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慧
乳腺肿决在术前检查不能确定良恶性时,而在术中做冰冻切片观察,可达到快速病理诊断、指导外科医师手术大小和范围的目.的.现总结4例乳腺硬化性腺病术中冰冻切片观察误诊为乳腺硬癌,旨在探讨其误诊原因,以提高对该病的准确率,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作者:高用;拜荣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为了观察复方丹参颗粒对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将160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复方丹参颗粒组100例(男性50例,年龄51a±6a,病程3.3a±1.2a),消心痛10mg,tid,po.两组疗程均为3mo.结果:显示复方丹参颗粒组心绞痛症状总有效率92.2%,消心痛总有效率86%,Ridit分析P>0.05.复方丹参颗粒组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64.1%,消心痛组总有效率40%,经Ridit分析P<0.05.结论:复方丹参颗粒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较满意的药物.
作者:刘跃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评估芪参蛭龙散的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为实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同等体积不同浓度芪参蛭龙散分别对六组昆明种小白鼠灌胃,每组10只,雌雄各半,测定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以小鼠能耐受的大浓度、大体积的药量一日内3次对20只小鼠灌胃,测定大给药量.结果:无法测出LD50;大给药量倍数为人用口服量的106.39倍.结论:芪参蛭龙散安全无毒,预期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作者:王向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应用无创通气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对60例呼吸系统疾病运用无创通气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无创通气效果显著.结论:护理干预能降低无创通气患者的恐惧感,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通气效果.
作者:李文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急诊科作为医院工作的前线,面对的都是一些病情危重,病情变化快的病人,其工作任务重、应急性强,是一个高风险科室.而护士作为整个护理过程的实施者,是引起护理风险的重要因素.总结急诊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及完善护患关系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周银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原发性高血压(EH)中伴有慢性炎症过程.C反应蛋白(CRP)是高度敏感的炎性因子,其可提高心血管危险的预测价值.通过中药抗炎干预,降低血清CRP水平,不仅有利于高血压的治疗,更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抗高血压病的治疗和预防起到指引作用.
作者:张晓晗;刘龙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消毒供应中心是整个医院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映医院综合水平的场所.随着医疗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消毒供应中心更应更新管理理念,不断创新[1].我院自2008年引进国外先进清洗机、灭菌器、9120大型清洗设备,超声机,同时还配备了下收下送密封车.不但担负我院手术室器械、敷料及各临床科室诊疗包的清洗和消毒灭菌工作,而且还担负着分院、邻近医院及社区的消毒灭菌工作.切实做好下收下送工作,并加强下手下送工作的质量管理,是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作者:高金凤;李梅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同型半胱氨酸(Hcy)是甲硫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于1932年由Du Vigneaud首次发现.以后特别是近十多年来对它的研究逐步深入而广泛,不断发现其在许多疾病发生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1969年Mc Cully[1]首次报道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Hcy)可致动脉粥样硬化,以后关于HHcy与血管疾病的研究几乎都指出HHcy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重要且独立的危险因素[2],发病的基础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AS)的形成[3].本文归纳和初步分析了HHcy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机制和影响血浆Hcy浓度的相关因素,以供同行参考.
作者:王俊;钱钧;许萍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脑梗死是围手术期严重而少见的神经系统并发症,发生率为0.08%-2.9%[1],其致死率、致残率均较高.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的今天,高龄患者手术日益增加,脑梗塞在围术期的发生率也有增加可能.本文根据一些文献资料,阐述术后脑梗塞的发生机制、相关危险因素以及预防措施.
作者:成广海;高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86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43例,治疗周期均为2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痊愈28例,显效11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0.1%;对照组痊愈20例,显效13例,有效10例,总有效率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良好.结论:盐酸氨溴索辅助治疗急性支气管炎可以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李海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笔者于2008年3月-2010年3月采用三阴交穴位注射的治疗眩晕84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84例均为我院门诊及注院患者,其中男38例,女46例,年龄26-79岁,病程短2天,长10年,高血压病26例,颈椎病30例,梅尼埃病3例,神经衰弱10例,冠心病15例,经其他治疗60例,未经治疗24例.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视物旋转,可伴有头痛,恶心呕吐、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表现.
