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用;拜荣祥
目的:评估芪参蛭龙散的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为实验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同等体积不同浓度芪参蛭龙散分别对六组昆明种小白鼠灌胃,每组10只,雌雄各半,测定小鼠半数致死量(LD50);以小鼠能耐受的大浓度、大体积的药量一日内3次对20只小鼠灌胃,测定大给药量.结果:无法测出LD50;大给药量倍数为人用口服量的106.39倍.结论:芪参蛭龙散安全无毒,预期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作者:王向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调查西铜社区居民代谢综合征及其各代谢异常组分患病情况,分析其患病特点,为制定社区家庭访视对代谢综合征生活质量及各代谢异常组分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调查西北铜加工厂社区5326例进行代谢综合征(MS)患病情况调查,进行腰围、血脂、血压、血糖等的检测和分析.结果:代谢综合征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代谢综合征组与非代谢综合征组血尿酸、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总胆固醇、低密脂蛋白胆固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西北铜社区居民人群代谢综合征患病率较高,血压升高发生率高;代谢综合征常同时伴有多种组分检查指标的异常,综合防治工作不容忽视.
作者:邓铭;胡广途;孟作龙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微创美容凭借微创、高效、安全、痛苦小等优势日趋流行,其中微针美容被大多数求美者青睐.从器具而言,微针是指细小的针,包括微小的毫针、梅花针、滚针及空心微针.本文主要介绍微针的概念、分类、优势及其在美容领域的应用.
作者:李艳;樊红娟;刘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CT资料,本组病例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1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男3例,女9例,汉族5例,维族7例,年龄小17岁,大65岁,平均年龄50.1岁.12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甲状腺均增大,甲状腺包膜完整,邻近脂肪间隙显示清晰,颈部未见肿大淋巴结,12例13个腺瘤均边界清晰,呈低密度灶,大者大小范围约为11.7cmx8.7cmx13.0cm,小者大小约为Z1cmx1.8cm,7个腺瘤密度均匀,6个腺瘤密度不均匀,2个腺瘤内见钙化,4个腺瘤内见更低密度区,气管,变形和/或移位9例.12例13个甲状腺腺瘤术后病理证实并合并囊变3例,伴钙化者2例,伴出血2例,合并结节性甲状腺肿1例.结论:螺旋CT对甲状腺腺瘤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集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的疗效.方法:对54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观察.结果:54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患者中,治愈40例(74.1%),显效10例(18.5%),好转4例(7.4%),总显效率92.6%,无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作者:白惠利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和研究上消化道出血的中医分型论治及其相关方药,以便提高中医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科近3年来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情及治疗方法按中医进行分型和总结.结果:以上30例患者中,按中医辨证施治分为:脾胃虚弱型14例、胃热型8例、气滞血瘀型4例、气血两虚型4例.经中医辨证论治,27例治疗效果显著,3例无效.结论:运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及早对上消化道出血进行分型治疗,能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作者:陈国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土槿皮酊治疗足癣的疗效.方法:用土槿皮、苯甲酸、水杨酸制成复方土槿皮酊,并对125例足癣患者进行治疗.结果;痊愈113例,占90.8%;显效10例,占7.8%;总有效率98.6%.结论:复方土槿皮酊治疗足癣疗效满意,与单纯西药相比,无耐药性,且毒副作用小,应用临床安全,为我院皮肤科常用制剂.
作者:陶翠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胸痹是指反复发作胸部憋闷,气短,甚则胸痛彻背,不得平卧为主症的一种病.相当于现代医学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范畴.1 病因病机胸痹始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瓜蒌薤白白酒汤主之”.“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者,瓜蒌薤白半夏汤主之”.在中医古典中对胸痹还有一些其他称谓,在研读时要留心.有称为“心痛”病,如《素问》:“心病先心痛”,又有“卒心痛”,“厥心痛”称谓,亦有“心痹”的称谓,如《举痛论》:“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还有一种比较严重的称“真心痛”,《灵枢·厥病篇》:“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论述心前区剧烈疼痛,早晨发病晚上亡,晚上发病翌日晨亡.相当于现代医学诊断的“心肌梗死”.
作者:任东亮;任贤亮;杨楠;任寿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的点评,旨在了解我院门诊处方的用药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取2 012年1-6月的门诊普通处方1200张,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要求点评,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合格处方共347张,不合格率为28.92%,其中包含书写不规范处方298张及用药不适宜处方49张.结论:我院门诊用药基本合理,但仍存在一定问题,临床药师应协助医师做好合理用药工作,减少不合格处方的发生率.
作者:叶祥庆;金丽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介入治疗(Interventional treatment),是介于外科、内科治疗之间的新兴治疗方法,包括血管内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疗.经过30多年的发展,现在已和外科、内科一道称为三大支柱性学科.简单的讲,介入治疗就是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作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血管造影机、透视机、CT、MR、B超)的引导下对病灶局部进行治疗的创伤小的治疗方法.介入治疗其特点是创伤小、简便、安全、有效、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正因为如此,许多介入治疗方法成为了某些疾病(例如:肝癌、肺癌、腰椎间盘突出症、动脉瘤、血管畸形、子宫肌瘤等)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甚至取代或淘汰了原来的外科手术.在介入治疗过程中,做好介入治疗的护理对病人来讲非常重要.
