明显疗效.

    作者:裴正月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抗宫炎片中益母草的薄层色谱鉴别

    目的建立抗宫炎片中益母草的鉴别方法.方法以益母草作为对照,采用TLC法鉴别.结果方法简便,快速,可靠.结论 TLC法可用于抗宫炎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覃晓;薛漓;周文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桑杏汤对温燥小鼠血清与呼吸道抗体的影响

    目的观察桑杏汤对温燥小鼠血清IgG(IgG-S)、呼吸道液IgG(IgG-R)与呼吸道黏多糖(RS)的影响.方法 54只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常温常湿组(A组)、温燥对照组(B组)和温燥治疗组(C组),每组18只.药物处理后第5天检测IgG-S,IgG-R,RS(μg/ml)与脾脏及胸腺平均重量(mg).结果 B组IgG-R(2.30±0.32)明显低于A组(5.68±0.64,P<0.01),C组RS、IgG-S明显高于A组,且该组IgG-R接近A组,但胸腺平均重量低于其它二组(P<0.01).结论温燥可致小鼠气道IgG-R降低而抵抗力下降;桑杏汤主要作用机理是促进肺津生成而润燥,加之增加气道IgG-R,共同增强气道御邪能力.结果还为中药药物归经理论提供实验证据.

    作者:丁建中;龚权;张六通;邱幸凡;陈刚;朱慧玲;张渊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三仁汤治疗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的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三仁汤治疗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脊柱病术后非感染性发热病例90人,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5人,分别采用三仁汤和西乐葆口服,观察并记录体温变化,湿热证主要症候变化,通过湿热证候量表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对术后体温控制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术后湿热主证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三仁汤对脊柱病术后湿阻发热有良好的控制作用,并可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孔畅;林定坤;李永津;邓晋丰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射频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及护理

    分析了572例患者宫颈糜烂射频自凝刀治疗的护理要点.认为做好手术前宣教、准备,心理护理,增强了患者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起到重要作用.术中的配合,术后详细、耐心宣教、指导术后的注意事项,有效地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对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处理,减轻了患者痛苦.上述的护理措施对射频自凝刀治疗宫颈糜烂的成功,均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者:彭爱萍;徐春梅;赵培菊;石慧萍 刊期: 2006年第06期

  • 新氟松乳膏与易菲莎对照治疗浅部真菌病71例

    目的新氟松乳膏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给予新氟松乳膏,每日早、中、晚外擦皮损处3次.结果新氟松乳膏治疗浅部真菌感染见效快痊愈率高于易菲莎霜,分别为55.55%和28.5%,卡方检验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新氟松乳膏是中西药结合复方制剂在治疗浅部真菌感染过程中,未见过敏刺激性反应,起效快,痊愈率高.

    作者:王少红;刘新庭 刊期: 2006年第06期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时珍国医国药杂志

主管:湖北省黄石市卫生局

主办:时珍国医国药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