作者:张志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为了了解于化学法与传统湿化学在测定血清胆红素的差异及临床意义,分别采用干化学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TB)结合胆红素(Bc)和非结合胆红素(Bu),用湿化学法测定血清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健康人用湿化学检测到的总胆红素与干化学的总胆红素,以及用湿化学检测的直接胆红素和干化学检测的结合胆红素差异不明显.但是对于存在胆道阻塞疾病的患者,湿化学检测到的直接胆红素和干化学检测到的结合胆红素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湿化学方法可以检测到δ胆红素,这对于胆道梗阻患者疾病的诊断及预后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对于正常病人,干化学与湿化学的检测结果之间存在可比性,但是对于胆道阻塞的患者,干化学能检测的8胆红素的变化与临床诊断的相关性更高.
作者:崔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滑窍通络、化瘀散结,除痹镇痛类中药,治疗頚椎病的疗效.方法:自拟“散痹通瘀膏”(桃仁、羌活、葛根、灵仙、当归、白芍、透骨草、细辛、滑石等,共研细末凡士林搅匀贴患处).结果:总有效率98%,提示:“散痹通瘀膏”对颈椎病有滑窍通络,化瘀散结,除痹镇痛,并能减缓骨椎周围组织退行性病变、椎体骨质增生的疗效.
作者:王耀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建立抗病毒口服溶液中板蓝根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抗病毒口服溶液中的板蓝根进行定性鉴别.结果:薄层色谱法可以鉴别抗病毒口服溶液中板蓝根的特征性斑点.结论:本试验所确定的鉴别方法稳定可靠,重复性强,可作为抗病毒口服溶液中板蓝根的鉴别方法.
作者:韦笑;刘雪原;陆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如何做好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工作.方法:收集近期由实验室验收不合格而退回的标本,进行分类记录整理.结果:总不合格率为8%;其中量不准为57.7%,溶血为23.1%,凝固为14.9%,其他为4.3%.结论:护理人员有必要了解不合格标本对检验结果 的影响及相关知识,进一步熟悉掌握检验血液标本采集技术.按医院质量管理的规范要求做好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工作.
作者:张玉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复发性流产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技巧.方法:自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来我院保胎的复发性流产患者284例,予低分子肝素钙5000IU皮下注射,2次/d,20d为1疗程,同时予心理护理.结果:保胎成功率92.3%,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加强护理、注意操作技巧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复发性流产中有重要作用.
作者:王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CT资料,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1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男3例,女9例,汉族5例,维族7例,年龄小17岁,大65岁,平均年龄50.1岁.1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甲状腺均增大,甲状腺包膜完整,邻近脂肪间隙显示清晰,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12例13个腺瘤均边界清晰,呈低密度灶,大者大小范围约为11.7cmx8.7cmx13.0cm,小者大小约为Z1cmx1.8cm,7个腺瘤密度均匀,6个腺瘤密度不均匀,2个腺瘤内见钙化,4个腺瘤内见更低密度区,气管,变形和/或移位9例.12例13个甲状腺腺瘤术后病理证实并合并囊变3例,伴钙化者2例,伴出血2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结论:螺旋CT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集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影像设备正逐步向基层医院普及.我院是2007年4月份正式使用锐柯Point-of-Care 120CR扫描仪及5800像机.因其曝光条件宽容度高,且有较强的后处理功能,使图像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临床提供了更满意的诊断,但是由于基层医院条件艰苦,设备简陋.通过这几年来总结使用经验,注意拍摄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定期维护仪器设备,才能有效保证照片质量.
作者:潘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胸痹是指反复发作胸部憋闷,气短,甚则胸痛彻背,不得平卧为主症的一种病.相当于现代医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范畴.1 病因病机胸痹始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在中医古典中对胸痹还有一些其他称谓,在研读时要留心.有称为“心痛”病,如《素问》:“心病先心痛”,又有“卒心痛”,“厥心痛”称谓,亦有“心痹”的称谓,如《举痛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还有一种比较严重的称“真心痛”,《灵枢·厥病篇》:“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论述心前区剧烈疼痛,早晨发病晚上亡,晚上发病翌日晨亡.相当于现代医学诊断的“心肌梗死”.
作者:任东亮;任贤亮;杨楠;任寿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特发性水肿又称“单纯性水钠潴留症”,目前对其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缺少特异性的诊断手段.现代医学认为本病与内分泌、血管、神经等诸多系统的功能失调有关,是一种水盐代谢紊乱综合征.本病多见于20~50岁的生育期女性,以水肿与月经周期及体重增加密切相关为主要临床特征,属中医“肤胀”、“水肿”范畴.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笔者认为中医对该病的治疗有着明显的优势,现将其病因病机以及辨证论治方面上的一些心得体会介绍如下,以供各位同行共同探讨.
作者:刘琦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