作者:安咏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肥厚性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以左室病变多见,而右室病变很少见.本文报道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非梗阻型右室肥厚性心肌病一例.1 病例摘要患者,男,56岁.无明显症状,偶有活动后心悸、气短,无发绀,无杵状指.该患者无高原地区居住史,家族无同类病史.体检:发育、营养正常.血压:120/80mmHg,脉搏:80次/分,呼吸:21次/分,体温:36.8℃.胸廓正常,两肺呼吸音清,心界叩诊不大,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心电图:窦性心律,电轴右偏+120°,右室肥厚,ST-T改变.X线:心影正常,两肺无异常.二维超声心动图:各房室内径正常.
作者:邓素叶;尚海凤;杨启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动静脉内瘘是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提供长期使用的永久性血管通路,是透析患者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的成功建造,离不开医生精湛的技术和护士精心的护理.内瘘的使用长短与患者的态度和关心程度有关,也与医护人员的关心和护理有关.1 动静脉内瘘术前宣教及护理1.1 手术前心理护理:向患者说明造瘘的目的、意义以及该手术对治疗有何帮助,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惧怕的心理.告知患者一些基本的手术方法及造瘘时可能会出现的一些不适,如疼痛等,让患者做好心理预备,积极配合,坦然面对手术.
作者:魏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综合治疗对小儿弱视方面患者的疗效,同时也为丰富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择自2004年11月-2011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弱视的患儿128例,随机将128例患儿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对照组选用佩戴与弱视程度相应的矫正眼镜,观察组应用综合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一系列的训练),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2.2%和76.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治疗对于小儿弱视方面的治疗具有行之有效的作用,能够显著帮助患儿提高视力,利于视觉的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1].
作者:常少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总结肝癌破裂出血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肝癌破裂出患者不同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全组28例,其中非手术治疗7例,手术治疗21例,左肝癌切除10例,右肝癌切除6例.结论:肝切除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好方法,如有可能时应争取施行,肝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可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作者:陈春媚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间质流膏对肺纤维化模型大鼠TGF-β1、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大鼠6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间质流膏组、地塞米松组.除对照组,其余各组用博来霉素诱导肺纤维化模型,各组每天予相应药物灌胃及腹腔注射,于7、14、21、28天取大鼠肺组织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TGF-β1、TNF-α的表达.结果:间质流膏组较其他各组TGF-β1、TNF-α明显降低.结论:间质流膏可以明显抑制TGF-β1、TNF-α表达.
作者:郑心;李雪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桔梗汤出自《伤寒论·少阴篇》第311条,原文云:“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为治疗少阴客热咽痛证的一个方剂,由桔梗、甘草组成.其用法是以水3升,煮煎取1升,去渣,温分再服.本方组成简单,在临床应用中不能拘泥,必须根据病情、体质和局部情况灵活地加味变化.《医方集解》引用王好古对此方的变化运用时说:“失音加诃子,声音不出加半夏,上气加陈皮,涎嗽加知母、贝母,咳渴加五味子,少气加人参,呕加半夏、生姜,吐脓血加紫苑,肺病加阿胶,胸膈不利加枳壳,痰满加枳实,目赤加栀子、大黄,面肿加茯苓,肤痛加黄芪,发斑加荆芥、防风,痰火加牛蒡子、大黄,不得眠栀子”.今将本方在喉科中运用,结合个人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周爱玲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医腰腿痛可见于现代医学诸多疾病中,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是临床为常见、多发疾病,表现为腰椎间盘组织发生退行性变的基础上,由于外伤、劳损使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压迫硬膜囊及神经根,并释放的化学物质刺激神经根,引起的腰痛和下肢放射性疼痛为特征的一系列症状.CT检查是该病重要的检查方法和诊断依据.本文着重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痛作为研究对象,将腰腿痛各证型患者椎间盘的病变性质、病变部位、范围和病变周围情况CT征象进行分析、总结,以探索腰腿痛各证型CT征象的规律变化.现综述如下.
作者:王昕;贺树春;寇珍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我近几年运用调肺肝祛邪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心得体会介绍如下.1 病因病机慢性乙型肝炎发病是因人体正气虚衰、不足以抗御外邪,导致疫毒侵袭、正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以肝脏为核心的流行性传染病,符合《皇帝内经》“五疫之至,皆相染易,无问大小,病症相似”之特点,结合吴又可对瘟疫传染性、流行性、特异性的认识,如“其年疫气盛行,所患者重、能传染,即童辈皆知其为疫.至于微疫似觉无存,盖毒气所钟有轻重也.”
作者:赵斌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属于退化性疾病,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风险上升.而老年骨质疏松症一般指老年人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1].本病病变部位在骨骼,在中医学认识中属“骨痿”、“骨痹”等范畴.本病的发生与肾虚气血精髓不足密切相关.清代蜀中名医唐溶川,在综合前人认识的基础上指出:“肾藏精,精生髓,髓生骨,故骨者肾之合也,髓者,肾精所生,精足则髓足,髓在骨内,髓足则骨强.”[2]这与现代医学研究中,人体骨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的变化规律十分吻合[3].而现代中医药研究证明,补肾法可以改善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使下丘脑-垂体-靶腺器官的功能活动增强,促进骨钙沉积,抑制骨吸收,加快骨形成,延缓骨量丢失,升高骨矿含量和骨密度[4].
作者:瞿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随着科技的进步,数字化影像设备正逐步向基层医院普及.我院是2007年4月份正式使用锐柯Point-of-Care 120CR扫描仪及5800像机.因其曝光条件宽容度高,且有较强的后处理功能,使图像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临床提供了更满意的诊断,但是由于基层医院条件艰苦,设备简陋.通过这几年来总结使用经验,注意拍摄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定期维护仪器设备,才能有效保证照片质量.
作者:潘康 刊期: 2013年第01期